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一部既有医学理论,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著作,故为学习中医者的必修之课。
读了此书,使我们在辨识外感和内伤疾病的证候、确定治法和处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教益。但该书的不足之处,就是很少运用舌诊。这对有些证候的判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如:
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26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两条所列的症状完全相同,而所选之方,一为健脾化气利水的五苓散,一为育阴清热利水的猪苓汤。除了根据脉象、特别是根据舌象区别其寒热,确定其处方外,再没有其他的依据可寻了。又如:
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167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两条的病因和主症,都是因误下而致“喘”,伴随的症状都有发热、自汗(167条中虽未明言这两个症状,但这两个症状是桂枝汤证所必具的),而所用之方,一为辛温,一为辛寒,其主要根据仍然是舌象而已。类似以上的情况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举了。
温病学家对于舌诊则是十分重视的,并常常用它来判别证候,确定处方。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0条说:“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症脉相同而舌象不同,其判断的证候和治法就因之而异,望舌之重要,于此可以概见。
《伤寒论》条文对于症和脉的叙述多用详于此而略于彼的手法,常须前后互参,才能见其全貌。至于舌质舌苔如何,应当把所列的证、脉、方结合一起来推断,特别是要从所列的方药去进行推断。当汉末之时,舌诊之法尚未完备,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时至今日,舌诊已成为独特的、有规律可循的一项诊法,就应该把它广泛地应用到诊断外感、内伤各种病证上来。《伤寒论》的有关条文应补充舌象,才能正确地判断病证,也才能正确地应用所列之方。当然,我们不能在条文中去增加舌象,只能在读到有关条文时心知其舌象或在注释有关条文时补充其舌象就行了。这样,既保存了《伤寒论》的原貌,又丰富了《伤寒论》的内容,且可扩大《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范围,使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