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肠道菌群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维持肠道黏膜屏障、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提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人类肠道菌群包含1000余种菌种,它们对人体至关重要,并作为体内“微生物器官”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婴儿肠道菌群的种类及数量与未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婴儿存在显著差异,且出现湿疹、腹泻等临床症状前,其肠道菌群已存在明显变化。早期避免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微生态等,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婴儿过敏性疾病。有资料显示,在出生后至6个月内给予益生元和益生菌等,有助于高过敏风险婴儿建立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胃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益生菌是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活菌,可从外界获得。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降低免疫反应应答,已经成为预防婴幼儿早期过敏性疾病的新方法。肠道菌群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菌种多样性对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及健康非常重要。剖宫产婴儿过敏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均较顺产婴儿高,研究者对剖宫产的婴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发现,同期肠道定植细菌的数量有所减少,且双歧杆菌定植时间出现延迟,直到6个月以后才达到正常水平。与顺产婴儿受母体菌群影响不同,剖宫产儿肠道菌群主要受医务人员和医院环境的影响。暴露在外部环境的细菌(主要来源于医疗设备、空气、其他婴儿、护理人员等)与来源于母体的细菌有很大差别,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定植差异,主要包括菌群种类与定植时间,特别是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定植到达优势化时间比顺产儿延迟。可见,自然分娩对肠道菌群及早建立和定植有积极的作用。尽管分娩方式与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还未得到统一的结论,但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及早定植有利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和健康已得到广泛认可。
(周小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