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荀子关于心身相关的思想,便很受后世推崇,《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为神明之府”“五脏六腑之大主”之说,一定程度上是承启了荀子思想。秦汉之交,精神心理与生老病死关系的描述达到了新高潮,集中体现在《黄帝内经》医学典籍中,并在《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等论著中都有叙述。可以说,中医心身医学思想草创于斯。
春秋时期管仲曰:“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管子·内业》)类似的认识,在孔子、孟子、荀子等大家的论述中,可以见到不少。荀子关于心身相关的思想,便很受后世推崇,《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为神明之府”“五脏六腑之大主”之说,一定程度上是承启了荀子思想。这时候,关于心身关系认识,人们常把它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是人生命活动的两重性表现,故形成了“形神合一乃为人”这一影响深远的正确观念。
秦汉之交,精神心理与生老病死关系的描述达到了新高潮,集中体现在《黄帝内经》医学典籍中,并在《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等论著中都有叙述。《黄帝内经》的贡献不只是系统且较深刻地描述了心理与躯体之间密切的互动,甚至是难以割裂的互相渗透关系,而且做出了很有价值且一直影响至今的理论建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学说,并对如何解决种种临床心理问题,包括诊疗中的医患关系等,都进行了深刻阐述。可以说,中医心身医学思想草创于斯。
同样起源于农耕,注重观察与冥思的古印度主流文化,诸如佛教、印度教,包括古印度医学中,也把心理与躯体视为同一物,强调心与身的交互作用。流传至今的瑜伽中仍体现出这方面的深厚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