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虚实?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
张隐庵曰:邪气者风寒暑湿之邪,精气者营卫之气也。盖邪气有微盛,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夺失也,或为邪所夺也。夫虚实者皆从物类始,如肺主气,其类金,五行之气,先虚于外,而后内伤五脏,盖邪从表入里,在外之血气骨肉,先为邪病所虚,是以骨肉滑利,则邪不内侵,而里亦实。表气虚则内伤五脏,而里亦虚,此表里之虚实也。如气逆于上,则下虚而足寒,此上下之虚实也。如值其生旺之时则生,当其胜克之时则死,此四时之虚实也。余脏皆如此者,如肝主筋,其类木;心主血,其类火;脾主肉,其类土;肺主气,其类金;肾主骨,其类水。盖五脏之气,外合于五行,五行之气,应于四时,皆有生旺胜克之气,而各有生死之分。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何谓重虚?脉气上虚尺虚,所谓重虚。何以治之?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马元台曰:此言病有重虚之义也。脉虚、气虚、尺虚,谓之重虚。虚者真气不足也,故脉动无常;尺虚者肾气不足也,故行步恇然;脉虚者手太阴所见之脉,按之不应手也。如此三虚,是谓重虚。若带滑利,则生,否则涩滞而死矣。[23]张隐庵曰:此论脉气皆虚也。血者神气也,营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何谓重实?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马元台曰:此言病有重实之义也。大热为病,邪气尽热,其脉甚满,是实而又实也,故谓之重实。
张隐庵曰:大热者邪气盛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邪盛而气血皆伤,故为重实。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其时有生者何也?粥浆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张隐庵曰:实者谓邪气实,虚者谓正气虚。王太仆曰:五实谓五脏之实,五虚谓五脏之虚。杨元如曰:实者谓卒发之病,虚者急虚也。心主脉,脉盛,心气实也;肺主皮毛,皮热,肺气实也;脾主腹,腹胀,脾气实也;肾开窍于二阴,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瞀,目不明也,肝开窍于目,闷瞀,肝气实也,此五实也。脉细,心气虚也;皮寒,肺气虚也;肝主春生之气;气少,肝气虚也;泄利前后,肾气虚也;饮食不入,脾气虚也。盖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是以邪气盛者死,正气虚者亦死也。然五脏之气,皆由胃气之所资生,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复也。身汗,外实之邪,从表散也,得后利,里实之邪,从下出也。此言卒发之病,而有死有生也。
《素问·刺志论》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张介宾曰:形立于外,气充于内,形气相合,是谓和平,故气实者形实,气虚者形虚,此禀赋之常也。若形气相反,则偏虚偏实之病矣。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气生于谷也,是为谷气,故谷气盛衰,候当相应,不应则为病矣。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也,故脉之与血相应者为常,不应者反而病也。
《素问·刺志论》曰:如何而反?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张隐庵曰:按此节当有“气盛身寒,此谓反也”八字,或古文之脱简欤,抑经语之错综耶?
张介宾曰:气虚者阳虚也,当为身寒,而反病热者,阴气虚于内,阳邪盛于外也,此形气相逆之反也。谷入多,二阳有余,气少,三阴不足,谷不入胃府受邪,气多及于肺也。脉盛血少者,阳实阴虚也,脉少血盛者,阳虚阴实也,皆谓之反也。
《素问·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张隐庵曰:此申明形气虚实之相反,为邪气之所伤也。气盛身热者,邪气盛也;气虚身寒者,形气虚也。寒伤形,故气盛身寒;暑伤气,故气虚身热。
《素问·刺志论》曰: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张隐庵曰:此申明谷与气之多少,亦为邪气之所伤也。夫肾为生气之原,胃为血气之海,谷入多而气反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盖脱血者,阴气下泄,湿居下,则下焦受伤,以致生原亏损,而气少,病不在上,故谷入多也。夫上焦主纳,中焦主化,邪在肺胃,则不能纳化水谷,而谷入少矣。谷入少而气反多者,生气之原不伤也。
《素问·刺志论》曰: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张隐庵曰:此申明脉与血之多少,亦为邪气之所伤也。《经》云:水入于经,而血乃成,又曰,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热者心火之气也,饮中热,则饮皆化赤而为血,故血多。脉中之气不盛,故脉小也;风气乘于脉中,故脉大。水不浆入,则血无所资生,故血少也。
《素问·调经论》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张隐庵曰:此外因之生实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风雨之伤人也,先伤于皮肤,而次入于里。血气与邪,并客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此邪在于分腠之阳,迫及于脉,而为坚大,未入于里,故按之则痛。
张介宾曰:此外感之生实也。实痛者必坚满,中有留邪也,按之则实邪相拒,故痛愈甚。虚痛者必柔软,中空无物也,按之则气至而温,故其痛止。是以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也。
《素问·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张隐庵曰:此外因之生虚也。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至邪入于肌肉,而肌肉坚紧也,营血泣而不行,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也(“聂”“”同)。辟积也,《灵枢经》曰:血气枯竭,肠胃聂辟,盖言此虚者,虚于外,而辟积于内也。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表气出而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素问·调经论》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张隐庵曰:此内因之生实也。内为阴,外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身半以上为阳,喜怒之气,由衷而发,故不节则阴气上逆,逆则下虚,虚则阳气相乘而下走之,故为实矣。
《素问·调经论》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张隐庵曰:此内因之生虚也。心藏神,喜则神气散而下,肺藏气,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饮食于胃,喜温而恶寒,兼之寒饮,致寒气熏满于胸中,则血泣则气去,盖营卫血气,皆阳明之所生也。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张隐庵曰:血气者阴阳也,皮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气并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则气离其居;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故曰一实一虚。
《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张隐庵曰:此言血分气分之为阴阳也。脉外气分为阳,脉内血分为阴,阴血满之于外,阳气注于脉中,是为阴阳匀平。如血并居于阴,则阴盛而血实,心主血脉,故阴盛则惊,气并于阳,则阳盛而气实,阳盛则发狂也。
《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张隐庵曰:此言内外之为阴阳也。炅,热也,血并于阳,则阴虚而生内热;气并于阴,则阳气内盛,而为热中,故阴阳内外相并,而总属炅中。
《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吴鹤皋曰:血为阴,并于上部,则心火为阴所蔽,故烦惋;气为阳,并于下部,则肝水为阳所灸,故善怒。血并于下,则肾水失其内明之体,令人善忘;气并于上,则肺金失其清肃之用,令人心乱。
《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故是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张隐庵曰:此血气各自并居而成虚也。离,分也,泣,涩也。夫血满之外,气注于阴,是阴阳相合而为和平。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是血气各自分其居矣,故血气喜其温和相合,而恶其寒涩独居。如血并于阴,则寒泣而不能流行,则气不得以和之矣;气并于阳,则气温而血消去,气热销铄,则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
《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张隐庵曰:此血气并而成虚者,因无而为虚也。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矣;如气于并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合,故皆为虚焉。
《素问·调经论》曰: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张隐庵曰:此血气并之为实也。络者,经脉之支别也,孙络者,乃孙络之脉,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内通于十二大络,外通于肤腠皮毛。五脏之血气,从大络而出于孙脉,从孙脉而出于肤表,表出之气,从孙络而入于大络,从大络而注于经输,此交通气血之径路也,是络脉之血气,孙络之气血,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逆于上,则为大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血与气共并于上则为实也。
《素问·调经论》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张隐庵曰:道谓血气出入之道路,来则为实,去则为虚,有来有去,则和平矣。血气相通,阴阳交互,是为和平。俞者,谓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脉之所流注;会者,谓三百六十五会,乃神气之所游行,皆阴阳血气之所输会者也。脉外之阳气,从孙脉而注于阴中,在内之阴血,从经俞而满之脉外,是谓匀平。血气相通,以充其形,则三部九候之脉,上下若一,是为平人矣。
《难经·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为正邪。
徐灵胎曰:此以五行之义推之也。后,谓生我者也,邪挟生气而来,则难进而易退,故为虚邪。前,我生者也,受我之气者,其力方王,还而相克,其势必甚,故为实邪。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相别,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自病,本脏自感之邪也。
《难经·五十难》曰: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按:当作“伤燥”得之为微邪,中湿按:当作“伤寒”得之为贼邪。
徐灵胎曰:中风,肝邪也,得之,谓因中风而心得病也。肝生心,所谓从后来者也。伤暑,心自病也;实邪,心生脾也;微邪,心克肺也;贼邪,肾克心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