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证均属机能衰减,不过太阴证之虚寒,限于肠胃之局部;少阴及厥阴证之虚寒,则不限于局部,而及于全身。然仍以局部之变化为主证,如少阴则以小肠吸收作用障碍,而显下利为主证;厥阴则以小肠吸收作用亢进,而显消渴为主证也。其小肠吸收作用之变化,少阴与厥阴虽异其趋向,而全身之机能衰减则一也,此即旧注所谓寒热错杂之证也。仲圣故定一界说如下。
论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条即言消渴为厥阴之主证,所谓消渴者,即随饮随消随渴,无有止时之谓。其所以如此者,由于小肠部受物理化学的滤过作用、弥散作用、渗透作用及肠上皮细胞之特殊机能,催进其吸收作用,故水分至小肠,即被吸收,集于淋巴腔及小淋巴管。因循环之作用,速移行于血管内,血液摄取多量之液体。血液之水分,一时增加,影响于循环,故病者自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也。小肠吸收亢进,则除水分外,一般可溶性的物质,亦被吸收,是以有饥饿的状态。而胃之消化机能,仍是衰弱,食欲不振,故虽饥而不能食也。因小肠之吸收亢进,则肠筋之动必随之而起。是以蛔之寄生于肠部者,不能安其所居,上溯于胃,沿食道而上行。倘勉强食入于胃,压迫蛔虫,更不自安,而蠕蠕然动,扰及胃部而作吐,吐甚则蛔随而出矣。(见前吐蛔节可参看)是此证之消渴,由于小肠吸收亢进,而肠管内之压增加,则吸收必催进,非必关于热而后尔也。倘误认诸证为热甚所致,而遽用下药,其下药如硫酸钠(朴硝)等,弥散颇难,是吸收徐徐,而显下剂之作用,遂利不止矣。此仲景示人用下剂之宜慎欤。
论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六经篇中,皆有中风一条,因本论以伤寒立名,而风寒虽一体,但得病之原因,究有轻重之差,故另标一条,以清眉目矣。除太阳中风桂枝证外,其余证候皆不甚详,多以脉法决其预后。如本条但言脉不言证,且脉浮为阳性,本阴证而脉转浮,是由阴出阳之兆,故以为欲愈之脉耳。但与仲景证脉互勘之论旨不符,其文义亦属推量之词,恐为后人所搀入。即使确为仲景原文,亦不过据脉以推测,仍未可为预后之确据。旧注望文生义,实开后世捕风捉影之谈,余以为此条无关重要,直删之可也。
论曰: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此条在总论愈解项目下已论之,其实此条亦推量之辞,故本讲只在总论言之,各篇均删去。此条亦在应删之列,特在此篇书之,令学者注意也。
论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此条言厥阴病以消渴为主证,但渴欲饮水时,不可如白虎证之恣饮,宜少少与之为较胜也。愈,胜也,非病愈之愈也。其调摄之法,当如本条所云云,并非谓厥阴病之疗法,如是可差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