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79)
提示:此条文是言阳明腑证之由来和病因病机。
问曰:阳明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其殊途不同之归属阳明者,应如何去辨别掌握阳明腑证的由来呢?
答曰:太阳阳明者由脾约而起。患太阳阳明之人,因“胃中”即指肠中本已津液亏耗,脾之气化无以输布津液,即由胃中津液穷极而致脾之约束不能舒展,又值太阳之邪与肠中粪便相合,故使大便不通或秘结,由之乃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病较轻浅,此以脾不能输布已损之胃津,乃变肠燥不大便为主因也。
倘若素体阳盛挟有食积宿滞,病邪传之于里致粪便化燥变实热,并见腹鞕满拒按,不大便,肠中有燥屎鞭结,潮热,甚者讝语妄言之候,证属胃家实者,乃是正阳阳明也。
再如病在少阳,当以和解枢机为正治;医者误以发汗、利小便后,耗伤肠中津液,胃中热邪炽盛,使大便鞕结艰难者,谓之少阳阳明也。
由此可见,阳明腑证者,总属阳明之腑热致津伤液损,由不大便燥屎内结而出现的证候也。
《医宗金鉴》曰:“阳明可下之证。不止于胃家实也。其纲有三。故又设问答以明之也。太阳之邪。乘胃燥热传入阳明。谓之太阳阳明。不更衣无所苦。名脾约者是也。太阳之邪。乘胃宿食与燥热结。谓之正阳阳明。不大便。内实满痛。名胃家实者是也。太阳之邪。已到少阳。法当和解。而反发汗利小便。伤其津液。少阳之邪复乘胃燥转属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提示:此条乃阳明病之提纲。
阳明病之经证者,见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阳明病之腑证见腹鞕满拒按、不更衣、潮热、讝语、手足濈然汗出、目中不了了等,此乃胃家实也。
阳明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别,而言胃家实者,乃是阳明病之统言也;就经证而言,应是其阳明胃家之里有邪热结聚,此是邪实;抑或腑证者,胃家燥热津伤至有里实,肠中燥屎鞕结,当属实邪也;故是乃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由此知之,阳明经证是胃家热邪盛实属邪实;腑证乃燥屎实结挟里有之邪热炽盛,属实邪。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
本条言之太阳病转属阳明病,其因可有发汗、攻下、利小便不当,损津耗液,乃至胃中即大肠之津液干燥化热,并与燥屎内结,大便困难或不大便,此是内有实邪,谓由太阳病转化为阳明证候者,名曰阳明病也。
内实指邪热盛与燥屎实结之胃家实也。更衣是指古代之人欲大便时,必先更衣后蹲厕,故更衣是大便之代言词。
本条之文意与第179条相似,可相互参照。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问曰:阳明病之外在证候是怎样的?答曰:身体发热,不怕冷,反而恶热,汗流自出。因未言及大便鞕结、腹痛拒按,故此条文即是阳明经证之证候。
阳明病之实邪为腑证,属里证;阳明病之邪实为经证,属外。故问曰:阳明在外之证候表现如何?答曰:因阳明在经邪热炽盛,所以身灼热、不恶寒而反恶热,并由热迫津液外泄,因之自汗出也。
此条文仅指出阳明热邪炽盛在经之证候,尚未至里热腑实之地步,读者当细心析辨,并与太阳病之发热恶寒相互比较区别之。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183)
问曰:阳明病经证或腑证当有自汗出、发热而不恶寒之证候;今阳明病得之一日,却见恶寒而并不发热者,得此之证候是何缘故也?
答曰:阳明病始得之一日,初见虽有恶寒证候,但必短暂很快消失,随之转为恶热、不怕冷、汗流自出。盖大论179条已明言,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之别;设由太阳或少阳转入阳明证者,因太阳、少阳皆可有恶寒,若其病邪尚未全罢者,即可有恶寒不发热;必当全部入传阳明后,即会恶寒自罢,证见自汗出而恶热也;故见此不发热而恶寒之候者,乃是非属正阳阳明之故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184)
问曰:何以会恶寒自罢? 答曰:阳明者,位居中央,五行所属归于土,万物回归皆入之于土;所以,病入阳明再不会传变于他经也;此先因有太阳病邪之未尽入传于里,故仍可见恶寒;二日后,太阳之邪已尽解而传入于阳明之里,故恶寒会自罢,谓之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85)
太阳病,初得病时,发汗解表是正治;今虽发汗,但汗出不彻,邪不尽除,反致邪遏化热入里而转属阳明病也;阳明病之证候,必见身发热汗大出,大便艰燥或秘结不通,此条言之由太阳病邪之转入阳明者,名曰太阳阳明证。
太阳病,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之证候,若见反汗出濈濈然者,乃是太阳之邪已化热内传转属阳明也。“濈濈然”是指连绵不断的作汗出。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6)
伤寒已得之三日,由脉之浮紧转为脉大者,当结合证候之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不恶寒者,可断之为病已转入阳明。阳明病之证候具备,其脉必大而劲实,或谓洪大,故是脉大乃阳明病之主脉也;若非此脉当另审别之。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繋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187)
由素体之虚弱而病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和温暖者,乃病是在太阴之受邪也;盖太阴脾土主四肢,故见手足自温;脾胃同属于土,胃为阳土,而脾为阴土,主津液之输布运化,脾土职司不及而使之湿聚,又与热邪相合熏蒸,外越于身肤而发黄,此必由小便之不利而湿无去路也;若小便自利者,湿不得与热合,当由小便之下泄而去,故身不能发黄;然湿去热留,每易化燥伤阴,津液耗损,至七八日大便发鞕、身发热、自汗出者,此病由太阴转出为阳明之病也。
此条先言体虚受邪可病及太阴,太阴病有小便利与不利,身发黄与不发黄,及至太阴转属阳明者,乃由虚而转为实矣。
伤寒转繋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
病本是太阳伤寒,若表邪化热传变入里,逼迫津液外出,使人汗出微微连绵不断者,由此可断定为乃病已内传入里,阳明之证候显现矣。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9)
提示:此条言三阳之合病也。
证见“口苦咽干”乃少阳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中风或伤寒证;“腹满微喘”乃是阳明证;若此三阳之合病,按证剖析,“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乃太阳之邪未解,若无汗者为寒邪,当先解表发汗,宜麻黄汤,余证须待表解后再商治;但今不以汗解之法,却以攻下为治,表邪陷内而腹满,阴伤液耗而小便难,此皆由治不为法而起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90)
阳明病,素体阳旺里热盛,病体虽受其邪,然胃阳不受其制,得热更易消谷杀食;若能食者,乃食饮之如常也,其胃中有热者是也,名曰中风;盖风为阳邪,故乃示风以代作“热”解,而名曰中风。此“中”亦可理解为“中州”、“中宫”之意。
阳明病,素体虚寒阴盛之病者受邪,胃阳益虚困顿,其腐熟水谷食物之职司失常,故胃不能食,纳谷呆钝者,即是胃中之阴寒也,名中寒;盖阴盛为寒,寒主凝滞,名曰中寒。故能食与不能食,愚以为此实非阳明之中受风邪与中受寒邪,实乃关乎病人素体之阳热与阴寒之故矣。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91)
阳明病能食与不能食,皆阳明病之兼证;故能食者是胃气旺,病易向愈;而胃气虚寒之“中寒者”,“不能食”,病愈较缓慢;以此判别胃气之虚盛,并预计病愈之期,可见古人治病时对胃气重视之一斑。
朱维德先生曰:“‘固’即是‘痼’,指顽固的久病,难治愈;此处之‘固瘕’是指寒与邪结于胃肠,由胃阳虚及至脾阳虚而不输化水谷精微,故必大便先鞕后溏;再有阳明病之证候虽具,若胃家本是虚弱有寒,盖寒不能消食杀谷,故‘不能食’是‘中寒’;又由膀胱之气化职司失常,小便不利;并又由脾主四肢而虚阳逼迫至手足濈然汗出,凡得此上述之数病者,必久而难治也,故曰‘此欲作固瘕’。”
此病何以会引起,乃是胃中阳气不足而虚寒,脾阳虚而水谷精微之不得输布,清浊之不分也,诸般变端皆是由此而起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192)
阳明病初能食者,必是胃气旺盛,胃阳不虚,大便自调,此仍热在经而未入腑;今之阳明经热炽盛,耗伤津液则小便反不利,虽其经证应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之四大证,但今其人却有“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脉紧”之证候,可见此病已由阳明经证转出向外,属太阳病之经证也;盖是病邪之由里出表,故见忽然发狂、烦躁不安、连绵不断的汗出证候,这是正邪相争,正气(津液)来复,病邪退却,邪(“水”指寒邪)不胜正(谷气),随之与汗共出而病愈也。
病之传经者,可由太阳病传入少阳、阳明,乃是邪之由表入里;若病邪退却,亦可由里出表而解,阳明、少阳之脉若转为脉紧者,乃是邪之转出太阳也,治之可以汗解,盖汗法是太阳病之正治。《黄帝内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
申时是下午3~5时,戌时是晚上7~9时,从申至戌上是下午3~9时之前。此申酉戌三个时辰是阳明经气最旺之时,故以阳明病欲解时,大多于此时段可愈也。“上”解作“止”之意。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
阳明病经证或腑证具备,但不能食者,因其人本虚,胃气虚馁,胃阳不足,胃中虚冷之故也;若再攻其热必致更虚,胃中寒、阳不足,致胃气逆上乃作哕;此皆由胃中本已虚冷而致之变证也,当慎之,可知古人治病必欲顾护胃气,使其药不伤及胃气。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195)
提示:寒湿证、脉迟乃条文之要点。
阳明病,因胃寒郁遏胃阳之不振,虚阳不运,故使“脉迟。食难用饱”;勉饮强食,中虚食滞,水谷之物壅堵化热而“微烦”;中州既病,阴阳升降失常,清阳不升作“头眩”;浊阴凝泣下焦,膀胱之气化失司,“小便难”;此皆由胃中虚寒、阳不用事,水谷积聚之病变,欲作谷瘅也,慎不可用苦寒之下法,下之脾胃阳虚更甚,湿不从下出,腹满如故,或觧作腹满如臌也;究其因,盖由脉迟,知是胃寒之缘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196)
多汗乃阳明证候之一,今之反无汗出者,盖是病人素体虚弱,阴分不足,由阳明热邪内燔,灼伤津液,阴分更虚,故虽热盛逼迫,无奈津伤液耗无以化汗,故反无汗;当于欲汗出而不得出之际,乃致其人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皆以阴液之不足,久有虚而不得汗之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197)
提示:此条言阳明病,虽有邪热在胃家,但又有水饮内停,抓住条文先言呕而咳者乃主证,后者为兼证。
阳明病二三日,因胃家被素有之水寒宿饮遏伏,阳气不化,淫热不得施威,故致诸种病端变证;其中若咳而呕者,宜先小青龙汤加茯苓白术解散寒邪、温化水饮,待水饮已化,阳明证候显现时,可再别论施治。
阳明病,证当有汗出而反无汗,乃水寒痰饮在胃家,阳明热邪被中焦宿有之水饮所遏伏,故里热不得外迫反无汗;阳气不得布化通达,因而使人手足厥冷;清阳之气不升,必苦头痛;胃中水饮上逆则呕,上射于肺则咳;因病之不在下焦而小便通利。如果中焦并无水寒宿饮之邪,则不呕、不咳、手足不厥冷;清阳之气能得上升,头部亦不作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198)
病邪转内入阳明,胃阳本热偏旺故能食;阳旺自不至恶寒,故不恶寒;阳热亢盛,但犯于上,清空被扰,故作头眩,此即指头中之不舒爽也;若邪犯之肺金则作咳,邪壅清道咽必痛;但未犯肺者,故不咳;咽为肺之门户,肺未受邪,清道亦不受邪,故咽亦不痛。
此条是言阳明病经证,胃热炽盛,其邪上犯于肺之证候,累及内脏,属阳明病经证犯扰他脏之证候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199)
提示:此条乃言阳明经证之变异。
阳明病,当有汗而今无汗,且小便不利,乃胃热炽盛,阴液之不足也;其化为津液与小便之源匮乏,因之无以化为汗水,乃无汗,下不化为小便而不利也;邪热留滞胸膈,心中懊憹;邪热与脾湿相合熏蒸,乃致身必发黄,故此之诸证,实乃阴虚挟湿热之候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0)
阳明病之里热本已炽盛,再以火法攻治,火为热,二热相合,逼迫津液外出,证见额上微作汗出;若小便不利者,因湿不从下渗而与热相合,遂变湿热为患,无所出路,熏蒸于外则身必发黄。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201)
此言阳明病之“脉浮而紧者”,当比作脉洪大且劲实有力。
其“必潮热发作有时”,乃是肠中有燥屎内结而不大便,热迫于外之日晡所作潮热之证候,当属阳明腑证看待。
脉“但浮者”,当比作洪大之脉解;盖邪热炽盛逗留于气分,乃致逼迫津液之外出,故“必盗汗出”;盖盗汗之作是汗出淋漓也,于此假以形容阳明经证之汗出状矣,故此证候实是阳明之经证也。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202)
阳明病之口中干燥作渴欲饮,此是邪热盛而病在于经;今之口燥作饮,惟饮以少量之水,含漱于口中并不咽下,仅以解渴而已;由此乃可知之,虽是邪热炽盛,但未伤及气津,故是由淫热入逼营血之候,治若不当,久热化火,必伤阴络而血溢为衄也。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3)
阳明病之证候,可有汗出自流,今医者又重以汗法求汗,若病之虽见瘥缓,但尚有微作烦而不舒爽者,此乃由肠中粪便干结化热后外迫而致;其大便之所以变鞕者,必是由发汗之太过,胃中即肠中津液受损,干燥化热,乃使大便发鞕也;故当询问病人每日有几次小便,若本有小便每日三四次,今日次数减少者,可知不久就可大便通畅;何以知耶?因今小便次数之减少,津液可以回返入大肠,大肠津液回复,当知不久就会有大便解出。
此实是由发汗之不当,胃中干燥,即指大肠津液亏少,肠中粪便干结化热,由此致作大便鞕结,并由小便次数之多寡,乃知大便之可通与否,故临床中利小便可实大便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4)
三阳证皆可有呕,惟少阳者以呕为主证,余皆以呕为兼证;今以呕多者,可知邪之仍主少阳为病,虽见阳明证,慎不可攻之,攻之会引邪入里,治宜和解枢机。
沈明宗曰:“恶寒发热之呕属太阳。寒热往来之呕属少阳。但恶热不恶寒之呕属阳明。然呕多则气已上逆。邪气偏侵上脘。或带少阳。虽有阳明证。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5)
阳明病,心下胃脘部鞕满者,病在中焦,尚未及至下焦,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不可用攻泻之药;若欲攻之,必见腹鞕满痛不可触拒按,不大便有燥屎石鞕者,才可攻泻;若误攻之,因攻下之药性属苦寒,伤及阳气,必致大肠虚寒而滑脱不固,使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若大便下利得止者,病乃可愈。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206)
导读:“必发热”句后,移接“不可攻之”。
阳明病,阳气郁遏热蒸于外,面色发红,且必发热,慎不可攻下;攻后邪热内陷与湿相合,两相熏蒸必致肤色发黄;此由小便之不利,湿热不得从小便下泄之故也,其时可利小便,俾湿去热无所依附,肤色黄必自消退。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消(半升) 大黄 (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阳明病,若吐伤阳,若泻伤阴;今之未以吐下,但心烦者,此非由吐下后致虚热犯扰胸膈之心中作烦也;必是由大便未行,内有里热,因之热蒸上熏而心中作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治之以小和胃气、清泄里热,此实乃釜底抽薪之法。
调胃承气汤方解:大黄通下清泄;芒消咸寒软坚;甘草调和大黄、芒消之峻猛。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消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枳实 (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提示:此条文乃言阳明腑证。
阳明病,“脉迟”指脉之并不浮数,但劲实有力耳;病者汗出而不恶寒,乃表邪已解入里,阳明里热炽盛而外发潮热;由大便干燥,阻滞气机之畅化,因而身体重着,短气腹满而喘者,此乃表已解而邪入里;若肠胃已有实热,燥屎内结,逼迫津液外泄,更见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必大便已鞕也,乃可攻之,大承气汤主之。
大承气汤峻下攻里,燥屎得除,里热自解;方中枳实、厚朴破气导滞;大黄攻下泄热;芒消咸寒软坚;大承气汤之证候以痞满燥实坚皆具备为准。
若汗多见微发热恶寒,但又未见潮热者,因表邪未尽解,故不可用承气汤之攻下。
若表邪已解,虽腹大满、大便不通,但不见潮热者,此肠中粪便初结不甚,未至燥屎石鞕,故仅以小承气汤之小和胃气,慎不可用大承气汤猛下之;小承气汤由枳实、厚朴、大黄组成,因大便初结,故不用芒消之咸寒软坚,小承气汤之证候为痞满实。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209)
阳明病腑证,里有燥屎实热坚满,里热逼迫于外,日晡阵发潮热,必是有大便作鞕秘结且腹满者,可与大承气汤峻下通里;若大便未鞕者,不可应用大承气汤。
如若已有六七日未大便,疑有燥屎粪便结于大肠中,验之之法,可与小承气汤,服药后,腹中有失气转出者,乃知肠中有燥屎内结,此可用大承气汤攻之。
服小承气汤后,若未作失气转出者,当知肠中并无燥屎内结,其所下大便初头发鞕,随后继之溏稀,此慎不可攻;若攻之,必伤脾胃之气,致生胀满或作不能进食之变故也;欲饮水者,在饮之与水后,由脾胃职司之失常,气机上逆而作干哕也。
服小承气汤后不转失气者,此乃肠内并无燥屎实结,慎不可攻;若攻下后又见发热者,由邪热盛实化燥,必使大便复而作鞕,且量少不畅者也,此仍可与小承气汤和之;若不转失气者,慎不可再攻也。
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讝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210)
夫实则讝语是胡言乱语,声粗且宏,皆是由肠中里热燥屎,导致痞满燥实坚具备,热邪上熏犯扰心神而作讝语,此乃阳明胃家实也;郑声者,言语之反复,声音低微,病属虚候;因热伤津液,目失精气之濡养,两目直视呆滞不动,并见讝语喘满者,乃是热极津竭也,属不治之死证;又见下利者,乃是中土之败坏,亦为死候。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
脉短是指脉之仅在关部可见,寸尺皆无脉之搏动也;病由汗法之后,已汗出较多,若再发其汗,必有亡阳之变证;证见神识模糊,讝语而脉短者,乃阳越阴竭,离绝之势危在片刻,多属死候,难治;若脉短转为寸关尺俱见,脉象和缓者,乃阴阳之离绝已自和复,危殆之象已去,尚可救治而不致死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讝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伤寒当用汗法,今以吐下后病仍不解,邪热入里,伤津损液,大肠中燥屎内结,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余日,每至傍晚发热不恶寒,自言自语如见鬼状,病甚而剧发者则不识人,惊惕不安,手足乱舞,抓衣摸床,微喘而目直视,此证已属危险之候;脉弦者,虽虚但正气尚存,或可救治而不死;脉涩者,阴阳俱虚,证情危殆,多属不可救治之死候。
若病尚轻微者,仅见发热讝语,虽是肠中有燥屎之内结痞满燥实坚,但尚未伤及阴阳之根本,当用大承气汤峻下攻里;服大承气汤后,大便已得通下,发热讝语已除而未再作者,当停止服用大承气汤。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讝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讝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阳明病,盖胃家实热炽盛,迫汗外出,使肠中津液匮乏致大便不行,终必鞕结;里热炎上,犯扰神明,必作讝语,当小承气汤主之;若服后,炎火热势得除,讝语已止者,更不可再继续服用。
徐灵胎曰:“谵语由便鞕。便鞕由胃燥。胃燥由于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此言津少者,为胃家实热迫汗外泄也。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提示:“脉滑而疾者”指脉流利快速。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是里热炽盛,当以小承气汤主之,以探明其热盛是否伤津及肠中有无粪便内结;服小承气汤后,腹中转气者,即得失气下出者,便知肠中有大便鞕结,可以续服小承气汤,使大便通解;若服后并未转气者,当知其肠中尚无大便鞕结,不可再与小承气汤;若第二天又不大便,其脉转为微涩者,微者阳气虚,涩者阴血少,乃属里虚证,正虚邪实,治颇棘手而难也,此不可更与小承气汤之通下也。
朱维德先生曰:“不可更与承气汤,乃是不可专主承气汤之治也,可宜通补兼施而为之。”
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
导读:本条为倒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句后接“宜大承气汤下之”。
阳明病腑证,见有讝语潮热,当是里热盛而消谷能食,今反不能食者,因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此是由肠中粪便已成燥屎石鞕,阻碍胃气食物通调,使之滞塞不得下泄,故不能食者,当以大承气汤下之;若肠中仅有鞕便不通出,尚未成燥屎内结石鞕,并不阻其胃气之通调畅顺,故不碍之而能食也。
朱维德先生曰:“若能食者,但鞕耳,可与小承气汤通便导滞。”
阳明病。下血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写之。濈然汗出则愈。(216)
肝主藏血,意为血之藏寄之处在肝也,故血得居于其室中,乃可言曰血之室肝也。
阳明病,由里热之炽盛,上犯心神作“讝语”;其热蒸迫于上“但头汗出”;复见下血者,指血由下出之也,应谓之大便出血;盖由热之在室致血之不藏,故当泻其在室之热,即刺肝之穴期门,但得热从肝室而泄,血不受热之逼迫亦当自止;针刺后得汗出之连绵不断者,乃愈也。
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
导读:条文应为“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下之愈。宜大承气汤。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此为风也。以表虚里实故也”。
阳明胃家实,乃有燥屎在胃中,故见之汗出讝语者,当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然须以大承气汤下之者,必是太阳之病邪已解而过经者,其病已传入阳明之里实腑证时,再可下之。
若表证未解,因其邪仍在太阳,此为风也,虽有里证,下之若早,表邪内陷,引邪入内,必致里热更甚,故而语言必错乱;这是表邪未解,虽见之里实者,但不可早下之道理也。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讝语。(218)
太阳病,伤寒已得之四五日,脉浮者,当示病之仍在表;今之脉不见浮而反脉沉,沉脉乃主里,其病已由表转入里;虽喘满,但此并非是表邪束肺之缘故也,乃是里有实邪阻滞,上焦之气机失畅所致;若此证候反发其汗者,必使之表虚里实也;盖汗出终会伤津损液,津液越出,致表更虚,由之肠中津液匮乏致里实大便鞕结难出,久之结为燥屎,热炽熏蒸上犯心神则为讝语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发汗则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白虎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甘草 (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少阳、阳明之三阳合病,其证“腹满身重。难以转侧”、“讝語遗尿”、“口不仁面垢”、“若自汗出者”,皆由里热炽盛逼迫而起,治当重在清阳明之里热,白虎汤主之。若发汗已,津伤热甚,犯扰心神则讝语;若下之,必津枯液竭,虚阳上越,额上生汗,虚阳不能通达手足致作逆冷也。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二阳并病,若太阳之邪已罢,转入阳明,证见“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此由表邪尽而转之里实,里热外迫,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热甚必会津伤,肠中燥屎鞕结,故使大便难出;其热扰心神而讝语者,当以荡涤攻里、清泄里热,宜大承气汤下之则愈。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讝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栀子豉汤方
肥栀子 (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提示:本条似有三阳合病之意而实非也。
阳明病,其中脉浮而紧者,当是太阳病,惟仅见此脉无他证;咽燥口苦者,少阳之候并不全具备;其腹满而喘者,因未大便鞕结、没有燥屎,并无手足濈然汗出及讝语等证候,故此“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当是阳明经热炽盛,而非阳明腑实也,宜白虎汤清泄里热。
若误以太阳而发汗伤津者,必使阳明经热更炽而烦躁,心愦愦而不安宁,热盛犯扰心神而讝语。
若以温针艾灸,必会汗出而心阳虚、心阴伤,使之心中怵惕动乱不安定,烦躁不得眠。
若下之,更伤胃气,胃中空虚,化为虚热,邪气停滞胸膈者,谓之“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见胎色黄质红干燥者,当以栀子豉汤主之,清泄余热。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言白虎加人参汤者,盖白虎专主清阳明之经热炽盛,必是证见大热、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又言加入人参者,乃热盛伤津,故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之证候;因此条文之所指,必是太阳之邪已尽罢,阳明之经证热邪伤津者,唯此独治也。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猪苓汤方
猪苓 (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脉浮发热”,当言病在太阳之表证;“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应是太阳病下焦之热与水气互结,膀胱之气化失司,与五苓散证候相似;今之以药测证,虽脉浮发热,因为水气与里热结聚,伤损阴津,故证见“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不可再用辛温散寒之桂枝以重伤津液,当与猪苓汤主之,以化水气、滋阴泄热为治。
猪苓汤方解:方以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通窍泄热;阿胶滋阴养血。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
阳明病,因汗出过多,津液受损,胃中干燥而口渴者,当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慎不可与猪苓汤复利小便;盖猪苓汤中之口渴,虽是津液受损,必是由热邪与水气互结不化者也;茯苓、猪苓、泽泻复利小便,必会使津液重受其损,故不可与猪苓汤治之。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脉浮有表证,而脉迟者,病之在里而主虚寒;故以太阴阴寒、阳微虚衰、下利清谷为主证,乃是病之里急于表者,当先救里,与四逆汤回阳救逆,待阳气回复后再作解表之治。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26)
“不能食者”是胃阳虚,胃中寒冷故不能腐熟食物,谷食难化,复饮之以水,阳气被水寒之气阻遏,胃气更虚,且又上逆,则必致哕,可与理中汤治之。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227)
病若惟发热脉浮,应是邪仍在表未解,今却口干能食者,乃是邪已传入阳明,经热炽盛,至其鼻燥者,属热邪上壅于肺金也;盖鼻为肺之清窍,肺热盛则必化燥,乃使鼻窍干燥,甚者燥邪淫热伤及阳络而作鼻衄也。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阳明病之里实,证见燥屎鞕结者,当以下法为治;但“其外有热”而下之过早不当者,虽未变作结胸,其热势仍有向外蒸发之机,故见手足温暖;惟此之热乃是虚热,倘若虚热留恋胸膈之中,必作心中懊憹;虚热在心下胃家,虽饥不能食;虚热上犯清空,逼迫津液但头汗出者,当以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透发清泄虚热余邪,由生山栀和香豆豉两味组成。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斤。洗。)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取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但发潮热者,当是肠中有燥屎鞕结之里热蒸发于外;今大便溏者,当解作大便顺畅之意,此溏实非溏薄也;盖若大便溏者,其里热必已从肠中下泄,何来之仍有潮热耶?故此恐是三承气汤的早下之为也;其小便自可者,乃是小便之通利如常也,当知其热邪尚未伤及津液;由此可见,虽有阳明里热,但大便未至燥实鞕结也,而其胸胁满不去者,当是少阳之邪未罢,治应先表后里,和解少阳为之,可与小柴胡汤。
此实少阳阳明之同病矣,阳明之虽发潮热,但其大便溏即顺畅者,必是其证未见大便燥实鞕结,且小便自可者,乃津液之未伤也;而胸胁满不去者,正是少阳之病邪未解,因之治当先以和解少阳,可与小柴胡汤也。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阳明病证候仅见不大便,尚未言及里实燥屎鞕结等可下之证候,若见胁下鞕满而呕,舌上白胎者,乃少阳之证候,此邪仍在半表半里未尽清徹,可与小柴胡汤施治,和解少阳;在服小柴胡汤后,上焦气化通调,津液得以流化输转,胃气因而调和,肠中大便自能转出排解,继之身体不断微微汗出而病解也。其舌上白胎若转为黃燥干涩,不大便有燥屎鞕结者,乃大柴胡汤证候,宜表里双解也。
此条是言少阳病与阳明病之不大便,但未成燥屎鞕结时,应先和解少阳之邪,可与小柴胡汤。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提示:“腹都满”当解作腹部满,满乃是解作胀也,故谓腹部之胀满者是也。第232条之腹满亦同解。
阳明中风,乃是言阳明病与太阳中风。脉弦属少阳病,浮脉属太阳,脉大乃病阳明,此是三阳合病,证情复杂;其中“腹都满”、“短气”、“鼻干”、“一身及目悉黄”、“有潮热”者,属阳明邪热壅盛,气机阻碍;少阳证可见“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时时哕”、“耳前后肿”,乃少阳枢机不和,淫热逗滞半表半里;“不得汗”、“嗜卧”、“小便难”是太阳之邪未罢;此病已过十余日,脉仍浮者,外未解,值此证情复杂之际,治之仅以针刺宣泄邪热之闭遏,病可小差,若少阳证未罢者,可与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麻黄汤。(232)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杏仁 (七十箇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承上接第231条。余证已无,仅见脉但浮而紧者,知邪仍在于表,太阳之病邪未除也,可与麻黄汤治疗。若不尿者,当是津液之枯竭;腹满加哕者,乃中土败坏,使之气机壅塞而逆上,邪不得下出也,故不治。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蜜煎方
食蜜 (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併手棯作庭。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阳明病,本有自汗出者,此乃阳明经热逼迫之汗出也,当以白虎汤施治;今之已自汗出,若更发汗,汗出会伤津,更以小便之自利而损液,导致体内肠中津液枯竭,故使大便不得通畅下出;惟今之大便虽鞕不解,尚未成燥屎石鞕及腹痛拒按,且无潮热及手足濈然汗出者也,故不可用承气之攻下;当待肠中津液回复之时,必能自欲大便通润也;因而若此之大便不畅顺者,可用蜜煎之润导而通之,或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外用通润之导便药。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由太阳病转入之阳明病,若是仍有风邪未罢,证见汗出多,微恶寒者,脉迟解作脉浮缓,此表邪之未解也,仍当解表为先,可发汗,宜与桂枝汤治之。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太阳之邪初入阳明,尚有表邪未除,证见脉浮,并且兼紧,无汗而作喘者,当发其汗后,其病可愈也,宜与麻黄汤。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擘。) 大黄 (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病之经热势已炽盛,其热迫于外而发热,热逼津液而汗出,由此里热向外而发越者,称之为热越,所以不会有肌肤色泽发黄的证候出现。
若热与内郁之湿相合,熏蒸而又不得分解,“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因小便之不利,湿热酝酿至津液失于输布上承,口大渴欲得大饱水浆者,此皆由湿瘀阻滞与经热互结在里,终必身肤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由茵陈、山栀、大黄组成。
此瘀热之瘀,即湿邪困阻,谓湿之停留不通、滞阻不化,非血之瘀结也,故此瘀热者,当解作是里热与湿邪之互阻停留者也。
尤在泾曰:“热越。热随汗而外越也。热越则邪不蓄而散。安可发黄哉。若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则热不得外达。小便不利。则热不得下泄。而又渴饮水浆。则其热之蓄于内者方炽。而湿之引于外者无已。湿与热得。瘀热不解。则必蒸发为黄矣。茵陈蒿汤苦寒通泄。使病从小便出也。”
茵陈蒿汤方解:茵陈蒿味苦寒,泄其热者当以苦味为君;栀子苦寒,苦入心,寒胜热,为臣;大黄味苦寒,下者必苦,推除邪热,假将军之攻泄为使;三味合而使之,湿热尽从小便而出,实邪从大便排解。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抵当汤方
水蛭 (熬) 蝱虫 (去翅足。熬。各三十箇) 大黄 (三两。酒洗。) 桃仁 (二十箇。去皮尖及两人者。)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阳明病里热炽盛,若其人喜于忘记者,“喜”字当解作“善”与容易之意,此内必有宿血不流动之停蓄者也,谓阳明病之蓄血;所以会如此,因是本有瘀血久停也;盖心主血脉,宿瘀与热邪相合,则脉道不通,心气失常,故而易作喜忘;若见大便作鞕、通便不顺畅,今之反易并带黑色者,乃因鞕便与血瘀混合后,得血之濡润,故虽鞕却仍易出之,宜与抵当汤以下其宿血也。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阳明病腑实证,若有燥屎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胃中仍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腹微满,不可攻之,攻之必大便初头鞕,后必溏;或解作大承气汤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腹微满,大便初头鞕,后必溏,再不可攻之,当禁用大承气汤。以上之解说,皆以肠中并无燥屎内结和大便不鞕者,慎不可再攻下也。
若欲知有燥屎可攻者,其法可与小承气汤试之,服汤后得转失气者,可攻,宜大承气汤;服小承气汤后,失气不转者,慎不可再攻之也。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提示:条文中的发作有时是指不断的发作。
病人已有五六日不大便,其燥屎攻撑壅堵大肠,围绕脐周作痛,里热逼迫外发而作烦躁不安,并不断的发作,此皆由燥屎结于大肠,大便不通之缘故也。
本条言肠中燥屎鞕结已成,故此当下之;谨慎者先以小承气汤进服,若得转失气者,乃以大承气汤攻之;其不转失气者,仍可与小承气汤通便。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病人心烦发热,汗出后可解也;若病之发作又如疟疾之状有定时,每于傍晚时分而发热,其脉象劲实有力者,由此可断为肠中燥屎与里热相结之阳明腑证也,宜以攻下之,可与大承气汤。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之日晡所发热者,若其人大便通调,脉浮虚者,病仍在表,里实未结,宜发汗解表,发汗可与桂枝汤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
阳明腑证,大下后已得便解,惟因肠中本有之宿食,虽攻之而未尽除,复与里热相合,六七日不大便,又结为燥屎化热,犯扰心胸,为之“烦不解”;燥屎阻碍肠中气机流畅,滞气难出,攻撑冲逆而为之“腹满痛者”,宜大承气汤下之。
此条言之以大肠中有燥屎虽攻未尽,因有宿食与里热互结化作燥屎,故之心烦不解;其腹痛者,仍可与大承气汤攻之,实乃祛邪务尽之意,切不可因已攻泻而心中茫然,不敢再攻,贻误病情而生它变者也。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病人因津伤液耗,化源匮乏,故有小便之不利;病及大肠津乏液损失之濡润,大便乍难乍易,结为燥屎里热;热迫之于外,身肤“时有微热”;上犯清空,头脑昏沉且不清爽者,谓之“冒”;由肠中燥屎停结,阻碍三焦气化之流畅,呼吸之气道因之不和,故而“喘”、“不能卧”也。凡此以上之种种变作,皆在于大肠中之燥屎所为,宜大承气汤直折之。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一升。洗。) 人参 (三两) 生姜 (六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进食后欲作呕吐者,病在阳明属胃土也;由方测证,其病机当是胃中虚寒,虚气上逆,失于和降之由来也,吴茱萸汤主之。若服药后呕吐反增剧者,病不在中焦而属上焦也,医者不可不辨而忽之。
吴茱萸汤方解:由吴茱萸温胃散寒、降逆泄浊为君;人参补虚调中为臣;生姜重用六两,散寒止呕为佐;大枣调营卫而和诸药为使。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五苓散方
猪苓 (去皮) 白术 茯苓 (各十八铢) 泽泻 (一两六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太阳病,脉之寸缓关浮,浮缓者属阳,尺弱者乃属阴,故见脉之阳浮而阴弱,发热汗出复恶寒者,属太阳病之桂枝汤证候;不呕者,非属少阳证候;惟今之心下痞结者,实由医之误下引邪陷入于内而起也;若未见医之攻下者,必由表邪化热入里,病人不恶寒而口渴者也,此已是从太阳转入阳明经证矣;又若不大便十日,必鞕结而小便次数多,但无所苦,仅见口渴欲饮水者,当以法救之,可“少少与之”饮水;如口渴溲少者,乃下焦蓄水也,治之以五苓散化气利水。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245)
寸脉为阳,以浮取之脉得微者,此曰“脉阳微”,脉阳微而汗出已渐少者,为营卫自调和也;脉阳微而汗出过多者,盖由汗出之太过,必会使津液之受损伤也;阳脉实者,乃是寸脉之盛实有力,或曰浮取得之劲实充盈,因之见此脉而独发其汗,由发汗过度而汗出多者,亦必会致汗出之太过不当也;由上可知,汗出之太过,皆可遭变阴津之受损,阴不配阳,阳气独盛于里,化热后更易伤津液,使之肠中干燥而“亡津液”,乃致大便久结变为燥屎作鞕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246)
“脉浮而芤”,浮脉主表,为阳热,芤脉主虚而是伤阴血;今见浮芤之脉相兼得者,乃阴虚津伤而阳热亢盛,肠中干燥,大便不得濡润,治之以润肠泄热,切不可猛浪而独攻下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7)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 (二升) 芍药 (半斤) 枳实 (半斤。炙。) 大黄 (一斤。去皮。) 厚朴 (一尺。炙。去皮。) 杏仁 (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古人诊脉以三部九候之法,三部者,上为人迎,气口为中,即寸部,下为趺阳;盖趺阳脉者,属足阳明胃经,故以独候脾胃之盛衰与诸变化也。
今趺阳之脉浮而涩,浮脉示阳热有余,胃能消谷杀食,乃热盛有余,故曰胃气强;趺阳脉涩,属脾之阴土不足,脾气虚弱,输化津液之职司失常,其脾为约;又独以小便之频数,知肠中津液失于濡润,因之导致大便作鞕者,治当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解:麻子仁、杏仁润肠通便;枳实、厚朴破气导滞;大黄通下泄热;白芍滋养阴血;合之润肠通导,丸以缓之。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太阳病得之三日,医者施以发汗之法,病仍不解,其所发之热状,犹如阵阵之热气向外蒸发一样,故此之蒸蒸发热者,已由太阳转属阳明胃家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证候之蒸蒸发热者,乃属胃家之实热,当有腹满实、便秘或虽便通但艰下不畅、不恶寒、身热汗出等证候,故是阳明胃家实之腑证也,可与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太阳病伤寒,若以吐法治之,可使邪气传之入内,并与肠中宿便相结化热,津液受损,因之不大便而腹胀满者,乃病已转入阳明腑证,可与调胃承气汤。
此条文亦当与第248条相互参比。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
太阳病,医者以汗、吐、下诸法施治,津液受损,邪传入里化作为热,内扰心胸,微作烦乱;其小便利数者,津液因之更伤,使之肠中大便由热与津伤之不得濡润而作鞕,但未成燥屎石鞕者,可与小承气汤之和下而愈也。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病已得之二三日,脉弱者,当示已无太阳与少阳柴胡证,但独见心中烦躁者,此由邪热之内结在里也;至四五日,心下鞕满,病之转入阳明腑实,因阳热里盛,故能消谷杀食;惟此之虽能食者,因是燥屎初结而未成石鞕,且无腹痛拒按、手足濈然汗出之诸等证候,故仅以小承气汤少少与之,微和胃气,使大便通后可令小安;至六日证未痊愈,仍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小安。倘若已有六七日不大便,虽不能进受食物,惟小便少者,盖肠中未定已有燥屎石鞕,故不可攻,攻之大便必溏,但初头鞕而后必溏也;虽不受食者,须是小便通利,待至肠中有燥屎内结作石鞕者,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伤寒得之六七日,腑实里热,损伤阴津,精气受损,上不灌注于目,两目视物昏糊不清而不了了;淫热之邪熏蒸于上而目睛不和,转动不灵活;此候已无在外之表证,仅见里证之大便难和身微热者也,乃属阳明胃家实之证候,当急下之,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阳明病,证见发热汗多,损伤津液也,由之肠中燥屎内结石鞕,必见腹满痛拒按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发汗后,病仍不解,汗出津伤,其肠中内停之大便与热相合,后必化燥鞕结,气化失于疏和,攻撑不定而致腹满痛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迟之病情加重,必会出现神昏讝语等证候。
朱维德先生曰:“此252、253、254三条文之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学读者当仔细研究,熟记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
病在肠中有燥屎内结,大便不得通出,肠中气机窒滞,攻撑不定,因之腹满不减,虽减不多或减不足言者,当下之,宜与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6)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作下利,若未显现相克之脉者是不负,乃顺证也;若脉象见有相克者,乃负也,这是逆证;因而阳明少阳合病见互相克贼之脉,名为负也。若见脉滑数者,乃是肠中素有宿积食滞,故亦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条文乃举例五行生克之脉象,探测判明疾病之顺逆预后。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257)
病人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但已无表证,仅见里证不大便者,可用下法攻之;倘若已经攻下之后,仍然脉数不解,并不大便者,已有六七日,其肠中当已化热伤津,应有燥屎鞕结而不能进食也;今之肠中虽热,但内无燥屎,仍能进食易饥,故此不大便者,乃是由瘀血内结其中之故也,宜与抵当汤下瘀逐血。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258)
提示:承上文第257条,“假令已下”的另一病情之变化也。
若下之后,脉数仍不解,致大便泻下不止,此乃正气已伤,必挟肠中之淫热灼伤阴络,腐化成脓,逼脓血内溢下迫,故使大便出脓血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259)
伤寒发汗之后,目睛与躯体肤色作黄,所以会如此者,因是内有寒湿闭遏,再由里阳之本已虚微,汗出之后,阳虚益甚,合寒湿郁结在里不解,故而使其身目发为黄色者,此不可更以苦寒之药攻下,治当温化寒湿之法也。
朱维德先生曰:“证属阴黄,其黄如古铜色者,晦暗无泽,可以茵陈术附汤与之,或合五苓散图治也。”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承接第259条。伤寒七八日,若病邪化热炽盛,乃与本有之里湿相合,由小便之不利无以下泄,其热与湿熏蒸外发于身表,故使肌肤发黄如橘子色,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朱维德先生曰:“此属淫热与里湿相合之阳黄证,小便不利,其色必赤,溺道发热不和,苔薄黄燥质红,病之偏在于里之湿热蒸发于外也。”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蘗皮汤主之。(261)
栀子蘗皮汤方
肥栀子 (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蘗 (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病,其证见发热,邪热与湿浊相搏,熏蒸于外,身肤色黄,证属阳黄之候,当以栀子蘗皮汤主之。
栀子蘗皮汤方解:方由栀子清三焦屈曲之火;黄蘗苦寒清热退黄;甘草调和;三者合之,清泄湿热。
《医宗金鉴》曰:“伤寒身黄发热者。设有无汗之表。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可也。若有成实之里。宜用茵陈蒿汤下之亦可也。今外无可汗之表证。内无可下之里证。故惟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也。”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连轺 (二两。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 (切。一升。) 生姜 (二两。切。) 甘草 (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病,倘若在外之邪热结滞,并与在里之湿邪相合,郁闭不宣,因而熏蒸外发者,必为身肤之色泽呈黄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解:由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大枣解表散邪;赤小豆、连轺、生梓白皮清泄湿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