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引起心率快慢不匀齐,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儿童或青年人,也见于心脏病人等。
诊断条件(图15-3,图15-4):窦性P波不匀齐,同导联中P-R间隔相差>0.12s(或0.16s),P-R间期≥0.12s。
1.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图15-5) 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很常见,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无重要临床意义。心电图特征:心率随呼吸改变,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其P波形态与P-R间期常无明显改变,有时,心率快时,P波稍增高,P-R间期轻度延长,相反屏气时,此现象可消失。
图15-3 窦性心动过缓伴失常
图15-4 窦性心律失常
图15-5 生理性呼吸性心律失常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 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部分可见于心脏病患者,如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房结动脉发生缺血,使之窦房结发放激动受到影响。
3.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失常(图15-6) 在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时,其窦性频率可因心室激动而发生失常。
心电图特征:夹有QRS波群的P-P间期较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期短,这种现象称为时相性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失常时,其P-P间隔相差<0.12s。
图15-6 时相性心律失常
有时夹有QRS波群较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期为长,此时,P-R也延长10~20ms,称为颠倒型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失常,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其本身并无特殊意义,其临床意义取决于病因,引起时相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原因。
(1)心室收缩可使心房内压力轻度增高,反射性地抑制迷走神经,使窦房结频率加快。
(2)窦房结的血供因心室收缩而改善,使窦性冲动加快释放。
心室收缩对心房有牵拉作用,同时对窦房结也是一种机械性刺激,使窦房结激动加快释放。
4.异位激动诱发的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激动特别是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可使窦房结提前激动,继而窦房结发生抑制,节律发生重整和发生一时性窦性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