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罐
拔罐是以罐作为工具,用火燃烧或抽气、热水浸泡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罐的种类有多种,有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玻璃罐,其优点是:质地透明,可清楚地观察罐内皮肤的瘀血情况,以便掌握起罐时间,防止皮肤出泡。罐的负压有较强的收拔力,可迫使毛孔张开,使体内的代谢产物从皮肤毛孔处渗出体外,并能清除衰老的皮肤上皮组织,改善皮肤呼吸状况,有利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从而使经脉气血得以通畅,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负压的刺激,能引起皮肤发红、瘀紫,使部分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皮肤营养,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
拔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又细分为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操作时均需注意以下几点:①火焰须旺,动作宜迅速。②拔罐需用95%酒精,酒精不宜蘸得过多,以防滴下灼伤病人。操作过程中,切勿将酒精沾着罐口,以免火焰在罐口上燃烧,灼伤肌肤。③面部松弛、有皱纹、凹凸不平、毛发、瘢痕等处,火罐易脱落。④拔罐前要征得患者同意,以免局部留下瘀紫印迹影响美观,引起医患纠纷。
(一)留罐法(又称“坐罐法”)
1.施术部位
面部腧穴:如太阳、阳白、颊车等,或颈部及背部膀胱经。
2.操作手法
将酒精棉棒点燃后,迅速插入罐内,绕1~3圈后抽出,利用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吸附10~15分钟,将罐起下。
3.适应证
局部气血瘀滞及有风寒、湿邪的面瘫患者,可用于面瘫各个时期。
4.注意事项
(1)急性期若出现患侧面部肿胀、疼痛,不宜在患侧行罐法。
(2)面部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2分钟为宜。
(3)面部宜选用小号玻璃罐,拔罐时要注意罐口不宜过热,酒精棉棒不宜过大,以免灼伤皮肤。
(4)背部留罐时间5~10分钟,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不宜太近,否则皮肤因被火罐牵拉而产生疼痛,同时因火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5)起罐时,手法要轻柔,以一手拇指、食指抵住一边肌肉,按压一下,使空气漏入,罐子即能自然松解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提拔。
(6)起罐后,一般局部呈红晕或紫绀(瘀血),为正常现象,数日内可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处复拔。
(7)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
(8)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出现水泡,小泡无需处理,但需防止擦破;大泡应局部消毒,用无菌针具刺破,压出泡内液体,涂以碘氟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继发感染。
(二)闪罐法
1.施术部位
面部瘫痪肌肉群,施术范围相对广泛。
2.操作手法
将酒精棉棒点燃后,插入罐内绕1~3圈后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而后立即起罐,再如前法将罐罩在旁边部位,亦立即起罐,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至。
闪罐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面部肌肉筋脉得以温煦濡养,亦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或功能恢复;闪罐反复的吸拔作用,可促进患侧局部肌力的恢复。
3.适应证
多用于正气不足,局部气血亏虚及风寒、风热等面部不适宜留罐的面瘫患者。
4.注意事项
面部闪罐应选择小号火罐,手法应轻巧,吸附力要适中,避免吸力过大,大幅度提拉面部皮肤,引起拉伤。
(三)走罐法(又称“推罐”)
1.施术部位
瘫痪面肌、背部膀胱经。
2.操作手法
选择罐口平滑厚实的小号破璃罐,先在罐口涂一层润滑油,将罐轻轻吸上后(不宜吸拔过紧),手握罐底,慢慢向前推动,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移动,至皮肤潮红为止。
3.适应证
面瘫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4.注意事项
(1)在瘫痪面肌上施术,要选择小号火罐,在背部膀胱经施术,可选择中号火罐。
(2)不宜在骨凸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3)面部走罐的方向应顺着额纹及提拉口角的走向,其步骤为:在额部从攒竹穴上方沿眉弓行至太阳;面部分别从地仓至承泣、地仓至太阳、颊车至太阳方向走罐;或从迎香至太阳,口和髎至太阳,地仓至下关、夹承浆至下关方向走罐。
(4)面部走罐的刺激量不宜过大,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皮肤微红勿出痧,面部皮肤过薄者不宜行走罐疗法。
(四)刺络拔罐法(又称“刺血拔罐法”)
1.施术部位
颜面部腧穴、瘫痪面肌。
2.操作手法
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叩刺至微出血,然后迅速将火罐吸拔于该部位,使之出血,使寒、热、湿及瘀血随血外出,以加强祛瘀通络的治疗效果。
3.适应证
急性期耳周肿胀疼痛明显者,及面瘫后遗症期、难治性面瘫。
4.注意事项
本法放血作用较好,但应控制出血量,可在点刺的轻重程度、范围大小、拔吸程度、留罐时间等几个环节进行控制,每次总出血量成人不超过10ml为宜。
二、艾灸
艾灸是用艾绒放置在体表腧穴上烧灼、温熨,借助燃火的热力透入肌肤,对经络穴位直接施以灼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以温通气血,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散寒止痛,而达到驱邪扶正的作用。临床分为温和灸、温针灸、艾炷灸、隔姜灸。
古人常用灸法治疗面瘫,如《普济本事方》记载:“灸中风口眼喎斜不正者,上于耳垂下麦粒大灸三壮。”《儒门事亲》记载:“一长吏病此,命予疗之。目之斜,灸以承泣,口之喎,灸以地仓,俱效;敬不效者当灸人迎。”《卫生宝鉴》载:治“中风口眼喎斜”,灸“陷中二七壮”。
西医学认为,灸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水肿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病多取阳明经、少阳经腧穴为主。
(一)温和灸
1.施术部位
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合谷。
2.操作方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先靠近穴位皮肤,再缓慢提高,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为度(一般距皮肤2~3cm处),每个腧穴熏熨10~15分钟,面部腧穴交替选用,直至局部皮色红晕为止。
3.适应证
风寒外袭型、气血不足型之面瘫各期。
4.注意事项
不可距离太近,患者不能有灼痛感。对面部温度觉减退的患者,施灸时,医齋应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整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二)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绒燃烧时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增强温经散寒之力。
1.施术部位
颧修、下关、牵正、合谷。
2.操作方法
将0.30mm×40mm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保持一定深度留针,取1~1.5cm长艾条套在针柄上端,艾条距皮肤3cm高;牵正穴选用1寸针具,取1cm长艾条,点燃艾条下端施灸。以上步骤重复3次,约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进行下1个疗程。
3.适应证
面瘫各期、难治性面瘫,尤以风寒血瘀型最适宜。
4.注意事项
针身要在肌肉内保持一定深度,否则无法支撑,引起燃烧中的艾条脱落,烫伤皮肤。治疗中患者勿移动体位,并在施灸下方垫一厚纸片,以防艾火掉落,灼伤皮肤或烧伤衣物。艾条不冒烟后静留1分钟,确认燃尽后,方可将艾灰弹掉,以免未燃尽之艾绒掉下灼伤皮肤。
(三)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1.施术部位
翳风经耳垂下至牵正区域。
上关、下关至牵正区域。
下关、太阳至丝竹空区域。
牵正、颊车至地仓区域。
颧髎、迎香、至地仓区域。
阳白至鱼腰区域。
2.操作手法
以上每个区域范围内均灸5~7壮,艾炷灸隔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艾炷灸以穴为主,以穴带面,形成与面神经分布相一致的区域带,温经通络,扶正起陷。
3.适应证
本法适用于面瘫各期及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
4.注意事项
(1)每次治疗选择2~3个区域,与下次治疗交替使用。
(2)艾炷不宜过大,以绿豆大小为宜,以免灼伤皮肤。
(3)点燃艾炷后医者不可离开,要密切观察艾炷燃烧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灸治颜面部为避免灼伤,故不主张施直接灸,而推荐选用市售粘贴式艾炷,较之艾条灸或温针灸更能加强艾灸的热渗透性。
(四)隔姜灸
隔姜灸是在艾炷下方垫上姜片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1.施术部位
阳白、牵正、地仓、颊车、颧髎、足三里。
2.操作手法
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上置小号陈艾炷点燃,放在穴位上施灸,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每穴灸3壮。每次选择2~3个腧穴,二次治疗交替选穴。
3.适应证
面瘫恢复期、后遗症期。灸法的温经通络、沾血化瘀配合生姜的温中散寒,共奏温经通络、活血补虚、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功。
4.注意事项
(1)当患者感灼痛时,可将姜片稍上提,稍停后放下再灸或加一薄姜片,再行灸治,直到局部皮肤潮红湿润而不起泡为度。
(2)虚证患者,艾灸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免晕灸。
(3)体位要平正,施灸过程中,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4)如艾灸过量引起水泡,应局部消毒,用无菌针具刺破,压出泡内液体,涂以碘伏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5)若出现晕灸现象,则需立即去除艾灸及针具,令患者平卧休息,头低脚高位,可饮用温开水。必要时针刺水沟、内关、涌泉以醒神开窍。
三、神灯照射
神灯照射是用红外线照射患区进行治疗的一种理疗方法。红外线是在光谱中位于红光外侧频率比红光更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种射线,其最显著的性质是热作用。临床上应用红外线照射经络腧穴,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促进局部水肿吸收,加速炎症消退,改善瘫痪面肌微循环。
1.施术部位
患侧面部及耳后、耳下、颈项区域。
2.操作方法
灯头与皮肤的距离为30~60cm,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可单独照射治疗,亦可在针刺的同时进行照射治疗。
3.适应证
面瘫各个时期均可应用。
4.注意事项
(1)以患者自觉温热舒适为度,勿有灼热感。灯头不可过近,防止烫伤。
(2)取棉片覆盖眼区,防止闭目不严患者灼伤眼球。
(3)治疗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感觉和局部反应,并根据情况调整灯距。
四、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通过皮肤吸收,利用药物的辛散作用,直接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穴位贴敷的药物种类很多,仅介绍以下三种:
(一)外敷白芥子
1.施术部位
以患侧地仓、颧髎、牵正、阳白穴位为中心,直径2cm左右的区域。
2.操作手法
取白芥100g,捣碎,加适量白开水调匀,使成糊状,平摊在纱布上,待药温度接近于体温时,将药敷于患侧穴区,用绷带固定,然后注意保温,2小时后取下,切不可超过时间,只用药1次。
3.适应证
面瘫急性期。
4.注意事项
(1)自发病之日,禁食生冷食物,避免风吹,不用冷水漱口,洗脸,注意局部保温。
(2)眼周及唇周不宜贴敷。
(3)若贴敷处的皮肤出疱,应及时取下贴敷药物,并外涂皮肤科用药。
(二)外敷生姜
1.施术部位
患侧面颊及耳周部。
2.操作手法
鲜生姜120g,切碎成饺馅样,放于砂锅内加热至60°~80°用两块双层纱布包裹交替在患侧面部热熨,使整个面瘫部位潮红,有火烧感为度。一般1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
3.适应证
面瘫各个时期均可应用
4.注意事项
(1)自发病之日,禁食生冷食物,避免风吹,不用冷水漱口,洗脸,注意局部保温。
(2)眼周及唇周不宜贴敷。
(3)热敷时温度需适宜,以病人耐受为宜,切不可将皮肤烫伤。
5.作用
以鲜生姜局部外敷,起到温通面部血脉,发散面部寒邪,迅速恢复被寒邪阻络而致的面瘫。据报道有部分面瘫较轻的患者,仅用本法1次即可痊愈。
五、梅花针扣刺
梅花针又称“皮肤针”,是采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梅花针法属于从刺、浅刺法,相当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半刺”“扬刺”“毛刺”。《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而梅花针所刺部位较浅,只限于皮层,为十二皮部所主。十二皮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梅花针叩刺皮部可激发皮部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治病驱邪之目的。
梅花针叩刺颜面部,正是通过刺激皮部络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扶正祛邪,促瘫痪肌肉恢复的作用。
(―)施术部位
1.区域叩刺
局部叩刺,在面部瘫痪区叩刺;循经叩刺,循面部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叩刺。
2.穴位叩刺
仅在穴位上进行叩刺。攒竹、丝竹空、阳白、颧髎、颊车、下关、牵正。
(二)操作手法
针具及叩刺部位用75%酒精消毒,医者拇指、中指、无名指持握针柄后部、食指伸直压在针柄上,针头对准叩刺部位,运川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刺入皮肤后立即弹出,反复叩击,根据按线成行叩击(循经叩刺),也可在一定范围内环形叩击,或在一个点上重点叩击(局部叩刺)。根据叩刺强度,分三种叩刺法:
1.轻刺激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面部皮肤略潮红,患者无疼痛感为度。
2.中等刺激介于轻、重度刺激之间,面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感疼痛。
3.重刺激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微微渗血,患者自觉疼痛。
(三)适应证
轻刺激适用于面瘫恢复期、气血不足患者;中等刺激适用于恢复期、后遗症期,也可用于急性期耳周疼痛较剧烈的放血疗法(详见刺血法);重刺激适用于面瘫后遗症期及迁延不愈的瘀血阻滞型面瘫。
(四)注意事项
1.皮肤针要全束针平齐,防止偏斜、勾曲、锈蚀、损坏。
2.叩击时,针尖应垂直接触皮肤强度宜均匀,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程度选择叩击强度。
3.中等刺激、重刺激不宜在眼周进行,叩打眼周时,避免刺伤眼球。
4.急性期内宜轻叩,只限于叩刺耳周,用于放血疗法;中度刺激,以微红或微出血为度。
六、电针
电针是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连接电针输出的脉冲电流(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是:在针剌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能替代留针过程中的行针手法,使穴位刺激量持久,且能准确掌握刺激参数。
(一)选择波型
电针仪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上常用G805–D电针仪,其性能比较稳定,交直流两用电源,可输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
电针的波型有以下几种:
1.密波
能降低神经应激能力。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
2.疏波
其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的张力。常用于治疗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等的损伤。
3.疏密波
疏密波是疏波与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能避免单一波型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多用于扭伤、神经痛、肌肉瘫痪等证。疏密波能够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加速局部坏死变性组织及崩解产物的清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细胞氧利用率,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还可激发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主动收缩,保持肌细胞固有的收缩和舒张特性,促进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减缓肌蛋白因失神经支配后的变性过程,以防止表情肌萎缩。
4.断续波
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疏波。其特点是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多用于瘘证、瘫痪。
5.连续波
连续波是连续出现的一种波型,能对亢奋神经起到抑制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面痛,既能止痛镇静,提高面肌兴奋性,又能避免单一波型导致的穴位疲劳。
(二)取穴部位及针刺方向
电针治疗面瘫,应按照面肌瘫痪区域来选穴,大概有以下五组:①阳白、头维:枕额肌无力。患者表现为抬眉不能,或患侧额角处额纹短浅。针法为阳白透鱼腰,头维透额角施抢转手法得气。②攒竹、阳白:皱眉肌无力。表现为患侧不能皱眉、抬眉。两穴均透向鱼腰。③迎香、四白:提上唇肌、眼轮匝肌无力。表现为患侧不能耸鼻、上唇示齿低于健侧。针刺时两穴均透向睛明。④地仓、下关:口轮匝肌无力,表现为患侧不能做撅嘴、吹哨动作。针刺时下关行直刺法,地仓行透刺法透向鼻唇沟。⑤夹承浆、颊车:降下唇肌无力。表现为患侧下嘴角不能做示齿或低于健侧。针刺时两穴均透向地仓。
(三)操作方法
按照部位的需要选择1~2组穴位,选用平刺、透刺法,捻转勿提插,得气后将电针仪上每对输出的电极,分別接在组穴的两个穴位上,选择波型,调整频率,固定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打开开关后调节电流强度即可。每日治疗1次,或隔日治疗1次。
(四)注意事项
1.电刺激不可过强,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切勿产生刺痛感。
2.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防肌肉强烈收缩,令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
3.有心脏病的患者,使用电针时尤须注意,电流量宜小,时间宜短,能不使用电针的尽量不使用。特别是安有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的患者,尽量不使用电针。
七、刺血法
刺血法是利用不同针具刺破肌肤,放出一定量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三棱针点刺放血,皮肤针叩刺放血、丛刺放血。
刺络泻血可以疏通经络,祛风清热,活血化瘀,缓解面神经水肿,减轻神经管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对面神经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适用于面瘫早期邪热较盛、恢复期及迁延不愈的难治性面瘫。
(一)三棱针点剌放血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针具,法取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是在人体腧穴或皮肤等浅表部位刺破并放出少量血液,这种方法亦称“刺络”“刺血络”,近代又称“放血疗法”。《灵枢·九针论》有锋针……主泻热出血《灵枢·官针》有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说明三棱针主要有泻热祛瘀的作用。
1.颊内放血
(1)施术部位:口颊黏膜内,对应于瘫痪面肌的部位。
(2)操作方法:患者先用生理盐水漱口,术者双手常规消毒,一手拇指套消毒指套,将患侧嘴角翻开,另一手持消毒三棱针在口颊黏膜上点刺6~9下,挤出少许瘀血,患者再用生理盐水漱口。
(3)适应证:患侧面肌板滞、麻木以致食物滞留于颊齿之间,影响咀嚼。
因气血瘀滞,筋脉失养所致,当以放血为好,所谓“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小针解》),就是指点刺放血而言。点刺放血能使“邪气因血而泄,病乃无也”。
注意事项:切勿在患者口腔内用75%酒精进行消毒,以防酒精中毒;医者点刺动作要迅速,点刺挆度不宜过深,以防过度损伤,形成局部口腔溃疡。
2.耳背静脉放血(又称“刺络放血法”)
(1)施术部位:患侧耳背静脉坚硬、充盈、色暗红者。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三棱针点刺挤压,放血约2ml,以浸湿3~5个干棉球为度,再用干棉球压迫止血。隔口1次,急性期共放血治疗3次即可。
(3)适应证:适用于面瘫急性期热毒瘀血者,表现为患侧耳周疼痛肿胀。
(4)注意事项:施术前先将耳廓部进行揉捏,使血液充盈;用75%酒精局部严格消毒,以防骨膜感染;医者点刺要推确,手法宜重,一次性刺破耳背静脉,避免反复点刺。
(二)皮肤针叩刺放血法
1.施术部位
地仓、巨髎、下关、颊车、翳风、牵正、阳白、额角(均取患侧),以相近穴位为一区域。
2.操作方法
75%酒精消毒皮肤,用皮肤针叩刺穴位,中等强度,使少量出血立即用小口径火罐吸拔5~10分钟,出血1~2ml,每次选1~2个区域,隔天1次。此疗法有泻热解毒,祛瘀血,通经络的作用。
3.适应证
适用于急性耳周肿胀疼痛明显者,及后遗症期局部面肌不易恢复者。
4.注意事项
叩刺强度不可过大,出血量不宜过多;因拔罐后多数患者会遗留青紫色印迹,故治疗前应向患者讲明。
(三)丛刺放血法
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刺放血的一种方法,此法较三棱针放血针孔细小而密集,刺浅,痛苦小,特别适用于皮肤薄弱,神经敏感、范围较小的部位。
1.施术部位
以区域划分,以牵正穴为中心的耳垂周围;以阳白穴为中心的额上区;以巨髎穴为中心的上唇区。
2.操作方法
以1寸毫针3~4支为一丛,将针尖对齐,快速刺入所选区域皮肤,进入皮下1~2分钟,迅速出针,偏移0.5寸距离,再刺入,如此反复5~6次,使针孔微有出血点,选择小号玻璃罐,迅速拔在所刺皮肤上,静候1~2分钟,令出血2~3ml,隔日1次,3~4次为限。
3.适应证
可清热泻毒,祛瘀生新,使经络气血通畅,筋脉肌肉得养,促进面瘫的恢复,适用于面瘫急性期耳垂周围肿胀、疼痛,及面瘫恢复期、后遗症期局部肌肉恢复较慢者。
4.注意事项
所有针尖要平齐,以防点刺时轻重不一;医者要握紧针柄,防止点刺过程中个别毫针脱落或针尖改变方向。
八、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方法。这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疗法。
下列注射用药均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促进炎症吸收,加快水肿消退,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使用时任选一组。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有以下三类:
①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②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③其他制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普鲁卡因等。
1.药液
2.施术部位
阳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迎香、口禾髎、夹承浆。
3.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用口腔科5号针头抽取药液,将针头刺入腧穴0.2~0.5寸,微提插,微微得气,先回抽,无回血后,缓缓推入药液0.2~0.5ml,每日1次,其中阳白穴选用夹持进针法,注射药液减少至0.2ml。每次选取腧穴3~4个,隔日1次交替注射上述诸穴。
4.适应证
多用于恢复期或顽固性面瘫患者。
5.作用
小剂量药液在面部皮下形成一个小皮丘,在药液被缓慢吸收过程中,药液对腧穴进行逐渐渗透,使之长久刺激。这种刺激相当于埋针疗法,这种持续不断的刺激,加之药物的作用,促进了神经肌肉的恢复,起到了针刺、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
6.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出现过敏反应的,立即停药。初次注射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3)穴位注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可予湿毛巾热敷,或TDP照射,以促进药液吸收。
九、耳针
耳针疗法是在耳廓的一定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治疗范围广泛,操作简便,通过对耳穴的望诊、压诊、电测等,可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耳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均密不可分,并且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阳跷脉并人耳后,阳维脉循头人耳《灵枢·口问》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因此用耳针方法防治疾病古即有之《灵枢·厥病》载“耳聋无闻,取耳中。”《针灸大成》记载“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即是,治眼生翳膜”。如今在治疗各种疾病时,耳针疗法依然被广泛地使用。
(―)耳穴压丸
耳穴压丸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状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此法既能持久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操作简便,无副作用,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压丸的材料有多种,最常用的为生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适中,使用方便。
1.取穴
面颊区、神门、肝、交感、额、上颌、下颌。
2.操作方法
耳内探查方法现临床多用直接观察法和压痛法。直接观察法即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对耳廓由上到下,由内至外,仔细观察有无脱屑、充血、丘疹、硬结等;压痛法即用探棒选择与疾病相应部位,从周围向中心按压仔细寻找压痛点,探査时手法要轻、慢、均匀。找到反应点后,贴压王不留行籽,夏季每3日更换1次,春秋冬季可4~5天更换1次,双耳轮流贴敷。嘱患者每日按压刺激贴压穴区3~5次,每穴按压30~60秒。
3.适应证
面瘫各个时期均可采用。
4.注意事项
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至耳廓充血发热发胀,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局部皮肤,造成感染。
耳为宗脉所聚,对调理气血筋脉有重要作用。面颊穴针对病变部位,调整局部气血;交感穴,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神门镇静安神,消炎止痛,为经验取穴;肝穴为辨证取穴,筋脉拘急为肝血不足不能荣养之征。以上诸穴共同调气和血,柔肝缓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十、腹针法
腹针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针灸治疗手段。腹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部分,经过腹部的经脉有6条,在腹部的腧穴多达48个,腹诊的临床应用有着近千年历史,从生物全息的角度来看,人类外在的每一个器官都可能形成一个微观的经络系统。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时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及对机体的宏观调控作用。腹壁浅层为外周系统,腹壁深层为内脏系统,分别对全身及内脏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这两个系统互为影响,共同调理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
腹针疗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疗效稳定、适应证广等优点,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其特点是只取腹部腧穴,针刺浅、不求针感,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1.施术部位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脘穴周围(患侧)。
2.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暴露腹部,用75%酒精消毒皮肤。用直径0.25mm,长度40mm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急性期浅刺,恢复期用中刺,后遗症期用深刺;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手法,进针后,停留3~5分钟候气;之后再捻转使针下产生沉紧感和针感传导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并使之向四周扩散谓之催气,留针30分钟,亦可每间隔5分钟行针1次。
中脘周围穴位取法:按腹部神龟全息影像,中脘为口,上脘为额,阴都为耳,在这三个穴组成的区域内为面颊,故面瘫可取患侧中脘附近此区域的穴位2~3个。针刺要浅,约0.2~0.3寸即可,不需捻转操作,不求针感。
3.适应证
面瘫各个时期,尤其恢复期、后遗症期疗效明显。
4.注意事项
(1)进针时要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
(2)治疗面瘫针刺不易过深,1~2分钟即可,不必要求得气感。
(3)治疗前应做好体检,肝脾肿大、胃下垂、膀胱充盈时,针刺要谨慎,防止刺伤脏器及大血管。
(4)腹痛时不宜行腹针治疗,孕妇、脐静脉曲张、腹腔内肿瘤并广泛转移者为腹针禁忌症。
(5)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虚弱的患者,施术时需谨慎处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