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
颅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6块听小骨未计在内)形状、大小不同的骨块组成。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相连,起支持与保护脑、感觉器官及消化和呼吸器官起始部分的作用(图1-60、1-61)。
颅骨分脑颅骨(bones of cerebral cranium)和面颅骨(bones of facial cranium)两部分。两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其分界线。脑颅骨占据颅的后上部,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占据颅的前下部,形成面部轮廓,是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
图1-60 颅(前面观)
图1-61 颅(侧面观)
(一)脑颅骨
脑颅骨共有8块,成对的有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1.额骨(frontal bone) 位于颅的前上方,分额鳞、眶部和鼻部3部分(图1-62)。
2.筛骨(ethmoid bone) 为脆弱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蝶骨之前,构成鼻腔上部和外侧壁。在冠状切面上呈“巾”字形,由筛板、垂直板及两侧的筛骨迷路组成。筛板分隔颅腔与鼻腔,呈水平位,板上有许多小的筛孔,板上方的骨突称鸡冠。垂直板分隔鼻腔成左右两半。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的两侧,内含筛窦,由蜂窝状的许多含气小房围成;迷路的外侧壁为一菲薄的骨板,参与构成眶的内侧壁;迷路的内侧壁上有上、下两个卷曲的骨片,称上鼻甲和中鼻甲(图1-63、1-64)。
图1-62 额骨
图1-63 筛骨
图1-64 颅的冠状切面:示筛骨的位置
3.蝶骨(sphenoid bone) 位于颅底中央,形如蝴蝶,可分为体、大翼、小翼和翼突4部。体位居蝶骨正中央,内含空腔称蝶窦。体的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中央凹陷即垂体窝(hypophysial fossa),自体向两侧伸出成对的骨板,小翼在前,大翼在后。大翼根部由前内向后外有圆孔(foramen rotundum)、卵圆孔(foramen ovale)和棘孔(foramen spinosum),分别通过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自体和大翼相结合处,向下伸出1对翼突(pterygoid process),翼突由翼突外侧板和内侧板构成。两板前缘相连,形成向后开放的翼窝。翼突根部有翼管(pterygoid canal)自后向前通入翼腭窝(图1-65)。
图1-65 蝶骨
4.颞骨(temporal bone) 形状不规则,其外侧面上有外耳门。以外耳门为中心,可将颞骨分为:①鳞部(squamous part),为外耳门前上方的鳞状骨片,在外耳门的前方,有1个向外平伸继而转向前的突起,称颧突。颧突与颧骨的颞突相接构成颧弓。颧突根部的下方有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窝的前界突起为关节结节(articular tubercle)。②岩部(petrous part),在颞骨的内侧面,形似三棱锥体,伸向前内方,嵌入枕骨与蝶骨之间。岩部前面朝向前上,近尖端处有一浅凹,为三叉神经压迹,压迹的后外侧有一隆凸,称弓状隆起,再向外为鼓室盖。岩部的后面朝向后内,中央有内耳门,通入内耳道。岩部下面凹凸不平,其后份有一较大的颈静脉窝,窝前方有圆形的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穿入岩部呈直角折向前内,开口于岩部的尖端,为颈动脉管内口,颈静脉窝的后方有一细长的茎突(styloid process)。岩部后份扩大下垂,位于外耳门的后方,有一向下的锥形突起,称乳突(mastoid process),乳突内有许多小的空腔,称乳突小房。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stylomastoid foramen)。③鼓部(tympanic part),位于下颌窝的后方,为一卷曲的小骨片,从前、下、后三方围绕外耳道(图1-66)。
图1-66 颞骨
5.枕骨(occipital bone) 位于颅骨的后下部,呈勺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枕骨借此孔分为4部,前为基底部,后为枕麟,两侧为侧部。侧部的下方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枕骨大孔后方有枕外嵴,延伸至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延伸为上项线,其下方有与之平行的下项线(图1-67)。
图1-67 枕骨
图1-68 顶骨(上面观)
6.顶骨(parietal bone) 外隆内凹,呈四边形,居颅顶中部,左右各一。两块顶骨间以矢状缝相连。前方通过冠状缝与额骨相连,后方通过“人”字缝与枕骨相连(图1-68)。
(二)面颅骨
面颅骨共有15块。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鼻骨、颧骨、泪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1.下颌骨(mandible) 呈马蹄铁形,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体呈弓形,上缘有容纳牙齿的牙槽。体的前外侧面每侧有一颏孔(mental foramen),有下颌神经发出的颏神经通过。下颌支(ramus of mandible)为自下颌体两侧向后方的长方形骨板,在支的内侧面中央有1个下颌孔(mandibular foramen),自该孔向下经下颌管通至颏孔。下颌支的上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突起称冠突(coronoid process),后方的突起称髁突(condylar process),两突间的凹陷为下颌切迹(mandibular notch)。髁突上端的膨大即下颌头(head of mandible),与颞骨的下颌窝构成颞下颌关节。头下方窄细处为下颌颈(neck of mandible)。支的后缘与下颌体交界处为下颌角(angle of mandible)(图1-69)。
图1-69 下颌骨
2.舌骨(hyoid bone) 为一“U”形小骨,位于下颌骨的下后方,舌骨分中央部的舌骨体和自体向后外方伸出的1对大角。在体和大角结合处向上伸出小角,体和大角均可在体表扪到(图1-70)。
图1-70 舌骨
3.犁骨(vomer) 为斜方形骨板,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份(图1-71)。
4.鼻骨(nasal bone) 位于鼻背,呈长方形,上窄下宽,构成鼻背的基础(图1-71)。
5.泪骨(lacrimal bone) 为菲薄的小骨片,位于眶内侧壁的前份。前接上颌骨,后连筛骨迷路眶板(图1-71)。
6.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 骨质薄而卷曲,附着于骨性鼻腔外侧壁的下部(图1-71)。
7.颧骨(zygomatic bone) 位于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图1-71)。
图1-71 鼻骨、泪骨、犁骨、下鼻甲骨、颧骨
8.腭骨(palatine bone) 位于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突之间,呈“L”形,分水平板和垂直板两部。水平板组成骨腭的后份,垂直板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图1-72)。
图1-72 腭骨
9.上颌骨(maxilla) 成对,构成面颅的中央,与大部分面颅骨相接,可分1个体和4个突。上颌体内的空腔称上颌窦。体的前面上份有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有上颌神经发出的眶下神经穿出,孔下方凹陷,称尖牙窝。颞下面朝向后外,中部有几个小的牙槽孔。眶面构成眶的下壁,有矢状位的眶下沟,向前下连于眶下管。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后份有上颌窦裂孔,通入上颌窦,前份有纵行的泪沟。额突(frontal process)突向上方,接额骨、鼻骨和泪骨。颧突(zygomatic process)伸向外侧,接颧骨。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由体向下伸出,其下缘有牙槽,容纳上颌牙根。腭突(palatine process)由体向内水平伸出,于中线与对侧腭突结合,组成骨腭前份(图1-73)。
颅骨可以借顺口溜“下颌犁舌,颧腭鼻泪上颌下鼻甲”帮助记忆。
图1-73 上颌骨
二、颅骨的连结
各颅骨之间大多以缝或软骨直接连结,彼此间结合极为牢固。只有下颌骨和颞骨之间形成关节,即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颅盖骨是在膜的基础上骨化,因而在骨间留有薄层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缝。颅底骨在发生时期是在软骨的基础上骨化的,所以骨间的连结组织是软骨。
颞下颌关节又名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关节囊前部薄而松弛,后部较强,外侧有坚韧的外侧韧带加强。关节腔内有关节盘,盘的周缘附着于关节囊。左、右下颌关节是联合关节,可做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左、右侧方运动。由于关节囊前壁较松弛,在张口过大时,可造成下颌关节向前脱位(图1-74)。
三、颅的整体观
脑颅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颅盖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的各一部分构成,属扁骨,其结构的特点是骨密质构成外板和内板。内板比外板薄,当颅盖受暴力打击时,内板易骨折。两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diploë),内有板障静脉通过。构成颅底的各骨形态不规则,且具有孔、管、沟、裂,有血管和神经通过(见图1-60、1-61)。
图1-74 颞下颌关节
1.颅盖 颅盖呈卵圆形,前窄后宽;额骨和两顶骨连结处是冠状缝(coronal suture),两顶骨连结处是矢状缝(sagittal suture),两顶骨和枕骨相接处是“人”字缝(lambdoid suture)。
(1)颅盖的内面:在正中线上有一浅的上矢状窦沟,沟的两侧有许多颗粒小凹,是蛛网膜颗粒的压迹。侧面上有呈树枝状的浅沟,为脑膜中动脉沟。
(2)颅盖的外面:在两侧各有1个广阔的凹陷,称颞窝。窝的外下方有1个横架于颧骨至外耳门的颧弓。在颞窝的前部,于冠状缝和蝶骨大翼上缘相接处,有一翼点(pterion),这个小区域骨质较薄,而内面又有脑膜中动脉通过,所以该部位的骨折可撕裂脑膜中动脉而产生硬膜外血肿。
2.颅底 颅底分为颅底内面和外面。
(1)颅底内面观:不平坦,呈现三级阶梯状的窝,与脑底面的结构相对应,自前向后分别称颅前、中、后窝,其中颅前窝最高,颅中窝次之,颅后窝最低(图1-75,表1-3)。
图1-75 颅底(内面观)
表1-3 颅底的孔裂及通过结构
1)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筛骨和位于它们后方的蝶骨小翼构成。颅前窝与其后方的颅中窝以蝶骨小翼的后缘为界。筛骨的筛板上有近20个小孔,称筛孔(cribriform foramina),向下通鼻腔,为第Ⅰ对脑神经嗅神经根丝所通过。由于筛板和额骨眶部菲薄,颅前窝骨折常发生于此。
2)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较颅前窝低,由蝶骨体、蝶骨大翼和颞骨岩部等构成。颅中窝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以蝶骨鞍背上缘及两侧颞骨岩部的上缘与颅后窝为界。在窝的中央,位于蝶骨体上面的中央凹窝为垂体窝(hypophysial fossa),窝的前外侧有视神经管(optic canal)通入眼眶,有视神经及眼动脉所通过。管口的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垂体窝后方的横位骨隆起是鞍背。鞍背的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常将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蝶鞍两侧的浅沟为颈动脉沟,在此沟的后端,颞骨岩部的尖端与蝶骨体之间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破裂孔(foramen lacerum)。在活体,孔的下方为软骨片所封闭。颈内动脉自颈动脉管内口(岩部尖端处开口)经破裂孔上方入颅。在颅中窝的两侧部,在蝶骨大、小翼之间有一裂隙,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的第1支眼神经及眼静脉等通过。在眶上裂的后下方可见圆孔,有三叉神经的第2支上颌神经通过。圆孔的后外侧有卵圆孔,有三叉神经的第3支下颌神经通过。卵圆孔的后外侧是棘孔,脑膜中动脉从此孔进入颅腔。
3)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为3个颅窝中最深的1个,由颞骨岩部的后面及枕骨所构成。窝的中央最低处,有枕骨大孔。孔的前方为斜坡(clivus),孔的前外缘上方有舌下神经管内口,为舌下神经出颅部位。颞骨岩部后面的中央,有一较大的孔,为内耳门,通入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内耳血管等。枕骨内面枕内隆凸(in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向两侧有横行的沟名横窦沟。该沟向前外至颞骨岩部后方移行为乙状窦沟,乙状窦沟最后通入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颈静脉孔内除有颈内静脉外,尚有第Ⅸ、第Ⅹ和第Ⅺ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过。
(2)颅底外面观:颅底外面的前部为面颅所遮盖,后部的中央是枕骨大孔。孔的两侧,有椭圆形突起为枕髁,与寰椎相关节。枕髁的前外侧稍上方有舌下神经管外口。此管外口的外侧是颈静脉孔。此孔的前方是颞骨岩部下面,它的尖端朝向破裂孔。在岩部的下面,位于颈静脉孔前方的开口是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自外口先垂直上行,再水平折向前内,至岩部尖端出内口,与颅中窝的颈动脉沟相连。颈静脉孔的外方有细长的茎突。茎突的后外方是乳头状的乳突。茎突和乳突之间有茎乳孔,有面神经穿过。在乳突之前可见外耳门,外耳门的前内方有下颌窝,窝前缘隆起为关节结节。循下颌窝向前可见颧弓。枕骨外面中央有一粗糙隆起为枕外隆凸(图1-76)。
总之,颅底的孔、管、沟、裂一般均有血管或神经通过。这些部位相对薄弱,是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由于颅底凹凸不平,当颅底发生骨折时,除出现相应的神经损伤症状外,还常出现口、鼻、耳流血或眼眶内出现淤血、淤斑等表现。一般颅前窝骨折常形成脑脊液鼻漏(伴血管损伤时,可以是血性脑脊液)、熊猫眼等。颅中窝骨折时,可以出现脑脊液耳漏,当伴有血管损伤时,可以是血性的脑脊液。故医生需结合影像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
图1-76 颅底外面观
3.面颅的整体观 面颅从前面看,有容纳视器的眶(腔)、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1)眶(orbit):左右成对,位于鼻腔的两侧,颅前窝的下方和上颌骨的上方。眶呈四棱锥体形,尖向后内方,经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底即眶口朝前外方开放,底的上、下缘分别为眶上缘和眶下缘。在眶上缘的内侧端有眶上切迹,此切迹有时成孔,称眶上孔,有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发出的额神经穿出至额部。在眶下缘的下方有眶下孔。
眶有4个壁。上壁薄而光滑,是颅前窝的底,上壁的前外侧部分有泪腺窝。内侧壁更薄,由筛骨和泪骨组成,故眶的内侧邻接鼻腔和筛窦,在内侧壁的前下部有一小凹窝,称泪囊窝,此窝向下经鼻泪管(nasolacrimal canal)通鼻腔。下壁是上颌骨体的上面,壁的下方是上颌窦;约在此壁中央,有前后纵行的眶下沟,此沟向前延为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外侧壁较厚,与上壁的后半隔以眶上裂,与下壁隔以眶下裂;眶上裂通颅中窝,眶下裂通翼腭窝和颞下窝(图1-77)。
图1-77 眶腔(前面观)
(2)骨性鼻腔(bony nasal cavity):位于面颅的中央,上邻颅腔,下邻口腔,两侧的上份接眶。骨性鼻腔由骨鼻中隔分成左、右两部。骨鼻中隔由筛骨的垂直板和犁骨构成。骨性鼻腔的前口为梨状孔,后口为成对长方形的鼻后孔。鼻腔的顶由筛骨的筛板和蝶骨体构成。鼻腔的外侧壁比较复杂,有3个卷曲的薄骨片,由上而下渐次增大,分别称上、中、下鼻甲,每一鼻甲下方形成相应的鼻道(nasal meatus),故有上、中、下鼻道(图1-78)。
图1-78 骨性鼻中隔
鼻腔周围的颅骨内有大小不同的含气腔隙,称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有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额窦(frontal sinus)位于额骨眉弓深面,左、右常不对称,开口于中鼻道。筛窦(ethmoidal sinus)是筛骨迷路内蜂窝状小房的总称,分为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窦(maxillary sinus)最大,位于上颌骨内,窦顶即眶下壁,向内侧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不易引流。蝶窦(sphenoidal sinus)位于蝶骨体内,被骨板分隔成为左、右两腔,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位于上鼻甲后上方)。下鼻道的前份有鼻泪管的开口(图1-79)。
(3)骨性口腔(bony oral cavity):由上颌骨、腭骨和下颌骨组成,向后通咽。口腔顶为骨腭,与鼻腔相隔,口腔底由软组织所组成。口腔的前壁及外侧壁由上、下颌骨的牙槽突及牙围成。
图1-79 骨性鼻腔的外侧壁
4.颞下窝和翼腭窝 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位于颧弓平面以下,上颌骨体的后方和下颌支的内侧,是一个不规则形的腔隙,主要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此窝向上经颧弓深方通颞窝,向内有一窄裂,称翼上颌裂,通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和蝶骨翼突和腭骨间的一个窄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是神经血管经过的重要通道。向前通眶;向后经圆孔通颅中窝,经翼管通破裂孔;向内通鼻腔;向下通口腔;向外借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图1-80)。
图1-80 翼腭窝
1.向下经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2.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3.向后上经圆孔通颅腔;4.向前经眶下裂通眶腔;5.向后经翼管通颅底外面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出生后变化
新生儿的颅骨有很多特点。新生儿脑及感觉器官发育较早,故脑颅比面颅大得多,其比例约为8∶1(成人为4∶1),两眶之间的距离相当宽广,上、下颌骨不发达,无牙和牙槽,没有鼻旁窦,故口、鼻显得很小。
新生儿的很多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间隙还很大,在颅盖各骨之间的间隙为结缔组织膜所连结,称为颅囟(cranial fontanelle)。最大的囟在矢状缝的前端,呈菱形,为前囟(anterior fontanelle),又称额囟(frontal fontanelle),该囟在1~2岁时愈合。如果延迟闭合,可能患儿有缺钙或营养不良。此外,临床上小儿补液时,颅囟的饱满度也是判断补液量的重要参考。在矢状缝与“人”字缝相接处有呈三角形的后囟(posterior fontanelle),又称枕囟(occipital fontanelle),出生后不久即自行封闭。额囟和枕囟是产科查胎位时的标志。囟门过时尚未封闭是发育不良和代谢障碍的表现(图1-81)。
图1-81 新生儿颅
(孙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