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中淋巴细胞选择性穿越毛细血管高内皮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定向移动并进入外周器官或组织特定区域,称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黏膜淋巴细胞归巢由淋巴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与黏膜组织分泌的趋化因子启动,进一步黏附分子与黏膜血管内皮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地址素相互作用。黏膜淋巴细胞从诱导部位归巢到效应部位,受到一系列表达于淋巴细胞和HEV上的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调控。在黏膜部位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趋化因子称为黏膜相关趋化因子,其在黏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发育、介导淋巴细胞在黏膜组织的移行和归巢、黏膜感染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9-12)。在归巢受体介导下,PP结中致敏的淋巴细胞移行到致敏部位的肠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或移行到肠黏膜外效应部位。
图9-11 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
图9-12 黏膜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调控机制
在黏膜免疫系统被活化的T细胞会选择性上调整合素αEβ7,与表达在肠上皮细胞上的E-钙依赖黏附素(E-cadherin)相互作用,介导致敏淋巴细胞移行并定位在肠黏膜上皮,同时获得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胸腺表达趋化因子(thymus-expressed chemokine,TECK/CCL25)的反应性。TECK是IgA抗体分泌细胞(ASC)有力的、选择性的趋化因子,能高效从脾、PP结、肠系膜淋巴结中招募表达CCR9的IgAASC到小肠中,并介导外周血中CCR9+αEβ7+记忆T细胞归巢到小肠黏膜。多种黏膜组织上皮表达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mucosa-associatedepit-helialchemokine,MEC/CCL28),是表达CCR10的IgAASC选择性趋化因子,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和记忆性淋巴细胞亚群至黏膜组织。MEC吸引肠和非肠淋巴组织中包括肠、肺和引流支气管、口腔等部位淋巴结中的IgAASC,而不是IgG和IgMASC。IgAASC归巢至小肠由MEC/CCL28和TECK/CCL25引导,归巢至直肠则是通过MEC/CCL28和SDF-1/CXCL12引导,表明MEC/CCL28在肠道黏膜淋巴细胞归巢中起重要作用。MEC吸引IgAASC在不同黏膜组织中迁移,解释了在局部黏膜受到抗原刺激后出现弥散分布的黏膜sIgA免疫反应,是共同黏膜免疫反应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