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终关怀与中医药

临终关怀与中医药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中医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目前,只有中医以及起源于中医的韩医和日本汉方符合上述标准,WHO将把中日韩三国的传统医学作为一组纳入ICD。ICD是由WHO负责主持编制、维护、修订和更新的,用于描述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和死亡原因、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的国际标准统计分类。

学习目标

识记

1.能够正确叙述临终关怀中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用。

理解

1.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临终关怀中中医药地位和作用。

2.简述晚期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应用

1.了解晚期终末期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

2.能够根据提供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例,拟定一份中医辨证论治诊疗计划。

知识链接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中医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医体系形成的特殊性、包容性以及交融性,中医伦理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和宗教观点。在开展临终关怀时,不仅可以运用中医的调摄手段,同时也可以利用中医与哲学及宗教的交叉性,在运用中医的自身理论对生老病死进行慰藉的同时,尽可能消除临终患者的恐惧,减少其家人、朋友的心理痛苦,这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服务。

视野拓展1

印度传统医学起源的三要素概念为:动(vata或vayu),能(pitta)和惰(kapha)或(s Ieshma)。“动”颗粒(又称风),是管各种细胞与器官的能量利用,合成与分解,“动”还支配“能”与“惰”的运动,从而主管全身功能;体内的能力以“能”颗粒的形式存在,“能”(又称为“胆”)主管所有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为身体提供热量及能量。“惰”颗粒又称“痰”,构成细胞及细胞内结构,维持身体内环境,使身体强壮、稳固。上述三要素平衡则健康,失去平衡就要患病。

视野拓展2

2010年5月,WHO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ICTM)正式启动,可以被纳入传统医学项目的条件有4点:①拥有独特理论系统、诊断治疗原则;②在两大洲以上广泛使用;③在原创国被合法承认;④名词术语标准,疾病分类已经在原创国或相关国际标准上建立起来了。目前,只有中医以及起源于中医的韩医和日本汉方符合上述标准,WHO将把中日韩三国的传统医学作为一组纳入ICD。

ICD是由WHO负责主持编制、维护、修订和更新的,用于描述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和死亡原因、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的国际标准统计分类。通过ICD编码将传统医学纳入WHO保健信息系统,可以使传统医学纳入主流医学。目标是在2014年定稿并整合纳入WHO国际疾病分类家族, 2015年贯彻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