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瘫的针灸治疗要点

面瘫的针灸治疗要点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谷虽然未在面部,但为手阳明经的原穴,其经脉上达于面部。同是周围性面瘫,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彼此会有差异,治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时机为恢复期,恢复期针刺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恢复期可选用电针治疗。面神经的损伤平面与周围性面瘫的针刺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询问病史、症状,明确定位诊断,由此做出预后判断。

一、经穴的选择

统计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穴位为:地仓、合谷、颊车、阳白、下关,均为阳明、少阳两经的穴位,除合谷外,都分布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附近。面部为阳明、少阳经经脉汇聚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又系半表半里之经,针刺阳明、少阳经的穴位,疏通此类经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散寒通络,改善局部症状,而且可以扶正祛邪,防邪再侵。也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意。合谷虽然未在面部,但为手阳明经的原穴,其经脉上达于面部。《四总穴歌》中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因此,根据经脉循行,针刺合谷能起到疏通经络之邪,通调气血的作用。故取以上5个穴位为主穴,并配合症状取穴,如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颊唇沟歪斜加承浆等。

二、辨证施治

运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实施个体化治疗最能反映中医特色。同是周围性面瘫,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彼此会有差异,治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要辨证施治,不但要注意患病局部,又顾及患者整体素质,四诊合参,辨证准确,随症调整,治疗才更具针对性。临床上可分三型:风寒型、风热型、气血虚弱型,根据分型辨证取穴。风寒型有面部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在主方基础上加配风池穴,可加艾灸;风热型可继发于感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在主方基础上配曲池穴,也可配合刺络放血及远端循经取穴(针用泻法);气血虚弱型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气血虚弱型加选补虚益气的穴位,如足三里。

三、分期论治

疗程上分四期:急性期(发病后l~10天)、恢复期又分为快速恢复期(11~30天)和慢速恢复期(发病后1~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在急性期因病邪侵入尚浅,针刺应以局部浅刺为主,手法宜轻柔,刺激量宜小。尤应注意在急性期面部输穴宜浅刺、弱刺激,不宜用透刺、强刺激,刺激量要小;进入恢复期以后,可深刺,针刺宜加大刺激量,可多用透穴,最常用的透穴是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并可适当用电针刺激,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激发经气、疏通面部气血。进入后遗症期针刺手法宜轻,不用电针以免出现痉挛。

四、针与其他疗法并用

像其他任何疗法一样,针灸疗法也有它的优势和局限性,故适当与必要的药物或其他疗法配合,可弥补单纯针灸之不足,常常可增加针灸的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五、恢复期为最佳治疗时机

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时机为恢复期,恢复期针刺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但要注意选穴和刺激的强度。另外,恰当选择电针对面瘫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腧穴、波形、刺激量和适当的治疗时期。从治疗时期看,急性期面部腧穴尽量不选用电针,若选用,一定注意刺激量不可过强。恢复期可选用电针治疗。

六、判断预后

面神经的损伤平面与周围性面瘫的针刺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询问病史、症状,明确定位诊断,由此做出预后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