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张仲景对《内经》治未病内涵进一步发挥,其思想主要包括:①未病先防宜调养,《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指出疾病发生与自然、社会密切相关,要注意避灾趋吉、调心养身,才能减少发病。②初恙未盛早诊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③已病渐盛防传变,杜绝疾病蔓延传变,即所谓“上工救其萌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能实脾,惟治肝也。”指出实脾而调肝,此为治未病之具体应用,这些思想对肿瘤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仲景治未病思想还体现在治病时及早抓住先机的截断疗法,如《伤寒杂病论》的截汗、截疟等法。伤寒营卫不和之自汗症,用桂枝汤治疗,其用药需于病人不热无汗之时,用之取汗,则邪去,卫和正安而愈。这是典型的治未病方法的巧妙应用,即所谓“先其时发汗则愈”。又如伤寒阳明、少阴三急下症,从所述病情来看,有的表面看似不甚危重,如255条之发热汗多,256条之腹满痛,320条之口燥咽干,322条之腹胀不大便等,然其热盛津伤之势已经显露,若不急下,则燥热燔灼,阴津衰竭随之而来,危殆立至。故急下之症多风险,急下之法则不必待病情危重后方可用。相反,要注意病势的发展变化,善于抓住险症的苗头,及早用之,使病情转危为安。
现代疾病预防学明确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新概念。第一级预防是在发病前期,及时消除或阻断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累积影响,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第二级预防则是在发病期,及早、有效地进行治疗,减轻疾病的危害,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是在发病后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暂缓或避免疾病的恶化、致残或死亡,使机体逐步恢复健康。现代预防学的这一观点与张仲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对当代医学界尚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中医以“治未病”为中心,把“治未病”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与现代肿瘤病学的三级预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肿瘤角度上来说,很多在发病过程中先经历一个癌前病变的过程,如食管上皮鳞状化生与食管癌、乙肝与肝癌、肠息肉与大肠癌,虽然癌前病变只有少部分发展成肿瘤,但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干预、治疗,将会减少肿瘤的发生。因此,在未患恶性肿瘤时,“治未病”就是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应该加大对恶性肿瘤高危因素的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这些高危因素,并逐渐减少或消除它们,从而显著地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大量临床实践报导,六味地黄丸能显著防治食管上皮鳞状化生,逆转食管上皮鳞状化生的病理变化,从而减少食管癌的发病机会。对于早期的恶性肿瘤,因正气渐衰,邪气旺盛,中医药治疗原则应该是祛邪与扶正并重,扶正是预防癌邪继续耗伤正气,并延缓疾病向中晚期发展。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邪气壅盛,正气已衰,治疗应该以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是预防癌邪进一步耗竭正气。这种“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主张用于防治肿瘤传变有一定临床价值。
肿瘤经手术、放化疗后,如何防止肿瘤侵袭及远处转移亦为治疗的关键,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手术、放化疗后,西医基本上已完成了整个治疗方案,实际上很难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而中医学认为,正气亏虚,余毒未尽,伏邪流注经络脏腑是肿瘤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扶正祛邪乃是治疗的总纲。治疗上须注意两点:首先,应扶助机体正气,提高抗癌能力。癌毒深伏,易耗正气,手术、放化疗耗伤正气,若不及时扶正,则会造成脏腑功能虚损,正虚邪盛,癌毒失去抑制,易发生复发转移;再者,应全力祛邪,减少体内癌毒,并结合扶正,时时顾护正气。如此,扶正祛邪为一体,祛邪而不伤正,以期达到“养正积自消,邪去正方安”之目的。
综上,现代肿瘤治疗已逐渐进入中西医综合治疗时代,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理论内容丰富、完整,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适用于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各个阶段。其思想将会在现代预防医学中渗透、融合,更放异彩,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证明其不可磨灭的独特理论的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