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症状表现与脏腑疾病对照表

症状表现与脏腑疾病对照表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要想学好《金匮要略》,必须首先学好本篇作为基础。正确地治疗,是应当补其不足而损其有余。其余四脏,均依此类推。不正常的气候叫“客气邪风”,当人体脏腑失和,“客气邪风”中于人体,轻则致病,重则致死。三是房事过度,刀斧砍伤,虫兽咬伤等一类,叫不内外因。

本篇属于概论性质,相当于《金匮要略》的总论,是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各方面,都做了原则性的举例说明,因此,本篇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想学好《金匮要略》,必须首先学好本篇作为基础。

【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校勘】“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一段,《金匮要略心典》谓非仲景原文,系后人旁注误入正文。是。

【词解】

①上工:工指医生,上工就是技术高明的医生。

②治未病:有两个意思,一是治未病的人,即在人体未发病以前进行预防;二是治未病的脏腑,目的是防止疾病的传变。这里主要是针对第二个意思而言。

③实脾:即补脾的意思。

④四季脾王:四时最后的一个月叫季月,王就是旺的意思。古人以五脏配四时,肝旺于一、二月,心旺于四、五月,肺旺于七、八月,肾旺于十、十一月,脾旺于三、六、九、十二月的后十八天,这四个月又都是四时之季月,所以说“四季脾王”。我们只可领会其精神,不可过分拘泥。主要意思是正当脾气旺盛的时候。

⑤中工:指不太高明的医生。

⑥夫:文言发语词。

⑦虚虚:上一个虚字是指虚证,下一个虚字是动词,是指泻法,即虚证用泻法治疗,就叫虚虚。

⑧实实:上一个实字是指实证,下一个实字是动词,是指补法,即实证用补法治疗,就叫实实。

【提要】举例说明肝病的传变规律和治未病脏腑的方法。

【语释】

上工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呢? 治未病就是治未得病的脏腑。举例来说:如见到肝脏有病,就知道肝病可以传脾病,应当在治疗时,除适当地治肝以外,还要先补脾,来断绝其传变的途径,以预防相传。假若当脾气旺盛的时候,脾气不虚,足以拒邪,这就不用补了,这是因为脏病唯虚者则受传,实则不受传;脏邪唯实则能传,虚则不传。不大高明的医生,不明白实则相传,虚则善受的传变规律,一见到肝有病,不知道去补脾,只单独地去治肝,这样就不能治好疾病,必然造成肝病未好,而脾病又起的后果。

因为肝为血脏,体阴而用阳,所以治疗肝虚的病,应当用酸味药以补之,用焦苦味药以助之,再用甘味药以调之。

但这个治法,只适用于肝虚证,不能用于肝实证。《难经》上说:虚者泻之,叫虚其虚;实者补之,叫实其实。这都是治疗上的原则错误。正确地治疗,是应当补其不足而损其有余。其余四脏,均依此类推。

【按语】本节原文可分三段,自“问曰”至“惟治肝也”为第一段,是以肝病为例,说明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病传脾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如肝气郁结,虽以胸胁胀满或胀痛为主证,但多兼有脘闷、饮食减少或乏力、苔薄白腻等证;再如肝炎除肝大、肝区痛、肝功能不正常外,多兼有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舌淡胖有齿印等证,这都是肝病传脾的表现。所以在治疗上应肝脾(胃)并治,始能收到满意的效果。逍遥散就是治肝补脾,肝脾并治的代表方剂。自“夫肝之病”至“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为第二段,是说明肝虚的治法。因肝为藏血之脏,又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所以说肝是体阴而用阳,因酸入肝,“损其肝者缓其中”,酸甘可以化阴,故酸甘可以补肝体。如肝虚证的筋脉弛缓、视物模糊,用补肝汤(即四物汤加酸枣仁、木瓜、炙甘草)治疗,就是根据“补用酸,益以甘味之药调之”的原则所制订的方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曹氏案,用牡蛎、白芍、炒生地黄、菊花炭、炙甘草、南枣肉,以治肝虚风动,方中生地黄、菊花均炒用,即取“助用焦苦”之意。且肝阴虚者,必生内热,在酸甘的基础上,佐少量苦寒药。苦甘可以化阴,能增强其养阴清热的作用。再者,焦苦之味近乎辛,一般是以辛药益肝用,如滑氏补肝散(酸枣仁、熟地黄、白术、当归、山萸肉、山药、川芎、木瓜、独活、五味子)治肝虚胁痛,症见胁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甲枯青,遇劳即甚,或忍饥即发。其方义就是肝体阴而用阳,以甘酸补肝体,以辛味补肝用。以上治肝虚的用药,都符合本段的原则。自“肝虚则用此法”以下,为第三段,说明虚实异治的法则。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校勘】禀,徐本、沈本、《医宗金鉴》均作“秉”。是。

【词解】

①五常:就是五行的意思。

②风气:指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四季的正常气候,如气候反常,使人致病,即“六淫”。

③元真:就是元气,也叫真气,是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功能。

④客气邪风:指不正常的气候。泛指一切外邪而言。

⑤死:作病字看。

⑥疢难:疢音疹,作病解,疢难就是病苦的意思。

⑦九窍:指上七窍(耳、目、口、鼻)和前后二阴。

⑧导引:文中指按摩。

⑨吐纳:是深呼吸,与导引疗法相似。

⑩膏摩:是涂抹药膏的外治法。

【提要】指出人与气候的关系和病因的分类,以及预防方法。

【语释】

人体和四时气候是息息相关的,四时气候正常则叫六气,不正常即叫六淫。正常的气候能生长万物,对人体也有利;不正常的气候能伤害万物,对人体也会致病。就像水一样,既能载船运行,又能把船淹没。不正常的气候之所以能使人致病,是因为人体先自虚弱,抗力不足,正是《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强健,五脏的元气畅通无阻,正气旺盛,无论气候怎样变化,也都能适应,不会致病,亦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正常的气候叫“客气邪风”,当人体脏腑失和,“客气邪风”中于人体,轻则致病,重则致死。

一切疾病的致病原因,归纳起来只有三条:一是脏腑虚弱,元气不足,经络受邪,乘虚直入,叫内因。二是四肢九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四肢九窍内连脏腑,全仗血脉相传,元真之气才能畅通无阻。如果血脉壅塞,不能流通,元真之气也就不能畅行,而使外部皮肤发生病变,这种变化多由外邪侵袭所致,所以叫外因。三是房事过度,刀斧砍伤,虫兽咬伤等一类,叫不内外因。用这种方法来归纳,一切疾病的病因都可包括在内了。

如果人能内养正气,外慎风邪,不使“客气邪风”侵袭经络,便能保持健康。即便受到邪气的侵袭,趁病邪还未深入的时候就抓紧早期治疗;四肢才觉发沉不适时,便可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治疗方法,不使九窍阻塞。再能不犯法律,躲避禽兽的伤害,适当的节制性欲,不要耗精过度,穿衣能适应气候,吃饭勿过饱、偏食,调节适中,不使形体衰弱,元气经常通畅,病邪就不能侵袭到腠理了。什么叫腠理? 腠,是皮肤的毛窍,是周身气血津液所凑会灌溉的地方;理,是皮肤与脏腑中间一条一条的纹理。

【按语】本节可分三段:自“夫人禀五常”至“中人多死”为第一段,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自“千般疢难”至“病由都尽”为第二段,说明病因的分类;自“若人能养慎”以下,为第三段,说明预防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就其内容,可分两方面来看:一是说明致病因素;二是提示预防为主。致病因素分两个方面,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客气邪风,内因是机体自虚。预防也分两个方面:预防外在因素,提出“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这和《内经》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精神是一致的。预防内在因素,指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注意到房事、衣、食等方面的调节,这和《内经》上“饮食有节,起居如常,恬淡虚无”的精神是一致的。尤其是“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更是上节“上工治未病”的具体说明。最后“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是总的要求,也是本段的小结。再者本节所讲的三因与后世陈言(字无择)的三因学说不同,本节是以客气邪风为主,以经络脏腑分内外;陈氏从天人表里立论,以内伤外感分内外。很明显,陈言的三因学说是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原文】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词解】

①未至而至:上至字指时令,下至字指那个时令的气候。

②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一月间。

③甲子:六十天为一个甲子。

【提要】指出气候与季节的相适应与不相适应的情况。

【语释】

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气候的寒暖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隔的时间是有定数的,而气候寒暖的变化却不一定这样准确。譬如:“冬至”后六十天就是“雨水”节气,因为“雨水”之时,冰雪溶解而为雨水,也是天气温和的起始,故为少阳之时。此时阳气尚微,万物始生,故云阳始生。这个时间气候逐渐转暖,即时至气也至,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冬至后不到六十天,气候就暖和了,这就是时未至而气已至,所以叫“未至而至”。已经到了六十天,气候仍然不温和,这是时已至而气未至,故叫“至而不至”。“冬至”后已六十天,而气候不温和,反而冷得很厉害,这就是时已至而寒冬的气候未去,故叫“至而不去”。到了六十天,天气暖和的像夏天一样,这是时至气候太过的现象,故叫“至而太过”。总之,未交“雨水”节气,而天气已温,或已交“雨水”节气,而天热如盛夏五六月时,都为太过;若已交“雨水”节气,而天未温和,或仍大寒不解,都为不及。因而无论气候的太过或不及,都能影响人体而发生疾病。

【按语】此节说明气候失常,机体不能适应,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文】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词解】

①经:古时的《医经》,现已失传。

【提要】说明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是疾病的主要病机。

【语释】

古时的《医经》上说“厥阳独行”,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阴和阳互相协调,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才能保持健康。如果阳气偏盛,没有阴来维系,就要有升无降,独行于上,所以叫“厥阳独行”。

【按语】本节主要说明阴阳不相协调,失去相对的平衡,是疾病的重要病机,严重时会引起“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危险。这与《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精神是一致的。以上四节,主要说明杂病的病因和病机。

【原文】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词解】

①阳病:是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②阴病:是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③哕:音月,即呃逆。

④咽:音噎,指咽中梗塞。

⑤六微:指六淫。

⑥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极是极度劳损的意思。

⑦大邪:指六淫之邪。

⑧小邪:指七情之邪。

饪:,读如馨,饪,音任;饪指饮食。

⑩五邪:指风、寒、湿、雾、食五种邪气。

【提要】指出疾病的分类及五邪致病的一般规律。

【语释】

阳病,指属表而在经络之病,头、项、腰、脊、臂、脚痛六者,病兼上下而在外,通谓之阳病。阳病中有营病、卫病、营卫交病的不同,此一病而有三,三六一十八,故云“阳病十八”。

阴病指病属里而在脏腑之病,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者。病兼脏腑而在内,通谓之阴病。阴病中有虚病、实病的区别,此一病而有二,二九一十八,故云“阴病十八”。

五脏各有十八病,谓五脏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在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之不同,三六各得十八,故云“五脏病各有十八”。五个十八,故“合为九十病”。

六微谓六淫之邪中于六腑,腑病较脏病为轻,所以称为六微,六微也有气分、血分及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为一十八,六个十八,故“合为一百八病”。至于五劳、七伤、六极及妇人三十六病,不是六气外感,尚不包括在内,故云“不在其中”。

清邪谓雾露之邪,清者本乎于天,故多居上;浊者谓水湿之邪,浊者本乎于地,故多居下。大邪谓六淫之邪,多起于皮毛,故多中表;小邪谓七情之邪,多为里证,故多中里。饪之邪,就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故不能消化而为宿食。

风、寒、湿、雾、食五种邪气,伤人有一定的规律。风为阳邪,故多中于午前;寒为阴邪,故多中于午后日暮的时候;湿为地气蒸浊之邪,故多伤于下部;雾为天气轻清之邪,故多伤于上部;风性鼓动,故令脉浮缓;寒邪外束,其性收引,故令脉紧急;雾邪轻清,故多伤于上及皮腠之间;湿邪重浊,故多伤于下而流入关节;胃主纳食,脾主运化,故饮食不节,则伤脾胃;经脉在里为阴,络脉在外为阳,寒气归阴,所以寒极则伤经;热气归阳,所以热极则伤络。

【按语】此节前段以阴、阳、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分类,至于具体数目,现在不必拘泥。后段说明五邪的不同性质,伤人有一定的规律。

【原文】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若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痓,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词解】

①气色: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的为气,现于外的为色。

②水气:体内有积水的意思。

③痓:应为痉,是一种痉挛的病。

【提要】举例说明望诊可以测知疾病和判断预后。

【语释】

患者的气色有的表现在面部,医生根据面部的气色,就可以诊知内脏的疾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鼻头是脾的部位,青是肝的颜色,鼻头发青,这是肝气乘脾,脾主大腹,必然肚子痛。如果身上再发凉怕冷,这是阳气败绝,故主死。黑色属肾,肾主水,如鼻头有微似发黑的颜色,这是脾土大衰,肾水凌脾的现象,故主有水气。再看面部,若是面色发黄,黄是脾之色,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湿,故主胸上有寒饮。如果面色发白,这是贫血的现象。《灵枢·决气》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失血属阴虚,阴虚最怕阳亡,如失血的患者而面色反微赤,又不在火令之时,这是虚阳上泛,将要亡阳的现象,故主死。再看眼睛,若是眼睛正圆、直视、转动不灵,这种症状多属痉类疾病的严重期,治疗较难。概括地说,凡是青色,多因气血流行不畅,气血不通则痛,故主痛。凡是发黑,多因肾受伤。《内经》上说:“肾虚者,面如漆柴。”肾受伤则元阴元阳俱不足,故多为虚劳病。凡是发红,多因感受风邪化热,或上部充血(包括中风)的表现,所以说色赤为风。发黄多是湿热郁蒸,必然小便不利。颜色鲜明的是水饮积聚于内,水气上泛的现象。《水气病篇》说:“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色鲜泽。”所以说色鲜明者,是有留饮所致。

【按语】本节是四诊中的望诊,其内容:一是五部、五色配五脏;一是面色的一般望诊;临床应用时,还必须参看舌苔、唇爪、胸腹、二便颜色等,才较全面。

【原文】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词解】

①寂然:言语很沉静的形容词。

②喑喑然:言语很低微而不清亮的形容词。

③啾啾然:啾音揪,言语很细长的形容词。

【提要】从患者语声的情况测知疾病。

【语释】

患者平时很安静,说话的声音也不高,而忽然惊呼者,这是关节有病,痛在骨节,不动则不痛,偶因转动而痛剧的缘故。言语声音低微,不清澈,不响亮,这是痰湿郁结,阻塞胸膈的缘故。患者语声很细,音调又很长,这是头中有病,如头痛、脑风之类,因为声音高了,震动脑子痛,所以发出细长的声音。

【原文】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词解】

①息摇肩:即呼吸时两肩耸动,亦即呼吸抬肩。

②肺痿:病名,见《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

【提要】从呼吸的情况判断疾病。

【语释】

呼吸的时候,两肩向上耸动,这是胸中痰浊壅盛,肺气不利,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的缘故,所以“心中”应作“胸中”解。呼吸时引动呼吸之气上逆,这是咳嗽的征象。呼吸的时候,张着口,上气不接下气,这是上焦有热,以致肺叶枯萎,肺气不足,津液不能输布而成痰涎,所以吐涎沫,为肺痿病。

【原文】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词解】

①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

②上焦:指横膈以上至口鼻的部位。

③吸促:指吸气浅短而快。

④下焦:指自脐以下至前后二阴的部位。

⑤吸远:指吸气深长而慢。

⑥振振:形容全身振动。

【提要】从呼吸的形态来判断疾病和预后。

【语释】

呼吸两不利,多是病邪阻塞,属实;仅吸气不利,多是正气不纳,属虚。患者吸气比较急促,次数增加,若见到中焦腹满便硬等症,这是邪气壅实,气不得下降所致,治法当下其实,气机通畅则愈。若无中焦实证可见,则多由宗气衰竭,脾气败绝,或肾不纳气所致,则属虚证难治。上焦指病在心肺,吸气浅而短是肺气大虚或心气亏衰所致;在下焦主要指病在肾,吸气长而慢,是元阳已衰,气不归根所致;这都是虚证的表现,故皆为难治。若呼吸的时候,周身肌肉筋脉振振动摇,这是正气虚弱太甚,阳气将要脱散的表现,无论病在上、中、下三焦,皆属不治。

【按语】以上三节,是四诊中的闻诊,根据语声的变化,可测知病变的部位。察其呼吸的情况,可测知病情的虚实。根据吸气的形态,可判断疾病的虚实及预后。总的精神,是实者易治,虚者难疗。但闻诊应与其他诊法相结合。

【原文】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词解】

①寸口:凡条文中寸口和关上、尺中对举的,是指寸部而言;但举寸口,或和趺阳对举的,是指寸、关、尺三部而言。

②四时各随其色:指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提要】指出人的脉象、颜色应与四时气候变化的情况相应,否则,便是病态。

【语释】

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脉搏的跳动,是哪一脏器旺的季节就出现哪一脏的脉象,同时也出现哪一脏的颜色。如春天是肝旺的季节,脉应当是弦,色应当是青;夏天是心旺的季节,脉应当是洪,色应当是赤;秋天是肺旺的季节,脉应当是毛(浮),色应当是白;冬天是肾旺的季节,脉应当是沉,色应当是黑等。这是正常的现象,这就叫四时各随其脉色。假如春天肝旺,色当青而反色白,这就是非其时色;脉当弦而反毛,这就是非其时脉。非其时而有其色和脉,这都是病理状态。其余各脏也都仿此。

【按语】此节所言脉、色是互词见义。先言脉以联系到色,次言色以联系到脉,末尾则合言色脉。大旨是脉和色要相应,脉、色和四时要相应,此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反之,则属反常的病理状态。因此,医者临床必须把时令、脉象、色泽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原文】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词解】

①在前:指在关部之前,是寸部之脉。

②在后:指在关部之后,是尺部之脉。

【提要】说明同一种脉象,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即有差异。

【语释】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关前寸部主表,关后尺部主里。浮脉见于寸部,是病邪在表,为外感之病,是机体抗邪向上向外的表现。浮脉见于尺部,是病邪在里,为内伤之病,黄疸篇说“尺脉浮为伤肾”,是由于肾阴亏虚,阳气不能潜藏所致。肾主骨,腰为其府,其脉贯脊。肾虚精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痛、背强、骨痿不能行走。甚则肾虚不能纳气归源,呼吸短促,频于危笃之象,故云“极”。但表证属实之浮脉,必浮而有力;里证属虚之浮脉,必浮而无力。

【按语】以上两节是讲四诊之一的切诊。上节是说明脉象必须与季节、色泽结合起来;此节说明脉象与出现部位、临床表现结合起来,才能判断表里、虚实、轻重。浮脉主表,但不可以浮脉概言表证,临证测脉必须脉证合参,灵活运用,不可执脉定证,死板教条。

【原文】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词解】

①救:急先救治的意思。

②清谷:泄泻未消化的食物叫清谷,亦称完谷不化。

③清便自调:清即圊字之意,指大便恢复正常状态。

【提要】指出表证、里证同时存在,而里虚严重时,急先治里的原则。

【语释】

有的病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有的当先治里,有的当先治表,这是什么道理呢? 表里同病者,要斟酌先后缓急去施治。譬如:有表证的患者,本应解表祛邪,医生反而误用泻下法攻里,这是诛伐无过,结果损伤脾肾的阳气,脾阳伤则不能健运,肾阳伤则不能蒸化,所以患者泄泻,完谷不化。表证未解,故仍身体疼痛;里证又急,有亡阳的危险。这时虽有表证,但应当先救治其里,待脾肾阳复,大便恢复正常以后,身体仍然疼痛,又当以治表为急了,以免邪气内传。

【按语】本节虽与《伤寒论》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文字相同,但本节主要说明急当救里救表的治疗原则,所以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救里主要是为了扶正,救表主要为了攻邪。抗邪必赖正气,所以表里证同时存在,而正气虚甚时,必须急先扶正,正复以后,再攻其邪,这就是表里分治。如表里证同在,而正虚不甚时,可以扶正祛邪并用,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之类,这就是表里合治。如表里证同在,但里证属实时,一般是先表后里,也可以表里两解。

【原文】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词解】

①痼疾:指陈久难治的疾病。

②卒病:指新感的疾病。

【提要】指出久病与新感同在,先治新感的原则。

【语释】

有旧病的人,又得了新病,旧病的病程长而发展缓慢,且非短时间所能治愈;新病的病程短而发展快速,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同时有旧病的人,元气一定虚弱,若不速治新病,很容易邪气内陷,新旧合邪,加重了旧病。因此根据缓急情况,应当先治新病,新病治好了,再治旧病,这是一般的原则。但在旧病与新病互相影响的情况下,在临床用药时,又需照顾到旧病,如喘家病伤寒,用桂枝汤须加厚朴、杏仁;肺痨患新感,在解表中要佐以养阴。

【按语】以上两节,指出在治法上先后缓急的原则,一般来说,正与邪比,扶正为先;邪与邪比,急者为先。陈修园说:“前言病有表里之不同,治者权缓急而分其先后。此言病有新旧之不同,治者审难易而分其先后。”

【原文】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词解】

①在脏:是病邪在里的意思。

②攻:当治字讲,不尽专指攻下之意。

③所得:指病邪的依据,互相结合的意思。

【提要】指出治病必须除去病邪的依据,始能提高疗效。

【语释】

病邪入里,蕴结不解,必须察其与何邪相兼,如痰、水、瘀血、宿食等,治疗时,当随其所兼之邪的不同,施以恰当的治法,这样邪才能去,病才能好。譬如治渴,如果是热邪与水相结合而致的渴,应用猪苓汤,既清其热,又利其水,水去了,热无所附而自解,渴也自然就好了。其余可以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热与血结用桃核承气汤等皆是这个道理。

【按语】中医治病,首重辨证,既要辨其为何邪,又要辨其所兼之邪,治疗时必须同时兼顾,始能提高疗效,这就叫“攻所合”。如仲景用瓜蒂散吐痰以治厥,用承气下燥屎以治谵语,用桃核承气汤攻蓄血以治狂等,都是攻所合的运用。叶桂(字天士)治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这也是辨兼邪,攻所合的典范。以上三节都是讲治则。

【原文】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校勘】徐、尤、陈本“得”上有“所”字。是。

【词解】

①得:即所得,指适合患者的服食、居处。

②所恶:恶读去声,指患者所厌恶的服食、居处。

【提要】指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语释】

五脏的疾病,如患者得到适宜的服食、居处,就会心情舒畅,就可安脏气而祛病邪,身体健康就恢复得快,所以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反之,如患者得到所厌恶的服食、居处,就会感觉到精神苦闷,或得到所当禁忌的服食、居处,就可忤脏气而助病邪,病就会加重,所以说“五脏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假使患者突然想吃平素不爱吃的食物,这是脏气为邪气所改变,食后就会助长病气而引起发热。当然患者的性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也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按语】本节主要说明护理工作,是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五脏病的所得、所喜、所恶,与《内经》的“顺其志、问所便”,《难经》的“问病人所欲五味”的精神是一致的,尤其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增强病员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更属重要。再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很可能是除中症。应与《伤寒论》第332条及第333条合参。

【原文】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词解】

①寸脉:此处指寸关尺的寸部。

②卒厥:卒读猝,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

【提要】以卒厥证为例,说明病证入脏者难治,入腑者易愈。

【语释】

沉为阴脉,主血;滑为阳脉,主气;大脉为邪实。今寸脉沉而兼大,是为血实;滑而兼大,是为气实。因左寸候心主血,右寸候肺主气,两寸沉大而滑,是血实与气实并走于上的征象,就成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卒厥证。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气血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怎样叫入脏、入腑呢? 若是出现唇口色青,全身发凉的为入脏,因唇口色青,是循环障碍,血液凝滞的现象;全身发凉,是阳气涣散的结果,病情严重,故云即死。若全身不发凉,还微微出汗,这是气血恢复正常运行的现象,病情较轻,故云即愈。

【按语】本节所说的卒厥,与《素问·调经论》所说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意义相同。寸脉,多代表上部的疾患,寸脉沉大而滑,是气血冲逆上行所致。气血冲逆到极点,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与《素问·调经论》所说的“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入脏入腑,是代表病邪继续发展和逐渐衰退的两种病机,是判断轻重的根据,并不是真正的入脏入腑。

【原文】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词解】

①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

②浸淫疮:是流黄水的一种皮肤病,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提要】指出疾病由内向外的易治,由外向内的难治,这是判断预后的一般规律。

【语释】

脉象乍伏不见,也是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这是什么道理呢? 脉搏原先正常,突然摸不到了,这就叫脉脱。这是邪气骤加,脉道不通,血脉暂时受到阻遏的现象。这种脉搏暂时不见,卒厥、中恶、跌仆等证,往往均可见到,入脏则病位深、病势重,为难治,故死;入腑则病位浅,病势轻,为易治,故愈。譬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的易治,从四肢流入口的难治。这是因为浸淫疮是湿热兼毒的皮肤病,四肢是人的外部,口是从外入内的道路,从口流入四肢,是毒气由内向外,所以病轻易治;从四肢流来入口,是毒气由外渐入内脏,所以病重难治。总之,可归纳一个原理,凡是病邪由内向外的易治,病邪由外向内的难治,这是一般的预后规律,所以说“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按语】以上两节,均是讲预后。总的精神,是说明凡是病在脏,病位深,病势重,病邪由外向内的,预后皆难治;病在腑,病位浅,病势轻,病邪由内向外的,预后皆易治。

结 语

本篇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预后各方面,都做了概括的论述,现在摘要小结如下。

在预防方面,主要提出治未病的脏腑,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在治疗时除适当的治肝以外,还要补脾,以预防病邪的蔓延和传变,这个精神非常重要,而且有现实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很好的重视。另外,主张早期治疗,“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也是属于“治未病”的精神,这都是已病的预防。在未病预防方面,提出要人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不使“客气邪风”侵袭,这样就能不得或少得疾病。但怎样养正气呢? 提出“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以及五味不要太过等,这样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强,自然就可少生或不生病了。

在病因病机方面,主要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明问题,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气候的反常——太过或不及,常为邪气病毒侵袭人体的诱因,但主要关键还是决定于正气的强弱,“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都体现了《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精神,就是经络受邪、深入脏腑的疾病,也必有内在因素,所谓“人之正虚处,即为容邪处”。所以特别强调正气,强调内因。对于病因的归纳,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为后世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诊断方面,望诊在部位上,有鼻头、面、目。在色泽上,有青、黄、黑、白、赤、鲜明等,主要根据脏腑学说的道理,来判断疾病。闻诊主要根据患者的语声、呼吸以测知病变所在,并判断轻重。切诊重点指出,同一种脉象由于出现的部位不同,其病位和主证就有所区别,并说明脉象要与四时气候、色泽相适应,如不相适应的便是病态。以上情况,主要启示我们在临床上要重视客观的诊断,并要全面、细心地综合和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达到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的目的。

在治则方面,重点指出虚实必须异治,表里当分缓急,新久宜分先后,攻邪当随其所得。这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否则,不仅不能取效,甚或造成不良的后果。

在预后方面,主要以卒厥、浸淫疮为例,说明在表为浅,入里为深,在腑易治,入脏难愈,病邪由内向外的易治,由外向内的难治。

总之,本篇的条文虽不多,但论述的问题比较广泛,既原则又具体,既全面又简明,所以是本书的总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