首页 理论教育 胃癌晚期多发性肠息肉会变癌吗

胃癌晚期多发性肠息肉会变癌吗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无明显症状。Peutz-Jepher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在整个胃肠道出现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为特征。除多发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肠癌的常见癌前病变包括:肠息肉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等。上表中除中晚期胃癌和大肠癌之外的其余各种消化系统肿瘤均无胶样型。

1 食管癌(2014考点)★★★

食管癌是由食管黏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三个生理狭窄部,中段最常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1)早期食管癌 指侵犯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癌,病变局限,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者,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 肉眼观,癌变处黏膜轻度糜烂或表面呈颗粒状、微小的乳头状。 镜下多为鳞状细胞癌。 临床无明显症状。

(2)中晚期食管癌 多出现吞咽困难等典型临床症状,多为鳞癌(>95%)。 根据肉眼形态特点可分为以下四型:

【记忆技巧】

①一厚(髓质型)一窄(缩窄型),一隆起(蕈伞型)一凹陷(溃疡型)。

②食管癌的肉眼分型:溃疡型、蕈伞型、髓质型、缩窄型——记忆为“洋伞虽窄,能避风雨”。

1995 40A.下述有关食管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食管上段最常见  B.鳞状细胞癌多见 C.可见原位癌

D.亚硝胺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E.可以多中心发生 【答案】ABCDE

2 胃癌(2005、2009、2012、2015考点)★★★★

胃癌是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胃窦小弯侧。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进展期)胃癌。

(1)病因 参见本书外科学第19章。

(2)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比较

【注意】

①早期胃癌:若直径<0.5cm者称为微小癌;直径0.6~1.0cm者称小胃癌;内镜检查时在该癌变处钳取活检确诊为癌,但手术切除标本经节段性连续切片均未发现癌,称为一点癌。

②中晚期胃癌:浸润型中晚期胃癌中,如为弥漫性浸润,可导致胃壁普遍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如皮革,称为革囊胃;当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时,癌组织呈半透明的胶冻状,称为胶样癌,其肉眼类型可为上述三型中的任何一型,即中晚期胃癌可表现为胶样型。 注意解答多选题时不要遗漏胶样型。

③早期胃癌中凹陷型又称溃疡周围癌性糜烂,系溃疡周边黏膜的早期癌,此型最多见(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1991 33A.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类型是

A.隆起型  B.表浅隆起型  C.表浅平坦型

D.表浅凹陷型  E.凹陷型 【答案】ABCDE

1993 40A.中晚期胃癌最多见的肉眼类型是

A.溃疡型  B.皮革胃  C.息肉型

D.局限浸润型  E.胶样癌 【答案】ABCDE

(3)胃癌的扩散途径 参见本书外科学第19章。

(4)胃良性溃疡与胃恶性溃疡的鉴别 下表为8版病理学P210内容。

1999 40A.下述哪项支持胃的恶性溃疡

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边缘整齐,不隆起 C.底部较平坦

D.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E.皱襞向溃疡集中 【答案】ABCDE

(5)常考早期癌的概念归纳总结

【注意】

①早期癌包括原位癌,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癌都是原位癌。

②早期胃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肺癌、早期食管癌——强调必须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2009 165X.下列选项中,符合早期胃癌诊断的有

A.肿瘤直径小于2cm B.肿瘤局限于黏膜层

C.肿瘤累及肌层 D.肿瘤累及黏膜下层 【答案】ABCDE

1999 150X.早期胃癌包括

A.黏膜内癌 B.黏膜下癌伴淋巴结转移

C.侵及肌层的癌 D.侵及浆膜层的癌 【答案】ABCDE

1998 148X.早期食管癌包括

A.原位癌 B.黏膜内癌 C.黏膜下癌 D.浸润肌层的癌 【答案】ABCDE

1997 41A.下列哪一项有关早期食管癌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B.可以是黏膜内癌 C.可以是黏膜下癌

D.可以是原位癌 E.可以浸及浅肌层 【答案】ABCDE

2004 40A.无淋巴结转移的癌是

A.早期食管癌 B.早期胃癌 C.早期大肠癌

D.肺鳞癌 E.胰腺癌 【答案】ABCDE

【注意】早期胃癌是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肺鳞癌和胰腺癌都包括早期癌和晚期癌,因此都可有淋巴结转移。 由于WHO肿瘤分类对大肠癌的定义已有明确的界定,即大肠肿瘤组织只有穿透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才称为癌,7、8版病理学已删除早期大肠癌(C项)的定义,因此现已不要求同学们掌握此概念。

3 大肠息肉和腺瘤(2006、2008、2010、2011、2013、2014考点)★★★★

虽然该知识点为2017年新大纲新增内容,但历年真题中已反复考查,为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同学们牢固掌握。8版病理学未讲述相关内容,可参阅3版8年制病理学P269~270。

(1)大肠息肉的分类及癌变倾向 大肠息肉分三类:①非肿瘤性息肉:即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②散发性腺瘤性息肉: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③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Peutz-Jepher(PJ)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和增生性息肉病等。

①散发性腺瘤性息肉中绒毛状成分越多越易癌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癌变率40%),管状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次之,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

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最容易癌变(癌变率100%,迟早会癌变),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APC基因突变所引起,整个结肠、直肠布满成百至数千大小不一的腺瘤。

(2)常考“大肠息肉综合征”

Gardner综合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因APC基因突变的位点不同可有多种变异型,如伴有皮肤表皮样囊肿、下颌骨骨瘤、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等表现的。

Peutz-Jepher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在整个胃肠道出现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为特征。 患者多有口唇黏膜和手指、足趾皮肤黑色素沉着。 典型的息肉较大,有蒂。 由树枝状增生的平滑肌束作为支架(相当于肠壁的黏膜肌层),该支架外被覆黏膜腺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嗜银细胞等组成。息肉上皮由于LKBl/STK11基因患突变易恶变成癌。

Turcot综合征 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除多发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根据分子基础的不同分两种类型:①APC基因突变(FAP家族)伴有小脑髓母细胞瘤;②h MLHI和h PMS2突变(HNPCC家族)伴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2006 96A.在直肠息肉中,下列哪种癌变率最高(外科学试题)

A.管状腺瘤 B.儿童性息肉 C.炎性息肉

D.绒毛状腺瘤 E.混合性腺瘤 【答案】ABCDE

A.Zollinger-Ellion综合征 B.Gardner综合征

C.Peutz-Jegher综合征 D.Budd-Chiari综合征

2013 147B.最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是(外科学试题) 【答案】ABCDE

2013 148B.完全与恶性肿瘤无关的是(外科学试题) 【答案】ABCDE

(3)大肠癌的癌前病变(非常重要,一定要通过以下技巧记住)

大肠癌的常见癌前病变包括:肠息肉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等。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病理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十分复杂,且这些癌前病变的名称在考题中千变万化,因此,很多同学靠死记硬背记住上述所有癌前病变来应对考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其实,仔细观察上述癌前病变的名称就可以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瘤”+“病”+溃疡性结肠炎(这个公式对解题至关重要),即是名称中含有“瘤”字或“病”字的疾病或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就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记住这个公式,无须死记硬背就能轻而易举的搞定所有此类考题。

【注意】

①注意区别肿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与非肿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前者是癌前病变(有恶变倾向),后者不是癌前病变(无恶变倾向)。

②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曾称“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③炎性息肉(也称炎症性息肉,如溃疡型结肠炎常形成炎性息肉)是炎症性病变,不是癌前病变。

④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中癌变率最高的是家族性肠息肉病(约为100%),其次为绒毛状腺瘤(约为40%)。

⑤名称里面带有“病”字的常为多发,请区别:幼年性息肉病与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病与增生性息肉、骨软骨瘤病与外生骨疣(外科学内容)、脚气病与脚气(内科学或生物化学内容)。

2014 167X.胃黏膜病变中,属于癌前病变的有

A.幼年性息肉  B.炎症性息肉  C.非典型增生  D.腺瘤性息肉 【答案】ABCDE

【注意】按照病理学观点,胃肠道的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均不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无恶变倾向。 但是若按照外科学观点,则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均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只不过恶变的可能性很小)。

2013 50A.在下列癌前病变中,癌变几率最高的是

A.结节性肝硬化 B.黏膜白斑

C.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D.未降睾丸 【答案】ABCDE

2011 167X.下列大肠息肉病变中,属于癌前病变的有

A.幼年性息肉 B.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C.炎症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 【答案】ABCDE

2010 50A.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息肉是

A.炎性息肉 B.增生性息肉 C.幼年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 【答案】ABCDE

2008 49A.下列病变中,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不密切的是

A.增生性息肉 B.腺瘤性息肉

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D.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ABCDE

2001 42A.下述疾病中,与大肠癌关系不密切的是

A.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B.绒毛状腺瘤 C.息肉状腺瘤

D.混合型腺瘤  E.增生性息肉 【答案】ABCDE

2000 149X.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

A.大肠腺瘤性息肉 B.家族性息肉病 C.溃疡性结肠炎 D.绒毛状腺瘤 【答案】ABCDE

【智取分析】类似考题层出不穷,我们只要掌握上面的解题公式就可快速解题。

4 大肠癌(2011、2015考点)★★★

(2)病理变化 大肠癌的好发部位:直肠(50%,最常见)>乙状结肠(20%)>盲肠及升结肠(16%)>横结肠(8%)>降结肠(6%)。 肉眼观,大体形态分为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四型。 镜下主要以高分化管状腺癌及乳头状癌为多见,少数为未分化癌或鳞状细胞癌。

(3)大肠癌的Dukes分期与预后(注意:8版外科学采用的是大肠癌的TNM分期)

【记忆技巧】

①分期记忆:A期和D期容易区分,比较简单,考试重点在中间的分期(上表阴影部分),由“C”联想到“Complete”(意思是“完全的”)→即C期有“突破”→突破淋巴结→有淋巴结转移,那么剩下的B期就是无淋巴结转移。然后根据是否穿透肌层来区分1与2,B1和C1均未穿透肌层,B2和C2均穿透了肌层。

②5年存活率记忆:考试重点在B1、B2、C1的5年存活率,对应记忆为60%、50%、40%,解题时找到对应最接近的数据即可。

(4)大肠癌的扩散途径 参见本书外科学第22章。

1999 34A.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盲肠癌最多见  B.类癌由腺瘤癌变而来  C.少数癌瘤产生CEA

D.Dukes D期有远隔器官转移  E.未分化癌多见 【答案】ABCDE

5 原发性肝癌(2012考点)★★★

(1)病因 参见本书内科学第28章。

(2)病理变化 原发性肝癌分为早期肝癌(小肝癌)和晚期肝癌。 晚期肝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总结如下表:

【注意】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8版病理学P215认为是多结节型,8版内科学P430认为是块状型(其将原发性肝癌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和弥漫型),8版外科学未说明哪种最常见。 注意不同学科教材的区别。

(3)原发性肝癌的扩散途径 参见本书内科学第28章。

(4)常考消化系统肿瘤的最常见部位、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归纳总结(考试重点)

【注意】

①中晚期胃癌和大肠癌均可表现为胶样癌(型),即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表现为黏液癌,癌组织呈半透明的胶冻状。 上表中除中晚期胃癌和大肠癌之外的其余各种消化系统肿瘤均无胶样型。

②左侧大肠癌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壁狭窄,早期出现梗阻症状;右侧结肠癌以隆起息肉型多见。

③消化系统肿瘤肉眼类型中常见的息肉型、隆起型和蕈伞型,这三个名称经常作为同义词在不同版本教材和考题中混用,请先按照上表分型记忆,解题时注意不要遗漏考题中其同义词选项,参见以下2014年真题第165题。

④肉眼类型可表现为髓质型或髓样癌的常见肿瘤有中晚期食管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此型癌组织往往由大量癌细胞巢组成,癌细胞巢之间间质少(纤维组织少),因此质地较软,似脑髓,色灰白,故得名。 请放在一起记忆。

A.溃疡型  B.胶样型 C.浸润型 D.隆起型

2015 133B.组织学上表现为黏液癌的大肠癌类型是 【答案】ABCDE

2015 134B.较易引起肠梗阻的大肠癌类型是 【答案】ABCDE

2015 165X.胃癌的肉眼类型有(若将题干改为“中晚期胃癌”更恰当)

A.蕈伞型 B.溃疡型 C.浸润型 D.胶样型 【答案】ABCDE

2014 165X.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有(注意不要遗漏D项“隆起型”,即为“蕈伞型”)

A.胶样型 B.髓质型 C.溃疡型 D.隆起型 【答案】ABCDE

2011 165X.大肠癌的肉眼类型有

A.隆起型 B.溃疡型 C.浸润型 D.胶样型 【答案】ABCDE

2004 139X.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

A.鳞癌 B.胆管细胞癌 C.混合性肝癌 D.肝细胞癌 【答案】ABCDE

6 胰腺癌★★

8版病理学未详述胰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本书结合3版8年制病理学P297内容总结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①吸烟(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慢性胰腺炎(尤其是遗传性胰腺炎)和接触某些化学物如联苯胺为高危因素。 ②10%的胰腺癌具有家族性。 ③90%有KRAS基因的突变和肿瘤抑制基因CDKN2A(p16)的改变,50%的病例有TP53的突变和DPC4的缺失。50%以上的胰腺癌还有c-erb B2(HER2/NEU)基因的扩增。 ④少数有BRCA2和MLH1基因的突变,而影响DNA的修复。 这些基因的改变在胰腺癌的发生或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病理特点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60%,最常见)、体(15%)、尾部(5%)或累及整个胰腺。

①肉眼观 大多数胰腺癌为一质地硬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块。 切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时因有出血、囊性变和脂肪坏死而杂有红褐色条纹或斑点。 原有胰腺的结构消失。 胰头癌体积一般较小,常见早期浸润胆总管和胰管,使胆总管和胰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胰体尾部癌体积较大,形成硬韧而不规则的肿块,常累及门静脉、肠系膜血管或腹腔神经丛而很难完整切除肿瘤。

②镜下观 常见组织学类型有导管腺癌(80%~90%,最常见)、囊腺癌、黏液癌及实性癌。 还可见未分化癌或多形性癌,少见类型有鳞状细胞癌或腺鳞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