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1.观察红细胞在不同低渗溶液中的情况,学会测定红细胞脆性的方法和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加深对渗透压、红细胞渗透脆性等知识的理解。
2.正确判断和记录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约相当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因此,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和容积可保持不变。若红细胞置于低渗的NaCl溶液中,则水分进入红细胞使之膨胀甚至破裂溶解发生溶血。故临床上常用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来测定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即最大脆性(正常值为0.42%~0.46%NaCl溶液);出现完全溶血时的低渗溶液浓度,则为该血液中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即最小脆性(正常值为0.32% ~0.34% NaCl溶液)。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脆性大,反之表示脆性小。
【实验用品】 家兔、试管架、10ml小试管10支、滴管、2ml注射器1个、8号针头、1%NaCl溶液、蒸馏水、1ml吸管2支。
【实验步骤】
1.低渗NaCl溶液的配制 取小试管10支,编号排列在试管架上,按实验表2-1所示成分加入试管,配制10种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
2.加抗凝血 用干燥的2ml注射器,从兔耳缘静脉取血1ml,向每支试管内各加1滴,摇匀,在室温下静置1h。
3.结果判断 根据各管混合液的颜色和混浊度的不同,判断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所出现的现象可分为下列三种:
(1)未发生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无色透明,表明无红细胞破裂。
(2)部分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而上层出现透明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破裂,称为不完全溶血。出现不完全溶血的最大低渗盐溶液,是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表示红细胞的最大脆性。
(3)全部溶血的试管: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表明红细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出现完全溶血的最大低渗溶液,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表示红细胞的最小脆性。
4.记录 开始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与完全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即红细胞脆性范围。
实验表2-1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配制表
【注意事项】
1.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时,小试管的口径与大小应一致。加抗凝血量要准确一致,只加1滴。
2.混匀时,用手指堵住试管口,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的溶血。
3.抗凝剂最好用肝素,其他抗凝剂可改变溶液的渗透压。
【分析与思考】
1.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为什么会出现体积膨胀甚至破裂?
2.红细胞并不是被置于低渗溶液中就会立即破裂,其中机制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