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循环

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循环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滤过压中各种因素的改变,以及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均可破坏这种动态平衡,造成组织液生成增多或回流障碍,使组织间隙中液体过多,从而引起水肿。组织液一小部分回流至毛细淋巴管生成淋巴液,最后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而进入血液循环。

(一)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液体,是血浆经毛细血管滤出而形成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液不断更新是维持内环境稳态和组织细胞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

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是组织液生成的结构基础,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滤出。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它取决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四个因素。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促进组织液回流的力量。促使组织液生成的力量与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用下式表示: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平均为30mmHg,血液流至毛细血管静脉端时,血压降低为12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5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15mmHg,组织液静水压约为10mmHg。根据上式计算,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10mmHg;而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8mmHg。所以,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生成组织液,静脉端大部分(90%)组织液又回流入毛细血管,剩余一小部分(10%)的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生成淋巴液,再经淋巴系统回流入血液(如图4-14)。

2.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有效滤过压中各种因素的改变,以及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均可破坏这种动态平衡,造成组织液生成增多或回流障碍,使组织间隙中液体过多,从而引起水肿。

(二)淋巴循环的意义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辅助部分。组织液一小部分回流至毛细淋巴管生成淋巴液,最后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而进入血液循环。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约120ml,每日约有2~4L淋巴液生成和回流,几乎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

1.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液体平衡 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无基膜层,通透性极高,所以能将多余的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再返回血液。

2.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毛细淋巴管壁比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大,由毛细血管壁逸出的微量蛋白质可随组织液透入毛细淋巴管运回血液,每天可回收蛋白质约75~200g,这对维持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及水平衡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3.运输脂肪等营养物质 食物消化以后,经小肠黏膜吸收营养物质,尤其是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因此小肠的淋巴液呈乳糜状。

4.防御和屏障作用 因出血而进入组织间隙中的红细胞,及侵入体内的细菌等可进入毛细淋巴管。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许多巨噬细胞,能清除淋巴液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异物微粒。此外,淋巴结还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起防御和屏障作用。

图4-14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