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本条于总论时已述,学者可复读之,兹并录《金鉴》及程氏之言,以资参考。
《金鉴》云:论中脉浮细,太阳少阳脉也。脉弦细,少阳脉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脉浮细,身热嗜卧者,阳也。脉沉细,身无热嗜卧者,阴也。脉缓细,身和嗜卧者,已解也。是皆不可不察也。程氏云:脉浮细而嗜卧者较之少阴为病之嗜卧,脉浮则别之;较之阳明中风之嗜卧,脉细又别之。脉静神恬,解证无疑矣。
论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本条既群述于总论中,兹不赘述。然日人内藤希哲云:诸本身字下无疼字,今补之。山田氏谓希哲补疼字是也,若无疼字,则与但头汗出证奚择焉。由是观之,身无汗为补身疼无汗,则无汗字样,当指全体而言,似较清晰。然古人言身字,多包括全身而言,并非除头手足外始谓之身也,且本文并无身疼之痕迹,希哲之补,亦想当然耳,蛇足之讥,在所不免矣。
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金鉴》云: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若因汗下者多虚,不因汗下者多热。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厥而下利者属寒。今病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寒虚之证,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即主以炙甘草汤者,以其人平日气血衰微,不任寒邪,故脉不能续行也。此时虽有伤寒之表未罢,亦在所不顾,总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通行营卫为主也。
丹波元坚云:脉结代,不是二脉兼见,要不过歇止之谓。成氏曰: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汪氏曰:悸,心动也,心中动悸,则知营血内虚,真气已馁,而藏神不宁也,并非以悸为心动之悸。与《金鉴》不同,《金鉴》心下筑筑云云,心下字不妥,当是虚里膻中动筑。张氏《类经》论虚里跳动,以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其说甚精,足以发此方之理宜参云云。
考《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正是心尖搏动处。膻中为气之海,在两乳中间,即心包络也。本条之心动悸,在肋骨内左乳下,当以元坚之说为是。至应用本汤理由,《金鉴》之说未尝不是。
炙甘草汤方
(1)药品及分量: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去皮,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2)煎法及服量: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煎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论曰: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而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后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本条乃释前条之脉结代,而文辞不达意。如“中有还者返动”句,难索解人,必非仲景之文字。考叔和《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但不言代脉,本条亦有结,有结阴代阴,而无代,则其为叔和手笔无疑矣。
要之脉有歇止,关系于心脏及血管。大病得之,可畏殊甚。本条为伤寒后期而设,故曰得此脉者必难治也。然亦有平人时时见此脉者,故非证脉互勘,不能断也。本条只据脉而言,是以决其非仲圣之言,实浅尝薄涉者所为,而传钞之误矣。至于分析结代之脉象,则以《方舆[42]》之说较为清晰也。《方舆》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结脉也。结者止而即还,不失至数,但稍有间歇耳。代者止而不还,断而复动,此绝彼来,相代之义也。二者相似而少异,然治方则唯此一方,故结代连称。昔人有言,有病见之难治,若气逆得之则无忧,确言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