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同上。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同上。
释见第三章第三十七节。
《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释见第三章第三十七节。
《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
释见第三章第三十八节。
《灵枢·本输》曰: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释见第三章第四十七节。
《灵枢·寒热病》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马元台曰:人迎之穴,乃颈侧之动脉,在婴筋之前。婴筋者,颈之竖筋也(颈大脉,动应手,夹结喉两旁一寸五分,以候五脏气,一云,禁针,又云,针四分,过则杀人)。扶突穴,在婴筋之后(气舍后一寸半,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二壮)。天牖穴,其脉次于扶突之后(天牖本手少阳三焦经穴,此以为足少阳者,误以手为足也。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针五分,得气即泻,泻尽更留三呼,泻三吸,不宜补)。天柱穴,其脉次于天牖之后(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针二分,留三呼,灸不及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