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盆骨骨 鸠尾骨 膺中骨
《灵枢·师传》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有余,以候
。
释见第二章第十七节。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膏之出,出于鸠尾。
释见第二章第二十节。
《素问·气府论》曰:任脉之气所发者,膺中骨陷中各一。
马元台曰:膺中骨陷中各一,谓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六穴也(璇玑:天突下一寸,针三分,灸五壮,华盖:璇玑下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五壮,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针三分,灸七壮,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针三分,灸五壮,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陷中,禁针,灸七壮,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骹骨 胁骨 季胁扁骨
《内经》曰:广胸反者肝高,合胁兔
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
释见第二章第十六节。
《灵枢·骨度》曰: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释见上文第二十三节。
《灵枢·经筋》曰: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
释见第三章第三十六节。
《素问·骨空论》曰: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孔。
释见上文第二十六节。
按:《体学全旨》骿作胸背之大份,左右均有十二,第一至七为实骿,八至十二为虚骿,在虚骿中,十一十二又为浮骿。由一至七渐长,七至十二则渐短。盖胁即实骿,季胁即虚骿,即其末二骿也,至扁骨则以其形名之耳。
横骨 曲骨
《内经》曰: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
释见上文第二十三节。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
马元台曰:中极者脐下四寸,起于中极之下,则起于会阴穴也。从会阴以上曲骨之毛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