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逸搏及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根据心律失常发病原理的分类方法大体反映出心律失常的内在规律,在理论上便于叙述,临床上多采用。
1.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游走心律(窦性、窦-房、房室交界区);⑤病窦综合征;⑥窦性静止。
(2)异位性:①被动性。逸搏及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主动性。期前收缩,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③扑动及颤动。心房、心室。
2.激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传导障碍: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干扰、房性融合波、室性融合波、干扰性房室脱节。
(2)传导障碍: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度、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左右束支阻滞、左束支分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中隔支阻滞)、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三束支阻滞。
(3)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3.激动形成合并传导异常
(1)隐匿性传导。
(2)差异性传导:房性、交界性、室性。
(3)室性时相性传导阻滞:3相、4相传导阻滞,空隙现象,超常传导,魏登斯基现象。
(4)并行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5)反复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6)异位心律伴传出阻滞:异位心房传出阻滞、房室交界区传出阻滞、异位心室传出阻滞。
4.人工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