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视角和文化负荷的不同,现代学者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其观点也值得重视。
(一)潘菽的心身理论
潘菽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他的理论主要是阐述中国古代“形具而神生”和“形质神用”论,并结合马列主义思想综合而成的。他的思想对20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心理学界影响颇大。
潘菽认为心和身从本质上是一个事物而不是不同的两个事物。他认为:
(1)只有用唯物一元论才能解决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心身问题。
(2)心理除与躯体联系外,还与客观事物相联系,故心理是躯体与内外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3)决定心理活动的神经过程是由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所构成的,是其按照一定方式互相组织起来的联合活动过程,以整个脑或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为其直接背景,并以整个身体活动状态为其间接背景,它具有一定的新特性。
(4)心身一直发生着交互作用。他强调,人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神经过程,从而使心身之间产生活跃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影响既包括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又包括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还包括心理活动通过与躯体的交互影响而产生的和客观事物之间的。故心理活动能具有一种原因的作用而参加到客观世界的因果链中,而“心理能(psychic energy)”仅为物质能的一种形式。
潘菽的观点体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主流学术界的观点。然而,它只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见解,正确性不低,但准确度不高,且局限于那个年代,未能吸取更多的科学研究结论。而且,诸如“心理能”等用词,是模棱两可的。此外,说“心理能”仅为物质能的一种形式,也有待商榷。
(二)心身关系层次论
何裕民等于1995年在《中国传统精神病理学》中归纳了中国传统认识中的相关理论,提出中国的心身互动关系“层次论”。从道、佛及医学著作中,整理了元神、欲神、识神等概念,复原了中国传统的心身结构理论(详细内容见后文)。其中,“元神”本自先天,人有此则活,其灭则死,始终发挥着生命之主宰作用。结合今人看法进一步解释,“元神”可解读为皮质下各级神经中枢(包括边缘系统、脑干、延髓和丘脑等)对内脏和生命活动的调控功能。“欲神”源自人的生物本能(“气禀之性”),包括各种深藏于内的欲求冲动等本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内驱力,与朱丹溪说的“相火”类似。西医则可解读为皮质下中枢(丘脑、下丘脑、垂体等)及其功能,支配着诸如性腺等诸多内分泌靶器官。
就这两个层次的心身关系深入分析,是(生物)脑决定着元神与欲神;而它们的产生及相应功能又支配着整个躯体功能。故而呈现出“身(脑)→身(躯体/内脏)”的平行的因果调控关系。只不过伴随着这一过程,会产生一些或显或隐的情绪活动。还需指出的是,通常,元神与欲神相安无事,元神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欲神;但欲神一旦勃发冲动,则又可干扰破坏元神功能。金元医家强调的“相火为元气(元神)之贼”,就寓有此意。
“识神”原为佛教语,道家借来以表示思虑、意识等心理活动,故又有“思虑神”之说。识神产生于元神之上,是元神基础上的一类活动,并直接受外界刺激启动而不断波动,可近似地看作是大脑皮质功能。识神依赖元神,但又对元神及欲神有强有力的调控/支配作用。识神被激发后,既可诱动欲神,产生情欲冲动(有时也可抑制欲神);同时也常干扰元神的自主调控作用。“识神”层次的心身关系是最高层次、最错综复杂的。受内外因素激发后,它依赖身(脑)的功能产生(“精生气”“气生神”),而意识思维(识神)一旦产生,又远远高于一般脑的活动,且可“御形”,反过来驾驭、控制躯体及生理过程。故这一层次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互动关系,且并无确切的科学词汇来表达这层关系。也许,引进“突现”概念,再加上中医学的“神可御形”理论常用的“御(驭)”和“役”,可较深刻地揭示这一层次的心身关系。中医心身关系层次结构图如图1-3所示。
图1-3 中医心身关系层次结构图
这一心身互动关系层次论,是对宋明以后相关认识的提炼与发挥,虽略显粗糙,但含义深刻,对临床应用及心身相关机制的深入揭示,都有积极的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