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动脉弓缩窄和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缩窄和主动脉缩窄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型超声心动图是以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图像为基础,即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引导定位下,调节取样部位线,便可获得取样线所通过心脏各部位界面,包括房室壁、瓣膜、血管壁等的活动轨迹曲线,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界面活动的幅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流动的血液则呈现无回声区。

M型超声心动图是以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图像为基础,即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引导定位下,调节取样部位线(即M型取样线),便可获得取样线所通过心脏各部位界面,包括房室壁、瓣膜、血管壁等的活动轨迹曲线,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界面活动的幅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流动的血液则呈现无回声区。

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主要取自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常用的有4组波群:①心底波群(4区);②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③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④心室波群(2a区)。各波群均是由一系列曲线组成的(图6-13)。

一、心底波群(4区)

1.检测方法及显示内容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引导下,调节M型取样线在主动脉根部水平,垂直于左房后壁并通过主动脉瓣瓣尖,即可获得心底波群。

心底波群即主动脉根部波群,M型超声显示的内容自上而下依次为胸壁、右室流出道前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壁、主动脉右冠瓣、主动脉无冠瓣、主动脉后壁、左房腔及左房后壁,主要显示的是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曲线(图6-14)。主动脉根部为两条回声较强、平行搏动的曲线,分别为主动脉的前壁和后壁,前、后壁呈同向运动。该曲线收缩期向前,舒张期向后。在主动脉前后壁之间,可见右冠瓣和无冠瓣的回声曲线,舒张期关闭时两者向中线靠拢合并成一条曲线,而收缩期打开时分别靠向主动脉前、后壁,形成六边形盒状。

图6-13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M型超声取样

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及M型超声取样线位置;B.相应部位活动曲线;T.探头;CW.胸壁;S.胸骨;RVAW.右室前壁;RV.右室;RVOT.右室流出道;IVS.室间隔;LV.左室;AMV.二尖瓣前叶;PMV.二尖瓣后叶;AO.主动脉;AOAW.主动脉前壁;AOPW.主动脉后壁;LA.左房;LAPW.左房后壁;PPM.后乳头肌;LVPW.左室后壁;RCV.主动脉右冠瓣;NCV.主动脉无冠瓣;①1区;②2a区;○2b 2b区;③3区;④4区

2.心底波群临床常用测量参数及正常成年人参考值

(1)主动脉根部径:在舒张末期测量从主动脉前壁上缘至主动脉后壁上缘的距离。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男23~36mm,女21~30mm。

(2)左房前后径:在收缩末期测量从主动脉后壁内缘至左房后壁内缘,即上缘至上缘的距离。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男19~33mm,女21~30mm。

(3)主动脉瓣开放幅度:测量主动脉右冠瓣与无冠瓣的最大开放距离,收缩期测量。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16~26mm。

图6-14 主动脉根部M型超声曲线
RVOT.右室流出道;AO.主动脉;LA.左房

二、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引导下,调节M型取样线使其通过二尖瓣前、后叶的瓣尖水平,即可获得二尖瓣前后叶波群。

正常二尖瓣前叶为舒张期向前(向上)、收缩期向后(向下)的双峰曲线,呈M样。舒张早期形成的峰称为E峰,为左室快速充盈,瓣叶迅速开放所致。舒张晚期形成的峰称为A峰,为左房收缩,瓣叶再次开放所致。正常人E峰高于A峰。E峰下降支的终点称为F点,A峰上升支的起点称为G点。A峰下降支的终点称为C点,C点至下一心动周期瓣叶开放起始点即E峰上升支的起点称为D点,CD段为前后叶共同形成的呈现稍微前倾的关闭线,为心室收缩期。二尖瓣后叶曲线与前叶曲线呈镜像关系,两者收缩期合拢即形成CD段,舒张期分开为一振幅较低的“W”形曲线(图6-15)。

三、心室波群(2a区)

1.检测方法及显示内容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引导下,调节M型取样线使其通过二尖瓣腱索的中部,即可获得心室波群。

心室波群即心室活动曲线,M型超声显示的内容自上而下依次为胸壁、前心包、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左室后壁、后心包,主要显示的是心室壁的活动曲线(图6-16)。靠近胸壁有低幅搏动的曲线为右室前壁,其与室间隔的右室内膜面之间为右室腔。向后为室间隔活动曲线,正常人的室间隔肌部收缩期增厚,突向左室腔,与左室后壁呈相对(逆向)运动。室间隔后方为左室腔。最后方为左室后壁活动曲线。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向前突出,舒张期变薄向后运动。

图6-15 二尖瓣前后叶M型超声曲线
RV.右室;AMV.二尖瓣前叶;PMV.二尖瓣后叶;IVS.室间隔;LV.左室

图6-16 M型超声心室活动曲线
RVAW.右室前壁;RV.右室;IVS.室间隔;LV.左室;LVPW.左室后壁

2.心室波群临床常用测量参数及正常成年人参考值 临床上常用的M型超声测量左室及右室腔的大小,室间隔、左室后壁、右室前壁的厚度,以及由此计算左室的收缩功能参数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壁增厚率等都是在此波群上完成的,多数参数都是在舒张末期测量。

(1)右室前壁厚度:在舒张末期测量右室前壁心外膜面至心内膜面的垂直距离。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3~5mm。

(2)右室前后径:在舒张末期测量右室前壁心内膜面至室间隔右室面之间的距离。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10~20mm。

(3)室间隔厚度:分别在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测量室间隔右室心内膜面至左室心内膜面之间的距离。临床上判定厚度以舒张末期测值为准,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7~11mm。

(4)左室舒张末内径:在舒张末期测量室间隔左室心内膜面至左室后壁心内膜面之间的距离。临床上判定左室大小以左室舒张末内径为准,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男45~55mm,女35~50mm。

(5)左室收缩末内径:在收缩末期测量室间隔左室心内膜面至左室后壁心内膜面之间的距离。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男25~37mm,女20~35mm。

(6)左室后壁厚度:分别在舒张末期及收缩期末测量左室后壁心内膜面至心外膜面之间的距离。临床上判定厚度以舒张末期测值为准,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7~11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