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本篇主要讨论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的症状和治法。至于胸满,仅是瘀血的一个证候,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惊和悸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有所触而动的为惊,无所触而动的为悸,所以惊之证是发于外,悸之证是发于内。但二者亦每相联系,悸者每易惊,惊之后亦必悸,所以一般通称惊悸。
本篇的重点,以讨论血证为主,因惊悸属于心病,血又为心之所主,胸满又是瘀血的一个症状,所以将惊悸、吐血、衄血、下血、胸满和瘀血等合为一篇。
【原文】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提要】指出惊与悸的脉象和区别。
【语释】
《频湖脉学》说:“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因惊自外来,惊则气乱,故脉动的主惊。悸自内生,多由心气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脉弱无力的为悸。
【按语】动脉主惊,弱脉主悸,惊则偏实,悸则偏虚,治惊多宜镇静,治悸多宜温补。
【原文】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①,知衄今止。
【提要】从脉证以判断衄血的预后。
【词解】
①目睛慧了:谓目睛清明。
【语释】
尺脉主肾,尺脉浮为肾虚火浮;目为肝之窍,目睛晕黄,为肝有郁热,肝为血脏,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迫血妄行,故知衄未止;如目睛清明,晕黄已去,则肝热已退,阴复火降,故知衄可止。不言其脉,是省笔法,则尺亦不浮,已在其中。
【原文】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提要】指出衄血有表热里热的不同,并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语释】
凡表邪不从汗解,必郁而为衄;里热不从下泄,亦必逆而为衄。春夏阳气方升,表热居多,所以春夏衄血,多属太阳表邪所致,故云“从春至夏衄者,太阳”;秋冬阳气方降,里热居多,所以秋冬衄血,多属阳明里热所致,故云“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按语】本节是说明衄血的分类,并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所谓“太阳”“阳明”,不应作经络看,应作表里看。《伤寒论》说:“太阳病脉浮紧,不发汗,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又说:“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就是表里的说明。春夏阳气外发,故春夏衄者,太阳表热为多,秋冬阳气内藏,故秋冬衄者,阳明里热为多。这是一般的原则性的分类。当然春夏衄血,亦有里热者,秋冬衄血亦有表热者,又在临床审证,不可拘泥。
【原文】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①,脉紧急,直视不能眴②,不得眠。
【词解】
①额上陷:谓额上两旁动脉因血脱于上而下陷不起。
②眴:同瞬,目睛转动的意思。
【提要】指出衄家禁汗及误汗后的症状。
【语释】
衄家则失血必多,血与汗皆属阴,若再误发其汗,则重伤其阴,阴血亏虚,则额旁之脉不能充盈,故额上陷。阴血虚,筋脉失于濡养,故脉紧急。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而失所养,故目瞪直视不能转动。目瞪不能合,故不得眠。
【原文】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提要】指出失血的脉证。
【语释】
患者面无血色,这是失血后的表现。《灵枢·决气》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无寒热,说明病不在表,不是由于外感所致的失血。如脉见沉弦,脉沉以候肾,弦以候肝,肾阴不足,肝木失养,阴虚火炎,阳络受伤,故主衄血。这与虚劳篇所说“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同一病机。如脉见浮弱,重按不见,这是血脱于下,阳浮于上,故主崩漏便血。如见咳烦的症状,则知肺阴虚而火旺,热伤肺络,故咯血吐血。
【原文】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提要】指出吐血的预后。
【语释】
吐血,为阴虚火旺,阴血受伤之候。再加气逆于上,则咳逆上气;内热炽盛,则脉数身热;热盛气逆,则必然不能安卧,以吐血之体,再兼咳逆上气,脉数身热,不得卧之证,这是阴血亏虚,阳气独亢,气血交病之象,火愈旺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火愈旺,阴虚火旺则血上逆,咳嗽气逆则血亦愈上逆,正如尤怡(字在泾)说:“有不尽不已之势。”而吐血不止,终至血脱气亡,故主死。
【按语】本节为阴血已亏,阳气独胜,气血交病,故预后不良。唐宗海说:“血随气为运行,气以血为依归,但病血而不病气,则气足以资血源为可治;但病气而不病血,则血足以招气归,亦为可治;惟气血交病,则不可治矣。”本节即属此候,故称为死证。陈念祖主张用二加龙牡汤(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去桂加附子白薇)加阿胶,可作参考。
【原文】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者也。
【提要】指出酒客吐血的病理。
【语释】
酒客是湿热内积于胃,上熏于肺,肃降失常,故咳嗽。酒客咳嗽者,必致吐血,这是因为饮酒过度,湿热内盛,咳伤肺络所致。
【按语】吐血的原因不一,有气虚不摄者;有阴虚火旺者;此则为湿热熏蒸之吐血。治疗时不可专治其血,当以清湿热为主,仲景未出方,后世多主张用泻心汤。
【原文】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提要】指出虚寒吐血衄血的脉象。
【语释】
革脉包括弦和大两种形态。弦脉的本象是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但革脉的弦,是重按则减,故云:“弦则为减。”大脉的本象是振幅大,按之有力;但革脉之大,是大而中空,成为芤象,故云:“大则为芤。”重按减弱的弦脉是主寒证;大而中空的芤脉是主虚证;这两种脉象相合,则为革脉,所以说:“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女得此脉象,多有小产或漏下之患;男子得此脉象,多有吐血,衄血。
【按语】本节与血痹虚劳篇第11节的文字略同,因本篇主要论述吐血衄血,所以去掉最后“失精”二字。
【原文】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提要】指出亡血家忌汗。
【语释】
凡一切失血证,均叫亡血,亡血阴液受伤,禁忌发汗,若误发其汗,不仅更伤阴,而且可伤阳,阳亡则卫气必虚,故寒栗而振。
【按语】本节与第4节均为亡血误汗之变证,但彼为误汗伤阴,故出现脉紧急,直视不能瞬,不得眠。此为误汗伤阳,故出现寒栗而振。一般来说,凡阴虚火旺之失血,发汗必伤阴;气虚不摄之失血,发汗必亡阳。
【原文】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提要】指出瘀血的脉证。
【语释】
由于瘀血壅滞,气机不利,故胸满。瘀血内阻,则新血不生,不能上荣于唇,故唇色枯萎不泽。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血有瘀滞,故舌色青紫或有瘀斑。瘀血内阻,兼有郁热,故口燥欲漱水;热在血分,气分无热,故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说明并无外感。脉微大来迟,是脉涩不利之象,为瘀血壅滞,脉道不利之故。今舌青,脉涩而胸满,是为瘀血之胸满无疑,为身半以上的瘀血证。今腹部本不胀满,但患者自觉腹满,这是瘀血在腹部深处所致。所以舌青脉涩,腹不满,其人言我满,是半身以下之瘀血证。
【原文】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提要】指出瘀血的症状和治法。
【语释】
患者自觉有热,心烦胸满,口舌干燥,渴欲饮水,但诊其脉并无热象,这是由于热伏阴分,瘀血有热所致。瘀血不去,则郁热不解,所以当用下瘀血法治疗。
【按语】一般来说,热在气分则口渴,热在血分则不渴。但瘀血热甚,亦有口渴的,唐宗海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四物汤加枣仁、丹皮、蒲黄、三七、花粉、云苓、枳壳、甘草;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牛膝,皆治之。”可作参考。
【原文】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提要】指出火邪致惊的治法。
【语释】
火邪是言其病因,古人治病有火熏、艾灸、温针等法以发其汗,由于火劫发汗,损伤心阳,神气浮越,故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等证,《伤寒论》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又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所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宣心阳镇心神。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以桂枝、甘草宣心阳;蜀漆发散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对惊证有卓效。
【临床应用】
(1)治惊狂,起卧不安者,或火逆烦躁,胸腹动剧者,及疟疾而有上冲者。(《方极》)
(2)不寐之人,彻夜不得一瞑目,及五六夜,必发狂,可恐也,当亟服此方。(《方舆》)
(3)此方主火邪,故烫火伤烦闷疼痛者,又灸疮发热者,皆有效。(《方函口诀》)
【原文】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提要】指出水饮致悸的治法。
【语释】
由于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被遏,故心下悸动,宜用半夏麻黄丸以宣阳逐饮。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三丸,日三服。
【方解】半夏蠲饮化痰;麻黄宣发阳气。妙在作丸少服,则麻黄之辛温,不致耗津,而但升引阳气;半夏之苦辛,不特蠲饮气,并能和养中气。
【临床应用】
(1)治寒饮停蓄作悸,脉浮紧者。(《张氏医通》)
(2)治喘而呕者。(《方极》)
【按语】痰饮心下悸一般多用桂枝、茯苓,以桂枝宣心阳,茯苓利水邪。此用半夏、麻黄通阳消水,方法稍异。前者是助心火以散寒邪,健脾土以利水气;后者是通太阳以泄水气,降胃土以消痰饮。
第1节“弱则为悸”与本节水饮致悸不同,彼则为虚,此则为实;彼则宜温补,此则宜通利。
【原文】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提要】指出虚寒吐血的治法。
【语释】
吐血服寒凉之药久而不止,乃中气虚寒,气不摄血所致,多兼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故用柏叶汤以温中止血。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方解】以柏叶清降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使气能摄血;马通汁(即马粪用水化开,以布滤之,澄清)微温,止血而引之下行。无马通以童便代之亦佳。
【临床应用】
(1)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即本方加阿胶)。又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即本方去柏叶加竹茹阿胶,《千金方》)
(2)治咳血干呕,烦热腹痛,脉微无力者。又能止衄血。(《类聚方广义》)
【按语】血属阴,全赖冲和之阳气以运行,气寒则血脱,气热则血逆,气寒血脱者,当温气以摄血;气热血逆者,当清热以止血。本方为温气摄血之剂,陈念祖说:“愚每用此方,病家皆惊疑不能听,余拟加减法:用生柏叶五钱,干姜炮透一钱五分,生艾叶三钱,水一杯半,马通一杯,煎八分服。如无马通,以童便代之。”此外《千金方》于本方加阿胶三两,均可资参考。
【原文】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校勘】心气不足,《千金方·心虚实门》作“心气不定”。是。
【提要】指出热盛吐、衄的治法。
【语释】
由于心火旺盛,壮火食气,导致心气不定。心阴不足,邪火有余,逼血妄行,故吐血、衄血。所以用泻心汤以苦寒清热,降火止血。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方解】以黄连、黄芩苦寒泻心火,清邪热,除邪以安正;尤妙在大黄之苦寒通降以止其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唐宗海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热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故为火热旺盛,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之良方。
【临床应用】
(1)治衄血无时,三黄散,大黄一两、黄连、黄芩各半两。上细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蜜水亦得。(《本事方》)
(2)川芎三黄散,治实热衄血。于本方加川芎,各等分,每服二钱,食后井水调服。(《直指方》)
(3)犀角地黄汤,于本方加犀角、地黄,治热甚,血积胸中。(《拔萃方》)
(4)衄血用诸药无效者,用三黄汤心汤加荆芥二钱,有奇效。(《先哲医话》)
【按语】柏叶汤与泻心汤,一温一寒,是治血证两大法门,前者为气寒血脱,当温其气;后者为气热血逆,当泻其热。气寒血脱者,常见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气热血逆者,常见面红,舌赤苔黄,心烦便秘,脉数有力。
【原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提要】指出虚寒便血的证治。
【语释】
大便在先,血液在后,出血部位多在小肠或胃,因小肠、胃距肛门较远,故名远血。主要由于中气虚寒,不能统摄,而血渗于下所致,所以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
黄土汤方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方解】灶中黄土即伏龙肝(灶心土),温中止血;附子温阳散寒;白术、甘草健脾补中,四者配合健脾温中祛寒,以恢复脾脏统血之功能。干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一味作为反佐,制约温燥之品,以防其太过。为温脾摄血之良剂。
【按语】本方不仅能治下血,即吐血、崩漏不止等,凡属脾阳亏虚,统摄无权,兼见面色萎黄,掌中烦热,腹痛喜按,恶寒体倦等证,均可用之。陈念祖以灶心黄土易赤石脂一斤,附子易炮干姜二两炮紫,或加侧柏叶四两,络热加鲜竹茹半斤。可作参考。
【临床应用】
(1)黄土汤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舌色刷白,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类聚方广义》)
(2)妇人崩血不止,男子下血,久久不愈,面色萎黄,掌中烦热,爪甲干色,脉数胸动,或见微肿者,得效,是禁血之剂也。(《用方经验》)
【原文】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提要】指出湿热下血的治法。
【语释】
下血,先见血后大便,出血的部位多在大肠或直肠,因大肠、直肠距肛门近,故名近血,主要由于湿热伤于大肠所致。所以用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以止血。
【按语】以上两证,一属虚寒,一属湿热,是治下血的两大法门。一般来说,远血病位在胃或小肠,其病机为脾气虚寒,不能统血;近血病位在大肠或直肠、肛门,其病机为湿热下注,即今之脏毒、痔漏的疾患。唐宗海说:“赤豆发芽排脓,能通血分之毒。”以上二方,在临床上,不能局限于远血、近血,必须从全面症状出发,加以考虑,如大便下血,腹痛肠鸣,四肢逆冷,面色萎黄,脉象沉弱而迟者,不论近血、远血,或者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皆可用黄土汤。如大便下血不多,或如赤豆汁,或兼脓液腹中痛,脉数者,则宜用赤小豆当归散,或加清热解毒凉血之品。
结 语
本篇主要讨论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几种疾病,而是以血证为主。
动脉主惊,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为主方。水饮凌心之悸,用半夏麻黄丸,此与“弱则为悸”是两种病情,一实一虚,在治疗上,不能混淆。
瘀血的临床特点,是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脉微大来迟(涩),兼胸满者,为身半以上之瘀血证。兼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者,为身半以下之瘀血证。
吐血、衄血属于虚寒者,或服寒凉止血药而不止者,用柏叶汤以温气摄血;属于实热而逼血外溢者,用泻心汤以泻火清热止血。
下血有远血、近血的不同,属于脾寒不能统血的,用黄土汤;属于湿热下血的,用赤小豆当归散。治吐、衄、下血,方虽仅四首,但有温有寒,有虚有实,各具法度,提示我们治疗血证的规矩准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