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夏生姜治疗呕吐的方法

半夏生姜治疗呕吐的方法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主要讨论呕吐、哕、下利三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辨证和治疗。哕即呃逆,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呕吐和哕属胃病,下利属肠病,本篇条文在全书各篇中为最多,可以说是胃肠疾病的专篇。呕吐在病情上,有寒、热的不同。这就明确地指出治疗本病的原则。脉紧而涩,其病难治。由于胸阳不足,寒邪上逆,而致胃失和降,故呕吐。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

本篇主要讨论呕吐、哕、下利三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辨证和治疗。哕即呃逆,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呕吐和哕属胃病,下利属肠病,本篇条文在全书各篇中为最多,可以说是胃肠疾病的专篇。

呕吐在病情上,有寒、热的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六元正纪大论》说:“火郁之发,民病呕逆。”《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在脏腑上,与胃、脾、肝、胆关系密切,《素问·脉解》说:“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灵枢·经脉》说:“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四时气》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吐,故曰呕胆。”本篇所论述的呕吐,与《内经》的精神是一致的。

哕,即呃逆,是胃气上逆所致。《素问·宣明五气》说:“胃为气逆,为哕。”本篇对本病论述简略,需参考后世有关各著。

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由于下利的病因,有实滞、湿热、虚寒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就有攻下、清利湿热和温补脾阳等的不同方法。

本篇条文,多重复见于《伤寒论》和本书痰饮咳嗽篇,目的在于将各种不同病因和类型的呕吐、哕、下利综合为一篇论述,以尽胃肠病的病机变化。故应与《伤寒论》及痰饮篇结合研究。

【原文】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 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校勘】故也之间,《脉经》有“吐”字。脉弦以下另作别条。为是。

【词解】

①膈气:指心气、宗气而言。

②胃反:病名,后世又作反胃。

【提要】指出胃反的病因、病理。

【语释】

患者脉数,数脉本主热,如因胃中邪热而见数脉,应该食欲亢进,现在不能食而反呕吐,这是由于发汗太过,以致阳气微弱,心气亦虚,故脉变数,这时的脉数,并不主热,而是阳微心膈气虚所致,故云“客热”,亦即假热之意,其本质是胃中虚冷,故不能纳谷而呕吐。

脉弦是土虚木贼之象,故云“脉弦者,虚也”。又弦脉主寒,因本来寒在于上,医又用寒药攻下,损伤胃阳,以至不能消化水谷,形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反证。脉弦为寒,今不曰寒而曰虚,乃此弦非寒自外来,为胃虚生寒,胃虚且寒,故为呕吐。

【按语】此节说明误汗误下所形成的呕吐,应分两段看,“胃中虚冷故也”以上,是说明由于误汗伤阳而形成的呕吐;“脉弦者”以下,是说明由于误下伤阳所形成的胃反。

【原文】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提要】指出脉数的病机。

【语释】

脉微而数,数与微合,则数而无力可知。即上节“阳微,膈气虚,脉乃数”之数,产生这种脉象的机制,主要由于气虚血少,全身虚寒所致。故云“微则无气”,无气,犹言气虚,气、荣、血三者是相互资生的,气以营为主,故云“无气则营虚”,营为血之源,所以“荣虚则血不足”,卫气荣血俱虚,则胸中的宗气亦必虚衰,因而胸中寒冷,引起胃反证。

【按语】以上两节,说明胃反多由胃腑虚寒所导致,当以温养胃气为主,尤怡说:“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真气为主……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而其病益甚矣。”这就明确地指出治疗本病的原则。

【原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提要】指出胃反的病理、症状和预后。

【语释】

趺阳脉以候脾胃,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胃以降为和,故趺阳脉不应浮,浮则胃气升而不降,主胃阳虚,故云“浮则为虚”;脾以升为健,故趺阳脉不应涩,涩为脾阴不足,故云“涩则伤脾”。胃脾两虚,不能消化水谷,以致形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为隔宿所食之不消化食物,这是胃反的临床特点。

脉紧为寒盛,涩为津伤阴亏,是因为胃虚而寒,因寒而燥的现象,病为胃阳脾阴两虚,助阳则伤阴,滋阴则损阳,故云“难治”。

【按语】胃反后期,上为呕吐不纳,下为粪燥如羊矢,即是脾阴不足之征,若胃阳不虚,治阴不虑损阳,尚为可治;若胃阳亦虚,补阳则伤阴,滋阴则损阳,故为难治。

【原文】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提要】从呕渴的先后以测知饮邪的去留。

【语释】

水饮停胃而呕,呕后而渴,此为饮随呕去,胃阳将复,故为欲解。若水饮内停,津液不升,则口渴,渴而饮水,则水饮愈聚,停留于胃则呕吐,所以先渴后呕的,为水停胃中,故属饮病。

呕吐的患者,势必损伤津液,故应当口渴,今反不渴,说明胃中停饮未去,故云“此属支饮”。

【按语】此节以呕渴的先后,辨别水饮的去留,先呕后渴,为水饮已去;先渴后呕,为水饮仍留;呕而不渴,为水饮未去。本书痰饮咳嗽病篇,先渴后呕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呕而不渴者,用小半夏汤。

【原文】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提要】指出胃有痈脓的呕吐,不可用止呕药治疗。

【语释】

《素问·病能篇》说:“热聚于胃口不行,故胃脘为痈。”今呕家有痈脓,则知是胃有痈脓,因痈脓而致呕,这是脓从呕出,正气抗邪外出的表现;如用药止其呕吐,则反逆其病机,与病情不利;且痈脓留积,易引起变证。正确的治疗,是治胃的痈脓为主,胃痈好了,则呕吐自止,故云“脓尽则愈”。

【原文】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提要】指出自欲吐的患者,不能用下法治疗。

【语释】

患者自欲吐,感觉以吐出为快,这是病邪在上,正气抗邪有上出之势,治法应因势利导,因而越之,断不可误用攻下,而违反正气抗邪的自然趋势,否则,不独不能愈病,反而使病情加剧,甚或促使恶化,故云“不可下之”。

【原文】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词解】

①前后:前,指小便;后,指大便。

【提要】指出哕与腹满并见,应观察二便情况,随证施治。

【语释】

哕与腹满并见,则哕是由腹满所引起,如此则腹满为本,呃逆为标,如腹满为实证,则是邪实而气机上逆,发生呃逆。此时当观察其大小便的情况,如小便不通,则是水邪上逆,当以利小便为主,小便利则呃逆自止;如大便不通时,则是胃肠实热,浊邪上逆所致,当以通大便为主,大便通则胃气下降,呃逆自除,这都是指实证而言。

【按语】以上三节,是说明治疗疾病,皆应顺其势而利导之,不可逆其病势,否则病必不除。如呕家有痈脓,当以排脓消痈为主,不可用止呕药,止呕则是逆其病势;患者欲吐,以吐出为快者,当因而越之,宜用吐法,不可攻下,攻下则是逆其病势。哕而腹满,大小便不利者,当以通利大小便为主,若误用补法,则是逆其病势。这就是《内经》所说“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的具体运用。

【原文】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反的治法。

【语释】

胃反,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证。由胃气虚弱,脾阴不足,气机上逆所致,故用大半夏汤以和胃补虚,降逆润燥。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方解】以半夏降逆止呕;人参健脾益气;白蜜安中养阴润燥;以水和白蜜扬之,使蜜与水混合为一体,半夏得蜜水煎煮,则但润不燥,降逆止呕,为治胃反之正方。

【临床应用】

(1)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于本方加白术一升,生姜三两。(《千金方》)

(2)治心气不行,郁生痰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漉漉有声,食入即吐。(《三因方》)

(3)半夏人参汤(即本方)治霍乱逆满,心下痞塞。(《圣济总录》)

(4)用本方加竹茹、赭石治疗胃扭转有效。

【原文】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提要】指出虚寒呕吐的证治。

【语释】

由于胸阳不足,寒邪上逆,而致胃失和降,故呕吐。寒邪上踞胸阳之位,故胸满。应用吴茱萸汤以散寒降逆,温阳补虚。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吴茱萸辛烈苦降,配生姜以通胸中之阳,破阴寒之气,而降逆止呕;佐以人参、大枣健脾补中益气,并制吴茱萸、生姜辛燥之太过。使浊阴下降,胸阳得振,则呕满自除。

【临床应用】

(1)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肘后方》)

(2)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吴萸人参汤(即本方)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痛。(《三因方》)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提要】指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证治。

【语释】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干呕而吐黏液白沫,这是胃寒而肝气挟浊阴之邪上逆所致。头痛,其痛多在巅顶部位,因足厥阴肝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阴寒之邪循肝经而上逆,故头顶痛。所以用吴茱萸汤散寒止呕,温胃降逆。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提要】指出阴盛格阳呕吐的证治。

【语释】

由于胃气虚弱,气机上逆,故呕吐而脉弱无力。肾阳亏虚,阴寒内盛,故小便清利,手足厥冷。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故身有微热。所以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阳复寒祛,则呕可自止。如回阳之后,呕吐不止,再治其呕。由于病势危急,故称难治。

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方名四逆,是以四肢厥逆为主证。附子温肾扶阳;干姜、甘草散寒补中,外能温经,内能温脏,阴消阳回,四肢自温,内脏得安,呕吐自止。

【临床应用】

(1)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伤寒论》)

(2)四逆汤治寒厥,或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则吐,或干呕,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后,四肢冰冷,五内拘急,举体疼痛,不渴,脉沉伏者。(《三因方》)

【原文】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热而吐的治法。

【语释】

由于胃有积热,火邪上冲,食入则更助长胃热,故食已即吐。这正是王冰所谓“食已即吐,是有火也”之候。在临床上可能有大便不通,由于肠道阻塞,胃气不降而上逆,故也可以食入即吐,如此则是李杲所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之证。故用大黄甘草以清热和胃,或泄热通便,热除便通,则吐自止。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方解】以大黄清热和胃通便,甘草泻火缓中。

【临床应用】

(1)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即吐出方,即本方。(《肘后方》)

(2)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及呕吐反胃方。大黄六两,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翼方》)

(3)老军散(即本方为散)治发背痈疽,疔毒恶疮,一切无名肿痛焮热,初起未溃者。(《古今医鉴》)

(4)大黄甘草汤治大便不通,急迫者。食已即吐,大便不通者。(《方机》)

【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提要】指出少阳呕吐的治法。

【语释】

呕而发热,为邪在少阳之经,《伤寒论》说:“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欲止其呕,必先去其邪,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则呕自止。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柴胡和解少阳之表,黄芩清里,半夏、生姜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邪在少阳,发热,口苦,胸胁苦满而呕者,非此不能治。

【临床应用】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伤寒论》)

(2)此药(即本方)伤寒论虽主数十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得当,服之必愈。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二者,寒热往来者可服。三者,发潮热者可服。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伤寒已瘥后,更发热者,可服。(《苏沈良方》)

(3)胸胁苦满,心下痞硬,时时呕逆,口苦目眩,脉弦细,舌苔薄白,向边渐淡者,小柴胡之的证也。(陆彭年)

(4)小柴胡汤以胸胁苦满为主证,诊察之法,令病人仰卧,医以指头从其肋骨弓下,沿前胸壁里面,向胸腔按压,触知一种抵抗感,而病人觉压痛,即小柴胡汤之腹证。(汤本氏 )

【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提要】指出干呕与利并见的治法。

【语释】

由于邪热内蕴,下趋于肠,故下利。上犯于胃,胃气上逆,故干呕。但以邪热在肠下利为主证,故用黄芩汤清热和中止利;加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本方既可治干呕而暴注下迫的热泻;又可治干呕而下利脓血的热痢。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黄芩、芍药除热于里;半夏、生姜散逆于上;上下俱病,中气必困,所以又用甘草、大枣合芍药、生姜以安中气。

【按语】此节以下利为主证,干呕为次证,故以黄芩汤治利为主,加半夏、生姜以止呕。《伤寒论》说:“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下生姜汤主之。”可与此节相对照。

【临床应用】

(1)芍药黄芩汤(即本方),治泄利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稠黏。(《拔萃方》)

(2)黄芩汤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便脓血者,宜加大黄;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中加大黄。(《类聚方广义》)

(3)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亦治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医方集解》)

【原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提要】指出寒热错杂呕吐的证治。

【语释】

由于寒热邪气乘虚而内结于胃,故心下痞。胃热上逆,故呕。寒气下趋于肠,故肠鸣。所以呕而心下痞,是胃实而热之象;呕而肠鸣,是肠虚而寒之征。因而下寒上热,寒热错杂,所以用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扶正以祛邪。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降逆止呕,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以治呕、痞、肠鸣;佐人参、大枣、甘草以养中气,是扶正祛邪,治心下痞之良方。

【按语】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半夏泻心汤均治呕,但前者以下利为主,病变的重心在肠;后者以心下痞为主,病变的重心在胃。所以前者专治肠而兼治胃;后者专治胃而兼治肠。至于半夏泻心汤的舌诊,叶桂说:“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予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甚不可乱投苦泄。”可作参考。

【临床应用】

(1)泻心汤(即本方)治老少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煮法后云: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瓜蒌根二两;呕加橘皮一两;痛加当归一两;客热以生姜代干姜。(《千金方》)

(2)泻心汤,即本方无大枣,治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干呕不安,腹中雷鸣,泾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急。(《三因方》)

(3)治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者。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方机》)

(4)治下利如休息,而无脓血,惟水泻,时或自止则腹胀,泻则爽然,而日渐羸惫,面色萎黄,恶心吞酸,时腹自痛者。(《芳翁医谈》)

(5)此方主饮邪并结,心下痞硬者。故支饮或澼饮之痞硬者,不效,因饮邪并结,致呕吐,或哕逆,或下利者,皆运用之,有特效。(《方函口诀》)

【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提要】指出寒饮相搏胸中的证治。

【语释】

由于寒与饮两相搏击于胸中,致胸阳被阻,气机郁滞不利,故发生似喘非喘,似呕非呕,似哕非哕,患者自觉胸中烦闷已极,有无可奈何之感,故用生姜半夏汤以辛散寒饮,而舒展胸中的阳气。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方解】半夏降逆除饮;生姜汁祛寒散结。因寒饮搏结于上,恐对热起抗拒作用,反而增强呕吐,故令热药冷饮,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以免格拒之患。且邪在高分,难以骤祛,所以一升半分为四服,频进少服,徐徐以散之,这都是用药灵活处。

【按语】《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与生姜半夏汤证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为寒饮搏结胸中;彼为湿热蕴结上焦。此则彻心中愦愦无奈;彼则昼夜不瘥欲死,病情极为相似。此病邪为寒饮,故用半夏降逆除饮,生姜汁祛寒散结;彼病邪为湿热,故用川黄连清湿热,紫苏叶和肺胃。二者均是病邪在上,故均用轻剂频服。王士雄(字孟英)说:“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搏之,则周行窒滞,失其清虚灵动之机,反觉实矣。必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滞者自通。设投重药,不但已过病所,病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反先遭其克伐。”这也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轻可去实之意。

【临床应用】

(1)必效疗脚气方,半夏三两,生姜汁三升,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尽,每日一剂,三剂必好。又疗脚气入心,闷绝欲死者。(《外台》)

(2)一方(即本方为丸)治胎惊涎盛不乳。(《幼幼新书》)

(3)治伤寒呕吐欲死,生姜半夏汤,半夏一两,生姜三两,水三升半,煎一升,去滓,温分四服。(《伤寒·总病论》)

(4)凡诸病痰饮卒迫,咽喉闭塞不得息,汤药不下咽者,非此方则不能开通。(《类聚方广义》)

【原文】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有停饮呕吐的治法。

【语释】

由于胃有停饮,气机上逆,故呕吐。因呕吐剧烈,故谷不得下。应用小半夏汤以驱除痰饮,降逆止呕。

【按语】水饮致呕,多以呕吐,口不渴,心下痞为主证;若兼头眩,心悸者,可加茯苓以利水。因半夏、生姜为止呕之圣药,其他呕吐,亦可加减应用,如气盛者加橘皮;气虚者加党参;热盛者加黄芩、黄连;便秘者加大黄;寒盛者加丁香、吴茱萸。生姜半夏汤与本方相较,前者病邪在胸;后者病邪在胃。

【原文】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提要】指出胃寒呕吐的证治。

【语释】

由于胃寒气逆,故干呕或呕吐。胃中有寒,津液凝聚为涎,故吐涎沫。所以本证是有时干呕,有时呕吐,有时吐涎沫,也可以合并出现,总由胃寒气逆所致,故用半夏干姜散以温胃祛寒,降逆止呕。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方解】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

【按语】半夏干姜散与小半夏汤,均有呕吐,但此为胃寒;彼为停饮。所以二者均用半夏降逆止呕,此则配干姜以温中散寒;彼则配生姜以宣散化饮。茱萸汤与半夏干姜散均有干呕吐涎沫,但前者为肝寒上逆,证属厥阴;后者为胃寒重,证属太阴。前者必兼头痛、胸满;后者无头痛、胸满。故前者用吴茱萸入肝驱邪,下其浊阴;配生姜降逆;人参、大枣健脾补中。后者用干姜温中散寒;配半夏以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

(1)治冷痰饮,胸膈气满,吐逆不思饮食方。半夏二两,干姜、丁香各一两,为末,以生姜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2)干姜散治悬痈壅热,卒暴肿大,干姜、半夏洗去滑,等份,右为末,以少许着舌上,咽津。(《三因方》)

【原文】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提要】指出先渴后呕的证治。

【语释】

由于水饮停留在膈上而引起呕吐,呕吐后想喝水,这是饮随呕去,胃阳已复的现象,应予少量饮水,令胃气和则愈。故云“解,急与之”。此即痰饮咳嗽病篇所谓“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以及第4节所谓“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之意。若呕吐之前,先想喝水,饮后呕吐者,是水饮内停所致,这就是所谓“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之证。或呕后饮水太多,旧饮方去,新饮复生。这两种情况,均可用猪苓散以健脾利水。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解】本方以猪苓逐水为君;佐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临床应用】

(1)治呕而膈上寒。(《千金方》)

(2)治渴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方极》)

【原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有停饮,呕渴并见的证治。

【语释】

由于胃有停水,水邪上逆,故呕吐。水饮内停,脾气健运无力,津液不能输布,故渴而欲饮水。如此则停水愈多,呕吐愈甚,而渴亦终不能止,治法应以利水为主,水去则呕渴自止。故用茯苓泽泻汤以健脾利水,通阳散饮。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方解】本方即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以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桂枝温阳化气,以增其利水之力;且配合甘草、生姜能和胃止呕。

【按语】此证为胃有停水而吐,颇似小半夏汤证,但小半夏汤呕吐而不渴,而此证则渴欲饮水,呕渴并见。从方证上看,又似五苓散证,但五苓散证以小便不利为主,而本证则以呕渴为主。五苓散证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证无表热,而亦用之者,乃桂枝非专攻表之药,乃彻上彻下,可内可外,通阳化水之品。

【临床应用】

(1)治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者。以本方加小麦三升。(《千金方》)

(2)治胃反吐逆,发渴饮水,茯苓饮方。即本方去生姜加干姜。(《圣济总录》)

(3)茯苓泽泻汤治心下悸,小便不利,上冲及呕吐,渴欲饮水者。(《方极》)

【原文】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提要】指出吐后热留津伤的证治。

【语释】

呕吐之后,饮随呕去,而热留津伤,热结于里,故渴欲得水而贪饮,用文蛤汤清热解表,使伏热从汗而解。因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方解】本方即大青龙汤去桂枝加文蛤。以麻黄、杏仁、石膏透发在里之伏热,再以文蛤咸寒以润其燥,则热解而渴亦止;更有生姜、甘草、大枣以调和胃气,是祛邪调中,标本兼治的方剂。

【原文】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寒气逆而呕、哕的治法。

【语释】

由于胃寒而气机上逆,故或干呕,或哕。胃气虚寒,胸阳被阻,不能运达于四肢,故手足轻度厥冷,与阴盛阳微厥逆而冷过肘膝者不同。所以用橘皮汤以宣通胃阳,阳气得以流行,则呕、哕与厥冷自除。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方解】橘皮降气和胃;生姜降逆止呕,合而用之,能宣通胃阳,阳气伸展,则诸证自愈。

【按语】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主之。”橘枳姜汤与橘皮汤均为胸阳闭阻之证,但前者以胸中气塞为主,故倍橘皮加枳实以降气行气;后者以胃寒呕、哕、手足冷为主,故倍用生姜不用枳实以宣通胃阳。本方与小半夏汤所异者,以本方有胸中痹之证,彼则无之;又本方以呃逆为主,以呕为辅;彼则以呕吐为主,呃逆为辅;此为胃寒气逆,彼为胃有停饮。

【临床应用】

(1)深师疗伤寒呕哕胸满,虚烦不安,大橘皮汤(于本方加甘草、人参)。又广济疗呕哕不止,橘皮汤(于本方加甘草、枇杷叶)。又范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疗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半夏汤(于本方加半夏)。(《外台》)

(2)治卒呕哕,又厥逆方,即本方。(《肘后方》)

(3)橘皮汤治胸中痹,呕哕者。(《方极》)

【原文】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提要】指出胃虚热呃逆的治法。

【语释】

由于胃有虚热,胃气上逆,故呃逆。所以用橘皮竹茹汤以补虚清热,降逆和胃。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以橘皮、生姜降逆和胃;竹茹甘寒以清胃热;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虚,共奏清热补虚,降逆止呃之效。

【按语】呃逆一证,有虚有实,属实者必兼腹满。若大便不通者,通利大便;小便不通者,通利小便,即可痊愈。属虚者,有寒、热之分,橘皮汤是胃寒气逆;本方用橘皮之量大于前方,且兼用人参补虚,竹茹清热,故属胃虚热无疑。因此前方治一般的胃寒呃逆;本方则治疗病久胃中虚热上逆的呃逆。

【临床应用】

(1)人参竹茹汤,即本方去大枣加半夏,治一切呃逆,及伤寒中暑等吐。(《卫生家宝》)

(2)橘皮竹茹汤,于本方去大枣加茯苓芭叶麦冬半夏,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三因方》)

(3)人参橘皮竹茹汤,于本方去大枣,加厚朴半夏藿香,治胃虚呃逆。(《伤寒大白》)

(4)小儿吐乳及百日咳,此方加半夏,极效。(《类聚方广义》)

【原文】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词解】

①气绝:指气衰的意思。

【提要】指出五脏六腑气衰的症状。

【语释】

六腑为阳,阳主卫外,阳气衰,不能卫外为固,温养四肢,故手足寒。上焦阳虚,则呼吸少气而为上气。下焦阳虚,筋脉失于温煦,故蜷卧脚缩。五脏为阴,阴主内守,阴气衰,不能内守,阳气外越,故下利不禁。下利甚时,则阴阳气血俱虚,故手足不仁。

【按语】六腑以胃为本,呕吐、哕为胃病,以总结上文呕吐、哕诸证。五脏以肾为本,下利初起,虽属胃肠之病,但时久不愈,必连及肾,作为下文论述下利之开端,所以本节实俱承上启下之意。

【原文】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提要】指出下利兼表证的治法。

【语释】

下利腹胀满,为里有虚寒;身体疼痛,为外有表邪。凡表里同病,而正虚甚者,应先里后表,表里分治,所以先用四逆汤以温其里,待里气实,清便自调,然后用桂枝汤以解表邪。

【按语】下利兼有表证,是表里同病,如正气不虚,里气充实,可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如正虚特甚,下利清谷,则应先里后表,表里分治。

四逆汤方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方解】桂枝辛温以解表邪;芍药苦平以和阴;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合之为疏解表邪、调和营卫之方。

【原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提要】从脉象上辨别痢疾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

【语释】

此下利,指痢疾而言。脉沉为病在里,弦是肝之本脉,主痛为气结,大肠湿热而肝气下迫,则为后重,故云“脉沉弦者下重”。脉大为邪盛,大则病进,故脉大的断为痢疾未止。脉微弱,是正虚之象,微弱而见数,则为数而无力可知,故为正虚邪衰,正气将复,所以为欲自止。《素问·通评虚实论》说:“肠澼便血,身热则死。”今正虚邪衰,发热不久自退,故云“虽发热不死”。

【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提要】指出泄泻的死候和顺证。

【语释】

虚寒泄泻,脾肾阳衰,外不能温煦肢体,故手足厥冷;内不能行于经脉,故脉象不见;艾灸气海、关元等穴以回阳,而四肢仍不温,则预后不良。若脉象不还,反见微喘之证,这是真阳衰竭于下,元气虚脱于上,生机已绝,所以主死。少阴脉以候肾,诊在太溪;趺阳脉以候胃,诊在足背,若当微喘未发之先,少阴脉伏不见,如能从趺阳部见到胃脉,因为脉搏资始于肾,而资生于胃,这是肾中之阳虽负,而脾胃之阳犹存,因为有此生机,也就有了挽救的余地,所以为之顺。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提要】指出虚寒泄泻将愈的脉证。

【语释】

虚寒泄泻,有微热而渴,这是阳气来复,胃阳已振;脉弱为病邪已退,正复邪退,故病自愈。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提要】指出虚寒下利自愈和未解的脉证。

【语释】虚寒下利,如见脉数,是阳气恢复之象;有微热汗出,为寒去阳气得通,表气已和,今表里俱和,故利必自愈。假如脉紧,则知寒邪未去,阳气未复,故为未解。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词解】

①清,同圊,即大便。

【提要】指出虚寒下利的转归。

【语释】

虚寒下利,脉数而渴,这是阳气已复,胃阳已振,亦即下利微热而渴之意。故利自愈。设不瘥,这是阳复太过,内热转盛,热邪伤阴,故大便脓血。

【原文】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提要】指出虚寒下利自愈的脉证。

【语释】

虚寒下利,脉不应弦,今见弦,故曰反。脉虽弦,但发热为阳气已复,汗出为营卫和而寒邪去,阳气既复,邪气得达,故下利自愈,脉弦自去。

【按语】以上五节,皆是论述下利病的病机进退情况。此下利多为虚寒泄泻,故有手足厥冷,甚至无脉等证,以阳气恢复,为病情好转的主要关键。再则,虚寒下利,脉当微弱,此为脉证相应,正虚邪衰,为病退,利将自愈之候;反之,脉大或紧,则为脉证不应,正虚邪盛,为病进。总之,虚寒下利,出现微热、口渴、汗出、脉弱,或数者,为阳气来复,为自愈;若脉大或紧,为寒邪犹盛,为未解;个别如阳复太过,内热转盛者,可大便脓血。

【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校勘】“清”,尤、陈本俱作“圊”。是。

【提要】指出痢疾便脓血的病机。

【语释】

下利为里证,寸脉主表,不应浮数,故谓之“反”,寸脉浮数,不是表热,而是气分热盛所致。尺脉主里,尺脉自涩,是血虚所致,气分热盛,伤及血分,则痢疾便脓血。

【原文】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提要】指出下利清谷,不可发汗。

【语释】

下利而致完谷不化,是脾肾阳气皆虚所致,应当急先救里,待脾肾阳复,清便自调,而表证未解,再发其表,《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说“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正是说明这个问题。若先用汗法以攻其表,则脾肾阳气益虚,脾阳伤则健运失权,故腹部胀满;肾阳伤则厥逆亡阳,均可引起严重后果。

【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词解】

①郁冒:即头目昏晕的意思。

【提要】指出下利虚阳外越的症状和转归。

【语释】

下利,脉沉为病在里,迟为寒盛阳虚,由于脾肾阳虚,寒邪内盛,故下利清谷,这是下焦元阳亏虚所致。下焦虚寒,浮阳上越,与在表之邪相合,故面部稍红,身有微热,这就是戴阳的征象。若其人阳气虽虚,而正气尚能振奋,可以通过郁冒汗出而解,解后手足当温,但在郁冒汗出之前,手足必有轻微的发凉,实际上这是正与邪争,正气胜邪,战汗而解。所以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和转归,主要是因为阳虚于下,戴阳于上所致。

《伤寒论》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所以本证在郁冒汗出而解之前,可用通脉四逆汤来治疗。

【按语】戴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其临床特点是下利清谷,脉沉迟或沉细无力,面红而热,两足厥冷。凡肾阳不足,感受外邪,浮阳上越与在表之邪相合的,多出现此种证象。若误认为表邪而发汗,则虚阳外越,有虚脱的可能,上节云“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也是这个精神。

此节不同于单纯的格阳证,格阳身热是本身之阳被格于外,是内真寒而外假热;此证之微热,则是外兼表邪。所以正气振奋,可郁冒汗出而解。格阳是绝对禁汗的。

【原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词解】

①晬时:一昼夜的时间叫晬时。

【提要】指出下利脉绝的预后。

【语释】

下利后,阴液已竭,阳气外脱,故出现脉绝,手足厥冷等危候。经服回阳之剂,如利止脉起,手足转温,是阳气恢复之象,故主生;若利虽止,脉仍不还,手足亦不温,是真阳已绝,故主死。

【按语】脉绝,手足厥冷,多在剧烈的下利后发生,如霍乱多有此种情况,宜急服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若厥回脉还,多能痊愈;一昼夜人的经气通行一周,若服回阳剂后,晬时脉不还者,多无生理。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指出下利亡阳的证治。

【语释】

由于脾肾阳衰,故下利清谷,完谷不化。阴寒内盛,阳气外越,故里寒外热,汗出而四肢厥冷。所以用通脉四逆汤以温经回阳。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厥甚者,脉必绝,附子辛热,以复脉回阳;下利清谷,脾必寒,干姜辛温,以温脾止利;甘草甘平安中,用以佐姜、附之热而回厥逆。

【临床应用】

(1)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2)通脉四逆汤,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方极》)

【原文】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提要】指出实热下利的证治。

【语释】

下利,脉象当虚,今寸关尺三部都是平脉,脘腹部按之坚硬,是正气不虚,胃肠有积滞可知,此时应急予攻下,以祛除在里的实邪,当用大承气汤,实热去则下利自止。

【原文】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提要】指出实热下利的治法。

【语释】

一般来说,脉迟本主寒,今迟与滑脉并见,则不主寒而主实。下利既由于邪实,实不去则利不止,故云“利未欲止”。应当急予攻下,用大承气汤。

【原文】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提要】指出食滞下利的治法。

【语释】

下利脉滑,为有宿食,腹必胀满而不欲食,《脉经》说:“脉滑者,为病食也。”既有宿食,就应该攻去,宿食去则下利自止,故云“下乃愈”。当用大承气汤以下其宿食。

【原文】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提要】指出休息利的治法。

【语释】

下利已愈,但病邪未能根除,至一定的时间,因气候等的影响而又复发,当用攻下法,以排除未尽之邪,实邪净则复发可止,当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按语】以上四节所说下利,皆包括泄泻和痢疾而言,凡由于实热、宿食等所引起的泄泻或痢疾,均应攻下以去其实邪,实邪去泻痢自愈,这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通因通用”之法。但攻下有寒下和温下的不同,更有攻补兼施,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第29节,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非单指休息痢疾而言,泄泻亦有此证,《时方妙用》说:“久泻愈而又作,泻时腹痛,诸药不效,此锢冷在肠间,必先取去,然后调治,宜本事温脾汤。”这就是温下法。疗效是可靠的。

【原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提要】指出下利有燥屎的证治。

【语释】

下利谵语,不一定是实证,必须脉来滑数,粪便黏秽,腹满按痛,舌苔黄燥等,这才是有燥屎无疑。有燥屎而下利,为之热结旁流,所以用小承气汤以通便泻热,则谵语自除。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方解】以大黄泻热开结为主;枳实、厚朴破滞气以助其下行之势。为泻下之轻剂。

【按语】下利有燥屎,是热结旁流,由于胃肠有热,上熏于心,故谵语。通下泻热,邪热去则谵语自止。《温病条辨》说:“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其治疗精神是一致的。

【临床应用】

(1)小承气汤治痞实微满,状若饥入食饱,腹中无转矢气。心下痞,大便或通,热甚。(《医垒元戎》)

(2)顺气散,即本方,消中者,热在胃而能饮食,小便赤黄,以此下之,不可多利,微微利,至不欲食而愈。(《拔萃方》)

(3)小承气汤,治痢初发,精气甚盛,腹痛难忍,或作胀闷,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通,窘迫甚者。(《入门良方》)

(4)小承气汤,治腹满大便不通者。汗多,大便硬,谵语者。发潮热,大便初头硬,后必溏者。微烦,小便数,大便硬者。下利谵语者。大便不通,哕而谵语者。(《方机》)

【原文】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提要】指出下利失气的治法。

【语释】

下利而又失气,是湿热过盛,气滞于大肠所致。治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之湿邪,小便利则大便自调,失气自止。

【原文】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词解】

①气利:指久利滑泻,大便随矢气而出。

【提要】指出久利滑泻而失气的治法。

【语释】

久利不止,每当患者矢气时,大便随之而流出,是气虚不固所致。治用诃黎勒散,以涩肠固脱。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方解】诃黎勒即诃子肉,苦温酸涩,能敛肺泄气,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久咳脱肛等证,本方以诃子煨用为散,主要目的在于涩肠固脱止泻;以粥饮和服,在于厚补肠胃。滑泄止,则矢气亦除。

【按语】下利而失气,有因大肠湿热者;有气虚不固者。前者矢气必臭秽,下利必稠黏,这是湿热蕴肠,气滞不宣,当以清湿热,利小便,行滞气为主;后者矢气当不臭秽,下利当不稠黏,是气虚不固,久泻肠滑所致,当以温涩固脱,或佐益气升提之品。

【临床应用】

(1)治暴嗽诃黎勒含化方,诃黎勒生去核一枚,右一味,拍破含之咽津,次煎槟榔汤一盏投之。(《圣济总录》)

(2)治赤白痢,诸药服遍久不差,转为白脓,用诃黎勒三枚,两枚炮取皮,一枚生取皮,同末之,以沸浆水一两合服之,淡水亦得。若空水痢,加一钱匕甘草末;若微有脓血,加二匕;若血多,加三匕,皆效。(《本草图经》)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提要】指出热利的证治。

【语释】

由于湿热滞于大肠,而致下利便脓血,血多脓少,腹痛,里急后重者,当用白头翁汤以清热凉血,苦寒胜湿。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方解】以白头翁、秦皮清热凉血;黄连、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为治热利便血之良方。

【临床应用】

(1)治热利下重者,下利欲饮水者,胸中热而心烦下利者。(《方机》)

(2)治热利下重,渴欲饮水,心悸腹痛者。又痢疾流行,每大便,肛门灼热如火,用此方,多有效。(《类聚方广义》)

(3)治眼目郁热、赤肿阵痛,风泪不止者。又为洗蒸剂,亦效。(《类聚方广义》)

(4)本方加鸦胆子,治阿米巴痢疾有效。

【原文】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提要】指出虚寒下利的治法。

【语释】

由于久利而致脾气虚寒,下利滑脱不禁,其所下脓血,色必暗而不鲜,脉必微细而弱,舌淡苔白,多兼精神不振,四肢酸软,腹部喜温喜按等一系列虚寒现象,所以用桃花汤以温中涩肠固脱。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升(一半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解】以赤石脂甘酸温,涩肠固脱止血;干姜散寒温中;粳米厚肠胃补虚。为治虚寒痢疾便脓血之良方。

【临床应用】

(1)疗伤寒若下脓血者,赤石脂方,赤石脂二两,碎,干姜二两,切,附子一两,炮破,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脐下痛者,加当归一两芍药二两。(《肘后方》)

(2)崔氏疗伤寒后赤白滞下无数,阮氏桃花汤方,赤石脂八两,冷多白滞者,加四两,粳米一升,干姜四两,冷多白滞者,加四两,切。右三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服一升,不差复作。(《外台》)

(3)桃花汤治下利便脓血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者。(《方机》)

(4)脓血痢久不止者,便脓血,痛在小腹者,用此方良。盖脓血痢,有阴证、阳证之别,阳则柏皮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阴则桃花汤。凡痢痛在小腹者,纵里有热,亦宜赤石脂阿片之类止之为良。若热势大减,不渴,只脓血甚者,用桃花汤。其脓血不甚,而下利尚不止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舆》)

(5)痢疾累日之后,热气已退,脉迟弱或微细,腹痛下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此方。(《类聚方广义》)

【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提要】指出下利后虚烦的证治。

【语释】

由于下利之后,余热未尽,热扰心膈,故心烦甚。按之心下软,则非胃实可知,故为虚烦。所以用栀子豉汤以清热除烦。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方解】栀子清胃中邪热,以治胸中烦闷;香豉散郁热;两药相合,有清热除烦之效。

【按语】下利时本有心烦,利止之后,心烦不解或有加,故云“下利后,更烦”。所谓虚烦,是对实热而言。用栀子豉汤以清余热则愈。

【临床应用】

(1)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又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伤寒论》)

(2)栀豉汤,即本方,治虾蟆黄,舌上起青脉,昼夜不睡。(《圣济总录》)

(3)栀子饮子,治小儿畜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大栀子仁七个,捶破,豆豉半两。右共水三盏,煎至二盏,看多少服之,无时,或吐或不吐,立效。(《小儿药证直诀》)

【原文】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分温三服。

【按语】此节必有错简,不释。

附 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按语】此方即哕而腹满,后部不利之治法。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 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方解】此方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相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是偏于温里益气的方剂,凡中寒气虚的呕利,可用此方。

结 语

本篇主要讨论呕吐、哕、下利三种疾病,因这三种皆是胃肠疾病,故合并一篇进行讨论。

呕吐,就其病因病机,可分虚热、实热、虚寒、寒热错杂和水饮停蓄五种类型。属于虚热,呕而发热者,用小柴胡汤。属于实热,食已即吐者,用大黄甘草汤;干呕而下利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属于虚寒,呕而胸满,或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用吴茱萸汤;干呕,吐逆,吐涎沫,用半夏干姜散;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呕而脉弱,身微热而厥者,用四逆汤。属于寒热错杂,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属于水饮停蓄的,诸呕吐,谷不得下者,用小半夏汤;先渴后呕者,用猪苓散;呕吐而渴欲饮水,饮后复呕者,用茯苓泽泻汤;寒饮相搏,似呕非呕,似哕非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用生姜半夏汤。在呕吐中又有胃反一证,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特点,用大半夏汤。在呕吐的治疗上,又指出“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则愈”和“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的原则。

哕,即呃逆,有虚寒、虚热和实滞之分。如属虚寒,干呕,哕,手足厥者,用橘皮汤以宣通胃阳。如属虚热,哕逆者,用橘皮竹茹汤以补虚和胃。如属实滞而呃逆的,多兼有腹满,大便不通者,用小承气汤通其大便;如小便不利者,应利其小便。

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可分实热、虚寒两大类型。下利由实滞而热者,宜通因通用,用寒下法,如承气汤之类;热结旁流,或谵语者,用小承气汤;休息痢属于实热者,用大承气汤。下利属于寒实者,亦宜通因通用,用温下法。热痢下重,便脓血,肛门灼热者,用白头翁汤。属于虚寒的下利,如表里皆寒而泄泻者,温里用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阴盛格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用通脉四逆汤。气虚肠滑的气利,用诃黎勒散;寒利滑脱,便脓血者,用桃花汤。至于下利之后,余热不清,下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用栀子豉汤。

总之,呕吐、哕、下利属于热证或实热证者,多与胃肠有关;属于虚证、寒证者,多与脾肾有关。这在治疗上是应当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