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提示:此条文是少阴病之脉证提纲也。
少阴之“脉微”是阳虚,“细”是阴血之不足,“但欲寐也”是阳虚阴盛。
少阴病可由太阳病传变而来,盖太阳与少阴本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太阳受邪,久而不解,正气盛,邪气衰,病仍可从太阳汗出而解;太阳受邪,久而未解,正气虚,邪气盛,邪可乘虚而陷入于里,乃是少阴之为病也;盖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之里是少阴,所以是实则太阳,虚则少阴。若病由阳经传入阴经者,称为传经之邪;或由太阴病转入少阴病者,亦为传经之邪;再有少阴之邪,若未经太阳传变而来,在得病后即有“脉微细。但欲寐也。”之证候者,如此之得病而直中少阴者,谓之直中。
由传经或直中之得少阴病者,此皆由病者之全身性虚寒,正气衰惫,阳气虚微,阴寒极甚也;故曰少阴病较之太阴病更为严重,但少阴病待其阳气得之回复时,其病亦可从阴出阳,萌显出虚寒化为微阳之热象,此可于后之条文中明晰也。
沈尧封曰:“微。薄也。属阳虚。细。小也。属阴虚。但欲寐者。卫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也。此足少阴之提纲。凡称少阴病。必见但欲寐之证据。而其脉微或细。见一即是。不必并见。”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少阴病,已得之五六日,阴寒之气向上冲逆,心中欲吐而又不得吐;下焦虚寒因之作利自下;阳气虚惫,但欲得寐;化为虚阳且又犯扰胸膈故心烦;肾阳亏虚,不能蒸腾肾中之水气,津液不得上承见口渴,但由此阳虚之致渴者,虽是口渴,仅以饮少量之水自救,谓之“虚故引水自救”也,此皆属少阴病之范畴;再若见有小便清长者,乃已完全具备了少阴病之证候;其小便之所以会清长,当是下焦阳气之虚寒,因而不能化气制水,故令小便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病者脉紧是主寒邪,若脉浮而紧者,乃是寒邪束于太阳之伤寒证。今之脉阴阳俱紧但不浮者,病不在表已入里,乃阴寒也,此病已属少阴;反汗出者,亡阳也,盖病之在少阴者,里阳虚惫,阴寒内盛,但有反汗出者,虚阳必是随汗之出而势有亡脱之变,危殆至极;假若更见呕吐与下利,必致阴阳俱皆虚竭,虚阳上僭致作咽痛但不红肿,此慎不可再进苦寒清热之品,以灭一丝未泯之残阳。
少阴病。咳而下利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284)
少阴病,咳而下利,本是阳虚里寒,治当温里回阳、驱散阴寒;惟少阴禁汗,今之若以汗法发之,并以火法逼迫之,“以强责少阴汗也”,阴分受损,津液虚竭,故令小便必难;由火气犯扰心神而作讝语者,此皆由少阴证候误治后之坏病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
少阴病,其证本属里寒阳虚;盖脉沉主病在里,脉细当属虚,脉数者,本是有热也,但由津液枯竭,里虚之极甚,故此之脉数者,乃是津伤虚极之虚热,慎不可发汗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86)
少阴病,本已阳虚里寒,今之见脉微者,阳气微薄也,慎不可发汗;汗之,残阳必随汗出而亡脱,亡阳也。
阳气虚微,又见尺脉之弱涩者,乃阴血大亏,虽有不大便之候,亦不可作泻下之法,以犯虚虚之戒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7)
少阴病,脉紧者,本主寒,病至七八日,骤见自下利,其脉由紧反去卒转为微,由手足厥冷转之为反温,乃是里寒渐去,虚阳始复之佳象,为欲解也;虽见心烦下利,其病必会自愈;盖由虚阳之化为虚热,犯扰心胸故心烦;其阳气之得以回复,脾气之由虚转实,故欲肃清胃肠中腐秽之物,因之下利也,由此可知病必自愈。此条可与第278条相互温习。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288)
导读:此条应为“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踡卧。若利自止。手足温者。可治”。
病邪转入少阴,盖阳虚衰惫,里寒极甚,而下利也;由少阴虚寒而见“恶寒而踡卧”者,必是因身体之寒冷而欲得温暖,故其睡觉之姿势呈肢体屈曲之状也,此一派阴寒,病重危殆;“若利自止”,“手足温者”,此脾肾不败,虚阳微复,阴寒渐退,故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提示:此条可与第288条相互参照。
少阴病,盖由阴寒极甚,阳虚衰惫,故而“恶寒而踡”者,病重危殆;今却见不休之“时自烦”,此乃是心胸虚热之自烦,而“欲去衣被者”,皆因残阳与阴寒分争,阳气渐得来复之象也,故曰“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290)
少阴病,若少阴之邪由太阳传变而入者,谓之“少阴中风”;若于病之初始,太阳与少阴之证候同时出现者,名曰“两感证”。
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少阴中风,风为阳邪,寸脉当浮而仅作微者,乃风邪渐去;少阴属里,阳微虚寒,尺脉当沉细微,今之脉不沉但见浮者,应是邪之由里出表也;其阳气之渐得来复,阴寒之渐已远去,乃示风去阳回也,故曰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本条与前太阳、少阳、阳明、太阴欲解之意相同。盖子时、丑时、寅时三个时辰是阴气渐去,阳气始萌之时,故少阴病赖此三个时辰之阳气渐旺而可得解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
少阴病,本是里寒阴盛,阳微衰惫;若见吐呕下利,必会伤损阳气,阳气不得通达四肢而厥逆作冷;今虽吐利,手足并不厥冷,但“反发热者”,是阳气渐有来复之象,由此可断之为不死。
阳虚阴盛,气血虚弱,因而脉气之运行不得接续,故其“脉不至者”,可灸少阴之穴位七壮,赖以回阳散寒,俾气血得以流畅而脉之至也。
“灸少阴七壮”之穴位所指未言明,历来注解亦各说不同。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3)
少阴病,其病本属阴寒内盛,里阳衰惫;若其病进者,可致阴阳离绝,不治而死。今少阴病已得之八九日,阳气渐有回复及阴寒消退之势,因之病人遍身及手足并不作冷而尽发热者,乃病已是由里出表,从阴转阳之佳象也;惟若阳气回复太过,由之化热逗滞膀胱,损伤阴络者,必致血之内溢而小便出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294)
少阴病,因为阳虚微、里阴寒,阳气不得通达四肢故作厥冷而无汗;惟医者不识“但厥无汗”,误作可汗而强发之;殊不知,病者本已气血阴阳俱亏虚,无汗可出,汗之反使伤损脉道,血不循经,因之血不知从何处溢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
少阴病之先因阳气衰惫于下致厥逆者,此为下厥;假若无汗而强发之,迫血致外溢者,此为上竭,故是名曰下厥上竭也,病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5)
提示:可与第288条相互参照比对。
少阴病,“恶寒身踡”,乃由阳微虚惫,阴寒内盛;又因阳气之不得通达四肢,而见“手足逆冷者”,此已病重危殆;再加“而利”者,虚寒极甚,阳气几绝,故此病已不治也。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
少阴病,证见呕吐并且下利者,虚微之阳气几绝也;四肢厥逆作冷者,乃是阴寒之气猖獗,两者相加,因而又得躁烦者,此必是死候也。
朱维德先生曾曰:“此躁者,名曰阴躁,乃是阴阳离绝之征兆也,故不治,属死候,但可以四逆汤合吴茱萸汤救之,或有生还者之望也。”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297)
少阴病,下利止而手足自温者,阳气得以回复,阴寒渐已退却,病由从阴转阳,故曰不死,可参照第288条。
少阴病,今见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盖少阴病,虽下利止,但由下利之阴液受损,涸竭于下,阳气之无所依附,虚阳僭越于上也,乃致犯扰清空而“头眩”、“自冒者”,此阴阳离绝之势,已危在眉睫,故曰“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乃阳气衰微,阴寒极甚,阴阳几欲离绝;盖心主脉,其脉不至者,心气之将绝;更见不烦而躁者,乃“阴躁”也,此是阳气将绝之候,故曰是死候也。
恩师朱维德曰:“烦是心中之扰乱不安定,躁是手足之舞动,即是无意识之乱动也;烦而不躁可治,躁而不烦难治,属死候。”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299)
病之息高者,乃张口而将气呼出,但吸入之气不得深入于内,若此之作频频者,当是有出无进之气息也。
盖肺主呼出之气,肾主摄纳吸入之气。少阴病,已得之六七日,呼吸之象见此“息高者”,肾气败绝于下,肺气不得与肾气相济,上下离绝,故曰“死”而无救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00)
“脉微细沉。但欲卧。”、“自欲吐”,乃是少阴里寒阳虚之证候;及至“汗出不烦”,病已阳虚之极,不敌与阴寒之邪抗争,几乎已经陷入亡阳欲绝之地;更“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乃是阴阳之欲离绝也;凡上危殆之势已步至无药可救治之境,故言之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 (二两 去节)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本是阳虚里寒,应不发热;今少阴病,初得时,反有发热,当主太阳之邪尚未尽罢;如见脉沉者,此病已由太阳之表转入少阴之里;传经之邪,两感之病,结合脉证,当主麻黄细辛附子汤,一以解表散寒,再者温里驱寒,此乃表里之同治也。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解:麻黄发汗,疏解太阳之表邪;附子温里回阳;细辛直散少阴之阴寒。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 (二两 去节) 甘草 (二两 炙)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提示:此条文应与第301条相连接解说之。
少阴病,病已得之二三日,脉沉,反发热,此是两感证;盖证情轻浅且无它证,故“以二三日无证”者,治之仅须“微发汗”,主以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求得“故微发汗也”之效。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解:麻黄解表邪;附子温里阳;甘草合调之,以求微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 (四两) 黄芩 (二两) 芍药 (二两) 鸡子黄 (二枚)阿胶 (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病已得之二三日以上,若是体本阴虚之人,盖由寒从热化,伤及阴血,少阴之虚寒势必化热伤津,故证见“心中烦”之烦是由虚热引起,病之几变成阴虚阳亢之势;其“不得卧”者,由虚热犯扰神舍之不得安和也;凡此之体本阴虚与少阴之邪化为虚热者,必会相互影响,故治之与黄连阿胶汤主之,以冀育阴制阳、清热降火。
黄连阿胶汤方解:黄连、黄芩直清心肺之烦热;阿胶滋阴养血;白芍佐之味酸化阴养血;鸡子黄滋阴养心。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附子汤方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 (三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必是阳气虚微;其口中和者,当是指口不作渴,邪未伤津,也无湿浊阻滞及口中黏腻之候;今见背恶寒者,盖背为阳,知是背之阳气虚微也,可服附子汤以温阳散寒,并以艾灸之法逐寒回阳。
附子汤方解:附子为君,温阳散寒;臣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化水;白芍味酸化阴,养血通络,和阴配阳,可谓刚柔并济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少阴病,脉沉者,病主里;盖里寒阴盛,阳虚衰微,气血之流畅失度而“手足寒”;躯体失却气血之濡养,因而“身体痛”、“骨节痛”,当与附子汤主之。
本条当与太阳病之体痛恶寒相别,学读者当自明辨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桃花汤方
赤石脂 (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 (一两) 粳米 (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微,下焦滑脱失固,因之下利,利下不已,终必伤及阴络,由之血溢下出,大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李时珍曰:“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提示:承接第306条,其意相似,可相互参照。
少阴病,病已得之二三日至四五日,肾阳虚微,下焦滑脱不固,不得蒸腾水气,清浊不泌,下利不止;盖小便不利,由之湿浊留滞,气机失于畅顺而腹痛;继之伤及阴络,血出下溢,大便见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308)
提示:此条文之意与第306、307条相同,亦可治之以桃花汤也。
条文之可刺者,必是以针刺之法,协同并治也;因未示明是何穴位,故不作解说可刺之穴位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一升) 人参 (二两) 生姜 (六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盖由胃中阴寒极甚,阳气微弱,胃气不得和降,浊气攻逆冲上而致呕吐;阴寒犯及大肠作下利;呕吐伤阳,下利伤阴,气血失之通调不达四肢,故作手足逆冷;阴阳两虚,因而作烦躁也,其离绝之势危在旦夕,故“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解:吴茱萸主以温胃泄浊;人参、大枣益虚安中;生姜散寒降逆。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猪肤汤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素体阴虚者,内火必旺;今又得之少阴病已从热化,二者相合,故之下犯大肠因此作利;由虚热之上犯而证见“咽痛”、“胸满”、“心烦”者,此皆阴分之虚亏与肾火浮越之缘由也,慎不可以苦寒之剂直折之,宜滋阴降火、润燥除热,惟以猪肤汤最为合宜。
王海藏曰:“仲景猪肤汤用白粉。即白米粉也。猪肤味甘寒。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解少阴客热。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
甘草汤方
甘草 (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 (一两) 甘草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少阴病,已得之二三日,尚有余邪客热,仍未尽罢,证见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清热解毒;服药后咽痛不减轻者,病邪未退,加入桔梗,名曰桔梗汤。
甘草汤乃甘草一味,且不宜炙,生甘草可清热解毒;桔梗汤即甘草汤加入桔梗,清热利咽,任舟楫之功。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苦酒汤方
半夏 (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 (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由阳微而里寒,邪气内结,化作阴火上腾,清道窒滞不宣也;因其咽中患病,如是乳蛾焮肿(或作疳糜),咽痛喉痹者,谓之曰“咽中伤”、“生疮”者也,苦酒汤主之。
倘若理解为咽中遭受外来创伤或患疮癣之疾者,此等解释颇作牵强,恐不相宜。条文之生疮者,乃是疳糜也,喉咽部之乳蛾焮红肿痛作白点化脓也。
钱天来曰:“以辛温滑利之半夏为君。开上焦痰热之结邪。以辛凉滑窍之鸡子白为臣。清气治伏热。用味酸性敛之苦酒为佐。使阴中热淫之气敛降。如雾敛云收。则天青气朗而清明如故矣。”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半夏散方
半夏 (洗) 桂枝 (去皮) 甘草 (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本条文可与第311、312条比较。桔梗汤者,咽中之病尚轻浅;苦酒汤者,乃邪结化作阴火上腾。本条之少阴病,咽中痛,由方测证,寒邪客薄,卫阳不得伸展,结于咽喉,而作咽中痛者是也,故与半夏散及汤主之。
王晋三曰:“少阴之邪。逆于经脉。不得由枢而出。用半夏入阴散郁热。桂枝。甘草达肌表。则少阴之邪由经脉而出肌表。悉从太阳开发。半夏治咽痛。可无劫液之虞。”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4)
白通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者,里寒阴盛,阳衰几绝;又见下利,必是利下纯清作冷,四肢厥逆者,当投白通汤治之。
白通汤方解:由干姜、附子大热温阳,以冀消散阴寒;惟阴寒已极,微阳被困,虑投温热之品变遭格拒,故以葱白之味辛通达阳气,引领姜附直入阴寒之地,以冀复阳散寒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315)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此条与第314条之文意相同。少阴病,脉微是阳气衰惫,下利是里寒阴盛,可与白通汤温阳散寒;服白通汤后,下利仍是不止,更增厥逆无脉,干呕且烦者,乃病情益加危重;此因进服之白通汤被阴寒格拒,阳气困顿,并非药不对症,故与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骤见脉象复出者,乃阴气内绝,阳气之浮越于外也,浮阳已无依附之所,故曰死;若服药后,脉见隐隐微出、连绵不断者,此乃阴液尚未消亡,阳气之渐得回复也,故曰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解:由白通汤中加入咸寒苦降之猪胆汁、人尿,意在取之反佐,使白通汤之温热不被阴寒所格拒,达到回阳救逆之目的。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真武汤方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白术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少阴病,二三日未解或至四五日,由肾阳虚微不得化水,阴寒之气凝泣,因之水寒不化,聚滞四肢沉重疼痛;水寒之气犯之入里,阴凝不化,腹痛或下利;上犯于肺而作咳嗽;挟胃气之上逆为呕吐;犯及下焦之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或自下利者,或小便利;若此之诸变为有水气也,当以真武汤主之以回阳化水。
真武汤方解:附子温少阴之阳,散阴寒,与芍药同用乃刚柔相济;白术健脾化湿;茯苓淡渗利湿;生姜散寒化水。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 (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少阴病,阳微虚寒,下利清谷,乃腹泻而完谷不化也;手足厥逆,乃阳微不得通达之四肢厥冷;其脉微细者,阳微虚寒,少阴病之主脉,四逆汤之证候;惟今脉微几欲于绝,其证已较四逆汤之候,更为危重;阳微衰惫,阴寒里盛,阳气被阴寒拒格于外,身反不恶寒;虚阳浮越,假热向上出之于外,其人面色赤,此为里寒外热之阴阳格拒证候;寒滞于腹乃作痛,上逆则干呕;虚阳化热犯之于上,或咽痛;因由阴液涸竭,已无粪水可下,或利止;阳气几绝,脉不出者,更是病情危殆,当于四逆汤中倍用干姜,加重附子之剂量,以救急回阳,驱散阴寒,通脉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四逆散方
甘草 (炙) 枳实 (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之四肢逆冷,由肝气之郁结和阳气之不能通达四肢,因而逆冷;若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肝气之犯侮脾土,肝脾不和也,四逆散主之,以冀疏调肝气、宣达阳气;若其人或咳者,这是肝气之上逆犯肺,肃降之令失司也,故于四逆散中加入五味子、干姜,一开一合,开敛肺气;或悸者,乃由心阳之不宣,当加入桂枝温通心阳;或有水气不化者,小便不利,入茯苓淡渗利水;下焦气郁,阳不化展,或泄利下重者,入薤白通阳化气;更见虚寒腹痛者,加入附子温阳散寒。若此加减之法,学读者当熟记之,以冀临床中之应用。
四逆散方解:柴胡疏调肝气以升发阳气;枳实破气散结以通达胃气;芍药疏调血脉以养肝气;甘草调中和合诸药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猪苓汤方
猪苓 (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 (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盖由水热互搏,水气之流渗入大肠,故见下利六七日;又由水气上逆犯之肺胃作咳而呕;水蓄津气不及布化则口渴;阴分之亏虚与水热之相合,犯扰心中胸膈使之心烦而不得眠者,治以猪苓汤主之,以达滋阴宁神、清热利水之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大承气汤方
枳实 (五枚炙) 厚朴 (半斤。去皮。炙。) 大黄 (四两。酒洗。) 芒消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令一两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少阴病,其属性本是为虚寒之证;倘若阳气回复太过,其病转至属热化火,邪势亢盛,燔灼于内,津液受损,必使大便干燥鞕结,上之犯及清道而“口燥咽干者”,当在少阴急下之例,宜大承气汤之釜底抽薪,以制燎原之火势。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此条文之“可下之”在《玉函经》及成无已本中,皆作“急下之”之条文。由此先师朱维德先生曾曰:“第320条、321条、322条三条合为少阴病之三急下证,学读者当与阳明病篇之三急下证,相互参照,辨意领会。”
本条急下之证候,由少阴之病邪化热,并与肠中本有之燥屎相结,宿便变为石鞕,阻滞糞便之不得通达外出;故此少阴之自下利,仅以清水从燥屎旁流出,乃曰:“自利清水。色纯清。”谓之热结旁流者是也;又由燥屎之内结上犯,心下必作痛;淫热之邪伤损津液,因之口干燥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少阴病,已得之六七日,由少阴之虚寒渐已转化为热,并与肠中本有之燥屎相合,鞕结而不得通达外出,因而“腹胀不大便者”,其脉必劲实有力,苔黄且燥,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少阴病之脉应微细,今又见沉者,谓病已入里,邪从寒化,阳气衰微,一派阴寒;如又得但欲寐也者,此少阴脉证已俱备,当急温之,宜投四逆汤;如不及时救治,必致病情危殆。
《医宗金鉴》曰:“君以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少阴病,本是阴盛阳微,证见饮食入口后,随即吐呕,心胸漾漾泛恶欲作呕吐,但又不能吐出,其脉弦者,乃是胸中痰涎阻塞之故也;若脉弦而迟者,当由痰阻而阳气不能通达四肢作“手足寒”也;盖病之实邪在上,因“此胸中实”者,非攻下之所能及也,故“不可下也”;“此胸中实”者,当遵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法,主之以吐法治之;但是,倘若胸中并无实邪痰涎者,此慎不可作吐法也;又由阳气之虚微,水湿相聚化作为痰饮,“若膈上有寒饮”,并挟胃气之上逆作“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以冀阳回布行,寒饮之自化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325)
少阴病之下利,脉微是阳气衰惫,涩是津血亏损;阴盛阳虚,浊阴引动胃气上逆,因之作呕;阳微不能护外,故之汗出;阳气虚微,下陷不举,必数更衣;阴血亏损,肠中失之津液濡润,故使便出反少也;值此病情错杂之际,权宜之法,仅以艾灸温之其上为治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