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采用微电极插入单个细胞内记录动作电位;心电图采用两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放置体表部位记录整个心脏的电活动变化过程。心房肌和心室肌相对不应期起始时,由于各细胞群之间兴奋性恢复时间先后速度不同,引起心电图短时的不稳定,称为易损期,此时,如给一个较强的刺激或有期前收缩,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采用微电极插入单个细胞内记录动作电位;心电图采用两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放置体表部位记录整个心脏的电活动变化过程。两者共同点是反映了心脏同一兴奋过程,在时间上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图2-1)。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的过程中,随着电位差值的不同,对接受外来刺激的反应有所不同(图2-2)。心肌纤维对外来刺激不产生兴奋作用的时期,称为绝对有效不应期,通常为除极化期0期到复极化期3期前半期,心电图对应的是QRS波群起始约至T波降支前30ms处;肌纤维对强的刺激有反应,但传导速度延缓,称为相对不应期,通常为3期后半期到4期开始阶段;微弱的阈刺激就可引起肌纤维兴奋,称为超常期,通常在3期的后段,心电图上对应的是T波降支的末端。
图2-1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图2-2 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
心房肌和心室肌相对不应期起始时,由于各细胞群之间兴奋性恢复时间先后速度不同,引起心电图短时的不稳定,称为易损期,此时,如给一个较强的刺激或有期前收缩,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易损期的时程为10~50ms,心房易损期在心电图QRS波群终末和ST段起始部分约20ms时间内;心室的易损期在T波升支到顶峰前30ms时间内(图2-3)。
图2-3 QRS向量环在标准导联的投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