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刺法的起源

刺法的起源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刺需用一定的工具,而针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代最早的针具称为“砭石”。(一)刺法的起源远古,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的需要,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作为生活和日常的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在不断的劳动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砭石,是用细滑光洁的小石块磨制而成的石器,有刀形、针形、剑形等。

自人类双手能够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即从类人猿进化为人类时,刺法也就随之开始萌芽了。针刺需用一定的工具,而针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代最早的针具称为“砭石”。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具得到不断地改进,针刺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一)刺法的起源

远古,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的需要,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作为生活和日常的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在不断的劳动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用细滑光洁的小石块磨制而成的石器,有刀形、针形、剑形等。《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有关砭石的记裁很多,如《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砭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沦》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制砭石大小”,南北朝·全元起注:“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灵枢·玉版》篇曰:“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这些记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划破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后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其形状亦趋多样化,或者有锋,或者有刃,故又称针石或镵石。

(二)刺法的形成

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出现能用石刀等工具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形状的骨针,有的一端有尖,另一端无孔;有的两端都磨尖。这样的骨针,很可能被人们用来作医疗工具。此外,古汉字“箴”就是竹制的针。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发展了彩陶文化,故出现了陶针,直至目前广西僮族尚保存有这种针具。

夏、商、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有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内经》中记述的“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期。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出现九针之后,还沿用原有的石针。《帝王世纪》就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针具亦从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反应当时有各种针具的史实。

1973年在河南新郑县的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过1枚砭石,长6.3cm,一端卵圆,另一端呈三棱锥形,锋尖缺损,直径0.7~0.8cm,横断面微呈椭圆形,这枚砭石的两端形状与《灵枢》所载的员针、锋针极为相似。虽比较粗笨,但展示出由砭石演变为九针的过渡。

针刺的工具从砭石发展到九针,标志着针法的形成。在《内经》中多篇涉及到九针的应用及其所形成的理论,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灵枢·官针》《灵枢·刺节真邪论》和《素问·针解》中均有记述。《灵枢·官针》中所言“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描述了九针各有其不同的形状、大小、用途、治疗范围和操作方法。

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1根青铜针。据考,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物。这根针长4.6cm,中身有四棱,横断面呈菱形。与头道洼砭石比较,两者形状大小都非常相似,显而易见它继承了砭石的形状,后被命名为“青铜砭针”。虽然这根青铜针行世之时,我国中原地区已进入铁器时代,但这个发现证明,在青铜器时代肯定使用过青铜制造的针灸工具。

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医用金针4根,银针5根(残缺),即为九针的一部分实物。金针长6.5~6.9cm;针柄断面呈矩形,柄上有圆形穿孔;针身比针柄细,断面皆为圆形;针锋形状各异。经鉴定,1根是锋针,2根是古毫针,1根很可能是古代员利针,这4根金针都有较长的扁菱形针柄,这种针柄以手指夹持不易松动,便于使针刺端正。与头道洼砭石和树林召公社青铜针比较,尽管外形不同,但用手夹持的部位都呈四菱形,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的。5根银针已经残损,无法辨认其主貌。内有1根上部虽残而下部完好,残长5.3cm,比金针粗,横断面作圆形,末端钝圆无锋,参照相关文献可以断定是古代的鍉针。金针与银针的发现,证明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

(三)刺法的发展

远古以砭石刺病的方法比较原始,刺法较为简单,只是用于放血排脓。随着发展,其治疗方法逐渐丰富。早期的医学著作《内经》在针刺方面提到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的针刺方法奠定了基础。《难经》81篇中,有32篇涉及针灸内容,强调指出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晋唐至宋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是阐述《内经》和《难经》之说;到了金元时代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法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则较早地应用“手法”二字来统括针刺操作手技,并创造了“针刺十四法”。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适用于临床。徐凤的《针灸大全》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论述,并收录了泉石心《金针赋》提倡“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针刺手法,进一步阐述了上述的方法。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引载了多家的针法,内容十分丰富,并认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八法”,临床上较为多用。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刺手法亦无进展。

20世纪50年代后,针灸学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察到临床观察,从试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对传统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对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原理都是十分有益的。此外,针刺的方法在结合了物理治疗和药物注射等法后,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应用较广泛的有针刺与电相结合的电针、电热针、穴位电兴奋、微波针灸;与光结合的红外线照射、激光针;与声相结合的声波电针;与磁相结合的磁疗仪、电磁针,以及小剂量药物作穴位注射的水针和穴位埋线、结扎、割治等。一些以一定部位为选穴范围的针法也有所发展,应用较广泛的有耳针、头针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而且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