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湿病以关节痛重为主证,叫湿痹。发其汗已,其脉如蛇②。因为痉病是外感风邪病毒,侵犯太阳、阳明二经。颈属阳明,阳明之脉,挟口而行于面,邪在阳明,故见面赤,目赤,口噤,颈部强急。汗伤津液其脉必紧急,而痉病不得缓解。若发汗后,脉仍紧急如故,甚或反为伏弦,是痉病未解。太阳病,发热,脉应当浮。热则伤阴耗津,而使筋脉拘急,出现口噤,颈项强急,角弓反张等痉证。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本篇主要讨论痓、湿、暍三种疾病的病因、辨证和治疗。

痓就是痉,痉病以发热,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无论外感或内伤,均可致痉,主要由于热邪伤阴,津血不足,筋脉失养而成。本篇主要论述外感风寒病毒,发热而引起的痉证,所以很似现代的高热痉厥。

湿病以关节痛重为主证,叫湿痹。湿一般分外湿和内湿两类。机体虚弱,感受外在湿邪而得者,为外湿;脾胃虚弱,肾阳不足,湿自内生者,为内湿。本篇主要讨论外湿,外湿致病,多兼他邪,如夹风、夹寒、夹热等。湿与风合,则为风湿;湿与寒合,则为寒湿;湿与热合,则为湿热。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本篇都已论及。

暍,是夏季的热性病,为伤于暑邪而得,就是伤暑证,与《内经》所说的“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和“人伤于寒而病热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本篇所讲的暍病,与后世说的由于烈日下远行,猝然昏倒之中暑证,有所不同。

因为痉病是外感风邪,热盛伤津所致;湿病是机体虚弱,感受外湿,“湿流关节”而成;暍病是夏季伤暑,暑邪是六淫之一,也是自外而受,所以三者有相同之处,因而合并一篇进行讨论。

【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词解】

①痓:就是痉,本篇的“痓”字,均作痉字看,是颈项强直的意思。

【提要】指出太阳病发汗太过,可以引起痉病。

【语释】

太阳病是应该发汗的,但不可过于发汗,所以仲景用桂枝汤“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用麻黄汤“覆取微似汗”,这都说明宜汗而不宜大汗,今汗出太过,可以导致伤阴和亡阳两种不良后果。《难经》上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所以阴伤了,则筋脉得不到濡润;阳亡了,则筋脉得不到温养;均可导致筋脉拘急而成痉病。

【原文】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词解】

①风病:指风邪所致的疾病。

②拘急:即四肢筋脉拘挛强急。

【提要】指出风邪为病,误下误汗均可致痉。

【语释】

外感风邪,本应疏散,未传入里,无里的见证,不能用下法,今反误下,以致误下伤阴,筋脉失于荣养,故为痉病。若再发汗,则更伤其阳,阳虚而筋失于温煦,均可出现四肢拘急挛缩的症状。

【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词解】

①疮家:指久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的人。

【提要】指出久患疮疡,津血亏乏的人,发汗可能引起痉病。

【语释】

久患疮疡,津血不足,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单纯发汗,恐发汗而津血愈伤,筋脉失养,因而成痉。

【按语】以上三节是说明痉病的病因,都是由于外感热病,高热伤津,复再误汗、误下,津血愈伤,破坏了“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生理功能。以致筋脉失养,张介宾(字景岳)说“筋脉拘急故反张,血液枯燥故筋挛”,所以成为痉病。

【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原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校勘】此两节据唐宗海(字容川)本,合为一节读。

【词解】

①卒:音猝,是突然的意思。

②脉如蛇:是形容脉的形态,变紧急为缓曲如蛇状。

【提要】指出痉病的主证,和发汗以后有变虚、欲解、不解三种情况。

【语释】

因为痉病是外感风邪病毒,侵犯太阳、阳明二经。太阳主表,其脉自巅下项,挟背脊行于两旁,邪在太阳故发热恶寒,背项强急。颈属阳明,阳明之脉,挟口而行于面,邪在阳明,故见面赤,目赤,口噤,颈部强急。《内经》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因风为阳邪,最善上行而主动,故头热足寒,独头动摇。痉病是一个阵发性发作的疾患,发则口噤,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不发则口噤,背反张的症状,可暂时缓解,所以本节的“时”字,“卒”字,都是突出发作有时,而且发作急骤之意。因而本节对痉病的主证,描写的既详尽具体,而又十分生动逼真。

外感性痉病,本来是可以发汗的,但如汗不得法,汗出过多,汗之沾濡衣被则为湿,湿之陆续不干而生寒,结果寒与湿相合,其表又因大汗而益虚,即恶寒较前更甚。汗伤津液其脉必紧急,而痉病不得缓解。若发汗得法,微似汗出,汗后热退,其脉变紧急为缓曲,如蛇状,即不弦急之意;变背反张为腹胀大,是痉病已解之象。若发汗后,脉仍紧急如故,甚或反为伏弦,是痉病未解。

【按语】以上两节,结合起来,分作两段读,自“病者”至“痓病也”为第一段,是说明痉病的主证;自“若发其汗者”至“反伏弦者,痓”为第二段,是说明发汗后的变化情况。

【原文】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校勘】紧如弦:《玉函经》《脉经》皆作“紧而弦”。是。

【词解】

①直上下行:指从寸部到尺部的意思。

【提要】指出痉病的主脉。

【语释】

因为痉病是热邪伤阴,筋脉强急痉挛的疾病,所以它的脉象是紧而且弦,从寸至尺,都是这种脉象。紧弦而直,也就是六脉呈劲急强直的状态。

【按语】此节与第4节是说明痉病的主证、主脉、两节合看,脉证始备。

【原文】痓病有灸疮,难治。

【提要】指出痉病有灸疮的预后。

【语释】

痉病本来是热盛伤津,筋脉失养的疾患,如再患灸疮,脓血久渍,则津血耗伤益甚,势必血枯津竭,风燥日盛,则病情必较一般为重,所以难治。

【原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提要】指出痉病脉沉细的预后。

【语释】

太阳病,发热,脉应当浮。如为痉病,则脉当弦急有力,今脉沉而且细,是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无力抗邪的现象,故为难治。

【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

【校勘】《针灸甲乙经》无“反”字。古本“反”作“及”。是。

【提要】指出刚痉的主证。

【语释】

由于外感风寒之邪,伤于太阳之表,故发热无汗,恶寒。热则伤阴耗津,而使筋脉拘急,出现口噤,颈项强急,角弓反张等痉证。以其无汗,所以叫“刚痉”。

【原文】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

【提要】指出刚痉的治法。

【语释】

一般来说,凡是汗出的小便当少,无汗的小便当多。今头痛发热的太阳病,没有汗,小便反而少,这是风寒之邪束表,而津液不足的缘故。表实无汗,里气不能外达与下行,因而气上冲胸。津液不足,筋脉拘急,故口噤不能说话。口噤是痉病的主证之一,今发热无汗、口噤具备,是刚痉发作的先兆,故云“欲作刚痉”。应用葛根汤来治疗。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所组成。取桂枝汤以解肌为主,加麻黄以开腠理,而重用葛根味甘气凉,既能解肌退热,又能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缓其痉挛,这样表解热退,筋脉柔和,而痉病自止。

【临床应用】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校勘】《伤寒论》原注云“不恶寒”,《巢源》作“恶寒”。是。

【提要】指出柔痉的主证。

【语释】

由于外感风邪,伤于太阳之表,风邪伤卫,表气不固,故发热汗出,恶风寒。因热邪伤津,筋脉失养,故成口噤,颈项强急,背反张的痉证。以其表虚有汗,故叫“柔痉”。

【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痓,瓜蒌桂枝汤主之。

【词解】

① 几几:几音殊,是强直的样子。

【提要】指出柔痉的治法。

【语释】

患者具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病的症状。好像是桂枝汤证,同时项背强直不灵活,又好像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但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证,其脉当浮缓,今不浮缓而沉迟,所以说“反”,这是津液不足,风邪化燥而成痉所致。所以沉迟之中,必带有弦紧之象,所以用瓜蒌桂枝汤来治疗。

瓜蒌桂枝汤方

瓜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方解】

本方即由桂枝汤加瓜蒌根(天花粉)所组成,因太阳中风证具备,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表邪;但又项背强直,脉象沉迟而带弦紧,是津伤于内,筋脉失养的现象,故加瓜蒌根(用量宜适当加重)苦寒入阴,清热生津,柔润筋脉。风邪解,津液充,筋脉柔,则柔痉自愈。

【临床应用】

(1)瓜蒌桂枝汤治柔痓,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自汗。(《三因方》)

(2)瓜蒌桂枝汤治桂枝汤证而渴者。(《方极》)

(3)瓜蒌桂枝汤加杏仁,治形寒咳嗽。(《未刻本叶氏医案》)

【按语】以上四节,是说明刚痉和柔痉的主证和主治。刚、柔二字,是对比之词,以发热无汗,口噤项背强直者,为刚痉;发热汗出,脉沉迟,口噤项背强直者,为柔痉。所以刚、柔之分,主要在于有汗和无汗。无汗的为刚,有汗的为柔。同是有汗之项背强几几,在伤寒未言脉沉迟,是以表邪为主,故用桂枝汤加葛根兼散其外;此则脉沉迟,是以津伤为主,故用桂枝加瓜蒌根兼滋其阴。不名桂枝加瓜蒌根汤而名瓜蒌桂枝汤,是说明津伤热盛,当用瓜蒌根生津清热为主药,所以瓜蒌根用量宜重,是非常明显的。

【原文】痓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齿,可与大承气汤。

【词解】

①胸满:当为腹满。

②卧不着席:指角弓反张的状态。

③ 齿: 音介,即咬牙的意思。

【提要】指出里实致痉的证治。

【语释】

由于阳明实热壅盛,故腹部胀满;热盛消耗津液,筋脉失于荣养,故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而背部不能着席,四肢痉挛拘急。手足阳明经脉入上下齿,阳明热盛,故咬牙。这多是表证失于疏泄,邪气内闭,里热炽盛,化燥成实所致,可用大承气汤急下清热存阴,以解其痉挛。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方解】以大黄、芒硝泻其燥热;枳实、厚朴破其壅塞。本证应用此方的目的,在于急下清热以存阴。

【临床应用】杜女6岁,于1962年8月5日下午,因急病全身抽搐入院。母诉:其女当日下午15:00,正当进餐时,突然头痛,且伴高热,食后即呕吐食物及黏液,吐后抽风,牙关紧闭,体温39℃,深度昏迷,极度衰竭,呈危重病容,面色苍白,微带青紫,头项强直,眼向上翻,凯尔尼格征( -),巴宾斯基征( -),化验脑脊液,无色透明,血常规正常,肥达氏、外裴氏凝集试验二次化验均正常,暂予氯霉素、链霉素配合注射,观察五日未效,反有恶心,随一面下病危通知,一面邀中医会诊。

患儿高热,体温40℃,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时而口噤,时而齿,时而谵语,且胸满腹胀,七日未大便,脉沉数有力,舌质红苔黄腻。诊断为阳明实热痉病。治以急下清热存阴,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各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五钱)。一剂,药后六小时,大便三次,粪干色黑,硬块很多,口噤消失。十二小时内,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卧不着席,四肢挛急证顿除,谵语亦减轻。十八小时,神志微见清醒,并能大声言语。又予安宫牛黄丸及竹叶石膏汤去半夏,以开窍养阴而愈。(《中医杂志》1963年11期:《治愈小儿严重痉证一例报道》)

【按语】本节主要说明阳明里实,热盛耗阴,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用大承气汤主要在于急下清热以存阴,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意。此外刚痉用葛根汤,柔痉用瓜蒌桂枝汤,其中心目的皆在于退热,热退则痉挛自止。所以本篇讨论的痉病,实际上就是高热痉厥,只是由于发热病因病机的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就因之而异了。我们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不能拘泥,如风温发热之痉病,宜用辛凉透邪,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之类,皆可选用。兼伤津者加甘寒药,如生地黄、麦冬之类。兼神昏谵语者,宜佐以芳香开窍,牛黄丸、紫雪丹之类。热病后期,阴虚甚而致痉者,二甲复脉、三甲复脉及大定风珠、小定风珠等,皆可择用。

【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提要】指出湿痹的症状和内湿的治法。

【语释】

湿为六淫之一,湿邪致病,亦从外受而见表证,所以叫太阳病。因湿性重浊,易流关节,故关节疼痛,烦扰不宁。但太阳病中风证则脉象浮缓,太阳病伤寒证则脉象浮紧,今湿为阴邪,其性凝滞,所以脉沉细。因而太阳表证见关节疼痛,脉沉细者,则为外湿的湿痹证。但是湿痹证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先有脾气亏虚,湿邪内盛的内在因素,有内湿而后招外湿。何以知其先有内湿? 因为有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湿胜则濡泄”。这是湿邪闭阻,阳气不通的缘故,痹是闭的意思,所以叫湿痹。治内湿应以利小便为主,所谓“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小便通利,内湿自去,外湿易解。故云:“但当利其小便。”

【按语】太阳病头痛、发热、恶寒,其脉浮者为伤寒,湿痹与伤寒的区别,在于脉不浮而沉细,以关节疼痛为主证。“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湿痹与痉病的区别,在于痉病以项背强急为主证,湿痹则无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之证,但关节疼痛而烦。治内湿当以利小便为主,若单纯外湿,则应以祛风胜湿为主,非利小便所能治。

【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词解】

①湿家:指素有湿病的人。

②熏黄:即暗黄,如烟熏的一样。

【提要】指出湿邪内外并重的病理和症状。

【语释】

平素常患湿病的人,叫湿家。这种人里湿本重,再感受了外湿,以致内外湿邪俱盛,侵及全身关节肌肉,所以不仅仅是关节疼痛而烦,而是一身关节肌肉尽痛。湿侵于外,又盛于内,湿邪阻滞,阳气被郁,故发热。湿郁化热,湿热熏蒸,郁结不解,故全身发黄,但湿胜于热的发黄,则黄色较晦暗如烟熏状,与热胜于湿黄色鲜明的不同。

【原文】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词解】

①如胎:指舌上湿润白滑,似苔非苔。

②丹田:这里泛指下焦。

【提要】指出湿病误下所引起的变证。

【语释】

阳气素虚,平素有湿之人,复感外湿,湿邪闭于肌表,阳气微弱,不能抗邪于外,仅能上蒸于上,故但头汗出。湿邪侵于太阳经络,故背部强急。阳气本虚,湿又伤之,故恶寒,欲得被覆,向火。在治疗上,应当温经散寒,助阳化湿;不到湿久化热,湿蕴成实的时候,不能用下法,若下之过早,则胃阳受伤,胃气上逆,故为呃逆。或胸阳受伤,则发生胸满。下焦阳气受伤,水不化气,则小便不利。误下而外湿内陷,寒湿之邪聚结于上,故舌上湿润白滑,似苔非苔,这是胸上有寒之象。因误下而上焦阳气下陷,转变为丹田有热。下焦有热,则求救于水,故渴欲得饮。上焦有寒,不能消水,故不能饮。这样就形成了不饮不可,欲饮不能之势,所以口燥发烦。

【原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提要】指出湿家误下的坏证。

【语释】

湿盛阳微的患者,误用下法,则重伤阳气,以致阳气上越,故额上汗出,微喘。若阳气下脱,则小便清长,或下利不止。阳亡则阴亦随之而竭,故为死证。

【按语】治疗湿病,外湿宜发汗,内湿宜利小便,如不到真正湿郁化热,蕴结成实,湿去燥存而纯属里证时,断不可用下法。上节湿家误下,胃阳受伤,为呃逆;胸阳受伤,上焦有寒,为胸满,舌上如苔;胸阳下陷,而为丹田有热,小便不利,渴欲得饮而不能饮之变证。钱天来主张用桂枝附子汤或甘草附子汤,可做参考。本节为湿家误下,阳亡阴竭,故为死证。但二者均有头、额汗出,但前者头汗出在未下之先,是郁阳上出;后者额上汗出在已下之后,且与微喘并见,故为孤阳上越。又加小便利,是为肾阳竭;如加下利不止,则为肾脾阳脱,故皆主死证。

【原文】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提要】指出治风湿的发汗方法。

【语释】

湿邪兼有风邪者,叫风湿。风与湿相搏结的患者,周身疼痛,这是病在表,治法应当发汗。若正逢着连日阴雨的天气,医生说:风湿应当发汗,可是发汗以后,病仍不解,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发汗也要掌握发汗的方法。对风湿病来说,风为阳邪,其性浮动,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难以速去。如果在出汗时,汗出的太急太多,这样仅能把风邪去掉,而湿邪依然存在。同时,在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湿度又浓,汗孔骤开,外湿又必乘虚而入,所以病不能好。因此,治风湿病,正确的发汗方法,是使周身微微湿润,似乎出汗的样子,这样才能使阳气内蒸,充盈于全身肌肉关节之间,营卫畅通,湿邪自无容留之地,风与湿始能缓缓俱去,病才能痊愈。

【按语】本节主要说明治外湿,发汗是正治法。结合第11节,治内湿、利小便是正治法。与《内经》的“开鬼门、洁净府”和水气篇的“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其小便”的精神是一致的。

【原文】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塞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词解】

①内药:内读作纳,就是纳药的意思。

【提要】指出寒湿在上的症状和治法。

【语释】

由于湿邪上受,侵于肺系,肺合皮毛而主表,故身痛发热。湿邪在上,鼻为肺窍,故头痛鼻塞。肺气不利故喘。湿阻而阳气上郁,故面色发黄。鼻塞不通,头痛而喘,故患者烦闷不安。因病邪在上故寸脉大。里和无病,所以饮食正常。这是“雾伤于上”,头中寒湿的证候,故以头痛鼻塞为主证。纳药鼻中,是一种外用局部治疗,目的在于宣泄上焦寒湿,使肺气通利,诸证自解。

【按语】古人治鼻塞,多用外治法。如《备急千金要方》治鼻塞,气息不通,共有八方,其中二方内服,一方滴灌,其余五方都是纳药。《外台秘要》治鼻窒塞不通利,共七方,一方内服,一方滴灌,其余五方均是纳药。后世注家多主张用瓜蒂散,《外台》即有此方。根据本节症状,用辛夷消风散(辛夷、细辛、藁本、白芷、防风、川芎、升麻、甘草、木通),有一定疗效。

【原文】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提要】指出寒湿在表的症状和治法。

【语释】

平素有湿病的人,外感寒邪,除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症状外,必有周身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的状态,故云“身烦痛”。这是寒湿在表,应当用发汗法。但风寒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所以用麻黄加术汤发汗不致大汗,最为合适。慎不可用火攻发汗,一怕大汗淋漓,风去湿存,病必不除;二怕火热内攻,与湿相合,湿热郁蒸,引起发黄或衄血等病变。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方解】风寒在表,故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以治身痛;但湿邪又不易多汗。白术健脾燥湿,其性偏守,《神农本草经》说:术治风寒湿痹;《名医别录》说:术能“除皮间风水结肿”。所以麻黄汤得术,虽发汗不致多汗;白术得麻黄汤,能并行表里之湿。所以是寒湿在表的正治法。

【临床应用】

(1)麻黄白术汤(即本方):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治麻黄汤证而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类聚方广义》)

(3)治麻黄汤证而小便不利者。(《方极》)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校勘】“日晡所剧”,《玉函》《脉经》作“日晡益剧”。

【词解】

①日晡所:指下午五六点的时候。

【提要】指出风湿在表,表实的证治。

【语释】

由于风湿在表,所以身体疼痛发热;日晡属阳明,因风湿有化热化燥的趋势,故每至日晡时,其发热身疼更重。这是由于出汗的时候,感受了风邪,汗液不能外出,反留于肌表而为湿;或劳动后贪凉太过,体表的汗不能宣泄于外所形成的,所以用麻杏苡甘汤,解表除湿,宣利肺气,得微汗而解。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方解】麻黄、杏仁宜肺散寒利气;薏苡仁甘淡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除湿痹;甘草补中。

【临床应用】

(1)风湿日晡发热者,薏苡仁汤主之(即本方)。(《全生指迷方》)

(2)凡下部毒肿之证(水肿),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屡有奇效。(《汉药神效方》)

(3)麻杏苡甘汤,治妊娠浮肿,而喘咳息迫,或身体麻痹,或疼痛者。(《类聚方广义》)

【按语】麻黄加术汤用麻黄三两,桂枝二两,且麻黄不泡,可知其表证重;身痛剧烈,为寒湿在表,故配白术,偏于温散;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仅用半两,且泡用,不配桂枝,可知表证轻。发热,日晡加剧,是有化燥化热的倾向,故用薏苡仁,偏于清化。

【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提要】指出风湿表虚的证治。

【语释】

风邪在表,故脉浮;湿邪在表,故身重;表虚不固,卫阳不振,故汗出恶风。这是风湿在表,表虚的证候,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以扶表逐湿。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渣,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缠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方解】防己辛苦寒,泄湿除痹;黄芪益气固表;白术、甘草助黄芪建中气而使卫阳复振,固表、止汗。服后如虫行皮中,即是卫阳复振,风湿欲解之验。

【临床应用】

(1)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疼痛,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冷客搏,腰部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伤寒准绳》)

(2)治诸风诸湿,麻木身痛。(《医方集解》)

(3)治风湿相搏,关节沉痛,微肿恶风。(《本草纲目》)

(4)治水病身重,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方极》)

【按语】上节是表实的风湿,此节是表虚的风湿。表实则无汗,毛窍闭塞,风湿外束,故一身尽痛。表虚则有汗,有汗则肤表疏泄,阳虚不能祛湿外出,故身重而或兼痛。《千金方》风痹门亦载此方,但分量煮法,与此有异。为“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方后无加减法,一般认为《千金》所载,是《金匮》之原方,可作参考。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提要】指出风湿病表阳虚的证治及加减方法。

【语释】

风湿相搏的外感病,经过了八九天,全身烦痛,自己不能转侧,这是表证未解。不呕不渴,是里无热,表邪还未入里。脉浮虚而涩,浮虚是表阳不足,浮涩是表有湿邪。再加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这是里阳素亏,湿邪内阻,气化不行,这时应用桂枝附子汤主治。用附子扶里阳以逐湿,镇痛;用桂枝走表兼理膀胱气化,以行小便。若服药后大便由溏泄转为坚实,小便由不利转为自利,这是阳通湿减,气化已行的现象,所以继进原方,但减少其用量,并去桂枝之通阳解表,加白术之健脾行湿。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方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实表逐湿,兼行膀胱气化而利小便,附子用量较大,温经逐湿,散寒镇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且桂枝与附子配伍,能扶表阳,并可增其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效;炙甘草、生姜与附子配伍,能解其毒而延长药效。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临床应用】术附汤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同前方(《曾氏活幼口议》)。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词解】

①掣痛:即抽掣而痛的意思。

【提要】指出风湿病表里阳气俱虚的证治。

【语释】

风湿相互搏结,由肌肉而侵入关节,故关节抽掣作痛,不敢屈伸,一有外物触近,则疼痛更严重,因骨节疼痛剧烈,而出现烦扰不宁的现象,较桂枝附子汤证之身体痛烦更为严重。由于表阳亏虚,卫外不固,故汗出,怕风,不敢脱衣服;因里阳亏虚,湿阻于里,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阳虚不化,湿邪阻滞,呼吸不利,故感到短气。因内外之阳皆虚,湿邪不化,浸淫肌表,则或身微肿。所以用甘草附子汤,桂、术、附并用,助表里之阳,以化湿止痛。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附子温经逐湿镇痛,合桂枝以实表阳;合白术温肾健脾燥湿,以实里阳;炙甘草补中,配桂枝以固表;伍附子以解毒缓疼痛。

【按语】以上五节皆是治湿痹之法;但有在表在里的不同,治表湿宜发汗,但不宜过汗;治里湿宜利小便。湿痹在表有表虚、表实的不同,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皆是治表实;防己黄芪汤是治表虚。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皆是治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但阳虚有表阳虚和里阳虚的不同,桂枝附子汤为表阳虚而证重,故桂、附同用,温经通阳以散风湿;白术附子汤为里阳虚而证转轻,故术、附同用,健脾行湿,以逐水气;甘草附子汤为表里之阳皆虚,故桂、术、附同用,助阳温经,以除风湿。总之,湿在表宜发汗,但要顾护阳气;寒湿者宜温散,湿有化热倾向者,宜清散;阳虚者宜扶阳,表阳虚宜用桂、附;里阳虚宜用术、附;表里之阳俱虚,宜桂、术、附并用;气虚者宜益气。这是湿痹的治疗用药规律。

【原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校勘】“口前开板齿燥”,尤本、《金鉴》均作“口开前板齿燥”。是。

【词解】

①中暍:暍就是暑,中暍,即是伤暑。

②板齿:就是门齿。

【提要】指出中暍的脉证和治疗禁忌。

【语释】

暑为六淫之一,自外而受,伤暑多有发热恶寒的表证,故云:“太阳中暍”。暑邪多兼湿,故身重而疼痛。暑为阳邪,最易耗气;暑证易出汗,汗出伤津,故又易伤阴;气、阴俱伤,故脉或见弦细,或见芤迟,皆属虚象。膀胱主一身之表,气虚而小便之后,热随尿失,则气虚更甚,故形寒毛耸;气伤则阳气不足,阳虚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逆冷。若稍有劳动,则阳气外浮,《内经》说:“阳气者,烦劳则张”。所以发热更甚,热甚则更耗气伤阴,故口开气喘;津伤,则门齿干燥。总为暑邪耗气伤阴的现象。

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清暑除湿为主。若误发其汗,则阳气更虚,而恶寒更甚。若加温针,则阴津愈虚而发热更甚。阴津不足,再数下之,则阴津枯竭,而致小便涩痛如淋。

【按语】本节为暑伤津气之证,仲景未有出方,吴瑭(字鞠通)主张用李杲(字东垣)清暑益气汤(黄芪、苍术、人参、升麻、泽泻、炒神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但王孟英清暑益气汤(西洋参三钱,石斛三钱,麦冬二钱,黄连八分,竹叶三钱,荷梗三钱,知母三钱,甘草一钱,粳米三钱,西瓜翠衣四钱),清热涤暑,益气生津,用于伤阴偏重,伤气偏轻者,更为恰当。

【原文】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提要】指出伤暑偏于热盛的症状和治法。

【语释】

太阳病由于中暑热而引起的,即叫暍病。因暑为阳邪,暑热偏盛,故汗出、身热口渴;由于里热太盛,出汗太多,以致腠理空疏,所以恶寒,并不是表邪未解。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固护气阴。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石膏辛寒,清凉解热;知母苦寒,生津解热泻火。二味相合,善清阳明经热而止渴。热则气伤,用人参以生津益气;石膏过于寒凉,配甘草、粳米以和胃补中。

【临床应用】

(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

(2)化斑汤(即本方),治发斑口燥烦渴中暍。(《活人辨疑》)

【按语】本节为暑热偏盛,而不夹湿之证。叶桂说“暑温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即指此证而言。吴瑭说:“手太阴暑温,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可作参考。

【原文】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提要】指出伤暑偏于湿盛的症状和治法。

【语释】

太阳病,有身上发热,痛而且重的症状,脉搏微弱,这是太阳中暍,暑偏于湿的病变。由于夏天暑热,毛孔开泄,正当汗出的时候,突然用冷水洗浴,热不能散,汗不能出,而水湿行于皮中。用一物瓜蒂汤主治。因瓜蒂长于涌吐,本证用瓜蒂,是借吐以得汗,寓有发汗之意。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顿服。

【按语】本节是暑湿偏盛的证治,身热,痛重,脉微弱等症状;脉微弱,很可能就是濡脉,因浮而柔细为濡,即含有微弱之意。汗出入水中浴是病因;水行皮中是病理。暑湿之证,多由夏季炎热,纳凉太过,以致风寒外束,暑湿内郁。一物瓜蒂汤,现在多已不用,根据脉证用三物香薰饮(香薷、厚朴、白扁豆)或新加香薷饮(香薷、白厚朴、白扁豆花、金银花、连翘)较妥。吴瑭说:“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暑湿),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所以上节就是暑温的证治,本节就是暑湿的证治,第21节为暑伤气阴的证治。条文虽只有三则,而治暑之大法,已较全备。

结 语

本篇论述痉(痓)、湿、暍三种疾病,其病因都是邪自外受,其症状都是从太阳开始,与伤寒不同而实有相似之处,因而合为一篇,列于杂病之首,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篇所论痉病,属于伤寒范围,其病因为外感风寒之邪,郁而化热,热盛耗阴伤津,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其主证,皆以发热为主,由高热而致阵发性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其主脉是紧而弦,直上下行。如见有风寒表实而无汗者,为刚痉;风寒表虚而有汗者,为柔痉。刚痉、柔痉皆属太阳,不离乎表,故均宜于解表透邪为主,而兼顾护其津液,表实无汗者,用葛根汤以发汗;表虚有汗者,用瓜蒌桂枝汤以解肌。若无表证而兼阳明里实,胸腹满、齿、大便不通者,宜急下清热以存阴,用大承气汤。有太阳表证,用发汗解肌,目的在于退烧;有阳明里实,用大承气泻下,目的也在于退热,热退则痉证自止。所以我们要掌握和了解其精神实质。吴瑭说:“风温痉,宜用辛凉正法,轻者用辛凉轻剂;重者用辛凉重剂。伤津液者加甘凉,如银翘散加生地、麦冬;玉女煎以白虎合冬、地之类。神昏谵语,兼用芳香,以开膻中,如清宫汤、牛黄丸、至宝丹之类。”这也是外感痉病之治法。

至于热病后期,由津血枯燥,肝风内动所引起的痉病,本篇虽未论及,但在误治成痉三条,已指出阴血亏损,津液耗伤,是发生痉病的主要因素,已启发后人养血润燥,生津增液,是治疗内伤痉病的原则。所以《温病条辨》的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及小定风珠、大定风珠,均为此类痉病而设。《巢氏病源》除论述外感痉病外,更载有产后中风痉、小儿脐风痉、金疮中风痉等,在痉病的分类上更为完备。

湿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治外湿以发汗为主;治内湿以利小便为主。本篇主要论述外湿,以身体疼痛,关节烦痛为主证。外湿有兼寒、兼风的不同,寒湿在表,表证重而无汗者,用麻黄加术汤;风湿在表,表证轻而无汗,且有化热之倾向,日晡加重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表虚汗出恶风者,用防己黄芪汤;风湿在表,湿盛阳微,表阳虚,身痛重者,用桂枝附子汤;里阳虚,身痛重者,用白术附子汤;若表里阳气皆虚,关节痛重,汗出恶风或身微肿者,用甘草附子汤。总之,风湿在表,表实者宜发汗;治内湿宜利小便。因湿为阴邪,最易伤阳,无论发汗,利小便,均宜固护阳气。所以治外湿宜发汗,应微似汗出,禁忌大汗,大汗则风去而湿仍留,病必不解。治内湿宜利小便,目的在于通阳以行气化,若过汗误下,均能导致亡阳虚脱,发生不良后果。湿盛阳微,身体关节痛剧者,必重用附子,以温经散寒镇痛,且多伍炙甘草、生姜,以缓解其毒而延长药效。

暍是暑病,太阳中暍就是伤暑,伤暑之偏热者为暑热(暑温),以白虎汤为主方;如气阴伤,兼恶寒或脉洪大而芤者,加人参。伤暑之偏于湿者为暑湿(湿温),以发热恶寒,身体痛重为主证,宜解表清暑,用香薷饮为主方。暑为阳邪,最易耗气伤阴,暑伤气阴者,用清暑益气汤为主方。所以《金匮》的中暍,与后世所说的中暑,即夏日远行,忽然头痛昏倒,汗出大渴,无气以动,昏晕闷倒,如《巢氏病源》所谓“夏月炎热,人冒涉途路,热毒入内,与脏相并,致阴气猝绝,阳气暴壅,经络不通,故奄然闷绝,谓之暍”有原则上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