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窦性心律偶发性异位性期前收缩

窦性心律偶发性异位性期前收缩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异位节奏点起源于心室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在各种期前收缩中发生率最高。室性期前收缩可偶尔发生,但也可频繁发生,每分钟期前收缩超过6次以上者,称为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与正常搏动交替出现者称为二联律,每隔2次正常搏动出现1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余依次类推。室性期前收缩多发生于左室。室性期前收缩与室上性期前收缩同时或先后出现。

异位节奏点起源于心室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在各种期前收缩中发生率最高。

心电图特点(图18-13至图18-18):

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QRS波群时间≥0.12s,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联律间期一般固定,代偿间期完全。但晚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其前可见无关的窦性P波。

图18-13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图18-14 室性期前收缩呈右束支型(来自左心室)

图18-15 室性期前收缩

偶尔,室性期前收缩逆行上传,与窦性激动在心房内相遇形成房性融合波。如果两者在窦房结周围相遇,则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可见一逆行P-波,再返回心室并引起激动,称为反复搏动。

室性异位节奏点距房室束支分叉处愈近,QRS形态就愈接近正常,反之,QRS就愈宽大畸形。

起源于室间隔的期前收缩,由于同时向两心室除极,故类似正常窦性激动,其QRS可呈室上性,一般难与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鉴别。

图18-16 室性期前收缩,形成假性三联律

图18-17 室性期前收缩,形成二联律

有时可与窦性激动在心室内相遇,形成室性融合波,其形态介于室性期前收缩与窦性QRS波之间(图18-19)。

1.右室期前收缩 QRS平均电轴由右向左,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但与左束支阻滞不同的是:①右胸导联r波宽而高;②肢导联电轴+90°左右,而左束支阻滞电轴一般左偏。

2.左室期前收缩 QRS电轴由左向右,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

3.心尖部期前收缩 在心前导联上,几乎全部QRS主波向下。如果异位节奏点在心尖部偏后时,则QRS主波在Ⅱ,Ⅲ,av F向下,avR向上。如果偏前,则QRS在Ⅱ,Ⅲ,avF以R波为主,在av R以Q波为主。

4.心底部期前收缩 心前导联QRS波群,几乎全部向上。在肢体导联上,如异位节奏点在心底部前壁时,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在后壁时,呈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5.左室后壁期前收缩 QRS平均电轴,投影于心前导联轴的正侧,QRS波均以R为主。

图18-18 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真性三联律

图18-19 室性融合波

6.前壁性期前收缩 QRS平均电轴投影于心前导联的负侧,QRS波均以S波为主。

7.室间隔期前收缩 QRS形状可呈室上性,间期<0.12s。

8.分支型期前收缩 由于异位节奏点位置不同,形成的波形可呈完全性左、右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

除了异位节奏点的部位与QRS形态有关外,任何心脏病或原先存在的心室传导障碍,都能影响QRS波畸形的程度,如QRS波时间超过0.16s,则强烈提示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可偶尔发生,但也可频繁发生,每分钟期前收缩超过6次以上者,称为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与正常搏动交替出现者称为二联律,每隔2次正常搏动出现1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余依次类推。有时可连续出现几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可称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图18-20)。

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方窦性心律的间距称为偶联间期,如果由同一异位节奏点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配对间期是固定的,一般在0.45~0.56s。联律间期过早,发生于前一个激动的T波之后,或落于T波顶峰,呈“R on T”现象。“R on T”现象可分为两型,A型:期前收缩引起的反复性心室激动,即发生在联律间期与Q-T间期之比<1时,此时若给予刺激,易于引起多发性折返及颤动前的状态。B型:Q-T间期延长超过了“正常”的配对间期而引起,增加了心室肌内多发性折返产生的机会(图18-21,图18-22)。

图18-20 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室房逆传

图18-21 室性期前收缩R on T现象

室性期前收缩可起源于单个或2个以上的异位节奏点,若室性期前收缩的QRS形态在同一导联中相同,配对间期固定,称为单源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多为功能性期前收缩。如果起自同一个节奏点,联律间期一致,但同一导联中的QRS波形互异,称为单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其产生原因:①异位节奏点外传时折返途径不同;②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传导;③舒张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④室性期前收缩逆传至房室交界区后折返下传;⑤希氏束分叉以上的期前收缩伴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⑥两个节奏点联律间期相同而交替出现。

如果在同一导联中各期前收缩的形态相同,但与其前正常搏动之间无固定的联律间期,常提示有室性并行心律的可能(图18-23,图18-24)。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要与以下几种情况鉴别:①伴有室内差异传导的房性期前收缩;②显著窦性心律失常伴有室性融合波时;③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④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图18-25)后的窦性搏动伴有差异传导。

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时,可从异位心搏的形态获得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①必须从一个正向QRS波为主的室性期前收缩来作诊断。②不能从av R或V1导联作出诊断。心肌梗死时室性期前收缩的改变可早于主心律,主要表现一是主波向上的室性期前收缩之前有小q波,可呈q R,qRs甚或QR型。二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T波对称变尖。三是ST段偏移方向与QRS终末部分或主波相同。心肌梗死的慢性期时,可无ST-T改变,只有异常q波或Q波。室性期前收缩具有梗死样改变,很可能是最早的表现,也是惟一能提示心肌梗死的征象。

图18-22 R 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ST段下移

9.对主导搏的影响 有时期前收缩可对其后的一二个主导搏动的P-QRS-T发生影响,亦可使主导心律发生变化,称为期前收缩后的继发性改变。期前收缩对基本心律的影响如下(图18-26):

(1)期前收缩后第一个窦性P波可以发生形态改变。

(2)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窦性P-R间期延长。

图18-23 室性并行心律室性融合波

图18-24 室性期前收缩并形成室性并行心律

图18-25 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形成连发

(3)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窦性QRS发生变形。窦性心律合并有束支阻滞时,期前收缩后第一个窦性QRS反呈正常图形,可能因长间歇后,束支的传导能力得以恢复。偶尔,期前收缩后的第二个窦性激动意外地终止下传,形成一个长的R-R间隔,称为延期代偿。包括形态、振幅、方向移位、延长、倒置等。

(4)期前收缩后第一个窦性激动的ST-T,U波变化,即使心电图其他方面完全正常,也提示期前收缩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期前收缩后T波改变可能由于代偿间期血流灌注增加、心肌扩张,使有病变心肌产生复极改变所致。

(5)期前收缩长代偿间期后,出现室上性逸搏。

(6)期前收缩后出现窦性心律失常,窦房阻滞或窦性游走心律。

10.鉴别诊断意义 临床上根据心电图表现对功能性和器质性期前收缩进行鉴别诊断,可供参考。

(1)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间≤0.12s,波振幅>2.0mV,室性期前收缩多发生于右室。QRS波光滑,无切迹、钝挫,ST-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倒置T波多较圆钝,降支与升支不对称。

(2)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间>0.12s(0.16~0.18s),振幅<1.0mV,或低于同一导联的QRS波。室性期前收缩多发生于左室。伴有多个切迹、钝挫、模糊,ST段呈水平样压低,T波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倒置T波尖锐而深,降支与升支对称。期前收缩后伴有ST-T改变。室性期前收缩与室上性期前收缩同时或先后出现。联律间期短,R-R'<0.43s,有“R on T”现象或“R on P”现象,或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等。

图18-26 间位性期前收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