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早就意识到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它在注重人群共性的同时,亦重视个体的具体特性,并且认识到个体特性也每每从生理(躯体)、心理两方面着眼。前者常简称“体质”,后者则简称“气质”或个性。两者常相互影响,但通常体质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关于体质的经典认识
古代文献中,用来讨论个体生理特性的术语不少,计有“形”“质”“禀质”“禀赋”“赋禀”等。明末以后,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来表示个体生理方面的总体特征。其中,“体”指形体、躯体,可引申为生理;“质”指“特质”“特征”。故体质可定义为,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生理上它表现为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病理上表现为个体对某些病因或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1.影响体质的因素 中医理论认为,体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体脏腑气血等形质强弱盛衰基础之上的。凡影响形质的因素,均可影响个体的体质。其中主要因素有先天禀赋之强弱,它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生殖精气之盛衰,这确定了个体体质的“基调”;以及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生活的地理环境等。其他较为重要的因素还有饮食、养摄行为及疾病影响等。
2.体质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中医理论认为,构成体质特征的要素主要有体形、脏腑状态、精气血津液的多寡及脏腑气血的功能盛衰等。
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曾对体质类型做过多种分类,《黄帝内经》中就有着这方面的丰富内容。近年来,人们又不断提出新的分类方法。结合临床,综合各家观点,以下体质类型的分类相对较为实用。它分为正常和病态两大类。其中,正常是排他性的,而病态体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壮亢奋质。形体壮实,功能亢奋,活泼好动,身热不畏寒,喜冷饮食,面部易生痤疮,皮肤多油性,易脱发,性欲亢进等。多见于青壮年,一般情况下它只是偏离常态,不应归入病态。但因代谢偏旺,消耗过多,日久易演变成“身热虚亢质”。
(2)形寒迟呆质。体形以虚胖而白者为多见,功能低下,代谢明显偏弱,产热不足,四肢躯体不温,畏寒,喜夏日而不耐冬寒,行动和反应迟缓,甚至呆顿,心跳偏慢,面色苍白或偏灰,舌唇常偏紫暗,天冷尤其灰紫,大便多溏薄,不能受冷或饮食寒性之物,否则极易腹痛泄泻。这类体质者较易感受寒湿等阴邪,生病后亦易寒化。这种体质类型与身萎疲乏质、形胖湿腻质和晦暗瘀滞质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形胖湿腻质。体型多见肥白胖嫩,常有代谢障碍或某些功能紊乱;肢体多困重,懒于动作,反应偏呆顿,但能胜任一般劳作;脘腹常痞满,口中黏甜,舌苔厚腻;成年人可见大腹便便;易患水肿、泄泻、胸痹、中风、肥胖等病症;中青年妇女还常见月经不调、不孕、白带增多等。患病后易于寒化湿化,易损伤阳气。
(4)身萎疲乏质。形体偏于虚弱,功能较低下,代谢偏低,终日精神欠振奋,稍劳作即倦乏无力,不欲多言,不喜多动;面色萎黄无华,毛发少光泽,平素既怕冷又怕热,易感冒,病后常迁延难愈。这类体质易转化成“形寒迟呆质”。
(5)身热虚亢质。形体偏清瘦,功能易于虚性亢奋,或一阵亢奋后难以持久,旋即转入低落状态,新陈代谢中分解尤见旺盛;手足心发烫,手汗多,时有烘热而面呈潮红;常心烦,易燥,多焦虑,情绪不宁,易失眠;喜欢过冬天而不耐暑热;平素多口干,欲饮凉水,时有便秘,尿色偏深。可由“形壮亢奋质”演变而成,亦可因热病或消耗性疾病使体质变异所致。平素易感邪,病后亦易化燥化热。其进一步发展,常可致瘦削燥红质。
(6)瘦削燥红质。这类体质相对较少见;体形十分瘦削,肤色偏苍老,呈暗褐色,皮肤干而粗糙,几无弹性;各生理功能常偏低弱;有的虚性亢奋,分解代谢偏旺;常口干口渴,却不喜饮水;唇舌暗红,少苔或无苔;体力差,虽欲动作却难以持久,大便艰难,数日一行,状如羊屎。这类体质状况很差,中医学认为主要是阴液亏耗所致。
(7)晦暗瘀滞质。这类体质最为少见。体型可正常,可偏瘦,肥胖者少见;肤色晦暗,甚至灰滞,可眼眶黧黑,口舌唇色多偏暗紫,舌下静脉常怒张,舌边多有瘀点;手指末端可粗大青紫;皮肤粗糙,甚至有鳞状脱屑,或有丝丝红缕斑痕;常有多处疼痛;功能明显紊乱,新陈代谢有障碍;入冬后诸症更为明显。这类体质状况差,常是久病或年事已高所致。这类体质者患癥瘕积聚等病症较多。
研究发现,上述病态体质在中老年中较为常见。其中,身萎疲乏质最为普遍;形胖湿腻质则城市居民多于农村居民,且中国东部城镇居民比例高于西部城镇居民;晦暗瘀滞质则农村较多;其他无显著差异。
正常体质是一个相对的、排他而确定的概念。简言之,介乎“形壮亢奋”和“身萎疲乏”、“形胖湿腻”和“瘦削燥红”之间,且未见各种明显病理征象者,即为正常体质。然而,体质存在着演变发展之势,正常与病态之间常常只是一个连续、无截然界限的过渡过程,介乎正常与某种病态体质之间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只存在着程度的差异。
(二)关于气质的经典认识
中医学注意到个体存在生理方面差异的同时,也认识到精神心理在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人具有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特性影响着身心健康,这也是心身医学特别关注的问题。
1.个性与气质 自先秦始,中国贤哲与医生就开始关注个体心理差异。孔子堪称这方面的先师。他从态度、性格、情感、意志、理智等方面分析了他十多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其后,孟子、荀子等大师对此均有发挥。《黄帝内经》承继传统,重视个性问题,并结合医学实践进行阐发。此后《淮南子》《论衡》及晋唐医学等都关注个性问题。如《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作者皇甫谧开卷便大谈“形性血气”,把它们视作临床辨治的基础。其中,“形”即体质差异,“性”即个性心理特点。宋朝时,理学昌兴,张载、“二程”、朱熹等专门阐述了个性问题,且创用“气质”“气质之性”来统一原先讨论此问题时混用的“性”“禀性”“情性”“气性”“气禀”等词。由于他们显赫的学术影响,其后的学者和医生渐趋统一地用“气质”这个词来讨论个性心理特点。如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大讲“气质”。明清医著中也频频出现“气质”一词,清代医家石芾南更在《医原·女科论》中强调“欲诊其人之病,须先辨其人之气质阴阳”。
气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术语,宋之大儒张载与朱熹等对此有过较为经典的阐述。概言之,它是相对于人的“天地(或曰‘天命’)之性”而言的,天地之性可简单理解为人生而共有的本性,即“人的生物质性”,如“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之类,它在个体之间并无多大差异。气质则是指个体出生后,伴随着躯体发育、生理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特性。故张载强调“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正蒙·诚明》)。就词而言,它指禀受了“气”以后产生的质性,故早期有气性、气禀、禀性等称谓。
需指出的是,随着西方心理学的传入,出现了大量译著和对译术词。习惯上人们把西方心理学的“temperament”对译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一词。这并不很达意。“temperament”经典的定义是指表现在情绪体验快慢、强弱,外在表现隐、显和动作灵敏、迟钝等方面的心理特性,它仅仅是个体心理特性之一。中国文化原本讲的“气质”,是指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包括“temperament”,也包括性格、态度、智慧等其他特性,它与西方心理学所说的“personality”(常译作“个性”“人格”等)更为接近。总之,中医学中“气质”一词,其内涵远较翻译西方心理学著作时借用的“气质”来得广泛。
2.影响气质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影响气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项:①禀气偏颇,因个体禀受先天精气之差异及由此所致的脏腑形体发育特点,锻造了个性特征的生理基础。如宋之大儒朱熹就指出:“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有得木气重者,则恻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有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朱子语类·性理一》)②教化作用,教育感化,包括学习知识和周遭环境习俗潜移默化等可影响气质。宋之大儒张载强调:“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张子全书·语录钞》)③社会角色塑造,人们常学习、模仿与自己处于类似地位的人的行为来行事处世,久而久之,模仿发展为定势。故王公贵族与布衣百姓情性有异。④重大精神创伤,包括《素问·疏五过论篇》所云的“故贵脱势”“尝富后贫”等都可导致个性改变。此外,饮食、居处和疾病因素等也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变易气质。
3.气质的表现及其构成要素 明代李中梓、汪绮石等医家都曾比较全面地讨论过个体的气质特征。李中梓在《不失人情论》中从“性之好恶”“缓急”“得失”“慎疏”“成心”、有无主见以及交际特点等展开讨论,认为人之“动静各有欣厌,饮食各有爱憎,性好吉者危言见非,意多忧者慰安云伪,未信者忠告难行,善疑者深言则忌”这些都属于性之好恶差异;“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贫者衣食不周……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这些皆为社会角色地位(交际)之不同。此外,尚有人心无主见,“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有人成见顽固,“有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即飘扬”;有人性急,有人性缓;有人处世谨慎,事事小心;有人粗疏大意,孟浪妄肆;有人患得患失,时时深情牵挂;有人隐藏曲情,压抑情感,不愿倾诉。这些都可归入个性特征范畴,多少都会对健康及疾病防治产生影响。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也归纳了“顾私己”与“顾大体”、“不及情”与“善钟情”、“任浮沉”与“矜志节”等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满佚”“偏僻”“执着”“琐屑而不坦夷”“慈悲而不解脱”等个性类型。这些虽不能说是对气质构成的完整阐述,却也基本反映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气质构成概况。
归纳历代学者有关见解,构成气质的主要要素大致有以下几类。
(1)习性。魏晋时的刘劭在《人物志》中将人分成强毅、柔顺、雄悍、惧慎、凌楷、辨博、弘普、狷介、休动、沉静、朴露、韬谲等类,这主要是根据习性划分的。不同习性之人,常有不同的病理倾向。如强毅之人,“失在激许”,易激情勃发,陡生不虞;雄悍之人,“失在多忌”;惧慎之人,“失在多疑”……这些均不利于心身健康。李中梓所说的性之缓急、未信善疑等,亦属此类。
(2)内向与外向。这是就兴趣欲望等作用方面所做的区分,兴趣局限于自身者为内向,喜活跃向外者为外向。《灵枢·通天》所说的少阴和少阳之人,为较典型的内向和外向类型;汪绮石所谓的“顾私己”“顾大体”,也带有某种内外向分类的色彩。
(3)情感倾向。包括情感反应的众多倾向性特点,如反应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灵活性等。清代医家费伯雄所说的“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医醇剩义·劳伤》)以及某些人的喜怒无常,都是稳定性差的表现。至于“意多忧者”“不及情者”“善钟情者”,又都体现着情绪指向性、灵活性方面的差异。
(4)行为特征。泛指处世行事的倾向或特征。孔子《论语·子路》中的“狂”“中”“狷”,主要是对行为类型而言的。狂者肆意妄为,狷者拘谨无为,中者介乎其间。近年来,人们关注的A型、B型、C型行为特征与某些疾病易罹性之间的联系,也主要涉及这一因素。
4.气质的传统归类 从《黄帝内经》起,中医学家就试图对人的气质类型做出归类。该书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如《灵枢·论勇》按勇怯将人分成“勇士”“怯士”两类;《灵枢·寿夭刚柔》以“刚柔”为尺度进行划分;《素问·血气形志篇》则根据“形志苦乐”将人分成五种。所有的气质分类中,《灵枢·通天》的“五态之人”分类最值得重视。
《灵枢·通天》根据人的形态、脏腑、气血等体质特点和相应的习性、行为、态度、内外向和情感特点等,将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和“阴阳和平”五大类型。
太阳之人,体质上多有阳盛的特点,气质上常表现出主观、冲动、好言大事、志发于外、任性悖理、傲慢、自负等特征。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好外交,不内附,轻浮易变,机敏随和,喜动而少静,做事常漫不经心,难以持久,有着较明显的外向等气质特征。
少阴之人则阴多阳少,有深沉而不外露、小贪而贼心、易嫉妒、做事刻板、不轻举妄动等特征,偏于内向。
太阴之人则阴盛,血浊而气涩,阴阳不和,气质上表现为贪而不仁、好内恶出、外谦内奸、多疑虑、孤僻自私、独居独行等特征。
阴阳和平之人生理上阴阳匀和,气血调顺,精神和悦安宁,通情达理,处事有方,待人诚恳,能自控情绪,不争强好胜。这其实是古代医学理想中完美的个性气质类型。
阴阳五态之人,是五种典型的个性特征,它难以代表众多不同的类型。《灵枢·通天》指出:“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因此,《黄帝内经》又提出了个性心理特征的五行分类,也称二十五型分类法,使个性的类别更为详尽且实用性更广。
二十五型分类法既以个性分属于五行,又以五音为类比,将每一类型分成一个主型与四个亚型。主型即具备最典型的该型特征,其余四个亚型次之,其特征不如主型明显且各有不同,共计二十五种型。具体内容为五音的角、徵、宫、商、羽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并有表示音调清浊、高低的等级,以区分亚型的差异。五行分类也是从医学角度出发,将其与生理、行为特点等联系起来考虑而应用于临床的。
五态之人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并未全面反映临床常见、与健康和疾病防治关系密切的气质类型。故不宜过于拘泥,而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和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