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马元台曰:吾身诸脉,皆属于目。《素问·解精微论》曰: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脉者血之府。《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夫心主脉,为五脏之专精,而目为之窍。然脉为血之府,而久视伤血,则伤脉矣。血脉本为同类,此诸脉皆属于目也。吾身有髓,皆属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盖骨中有髓,非止于脑,而脑为髓海,故诸髓皆属之也。吾身诸筋,皆属于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又云:所谓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渗灌诸节者也。盖骨节曰节,筋则络于诸节之间。《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行伤筋。则筋属于节可知矣。吾身诸血,皆属于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生血。《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则血属于心可知矣。吾身诸气,皆属于肺。《灵枢·本神》云:肺藏气。则气属于肺可知矣。此四肢八溪,朝夕各有所属,而流通无间者也。四肢者手足也;八溪者手之肘与腕,足之膝与腕也。盖肉之小会为溪也。
《素问·五脏生成》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马元台曰:《灵枢·本脏》云:肝藏血。然动则运于诸经,静则归于肝脏。肝既受血,则肝本藏精于目,遂能视矣(《灵枢·师传》云: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则肝与目通可知矣)。下而为足,乃足之三阳三阴经也,足既受血,遂能步矣。上而为掌为指,乃手之三阳三阴经也,掌与指既已受血,遂能握能摄矣。然血虽充足于人身,而风为百病之始,若卧出之际,元府未闭,魄汗未藏,为风所吹,则血凝于肤,当为痹证。《素问·痹论》云:以风胜者为行痹。血凝于脉,当涩滞不通,血凝于足,当为厥证。《素问·厥论》分厥有寒热,阳经胜则为热厥,阴经胜则为寒厥。今风吹血凝而成厥,又当验阴阳偏胜而分寒热也。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穴,故为痹与厥者如此。不曰涩者,言痹、厥皆血凝于脉也。
《素问·五脏生成》曰: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
马元台曰:大经所会,谓之大谷。十二分者,十二经脉之部分也。小络所会,谓之小溪。穴有三百六十五,除十二俞外,只有三百五十三名耳,曰五十四名者,其“四”字误也。十二俞者,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厥阴俞、胆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也。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