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秦墓出土半鼎“骨头汤”

战国秦墓出土半鼎“骨头汤”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让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最近,我们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铜锺、铜鼎两件青铜器,器物内分别盛有疑是‘酒’的液体和‘骨头汤’。”由于封闭较好,“骨头汤”能保存到2400余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奇迹。刘呆运表示,下一步将提取铜锺中的“酒”和铜鼎中的“骨头汤”,对其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做进一步的研究。
战国秦墓出土半鼎“骨头汤”_蝶变:纪念三秦都市报创刊20周年:全3 册

刊于2010年12月11日

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优秀新闻奖二等奖

12月10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西咸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省考古研究院对扩建工程征地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在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大型墓葬中首次发现随葬品出现佛教造像。尤其让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征地区域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底张镇和周陵镇,分布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侧、西侧和东侧,占地面积约8000亩。在机场原农场南部,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三座十六国时期的大型墓葬,在其中一座编号为M54的墓葬内出土了一件彩绘九盏莲花灯,灯由灯座及九个灯盏组成,造型精美。在圆筒形灯架柄上,贴塑有两层8尊佛造像,8尊佛造像形制相同,栩栩如生。佛像头梳双重螺髻,面相浑圆,两颊圆润,闭目凝神,身穿褒衣博带,项佩璎珞,两臂下垂曲肘,双手参合置腹前,掌心向上,做禅定式,结跏趺坐于双层覆莲台上。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内地,至十六国时期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这个时期,佛教寺院在长安城内已比比皆是,特别是北魏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在陕西境内到处可见。但佛教造像出现于墓葬随葬品中,这是首次发现,这就为研究佛教在十六国时期的发展、传播,特别是在贵族内部的传播,佛教在丧葬制度上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最近,我们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铜锺、铜鼎两件青铜器,器物内分别盛有疑是‘酒’的液体和‘骨头汤’。”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部部长刘呆运告诉记者,铜锺高35.2厘米、腹径22.5厘米、底径14.2厘米,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隐约见器底,疑为当时的酒;另一件为铜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掀开铜鼎时,在场的考古人员不禁啧啧称奇,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汤色浑浊,汤表漂浮铜鼎脱落的绿斑锈,鼎内骨头由于绿锈浸渍,部分已变为绿色,骨头物种目前尚无定论。由于封闭较好,“骨头汤”能保存到2400余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奇迹。刘呆运表示,下一步将提取铜锺中的“酒”和铜鼎中的“骨头汤”,对其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报记者 赵争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