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负压变化

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负压变化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胸膜腔是由胸膜脏层与壁层构成的密闭而潜在的间隙。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的大小随呼吸周期的变化而改变。一旦胸膜腔与外界相通造成开放性气胸,则胸内负压消失。4.在右腋前线第4、5肋骨之间,将针头垂直刺入胸膜腔内。当看到检压计内的红色水柱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时,说明针头已进入胸膜腔内,应停止进针,并固定于这一位置。

【实验目的】

1.学习胸内负压的测定方法。

2.观察在呼吸周期中胸内负压的变化。

【实验原理】 胸膜腔是由胸膜脏层与壁层构成的密闭而潜在的间隙。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的大小随呼吸周期的变化而改变。吸气时,肺扩张,回缩力增强,胸内负压加大;呼气时,肺缩小,回缩力减小,负压降低。一旦胸膜腔与外界相通造成开放性气胸,则胸内负压消失。

【实验用品】 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粗注射针头、“U”形水检压计、橡皮管、20%氨基甲酸乙酯。

【实验步骤】

1.将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体手术台上。剪去颈部与右前胸部的被毛。

2.分离气管,插入气管插管。

3.将粗针头与水检压计连接。插入胸膜腔之前,需将针头尖部磨钝,并检查针孔是否通畅,连接处是否漏气。

4.在右腋前线第4、5肋骨之间,将针头垂直刺入胸膜腔内。当看到检压计内的红色水柱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时,说明针头已进入胸膜腔内,应停止进针,并固定于这一位置。

穿刺时,针头斜面应朝向头侧,首先用较大的力量穿透皮肤,然后控制进针力量,用手指抵住胸壁,以防刺入过深。

5.观察吸气与呼气时检压计水柱移动的幅度,记下平静呼吸时胸内负压的数值,此时吸气与呼气均为负值。

6.在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接一长约1m、内径为0.7cm的橡皮管,夹闭另一侧管,使呼吸运动加强,观察呼气和吸气时检压计水柱的波动,记下其胸内负压的数值。

【注意事项】

1.行穿刺时,要控制好进针力度,以免刺破肺组织。

2.穿刺针头与橡皮管和检压计的连接须严密,不可漏气。

【分析与思考】 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维持胸内负压有何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