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瘁,善痿厥足痹瘃音祝,《释文》云手足中寒疮也。
张隐庵曰:以下数节,申明形者乃皮脉肉筋骨,然必藉皮肉经脉之血气,以生养此形,而有上下盛衰之不同也。夫生长须毛者,乃充肤热肉,澹渗皮毛之血气,然手足三阳之气血,各因本经之经脉所循之处,而各分皮部,故以各经脉络所循之上下候之,可以知形中之气血也。形者谓皮肉筋骨也。足阳明之脉,其上行者,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髯美而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气少血多则髯少,气血皆少则无髯,盖血盛则澹渗皮肤而生毫毛。气者,所以熏肤充身泽毛者也,是以在上之须眉,在下之毫毛,皆藉皮肤之气血以生长,故气少则髯少,血少则髯短,血气皆少则无髯矣。血气少而不能充皮肤,肥腠理,故两吻多画,盖肌肉不能充满而多瘦纹也。足阳明之脉,其下行者,循膺胸,下脐腹,从膝髌而至足跗,故在下皮肤之血气盛,则下毛美而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血气皆少则无毛,虽有亦稀而枯瘁也。足指少肉,足善寒者,气之所以熏肤充身泽毛者也。瘃者,手足冷之冻疮。血少则肉而善瘃者,血之所以温肤热肉者也。痿厥足痹者,血气少而不能荣养筋骨也。此言二十五人之形者,皮脉肉筋骨也,然皮肉筋骨之间,又藉血气之所资益,而有上下盛衰之不同如此。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须;血气皆少,则无须,感时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马元台曰:此言足少阳之体有上下,而血气多少,必见于外形也。足少阳者,胆经也。足少阳之上,凡经脉穴道之行于上者,如风池、脑空、正营、承灵之类,皆行于耳后者,今曰通髯有关于胆经,则所谓通髯者,乃连髯而生者也,其气脉本相贯耳。故气血盛,则通髯美而且长;血多气少,则通髯虽美而短;若血少气多,则虽有髯而少;至于血气皆少,则其髯全无(下唇所生者为须,但少阳所生,只可言髯,而此曰须者疑误);而感于寒湿,则善成痹病,其骨必痛,而瓜必枯也。足少阳之下,如阳陵泉以至下之绝骨者是也。故血气盛,则足胫之毛美而且长,外踝必肥,盖胆经之脉行于外踝也。若血多气少,则足胫之毛美而必短,其外踝之皮必坚而厚;若血少气多,则足胫之毛必少,其外踝之皮薄而且软;至于血气皆少,则胫胻必皆无毛,其外踝亦瘦而无肉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当作“小”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踵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马元台曰:此言足太阳之体有上下,而气血多少,必见于外形也。足太阳者,膀胱经也。足太阳之上,凡经脉穴道之行于上体者,如睛明、攒竹,乃眉之所生也。故血气盛,则其眉必美,且有毫毛;若血多气少,则其眉虽有而必恶,其面多小纹理;若血少气多,则面肉必多;若血气和,则面色必美也。足太阳之下,凡经脉穴道之行于下体者,如昆仑、仆参,皆在于下跟者也。故血气盛,以足跟之肉必满,而其踵必坚;若气少血多,则跟必瘦而无肉,则空;至于血气皆少,则常有转筋之疾,而踵下必多痛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马元台曰:此言手阳明之体有上下,而血气多少,必见于外形也。手阳明者,大肠经也。手阳明之上,如禾髎穴,在鼻孔之旁,迎香穴,在水沟之旁,皆穴道之行于上,而髭之所生者也(承浆穴以下所生者为髭)。故血气盛,则其髭必美;若血少气多,则有髭必恶;若血气皆少,则其髭全无矣。手阳明之下,如肩髃臂臑近于腋,合谷、三间、二间、商阳行于指,故血气盛,则腋下之毛必美,其手鱼际之血必温;若气血皆少,则其手必瘦而冷也。
仇汝霖曰:手阳明之脉,出合谷两骨之间,手鱼肉乃手太阴之部分,阳明之血气盛,而手鱼肉以温者,脏腑之血气,互相交通者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马元台曰:此言手少阳之体有上下,而气血多少,必见于外形也。手少阳者,三焦经也,三焦之脉行于上者,如翳风、瘈脉、颅囟、角孙,皆近于耳,丝竹空则近于眉。故血气盛,则其眉必美而且长,其耳之色必美;若血气皆少,则其耳必焦而色必恶也。手少阳之脉行于下者,如外关、阳池、中渚、液门,皆行于手背,故血气多,则卷手而视之,多肉以温;若血气皆少,则手必冷而且瘦;至于气少血多,则筋脉虽多,而亦瘦矣。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马元台曰:此言手太阳之体有上下,而气血多少,必见于外形也。手太阳者,小肠经也,手太阳之上,如天容,在曲颊之后,颧髎,在骨之下。故血气盛,则其须多,面肉且多而平;血气皆少,则其面瘦,而其色恶。手太阳之下,如腕骨、后溪、前谷、少泽之类,皆行于手,故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而冷也。
张隐庵曰:以上论手足三阳之血气,各循本经之部分,充肤热肉,澹渗皮毛,肥腠理,濡筋骨,以养二十五变之形。如血气皆少,则又不能佗佗遗遗之自然矣。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气血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张隐庵曰:十二经脉之俞,皆会于足太阳之经。故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也,恶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少也。其肌肉肥而颜色润泽者,手足三阳之脉,血气皆有余也。盖足太阳为诸阳主脉,太阳之脉,气血盛而美眉,则诸阳之脉,血气皆有余,而肌肉肥泽矣。故当再审察其皮肤分肉之气血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逆顺者皮肤经脉之血气,交相逆顺而行者也。知逆顺之有余不足,则知所以调之矣(仇汝霖曰:“脉”字、“其”字宜玩,盖用“脉”字,以知足太阳之脉之气血多少,加“其”字,以分别肥而泽者,乃诸阳之脉之血气有余也)。
倪仲宣曰:按《灵枢·口问》论足太阳之精气,行于脉外以濡空窍,十二奇邪之走空窍,独取足太阳之外踝。此章论太阳为诸阳主脉,而诸阳脉之血气有余不足,皆以足太阳为准绳。盖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即为精气,是以足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又为诸阳主精血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