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一)传统的概念
《辞海》关于“传统”的解释: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
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但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才称为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不断演化进程中汇集而成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其核心是伦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强调“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三教,这是中国宗教的主要成分。中国宗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其外延较广。中国宗教特征:①实践性;②功利性;③综合性;④世俗性;⑤广泛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对临终死亡的认识和表现,至今仍令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冲击。儒家的人本主义传统、道教的自然主义传统和佛教的解脱主义传统,这些都与临终关怀理念相融。
二、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地域性 多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和相互影响。
2.外在特征 ①统一性。②连续性。③包容性。④多样性。
3.内在特征
(1)突出人本与世俗: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调。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
(2)注意整体和群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会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等思想中。中国传统观念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族群之间的人伦关系。
(3)强调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形态中人和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占据着重要位置。崇尚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主张“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和谐。
(4)追求安土与乐天: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征。
三、风俗文化
(一)概念
1.风俗 《辞海》解释说: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2.民俗 起源于社会生活中,民众不断重复的不自觉行为。中国民俗是弥漫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广泛的文化现象。民俗受到经济、政治、语言、宗教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发展。
3.民情风俗 指考察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民间信仰等文化现象的“活化石”。
4.风俗习惯 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
(二)我国不同民族的临终关怀风俗习惯
关于病死居丧的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中有许多体现临终关怀的思想内容,根据宗教信仰及时代、民族、地域等的不同,表现也各不相同。
1.临终前的风俗习惯 有的地方民间有跳丧习俗;有的在临终将逝之际,被移往祠堂,村民共同守候;有些地方民俗认为凡80岁以上老病而死,为寿终正寝,是“老喜丧”,家人在患者濒死弥留之际象征性擦洗沐浴,换上寿衣,平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有的在临终者弥留之际,亲人子女围聚床前,聆听临终者的遗嘱遗愿,并答诺遵行;有些地方在人将死未死之际,即将纸轿纸人焚于门前。
2.死亡的风俗习惯 有些地方人死后,“延僧诵经”,钹鼓锣笙齐鸣;有的地方人须死在家乡,家中方允许埋入祖坟;有的老年人死后,亲朋好友向家属争讨代表着长寿福气的寿碗;有的人死后,有“做七”的习俗。
从中国传统民俗体现的临终关怀思想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临终及死亡还是持接受态度的,并以积极的方式,努力使临终者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得到化解,平静地走向死亡。
(三)我国儒学、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徒的临终关怀风俗习惯
(1)儒家信众特别重视对患者临终阶段的照护,视临终关怀为“孝”的具体体现。而对仁人志士在濒临死亡时的关怀,倡导给予道义、信念、事业上的支持。当患者临终时,常恭立左右,聆听其最后的教诲和遗训。儒家还特别重视丧礼,认为丧礼乃礼之大者,但同时也注重把握节度。认为无论尊卑、贫富等都不应厚葬,这体现出儒家思想颇为注重社会影响及对家属关怀的思想。
(2)佛教认为,人在临终时刻要依靠西方接引佛的接引才能到达西方的极乐世界。当患者处在临终阶段,亲人们所给予的最好关怀就是“助念佛号”。人死后8小时之内亦应助念佛号,佛教认为此时死人的心跳呼吸虽停止,但大脑还有潜意识。家属切忌在床旁嚎啕大哭,或随意搬动患者。佛教反对采用注射强心针、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对待临终患者,认为这种做法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阻挡“阿弥陀佛”的降临。
(3)道教信徒对仙人、神人怀有虔诚的信仰,临终者大多渴望得到仙人、神人的救助,因此常常会通过画符驱鬼等巫术和一些仪式来祈求得道成仙,也以此使临终者和家属的精神得到安慰。
(4)基督教、天主教很重视临终患者在临终阶段的心理抚慰,通常请牧师、神父为之谈经、祷告,鼓励患者战胜病痛。而对于即将离世的人们,则询问其有什么愿望,为他们讲解圣经上有关经文,祝愿他死后能安然升天堂。
对于笃信宗教的临终患者或家属,应本着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的作用及其对宗教信徒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使临终者及其家属得到宗教方面的满足。客观事实证明,有较高宗教信仰者对死亡的焦虑较低。
(四)风俗习惯不同的临终关怀策略
1.准确了解 准确了解临终患者的风俗习惯,是提供适合其关怀服务的前提。收集的信息还应当包括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情况等。
2.正确认识 不同的民族、地域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阔,在各民族、地区存在着迥然不同的习俗。作为临终关怀从业者,要能正确认识这种差异的存在。同时要能正确认识各种不同风俗习惯对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
3.充分尊重 尊重临终患者的风俗习惯,也是尊重他们的权益。风俗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习俗、民族习俗、各种礼仪、服饰习惯等。临终关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切忌触犯他们特别忌讳的地方。
4.尽量满足 满足临终患者的风俗习惯,对化解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临终关怀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临终者最后的心理要求。
四、死亡文化
(一)概念
“死亡”和“文化”并联使用,构成所谓死亡文化。这是与死亡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是“死亡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狭义上讲则是“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即“死亡文化学”。
(二)死亡文化的影响
1.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不同,导致死亡观念不同,死亡观念决定死亡态度和死亡方式。
2.宗教的影响 各种宗教以其自身的教义信念影响着死亡文化。各种宗教对死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将宗教精神贯穿于信徒死亡的始终。它们各有一套自己的丧葬程序。
3.生产方式的影响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死亡文化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农业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静止的生产方式,它导致的生活方式也是比较稳定的和静止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死亡文化的“繁荣昌盛”。
4.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丧葬方式。丧葬方式是死亡文化的一个部分。
5.社会福利化的影响 社会的福利化也一定程度影响死亡文化。主要表现为临终关怀、丧事办理、遗体捐献、安葬(火化)等在高福利社会全部社会化服务和义务化服务。而社会化服务是通过社区服务来实现的;义务化服务则是社会福利的体现。
(三)中国死亡文化的研究范围
1.中国传统的死亡心态文化 包括死亡态度、死亡价值观等死亡心理文化和死亡意识文化。
2.中国传统的死亡行为文化 包括临终关怀习俗、丧葬习俗等与死亡相关的不同民族的居丧习俗。
3.中国传统的死亡制度文化 包括人死后的埋葬制度、丧礼制度、丧服制度等各种制度规定。
4.中国传统的死亡物文化 包括不同民族保存至今的墓葬建筑、随葬物品等。
(四)儒家的死亡文化
(1)个体死亡与“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儒家之死亡与天地相通的思想。
(2)强调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死亡的意向与自然情景相融,心物互答。
(3)墓地文化与天人的相互消融。
(4)儒家在个体死亡上强调死亡伦理学意义,强调道德觉悟的突出特点。
(五)鬼文化
1.概念 《辞海》中“鬼”的解释为: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宗教辞典》说:鬼是宗教观念之一,认为人死后,身体朽坏,灵魂即为“鬼”。
2.含义
(1)“鬼”泛指人死后与躯体脱离而存在的各种“魂灵”,围绕“魂灵”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法籍、典章、礼仪、风俗称为鬼文化。
(2)鬼神信仰是一种亘古弥新的人类情感,是人们为化解死亡恐惧,求得心理平衡所寻求的思想突破口。
(3)鬼魂观念的产生,既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心理学依据。
3.鬼文化是中国死亡文化的重要内容 鬼文化乃是中国人借以避死求生、抚慰心灵、安身立命的保护伞,是个人生命旅途和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驿站和新的起点。
4.鬼文化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我国的鬼文化在原始社会的土壤中萌生,同时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变异、更新的过程。鬼文化的存在,也极大地影响临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死亡观念、死亡方式、丧葬习俗等诸多方面。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临终关怀
(一)中医文化
1.中医的概念 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2.中医文化的本质 中医是从自然生态、社会心态、人本身心理状态的“三态医学”。中医理论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
中医学是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状况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变化影响与人体健康和疾病规律为研究对象,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二)中医临终关怀思想
中医文化中的临终关怀思想更多表现在医学伦理道德,医生对患者包括临终患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不轻忽临危患者”等。中医最早懂得利用人的死亡危机意识与恐惧感来唤醒人们注重“未死而学死”,通过“由死而观生”凸现个体生命不可替代性和死亡不可避免。
(三)中医临终关怀实践
早在两千年前,中医学家即会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总结了一整套征兆之说。如临终患者目暗睛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撒手遗尿等均为“失神”,患者不日即死亡。
又如“假神”,表现为临终者精神突由颓靡转良佳,语言转清亮,食欲好转,面色由晦暗而红赤,是谓“回光返照”,可诊断为“濒死”,应及时告知家属以备后事,以示关怀。在临终阶段濒死状态时,中医用“经纩听息法”判断死亡,即用新棉置患者鼻前观察呼吸停止与否,以定死亡。而且还要“三日后而敛”,以免诊断死亡不清,出现死而复生的情况。
知识链接
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
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健康、疾病、治疗、护理、保健等方面的认识和需求。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护士全面评估护理对象,从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护理需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莱宁格跨文化理论,其理论重点是“文化”,提出了很多彩的概念,并用“日出模式”将这些概念连接起来,提供了一个观察护理现象的不同方法。在临终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临终关怀的具体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