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脉证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本篇主要讨论痰饮病的分类、辨证和治疗。篇中讲到的咳嗽,是痰饮病的一个症状,专指由痰饮所致的咳嗽,其他原因所致的咳嗽则不属本篇的范围。所以本篇的内容,是以痰饮为重点,再进一步讲是以饮病为主,所以痰饮在《脉经》作“淡饮”。至金元以后,痰与饮始分别论治。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篇为广义的痰饮。痰饮病又分四种类型,即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这四饮之一的痰饮即是狭义的痰饮。痰饮的分类主要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划分,凡水饮停留于胃肠者为痰饮;水停停留于胁下者为悬饮;水饮停留于四肢肌腠者为溢饮;水饮停留于胸肺者为支饮。除四饮之外,还有留饮、伏饮之名,所谓留饮,是水饮留而不行;伏饮,是水饮伏而不去。根据水饮留伏的部位不同,仍属四饮的范围,因此,并不是四饮之外,另有所谓留饮和伏饮。所以本篇的内容以四饮为总纲。
痰饮的形成,主要由于脾、肺、肾三脏阳气衰微,水饮潴留于局部所致。因饮为阴邪,得阳则化,所以“病痰饮(广义)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治疗痰饮病的总则。
本篇最后论述误服小青龙汤的变证和处理方法,好像是一个完整的病案,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和学习仲景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准则。
【原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提要】指出痰饮病的分类,为本篇的总纲。
【语释】
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类型,即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在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这一个类型,所以前者是广义的痰饮,是四种饮病的总称,后者是狭义的痰饮,是四饮之中的一个类型。
【原文】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①,水走肠间,沥沥有声②,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词解】
①素盛今瘦:谓痰饮患者在未病之前,身体很丰盛,既病之后,身体很消瘦。这是由于脾气不足,健运失常所致。
②沥沥有声:指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亦有形容为“漉漉有声”。
【提要】指出四饮分类的根据和主证。
【语释】
四饮怎样区别呢? 主要是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和不同的主证,加以分析区别。如痰饮(狭义),是水饮停留于胃肠部分,由于水饮在肠间流动,故沥沥有声,这是其主证之一。健康之人,脾气旺盛,运化正常,饮食入胃之后,变化精微,充养全身,故肌肉丰盛;现在脾阳不振,运化不及,饮食不化精微,反停而成痰饮,致肌肉不得充养,所以形体消瘦,这就是痰饮。假如水饮停留于胁下,以咳嗽牵引疼痛为主证,是为悬饮。假如水饮停留于四肢肌腠之间,近于体表,应当随汗出而排泄,如果不出汗,则水饮停留,以致身体疼痛而沉重,这称为溢饮。假如水饮停留于胸膈,阻遏肺气的宜发肃降,以致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且肺合皮毛,气逆水泛,故其形如肿,这称为支饮。
【按语】人体水液正常的运行,要依靠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三者协作来完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正是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情况。若肺、脾、肾三脏任何一环发生功能障碍,则皆可导致水液停积而为饮。凡水饮停留于局部者,谓之痰饮(广义);水饮泛滥于全身者,谓之水气。所以水饮留走肠胃,则为痰饮(狭义);入于胁下,则为悬饮;上迫胸肺,则为支饮;外溢四肢肌腠,则为溢饮。这是四饮的大体病情。
【原文】水①在心,心下坚筑②,短气,恶水不欲饮。
【词解】
①水:这里是指停饮。
②心下坚筑:是心下痞坚而悸动。
【提要】指出水饮影响心脏的症状。
【语释】
由于水饮停留,影响心脏,故心下痞坚悸动。水气凌心,心阳被水饮所遏,故短气,恶水不欲饮。
【原文】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提要】指出水饮影响肺脏的症状。
【语释】
由于饮停上焦,侵犯肺脏,肺气与水饮相激,水随气泛,故吐涎沫。所谓“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水饮停留,气不布津,故渴欲饮水。
【原文】水在脾,少气身重。
【提要】指出水饮影响脾脏的症状。
【语释】
由于水饮停积,侵及于脾,则中气不足,故少气。脾主肌肉,脾虚湿盛,故身重。
【原文】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提要】指出水饮影响肝脏的症状。
【语释】
由于水饮停留,影响肝脏,肝脉布胁肋,故胁下支撑胀满。两胁是气机升降的道路,饮停而气机受阻,故嚏时而两胁疼痛。
【原文】水在肾,心下悸。
【校勘】心下悸之“心”字,《金鉴》说,当是“脐”字。是。
【提要】指出水饮影响肾脏的症状。
【语释】
由于水饮停留,影响于肾,则肾气不化,脐下蓄水冲逆而动,故脐下悸。
【按语】以上五节,是由于水饮停留的部位与某脏相近,则影响于某脏,在临床上则出现与某脏相关的证候。徐忠可说:“人之五脏或有偏虚,虚则病邪乘之,故皆曰在。脏中非真能蓄有形之水,不过饮气侵之。”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水在五脏,与四饮亦有内在的联系,如水在心、脾、肾之与痰饮;水在肝之与悬饮;水在肺之与支饮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互参。
【原文】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①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②者饮也。
【校勘】“善虚”、程本、魏本、《金鉴》皆作“里虚”。是。
【词解】
①双弦:指两手之脉皆弦。
②偏弦:指或左或右之一手脉弦。
【提要】指出痰饮的病因和脉象。
【语释】
饮水过多而暴喘腹满,饮消则喘满自止,这是一时性的;但水饮不消,亦可成为痰饮。如脾胃虚弱,食少饮多,则饮不能消,水饮停留胃中,轻者阻碍气机呼吸,而为短气;重者水气凌心,而为心下悸动。但是水饮与虚寒有别,则必须辨之于脉,如两手脉俱弦者,这是属于虚寒;如一手偏弦者,这是属于水饮。因为里虚气寒,虚在全身,故脉见双弦;饮邪偏留局部,故脉见偏弦。
【按语】弦是肝之本脉,主饮、主痛。李时珍说:“弦为水盛之病,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单弦饮癖,双弦寒痛。”本篇专论痰饮,所以是以偏弦为主,双弦为客,主客并举,便于鉴别。另外,徐忠可说:“一手有两脉时,亦曰双弦,此乃元气不足之人往往见此脉,亦属虚也。”可作参考。偏弦虽是饮病的主脉,但邪有盛衰,证有轻重,所以饮病也不一定脉皆弦,如下节“脉浮细滑,伤饮”“肺饮不弦”“支饮脉平”等,所以必须脉证合参,方能全面。
【原文】脉浮而细滑,伤饮。
【提要】指出水饮初起的脉象。
【语释】
由于形寒饮冷,水饮外来,故脉浮细滑。水饮初起,内积不甚,故脉不弦,名为伤饮。
【原文】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提要】指出饮病亦有脉不弦者。
【语释】
上节言饮病脉必弦,本节又指出肺饮之脉亦有不弦的情况,其原因是饮积则弦,不积则不弦,肺主气而司呼吸,水饮犯肺,故苦喘短气,脉虽不弦,亦知为水饮之病。
【原文】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提要】指出支饮脉不弦,而如平。
【语释】
水饮停于胸肺,则为支饮,与上节肺饮相同,故亦喘促短气,脉虽不弦,亦属支饮。
【按语】仲景辨证,多脉证并举,脉证合参,把脉象当作辨证的条件之一,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执脉而言证,如既强调饮病脉必弦,又指出肺饮不弦,支饮脉平,但下文又指出咳家其脉弦,为有水,这就充分体现出仲景临床辨证的灵活性。
【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提要】指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
【语释】
痰饮的形成,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阳虚,以致水饮停留,潴留于局部所致。因饮为阴邪,得阳则化,所以治疗饮病,当以温药;又因饮为有形之邪,在治疗时,必须参以发汗、逐水、攻下、利小便等法,所以不言温药补之,而言温药和之。
【原文】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提要】指出饮病的预后。
【语释】
寒饮而脉见弦数,是为脉证不符,若以温药治饮,则有利于饮而不利于热;若以寒药治热,则有利于热而不利于饮;药治矛盾,两相牵制,病必不愈,故为难治。冬夏是偏寒偏热的季节,冬天阳气少,阴气多,有利于热而不利于饮,夏天阳气多阴气少,有利于饮而不利于热,故冬夏难治。
【按语】凡寒证见数脉,虚证见实脉,皆提示正虚邪盛,病情复杂,治疗棘手,预后不良。
【原文】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校勘】“手”,尤、沈等本皆作“掌”字。是。
【提要】指出痰饮(狭义)的症状。
【语释】
心下是指胃而言,心下有水饮停留不去,是为痰饮。因饮为阴邪,饮停而阳气不布,故背部当胃脘之处,自觉寒冷如手掌一样大小。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提要】指出痰饮的主证和主方。
【语释】
心下是胃之所在,胃有水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阳气不能上升,故头目眩晕。所以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方解】以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辛温通阳,二药相协,可通阳利水。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二药相合,又能补土制水。所以为痰饮的主治方剂。
【临床应用】
(1)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动者。(《伤寒论》)
(2)苓桂术甘汤治心下悸,上冲,起则头眩,小便不利者。(《方极》)
(3)苓桂术甘汤治饮家眼目生云翳,昏暗疼痛,上冲头眩,睑肿,眵泪多者,加苡仁,尤有奇效。当以心胸动悸,胸胁支满,心下逆满等证为目的。治雀目证,亦有奇效。(《类聚方广义》)
(4)本方治心源性水肿,有一定疗效。
【原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提要】指出痰饮的证治有在脾在肾的不同。
【语释】
微饮是饮邪轻微之谓,由于饮邪内停,阻碍气机,故短气。即上文“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证。水饮停留,皆由阳气不化所致,多有小便不利,且治饮之法,当以利小便为主,故云:“当从小便去之。”但阳气不化,水饮内停,有在脾在肾的不同,由于中阳不运,水饮停留者,其本在脾,必见胸胁支满、目眩等证;因呼者出心肺,故短气为呼气短。由于下焦阳虚,不能化水,以致水泛心下者,其本在肾,必有畏寒足冷,少腹拘急不仁等证;因吸者出肝肾,故短气为吸气短。前者可用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利水;后者可用肾气丸以温肾化水。
【按语】水饮阻碍气机而致短气,有在脾在肾的不同,在脾用苓桂术甘汤,在肾用肾气丸,此即叶桂“外饮宜治脾,内饮宜治肾”的理论根据。
【原文】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提要】指出水饮痼留在胃肠的证治。
【语释】
由于水饮停留,痼结在胃肠不去,阳气不通,故脉沉伏有力。水饮停留于胃,则心下坚满;若未经攻下逐饮,而病者忽然自欲下利,下利之后,心下坚满之证见轻,全身感觉舒快,这是停留之饮邪有欲去自解之势,故云“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假如虽得下利,而病根未除,则去者自去,而新饮仍然日积,故轻快未久,而心下继续坚硬胀满,这是饮邪既有欲去之势,而留饮亦非攻不除,当此之时,可因势利导,用甘遂半夏汤以攻破逐水,下而去之,以绝病根。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校勘】据《千金方》卷十八,“炙”下有“水一升,煮取半升”七字。煎服法作:“右四味,以蜜半升,内二药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顿服之。”为是。
【方解】以甘遂攻逐水饮;半夏散结除痰饮,二味相合,可降逆逐饮。但因甘遂下行之力速,所以用白蜜之甘以缓其急;芍药酸敛以制其峻,二味相合,安中以解药毒。甘草与甘遂相反,此方合而用之者,取其相反相成,以增甘遂之力,而激发留饮使其尽去。
【临床应用】
(1)甘遂半夏汤治下利心下续坚满者,下利拘挛而痛不可近者。(《方机》)
(2)治饮家心下满痛,欲呕吐,或胸腹挛痛者。此方之妙,在于用蜜,故若不用蜜,则不特不得效,且瞑眩而生变,宜遵守古法。(《类聚方广义》)
【按语】这是饮邪久留,病势顽固的痰饮(狭义)证。“虽利心下续坚满”,可知下利之前,即有心下坚满之证。“此为留饮欲去故也”,是解释“利反快”之病机。虽利心下续坚满,脉伏有力,这是应用甘遂半夏汤的主要标志,因本方甘草、甘遂相反而同用,药力峻猛,非审证准确,不可妄投。
再者,本方的煎法,当从《千金方》所载,即甘遂与半夏同煎,芍药与甘草同煎,最后将二汁加蜜合煮,这样才较为安全。
【原文】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提要】指出肠间有水气的证治。
【语释】
由于水饮停于肠间,故腹满。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口舌干燥。宜用己椒苈黄丸以分消水饮,使饮邪从大小便而去,则诸证自愈。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方解】以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于前,使清者从小便而出;葶苈子、大黄攻坚决壅,推饮于后,使浊者从大便而下。这样前后分消,水饮去而腹满自除,脾气得转而津液自生。若渴,则知其为胃热,故加芒硝以泻胃热,这正是《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意。
【临床应用】因肠间有留饮而变水肿者,此方有效,四肢虽或浮肿,仍以腹胀满为主。若腹坚实者,加芒硝,此与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同意,主挫实利水也。(《方函口诀》)
【按语】以上两节,均是痰饮之实证。但上节水饮停留,着重在胃,以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为主证,本节水饮停留,着重在肠,故以腹满,口舌干燥为主证。前者水饮在胃,有自肠欲去之趋势,故用大黄甘遂汤因势利导,峻逐其水;后者,水饮在肠,有二便滞涩之倾向,故用己椒苈黄丸,分消其水饮。
【原文】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提要】指出从呕吐口渴与否,以测知饮邪解与不解,并指出治法。
【语释】
呕吐伤耗津液,应当作渴。若饮邪呕吐后而口渴者,这是饮随呕去,胃阳已复,为病欲解之象。今呕吐后反而不渴,这说明饮邪未去,水饮仍停留在胃中,而呕吐亦必不能止,故用小半夏汤以降逆止呕,散邪涤饮。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方解】半夏和胃止呕,降逆除饮;生姜散饮降逆止呕;二药相合,为呕吐之圣药,止呕之祖方。
【临床应用】
(1)疗呕哕,心下悸,痞鞭,不能食,小半夏汤。又云:文仲疗脚气入心,闷绝欲死。半夏三两,洗切,生姜二升半,右二味,内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极效。(《外台》)
(2)病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者,小半夏汤主之。(《千金方》)
(3)治五噎,胸膈咽喉不利,痰逆食少方。半夏七枚,小者,汤洗去滑,捣,细罗为散,都为一服,以浓生姜汤调服之。患年多者,不过三服差。(《圣惠方》)
(4)水玉汤(即本方)治眉棱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杨氏家藏方》)
(5)玉液汤(本方加沉香水一呷,温服)治七情伤感,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嘈忪悸,眉棱骨疼。(《严氏济生方》)
(6)呕吐甚,或病人恶汤药,呕吐恶心,不能服对症方者,皆宜兼用此方。(《类聚方广义》)
(7)此方为呕家之圣剂,就中最宜水饮之呕,水饮之证,背七、八椎处,如手掌大冷者,以此等证为目的,用此方,百发百中。又胃虚呕吐,谷不得下者,先服此方,不愈者,与大半夏汤,是大、小之别也。(《方函口诀》)
【按语】半夏、生姜为呕吐之圣药,一切呕吐,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呕吐哕下利病篇说:“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气盛者,加橘皮;气虚者,加党参;热盛者,加黄连;便秘者,加大黄;寒盛者,加丁香、吴茱萸。皆有卓效。
【原文】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原文】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提要】指出停饮呕吐的证治。
【语释】
由于水饮停胃,胃气上逆,故突然呕吐。胃有停饮,故心下痞满。水饮阻中,清阳不能上升,故目眩。水饮停胃,上凌于心,故心下悸。以上诸症的产生,皆由胃有停饮所致。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降逆止呕,引水下行。
由于胃有停饮,水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渴则饮水,饮后则胃中蓄水益甚,水饮与胃气上逆,故呕吐。所以说:“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行水止呕。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方解】半夏、生姜行水气而散逆气,能止呕吐;茯苓宁心气而泄肾邪,能利小便。水饮下行排出,则诸证自解。
【临床应用】
(1)半夏加茯苓汤(即本方)治三焦不顺、心下痞满,膈间有水,目眩悸动。(《圣济总录》)
(2)茯苓半夏汤(即本方)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咳嗽呕吐,气短恶心,以致饮食不下。(《和剂局方》)
(3)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结胸证,心下忪满,无大热,头汗出。(《直指方》)
(4)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痰饮汗多,小便不利。(《张氏医通》)
(5)恶阻不能受药者,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若仍不受,可用伏龙肝一钱,置器中,用水二盏搅之,后静置使澄,取一盏半,用此水煎服小半夏加茯苓汤,无不受者。不但治恶阻呕吐,用于诸病呕逆,诸医所束手者,皆得其验。(《医事小言》)
【按语】本节与上节之证相近,因有目眩心悸,故加茯苓一味,以淡渗利水。这里说的“膈间有水”,其实是水停于胃,故以呕吐、眩、悸为主证,即上节“心下有支饮”之意。
【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①,泽泻汤主之。
【词解】
①冒眩:冒是昏冒,眩是目眩,言其头目昏眩较重,呈旋转性眩晕。
【提要】指出胃有停饮苦冒眩的治法。
【语释】
由于水饮停胃,清阳不能上升,浊阴水湿之邪上逆,清窍被蒙,因而头目昏眩较重,呈旋转性眩晕。故用泽泻汤以健脾燥湿利水,水邪去,则冒眩自止。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方解】用白术以补脾利水,脾旺则痰不生;用泽泻以入肾利水,肾强则水饮不蓄,脾肾并健,则痰饮自除,冒眩自止。
【临床应用】
(1)支饮冒眩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坐舟中,如步雾里,如升空中,居室床褥,迥转如走,虽瞑目神,复然。非此方则不能治。(《类聚方广义》)
(2)治心下有水气,苦冒眩,小便不利者。(《方机》)
【原文】假令瘦人①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②,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校勘】“癫”,《千金方》、徐、尤、沈、魏本俱做“颠”(同巅)。为是。
【词解】
①瘦人:即“其人素盛今瘦”之互词。
②癫眩:当作“颠眩”,即颠倒旋转性眩晕之意。
【提要】指出水饮上逆而颠眩的证治。
【语释】
由于脾气亏虚,健运失权,水谷不能变化为精微,充养肌肤,而但变成为痰饮,故其人素盛而今瘦。水饮停积于下,故脐下悸。水饮上逆于胃,则吐涎沫。水饮上泛清阳之位,蒙蔽清窍,故呈颠倒旋转眩晕。不能认为形体瘦而怀疑非水饮为病,故云:“此水也。”当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使水饮从小便而出,水饮去则吐涎沫颠眩等证自愈。
五苓散方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去皮) 白术三分 泽泻一两一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方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淡渗利水,使水从小便而出;桂枝辛温扶阳,化气行水。又加多饮暖水,使其汗出,正是表里分消之法。
【临床应用】
(1)“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伤寒汗出而渴者”。(《伤寒论》)
(2)春夏之交,人病如伤寒,其人汗自出,肢体重痛,转侧难,小便不利,此名风湿,非伤寒也。阴雨之后卑湿,或引饮过多,多有此症。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湿去则愈。(《张杲医说》)
(3)霍乱吐下后,厥冷烦躁,渴饮不止,水药共吐者,严禁汤水药物,每欲饮水,辄用五苓散,但一贴服二、三次为佳,不过三贴,呕吐烦渴必止,吐泻俱止,则必厥复发热、身体惰痛,仍用五苓散,则汗出,诸证脱然而愈。(《类聚方广义》)
(4)治偏坠吊疝方、五苓散煎萝葡子汤调下。(《朱氏集验方》)
(5)治小儿上吐下泻,用五苓散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麻子大,量儿大小,米饮送下。(《经验良方》)
【按语】以上两节均是水饮内停,浊邪上逆,以眩晕为主证。前者“冒眩”,后者“颠眩”,都是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并且后者伴有呕吐涎沫,所以与耳源性眩晕症的病机和表现极类似,临床实践证明用泽泻汤、五苓散合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耳源性眩晕有卓效。
《外台》茯苓饮方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方解】脾虚不能为胃散布津液,因而水停为饮,滞留于胸膈,则满而上逆,以至于吐水,吐伤胃气,所以满不能食。用人参、白术健脾气,以制水饮;生姜、橘皮、枳实除饮消痰以和胃。这样邪去正复,脾胃调和,自能进食。
【按语】因水饮停留于胃肠者,即叫痰饮,故以上自第14节以下,均是论述痰饮病的辨证和治疗。
【原文】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校勘】辄已:《脉经》《千金方》《金鉴》均作“转甚”。为是。
【提要】指出悬饮的症状。
【语释】
水流胁下,谓之悬饮,因两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今水留在胁下,则肝络不和,气机不利,所以胁下痛引缺盆。咳嗽震动,则疼痛更甚。
【原文】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①。
【词解】
①内痛:指胸胁疼痛。
【提要】指出悬饮的脉证。
【语释】
脉沉为病在里,弦脉主饮主痛,悬饮是水停在胁下,病近于里,故脉见沉弦。饮停胁下,肝络不利,气机升降受阻,故胸胁牵引疼痛。
【原文】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提要】指出悬饮的治法。
【语释】
悬饮为水饮内结停留胁下,病属实而不属虚,故用十枣汤峻逐其水,为治悬饮之主方。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七,羸人服半钱,平旦湿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方解】甘遂性苦寒,能泻径隧水湿,而迅速直达;大戟性苦辛寒,能泻脏腑之水湿,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温,能破水饮窠囊,三味合用,能直达水饮结聚之处而峻攻之。但峻攻之剂,损伤正气,故又佐以大枣十枚,安中而调和诸药,使攻下而正不伤,且有补土而制水之意。
【临床应用】
(1)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伤寒论》)
(2)深师朱雀汤,疗久病僻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眩痛,苦挛,眼睛身体手足十指甲尽黄。亦疗胁下支满,饮辄引胁下痛。即本方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为散,先煮大枣十二枚,内药三方寸匕,更煎,分再服。(《外台》)
(3)三圣散(即本方)治久病饮癖成痰,及胁满支饮,辄引胁下痛。(《圣济总录》)
(4)以十枣汤为末,用枣肉和丸,以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三因方》)
(5)治小瘤方。先用甘草熬膏,笔蘸妆瘤四周,干而复妆,日三次。后以大戟、芫花、甘遂,右等为细末,米醋调,别笔妆傅其中,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自然焦缩。(《直指方》)
【按语】以上三节是论述悬饮的证治,十枣汤是攻水之峻剂,长于泻胸腹积水,为治悬饮之主方。其泻水力量之强弱,与煎服方法有密切关系,若以三药为末,每次五分至一钱,用枣汤冲服,日一次,即能大便泻水数次。若将药末纳枣汤中再煮一至二沸,则泻下之力较缓。所以冲服泻下力最猛,且喉部有热辣刺激感,煮服则泻下之力缓,且煮的沸数越多,则泻下之力越小,煮服喉部刺激感也甚轻。控涎丹(即十枣汤去芫花加白芥子各等份,为末,神曲糊凡)为十枣汤之变方,剂量易于掌握,疗效相同。
【原文】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提要】指出支饮的症状及其转归。
【语释】
水饮停留于胸肺者,谓之支饮。今水留在胸,阻遏肺气,故短气。水饮内停,津液不能上升,故口渴。这是支饮的症状。肺主皮毛,四肢为诸阳之本,水饮停于胸肺,流于关节,则四肢历节痛。水气篇说“脉得诸沉,当责有水”,病由水饮内停,非外来之邪,故脉沉。这是溢饮的症状。
【按语】此节说明支饮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归为溢饮。因而四饮的划分,主要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和临床表现的证候而确定。本篇第2节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所以支饮近表,有转归溢饮的可能。
【原文】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提要】指出支饮发作的症状。
【语释】
由于饮邪停伏于膈上胸肺之间,故以咳喘胸满吐痰为主证。一经触冒外寒,则外邪引动内在伏饮,内外合邪,疾病发作,发则恶寒发热,背痛,腰痛,这是风寒束表之候。同时咳喘吐痰加重,这是伏饮为患之象。由于喘咳剧,窍道疏,故目泣自出。饮发于内,寒束于外,阳气亏虚。经脉失于温养,故周身动震颤,不能自主。这种病情,可以断为伏饮内发之证。
【按语】此节陈念慈认为是哮喘,颇有见地。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呼吸困难疾患,由于痰饮内伏,而为风寒、饮食等所诱发,发则痰随气上,气因痰阻,痰气相搏,阻塞气道,哮喘发作。根据内饮外寒,又有阵阵身剧的兼证,所以用小青龙汤加附子,比较合适。
【原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①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②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词解】
①黧黑:是黑而晦暗。
②虚者:指心下虚软。
【提要】指出支饮的重证及治疗经过。
【语释】
膈间有支饮,阻碍肺气,故气喘胸满。水饮波及于胃,故心下痞坚。寒饮内停,故脉象沉紧。水饮结聚,营卫运行不利,故面色黧黑。发病数十日,曾经吐、下诸法治疗,病仍不愈,这是支饮的重证,而且病情虚实错杂,故用木防己汤以补虚散结,清热利水。如饮邪属于虚结的,服之即愈。如属于实结的,则服药后心下续坚满,因此不能用原方治疗,所以减去不能治饮邪实结的石膏,加芒硝咸寒以治心下痞坚,加茯苓以导水下行,方能符合病情。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方解】防己苦寒行水;桂枝辛温通阳,二味相合,辛苦相兼,可以行水气而散结气,则心下痞坚可除。因病得之数十日之久,又经吐、下,可知胃阴伤而虚气逆,故用人参补虚养阴益气,石膏清热降逆,水去阴复逆平,则喘满面黧黑自愈。
【临床应用】
(1)此方治膈间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者。膈间水气、非石膏不能坠下。(《方函口诀》)
(2)治喘满,心下痞坚者;肿满,心下鞭满者,短气;或逆满而痛,口渴者。(《方机》)
(3)加减木防己汤(即本方去人参加杏仁、苡仁、通草)。治暑湿痹。风胜则引,引者,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加滑石、萆薢、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芪、炙草;兼痰饮者,加半夏、厚朴、广皮。(《温病条辨》)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人参 茯苓各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临床应用】
(1)此证用木防己汤而痞坚和,心下虚软者,喘满全治,不复再发也。若心下坚实依然不解者,是病根未除,故喘满一旦虽退,不日再发,加茯苓芒硝以破其坚垒,决其水道,则病之根底全解散,诸症脱然而去。(《类聚方广义》)
(2)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木防己汤证而不烦渴,小便不利,痞坚甚者。(《方极》)
(3)此方治水气久不去,唇口之皮坚厚枯燥,如枯木之无润泽,心下痞鞭,胸中不利,微喘者。(《方函口诀》)
【原文】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校勘】胸满:《金鉴》、尤本俱作“腹满”。是。
【提要】指出支饮兼有腹满的治法。
【语释】
支饮兼见腹满,腹中痛而大便闭结,是胃家实证为当前主要病情,故用厚朴大黄汤以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方解】本方与小承气汤的药味,煎法全同,不过小承气以大黄为主,朴、枳为辅;本方是以朴、枳为主,大黄为辅,因气行则水行,故其目的在于行气逐水,除满通便。
【按语】小承气汤用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本方用大黄六两,厚朴一尺,枳实四枚,均是三味同煎。可知本方行气除满泻下之力,较小承气汤为大。厚朴三物汤,用大黄四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且大黄后入;本方大黄之用量虽较前者为重(多二两),但三味同煮,且气药少于前者(陆彭年考正:桂枝一尺半两为正,甘草一尺二两为正,推测厚朴一尺当重四、五两),所以本方行气除满通便之力,实较厚朴三物汤为轻。
【原文】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提要】指出支饮的证治。
【语释】
支饮是水停胸肺,痰涎壅塞,肺气不利,故见胸闷喘咳,呼吸困难等证,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气闭而逐水饮。
【按语】此为支饮的水气相扰,胸中邪实证。《灵枢·五味》说:“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呼则出,吸则入。”今水停胸膈,阻塞于肺,大气出入不利,故见以上诸证。所以用葶苈子以逐胸中之水;大枣甘以补脾,而且能制葶苈子之苦,使不伤胃。本方为支饮之主方,且本方不仅用于支饮,凡是气水相扰,胸中邪实的皆可用之。又以上五节,皆是论述支饮的症状和治法。
【原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提要】指出溢饮的证治。
【语释】
溢饮是水饮停于四肢肌腠,其症状是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饮既在表,故治疗大法,宜因势利导,当发其汗。但应具体分析,溢饮有邪盛于表而兼有郁热者,每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喘,烦躁者,用大青龙汤,以发汗兼清郁热。亦有表寒里饮俱盛者,则见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胸痞干呕,咳喘者,应用小青龙汤,以发汗兼温化里饮。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方解】麻黄配桂枝以发汗解表;伍杏仁以宣肺平喘;配石膏以散发郁热,发越水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以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伤寒论》)
(2)溢饮者,四饮之一,此水气溢于表者,其变,或有肿如风水者;或有痛类痛风者;如此类,大青龙汤取微似汗,即愈。(《方舆轨》)
(3)大青龙汤治喘及咳嗽,渴欲饮水,上冲或身痛,恶风寒者。(《方极》)
(4)此方为发汗之峻剂,无论已,其他溢饮或肺胀,其脉浮大,表证盛者,用之有效。又天行赤眼或风眼初起,此方加车前子大发其汗、奇效。(《方函口诀》)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温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小青龙汤为麻、桂合方去杏仁、姜、枣加细辛、干姜、五味、半夏而成。以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配芍药之酸收以防发汗之太过;细辛辛散,五味酸敛,二者相伍,开合相济以镇咳;干姜温肺,半夏降逆化痰,二者相伍,温降相借以逐水;再伍以桂枝、细辛,则温化水饮之力益强;甘草和中。
【临床应用】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伤寒论》)
(2)细辛五味子汤(即本方)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御药院方》)
(3)杂病肤胀水肿证,用此发汗而利水。(《医宗金鉴》)
(4)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咳喘者。又用于溢饮咳嗽,其人咳嗽喘急,遇寒暑,则必发,吐涎沫,不能卧,喉中涩,此为心下有水饮,宜此方。若上气烦躁者,加石膏。(《方函口诀》)
【按语】大、小青龙汤虽同治溢饮,但用大青龙的目的在于发汗,用小青龙的目的在于行水。方中行说:“大青龙兴云致雨,小青龙倒海翻江。”喻昌(字嘉言)亦说:“大青龙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鼓波而奔苍海。”这都是说明一主发汗,一主行水。大青龙汤证以发热为主;小青龙汤证以咳喘为主。大青龙治无形之热;小青龙治有形之寒。柯琴(字伯)说:“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所以前者重用麻黄,配以石膏,在于发汗以清热;后者麻、桂等量,配以干姜、细辛、半夏,在于散寒以温化水饮。
【原文】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提要】指出水饮致咳的脉象和治法。
【语释】
久咳不愈,谓之咳家。弦脉主水,咳而脉弦,说明是水饮内停,上逆犯肺所致,不去其水,咳终难愈,故用十枣汤峻逐其水,水去则咳自止。
【原文】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提要】指出水饮咳嗽的证治。
【语释】
饮停胸肺,久而不去,谓之支饮家。支饮本无心烦、胸中痛的证候,今水饮停积,射肺则咳,动心则烦,阻遏阳气则胸中痛,这是水邪上凌于心,阻碍气道,心肺俱病,病情恶化,有突然死亡的可能。如果不发生剧变,转为慢性咳嗽,延至一百日,甚至一年,但正气尚未甚虚,咳烦胸中痛之证仍在,仍当去其水饮,拔除病根,诸症才能痊愈,故仍宜十枣汤峻逐其水,邪去则正自安。
【按语】以上两节,均是水饮致咳,久而不止的证治。一般说新病多实,但新病未必皆实;久病多虚,但久病未必皆虚。临证时应以当前全身情况和临床表现为依据,如病程虽久,但正气尚未甚虚,全身情况尚好,而“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悬饮内痛”“咳烦胸中痛”等症状仍在,即可用十枣汤以峻逐饮邪,不可以病久必虚,不敢攻邪而贻误病机。
【原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提要】指出水饮咳嗽的预后。
【语释】
痰饮致咳,数岁不愈,若脉象虚弱,这是正虚邪衰,脉证相应,故为可治。若实大而数,这是邪盛正虚,脉证不应,预后不良。若脉虚,而见头目昏眩,这是正虚而水饮停留,清阳不升,浊邪上逆所致,故云“此属饮家”。当以治饮为主,水饮去则诸证自解。
【按语】本节以久病体虚,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不唯痰饮咳嗽的预后如此,其他疾病亦是这样。这与《内经》所说“久病脉弱者生,实大者死”,同一意义。
【原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提要】指出内饮外寒咳嗽的证治。
【语释】
由于内有停饮,多为外寒所诱发,以致内外合邪,寒饮射肺,肺气上逆,故咳嗽、气喘而不能平卧,所以用小青龙汤以解外寒而温化水饮,寒饮去则咳喘自平。
【按语】本篇第2节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所以无论支饮或痰饮咳嗽,凡兼有外寒者,用小青龙汤均有卓效。
对于水饮咳嗽的病因和症状,《外台》有较详细的论述,卷九引许论咳嗽病说:“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滞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致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穹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能平眠。”可作参考。
【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提要】指出下焦阳虚,误服小青龙汤的变证和治法。
【语释】
小青龙汤为辛温大散之剂,只适宜于形气俱实的患者,若患者下焦阳气素虚,服小青龙汤以后,痰唾多而口燥,这是寒饮将去之象,与“呕家渴者为欲解”同一机转。由于肾阳素虚,用麻、辛发散,而下焦阳气更伤,肾阳不足,故寸脉沉而尺脉微。阳虚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逆冷。下焦阳虚,单用辛散,则易引动冲气,《灵枢》说:“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冲气内动,故气从小腹上冲胸咽。阳气亏虚,四肢失养,故手足麻痹。冲气上逆,浮阳外越,故面翕热如醉状。由于冲脉为病,是时发时止的,所以冲气上逆,则时而昏冒;冲气下归,则时流阴股。下焦阳虚不化,故小便难。当此之时,以冲气为急,故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以敛气平冲,治其气冲。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平冲气;配茯苓能引逆气下行;五味子能收敛耗散之气,使虚阳不致上浮。
【原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枝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提要】指出冲气已平,水饮复发的证治。
【语释】
服上方以后,冲气即止,但咳嗽、胸满之证,又复发作,这是冲气虽平,而水饮复动,上逆犯肺所致,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之平冲逆,加干姜、细辛温化水饮,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
【方解】冲气即平,故不用桂枝;寒饮复动,上逆犯肺,故加干姜、细辛、合茯苓、甘草、五味,以消饮驱寒,泻满止咳。
【按语】本节的重点,不在气冲,而在咳满,所以上方去降冲的桂枝,加干姜、细辛,温化寒饮而止咳满。
【原文】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提要】指出冲气与水饮上逆的鉴别和治法。
【语释】
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即止,这是姜、辛的功效已著,为病情缓解之象。但有引动冲气和水饮未除两种情况,其鉴别点是:如果出现口渴,冲气复发的情况,这是因姜、辛温热转从燥化,引动冲气。仍当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如果出现口渴反止,冲气上逆的情况,这是水饮未除。因如为姜、辛温热化燥,引动冲气,则当口渴不止,今口渴反止,则知是饮邪内盛。与“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今反不渴者,心下有支饮故也”同意。而这种冲气为饮邪上逆,非下焦冲气。因冲气与水饮上逆,均有眩冒之证,二者鉴别在于冲气之眩冒而不呕,水饮上逆之眩冒必呕吐。今服热药而不渴,反加上逆呕吐,这属水饮未除无疑,故仍用原方加半夏,以去水止呕。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方解】半夏能去水降逆止呕,苓甘五味姜辛汤加此一味,可治咳满冒呕等证。
【按语】冲气为病,口渴冒眩而不呕,并无咳满;水饮上逆,则口不渴而冒眩呕吐,并有咳满。故前者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以敛纳冲气;后者宜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以温化水饮,降逆止呕。
【原文】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提要】指出水去形肿的治法。
【语释】
水饮已去,胃气转和,故呕吐止。但饮气外溢,故见身体浮肿,可于前方加杏仁一味,以宣利肺气。因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利则水饮消,形肿可随之而愈。从水肿一证而论,本应加麻黄以宣肺发汗消肿,但由于本有寸脉沉尺脉微,手足痹等气血俱虚证,故不能用,若违犯病情,而误用麻黄,必更耗散其阳,而发生手足厥逆之变。
【按语】本节主要说明血虚不可发汗的道理,自作注脚,意义显明。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方解】杏仁苦温,内通肺气,外散水气;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此一味,可以温化水饮,宣肺利气消肿。
【原文】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提要】指出水饮挟热的治法。
【语释】
“若”字,是紧承上节而言,谓前证悉俱,又兼有面热如醉的症状,这是饮热上冲,胃热循经而上行于面之故,所以即于消饮药中,加大黄一味以下其热。此与冲气上逆,“其面翕热如醉状”不同。冲气上行,病属下焦阴中之阳上越,故用苓桂五味甘草汤酸温以敛纳冲气;此属中焦阳明之热上熏于面,故加大黄以苦寒泻热。
【按语】“此为胃热熏其面”,有两层含义,一为饮热上逆,一为胃热上冲。正因饮邪挟热,胃热上冲,故既用姜辛之热以温化水饮,又用大黄之寒以泻热。这样辛、苦、热、寒并用,各自为功,并行不悖,恰合病情。再者,胃热上冲之“面热如醉状”,与冲气上逆之“其面翕热如醉”有根本的不同,亦与表证不解之“面色缘缘正赤者”有原则的区别。属虚属实,在表在里,必须注意分辨。
苓甘姜味辛夏仁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方解】大黄苦寒,能荡涤肠胃,下结泻热;配姜、辛之热,以祛水饮。
【按语】以上六节,等于一份痰饮咳嗽的完整病历,详细记载了服小青龙汤以后的各种变化。在治疗上,药随证转,具体反映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我们要领会其辨证精神和用药准则,对于提高临床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 语
凡由于肺、脾、肾三脏阳虚,气化不行,水饮潴留于局部者,即叫痰饮病。由于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因此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之分。水饮停留于胃肠者,谓之痰饮;水饮停留于胁下者,谓之悬饮;水饮停留于四肢肌腠者,谓之溢饮;水饮停留于胸肺者,谓之支饮。本篇以四饮为纲,凡水饮病皆不外此四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饮病的总则。
痰饮的主证,是背寒冷如掌大,胸胁支满,目眩,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由水饮而致的短气,有在脾在肾的不同,在脾当兼有上述主证,用苓桂术甘汤;在肾当兼有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用肾气丸。呕而不渴者,用小半夏汤。卒呕吐,心下痞,眩悸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用泽泻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颠眩,用五苓散。至于痰饮的实证,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用甘遂半夏汤。腹满,口舌干燥,为肠间有水气,用己椒苈黄丸。
悬饮的主证,是引胁下痛,脉沉而弦,悬饮内痛,咳嗽则辄甚,以十枣汤为主方。
溢饮的主证,是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根据病情寒热,以大、小青龙汤为主方。
支饮的主证,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方。若兼外寒表证者,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者,用木防己汤。若心下坚满不去,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支饮腹满者,用厚朴大黄汤。
水饮咳嗽,脉弦、心烦、胸中痛,病程虽久,仍宜十枣汤。外寒内饮、咳嗽气喘不能平卧,用小青龙汤。若下焦阳虚,误服小青龙,可引动肾气,冲气发作,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