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暗示疗法是指医者通过给患者施以积极的暗示来消除或减轻病痛的一种方法。暗示疗法的运用,多采用言语、手势、表情,或是使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进行。但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暗示疗法时,医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目前临床上针对一些心身疾病患者采取安慰剂疗法,亦与暗示疗法原理基本相同。
暗示疗法是指医者通过给患者施以积极的暗示来消除或减轻病痛的一种方法。暗示用含蓄间接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或是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甚或影响个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暗示疗法的运用,多采用言语、手势、表情,或是使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进行。
古代医家治疗心身疾病时,在予以针灸或药物治疗时,常配合言语诱导,消除其致病心理因素,如《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记载明代名医杨贲亨治一贵人,“患内障(眼疾),性暴躁,时时持镜自照,计日责效,数医不愈,召杨诊之。杨曰:公目疾可愈。第服药过多,毒已流入左股,旦夕间当发毒,窃为公忧之。既去。贵人日夕视左股抚摩,惟恐其发也。久之目渐愈而毒不作。贵人以杨言不验,召诘之。对曰:医者意也,公性躁欲速,每持镜自照,心之所属,无时不在于目,则火上炎,目何由愈。故诡言令公凝神于足,则火自降,目自愈矣。”此患者素急躁焦虑,杨贲亨以巧妙的暗示,将其对目疾的过分关注,转移到其他部位,促进了目疾的痊愈。但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暗示疗法时,医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实践证明,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医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积极的语言、表情、榜样、情境等暗示,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目前临床上针对一些心身疾病患者采取安慰剂疗法,亦与暗示疗法原理基本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