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婴幼儿过敏有哪些关键措施

预防婴幼儿过敏有哪些关键措施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出版的《全球哮喘防治倡议》认为,针对单一过敏原的预防措施是无效的,多方面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过敏的发生发展。目前已经达成共识,通过开展婴儿过敏性疾病高危因素的早期筛查,及早给予喂养干预,明显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婴儿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过敏性疾病发生后,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只能缓解疾病的症状,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预防是关键,涉及诸多方面,如母亲妊娠史、吸烟饮酒、感染或营养素的补充,以及小儿娩出方式、喂养方式、居住环境、疫苗接种等。要从环境因素介导的人体免疫改变着手,分析过敏症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

2016年出版的《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认为,针对单一过敏原的预防措施是无效的,多方面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过敏的发生发展。目前已经达成共识,通过开展婴儿过敏性疾病高危因素的早期筛查,及早给予喂养干预,明显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基于高质量证据或共识的建议包括以下四点。

(1)孕期和新生儿一岁内均应避免烟草暴露。

(2)鼓励自然分娩。

(3)鼓励母乳喂养(虽然不一定可以避免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4)若条件许可,一岁内新生儿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广谱抗菌药物。我国婴儿喂养指南认为,产后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再次强调,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

(周小建)

—专家简介—

周小建

周小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擅长儿童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规范化治疗及长期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