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以往资料相比,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在20年间增加了近2倍,部分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超过5%,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年龄上看,儿童哮喘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尤以3~6岁多见。不过,儿童哮喘的疾病过程不同于成人,在幼年起病的儿童哮喘患者经治疗后,多数可以长期缓解,乃至临床痊愈。
儿童哮喘发作期的典型症状如下。①喘息:学龄儿童常诉“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喘气费力。②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可伴有稀薄白色黏痰。③胸闷:患儿自述胸部有紧缩感。严重发作时,患儿可出现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唇周青紫、面容惊恐等症状。
儿童哮喘患者若能及早得到正确诊断及规范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喘息症状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仅少数患儿发展为持续哮喘。儿童哮喘的治疗要遵循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原则。在哮喘发作期,需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而在缓解期,应长期抗炎、控制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并进行自我保健。父母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哮喘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应及时就诊,使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迅速缓解喘息症状。若患儿反复出现喘息症状,应前往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以便明确疾病的严重度和喘息的性质,与医生一起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长期治疗方案,掌握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和最合适的剂量。
儿童哮喘的常用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急性缓解药物,即支气管舒张剂,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时舒张支气管,可快速缓解症状。另一类是控制药物,具有抗感染作用,需持续使用,以便长期控制症状,预防发作。由于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局部药物治疗,故哮喘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是吸入给药。吸入治疗时,较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病变部位,起效迅速,可减少或避免全身给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当然,吸入治疗需要掌握一定的吸药技术。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吸入药物的剂型,包括压力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射流雾化器,家长及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正确掌握吸入技术,确保药效。
哮喘的本质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而非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除非有明确的感染征象,儿童哮喘的治疗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临床上,一发哮喘即给予静脉补液,并加用抗生素治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儿童哮喘的发作大多有较明显的触发因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识别并加以避免。年幼的哮喘患儿宜进行过敏原检测,这么做既有助于医生了解孩子的过敏状态,有利于环境控制方案的制订,也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远期转归。由于幼龄儿童的哮喘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可能减少儿童哮喘发作的频次。哮喘患儿可酌情加用免疫调节剂,并需完成全程免疫接种。
(洪建国)
○摘编自《大众医学》201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