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分布广、文化多样的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此外,云南省的景东、普洱、江城、镇沅、墨江、临沧、双江、镇康、腾冲、龙陵、沧源、元江、新平、金平、元阳、河口、文山、大姚、西盟等30余县市也有傣族分布,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是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
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证实,傣族属于古代越人族。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个族系,因其各有种姓,部落众多,地域宽广,所以又称“百越”。《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分布在从杭州湾、东南沿海诸省和两广、云、贵、中南半岛到印度阿萨姆邦绵延数千里的若干共同族源的古代民族的总称。包括福建的闽越,广州的南越,广西及越南北部的西瓯越和骆越,两广的杨越,皖南及赣湘东部的山越,浙江的大越、于越和瓯越,云南的滇越等。由于他们有共同的渊源和文化特征,故有一个共同族称——越。远在新石器时代,这个族群就已经形成了他们共同的文化特征,考古学界的观点认为,有肩石斧是古代百越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傣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德宏、景东、景谷、孟连、临沧、元江、新平等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了数百件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其中都发现了具有越人共同文化特征的器物。这些地方,都是历史上傣族先民分布的地区。
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的明确记载。《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中傣族被称为“滇越”,《后汉书·和帝本纪》等称傣族先民为“掸”。傣语各族人口众多,除我国的傣族外,还有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越南的侬族、沙族等,他们彼此有着共同的族属渊源,在古代汉文史籍中常常被统称为“掸”,又与华南壮侗语族的壮、布依、侗、水、黎、仡佬等族合称为“越”,所以掸傣各族与古代“百越”也有着共同的族属关系。唐朝以来史籍称傣族先民为“金齿”“银齿”“黑齿”“白衣”“茫蛮”。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并进而扩大做地名,“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宋朝时期,金齿部贵族于11世纪驱使大量农奴大兴水利,开垦种植水田,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逐步进入封建社会。12世纪时西双版纳第一世主叭真建立景龙国。元朝时期在傣族地区设立了金齿宣抚司,在车里地区设立了车里军民总管府,通过土官进行统治。11世纪至15世纪,傣族曾以瑞丽为中心建立称雄于世的地方政权,被尊称为“勐卯弄”。清朝时期,傣族被称为“摆夷”。澜沧江以西的傣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以东地区仍由土司统治,延续到民国,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领主制度。
傣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创造发展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其文化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一、史前文化时期
史前文化时期即从远古时期到2世纪,傣文史籍称之为“桑木底时代”。这是傣族先民的原始社会时期,即社会结构形式从家庭公社、氏族公社或农村公社发展到部落联盟。其经济形式经历了采集、渔猎、狩猎到进入定居农耕的发展过程。桑木底原来只是一个氏族部落的首领,由于在保卫民族安全和领导生产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他成为人们尊敬的英雄人物,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桑木底不仅带领傣族先民创建了房屋、农耕,同时还在沙罗的基础上创立并完善了傣族原始宗教,制定了农村公社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到了后期,他的名字逐渐演变成原始社会农村公社选举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时代象征。他去世以后,历届农村公社选举出来的公社首领和部落联盟首领都叫“桑木底”,历届首领制定的管理制度叫“桑木底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傣族先民已经产生了有声语言,并使用刻契结绳的方法帮助记忆和传达信息,形成了古歌谣、原始神话、祖先传说、祭祀歌、习俗歌、生产歌等口碑古籍文献和部分刻契、结绳实物古籍文献材料。
二、奴隶社会文化时期
从3世纪到11世纪,即秦汉到唐宋时期,傣文史籍称之为“勐泐王时代”。这是傣族原始社会崩溃之后,逐渐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发展时期。据傣文史料记载,聚居在澜沧江下游的傣族先民已于3世纪前后建立了部落联盟性质的“勐泐王国”,有了强大的军队,建造了辉煌的宫殿,制定了各种官吏制度和土地制度,聚居在德宏一带的傣族先民也于568年由根兰的子孙在瑞丽江畔建立了勐卯国。经过两百多年,到了956年混岛昂仓为勐卯国王时,国势大振。到了10世纪,勐卯、勐兴古、勐生威、勐兴色又联合成立了“勐果占壁王国”,即后来的“麓川政权”前身。这些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傣族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封建领主制过渡。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在经济上,从事以稻谷耕作为主的农业,在生活上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建筑,在风俗习惯上百越各族文身饰齿,在宗教上信仰原始鬼神崇拜。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傣族先民仍然主要使用刻契结绳的方式记事达意,但据一些傣文文献记载,在勐泐王时代的中后期,傣族社会已经出现了使用文字的迹象,并产生了部分傣文古籍文献。
三、封建社会文化时期
从11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是傣文史籍所记载的“帕雅真时代”。帕雅真也译为叭真,是傣族封建领主阶段的杰出代表。澜沧江下游一带傣族聚居区,地域宽阔,人口繁盛,傣语称之为“勐泐”。在勐泐王统治时代,政权趋于统一,生产也有发展。特别是傣族进入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时期后,封建领主制占统治地位,政治上与中原王朝的隶属关系更加密切,文化上与中南半岛各国的联系日趋加强,正是在这种复杂关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傣族文化体系。中原政权对边远傣族地区政治统治的逐步加强,促进了傣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唐朝时开始发展的畜力犁耕农业和水利灌溉事业,逐渐传入该地区。得益于中原先进技术的输入和铁器的使用,傣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进步,并促进了冶金业、纺织业、商业的普遍繁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宗教与封建领主的政治统治相结合,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印度古文化的输入、文字的创制和广泛应用,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僧侣制度,形成了崭新的教育体系。封建社会是傣族古籍文献产生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和佛经书写的需要,创制出了缅文、兰那文以及由兰那文字字母演化而成的西双版纳傣泐文,不仅在译注书写和传播佛教经典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这些文字还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形成了为数众多、内容涉及古代傣族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生产生活、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傣文古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