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瘦燕和其夫人朱汝功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针刺手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陆瘦燕曾说针刺手法“一旦失传,不仅会降低疗效,更可怕的是,针灸学中具有特色的操作技术将毁灭在我们这一代,实在是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子孙”。故对针刺手法从文献整理、科学分类、临床观察到实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一)对针刺手法做系统整理和科学分类
历代针灸文献对针刺手法的描述不够详细,有的概念混淆,致使后世临床应用无法可依。陆氏伉俪认为针灸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针刺手法的正确运用,因此,他们首先对针刺手法做了系统整理和科学分类,为针刺手法在临床的应用起了指导作用,也为针灸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1.针刺手法分为三类 一类是基本手法: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作或形式,是构成不同作用的各种手法的基础。有进退、提插、捻转、针向和留针5种。一类是辅助手法:辅助手法是基本手法以外的另一些以辅助形式出现的针刺方法。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他们将其归纳为14种单一的方法:爪法、切法、循法、摄法、扪法、按法、弹法、刮法、动法、摇法、搓法、盘法、飞法、弩法。一类是复式手法:复式手法是各种单一手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其组合规律和作用原理,归纳为3组18法。第一组: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有烧山火、透天凉二法。第二组:补法和泻法的交错组合,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流气法、提气法、龙虎交战、饿马摇铃及子午捣臼七法。第三组:补泻法和行气法的相互组合,有运气法、纳气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龙虎升降、通关交经及关节交经九法。
2.手法的作用分为三类 即候(催)气、行气及补泻。所谓候气或催气,乃是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所谓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的刺法。
针刺补泻手法的技法甚多,陆瘦燕将基本补泻手法归纳为徐疾、提插、迎随、捻转、呼吸、开阖、留针、九六及纳支九法。
3.补泻手法分为两类 他们又结合自己阐发的“经脉元气说”理论,进一步将补泻手法区分为调和阴阳和疏调营卫二类。
(1)调和阴阳:是为脏腑经络阴阳之气的有余与不足而设。引阳入内为补,导阴出外为泻。以徐疾补泻和提插补泻为代表,适用于一切脏腑经络寒热虚实的病症。
(2)疏调营卫:系为营卫之气运行的“太过”与“不及”而设。“随而济之”为补,“迎而夺之”为泻。以迎随补泻和捻转补泻为代表,适用于一切经脉壅滞、营卫不和之病症。
(二)热补凉泻,震惊针坛
1958年夏季,全国第一次针灸经络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卫生部、各省市的领导及针灸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共同探讨了针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陆瘦燕在会上表演了“烧山火”“透天凉”针刺补泻手法,使受试者当即分别产生热或凉的感觉,对此,会场为之震惊和振奋,此后,在全国针灸界掀起了研究针刺手法的热潮。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金针赋》,其后《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医学入门》及《针灸大成》等书均有记载,但因各书叙述不详,手法各异,适应证不确,令后学者难以明白医理和掌握技法。陆氏伉俪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犀分烛照,对其做了深入而精辟的考证与论析,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的体会,他们提出了较为规范的具体操作方法。
“烧山火”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补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补法组成,属纯补的复式手法。操作程序是:先进针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三分之一处),紧按慢提9次,按针时左转;次将针进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三分之一处),提插捻转如前;再进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三分之一处),施术同前;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倘有热感,出针揉闭其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热至。
“透天凉”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泻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泻法组成,属纯泻的复式手法。操作程序是:进针直达地部,紧提慢按6次,提针时右转;次将针退至人部,提插捻转如前;再退至天部,施术同前;这样一部进针,分三部退针(一进三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如有凉感,即可出针,出针前摇大其孔,不闭其穴。如无凉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凉感产生。
他们以自己的体会,提出手法成败的关键在于:第一,须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即在提插时针尖上下的幅度必须局限在一个层次内,切忌一次轻一次重、忽而快忽而慢,同时每次提插时必须分清紧慢,不能模糊,这样出现热感或凉感的可能性一般较多。第二,刺激须适度,手法过重,患者难以忍受,过轻,则未达到刺激的要求,都会降低效果。一般而论,“烧山火”的刺激量需较大,但施术的时间可稍短;“透天凉”的刺激量可较轻,但时间须适当延长。第三,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成功。第四,需嘱患者细心体会,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第五,如果施术3度,目的未达到时,结合10~15分钟的留针,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另外,手法的成功率,还可能与穴位的特异性有关。有时针刺某一穴位得不到阳性结果,而针刺另一穴位,却会出现阳性效果。有一女患者,23岁,患风湿热,先取左侧阳陵泉,施“透天凉”手法,操作15度,未出现凉感,体温亦无变化;继取左侧手三里,施术15度后,体温下降0.3摄氏度,因手阳明经的腧穴,一般具有清热的作用,而足少阳经的腧穴,其清热功效略逊。
据他们的经验,热感或凉感的出现,与得气有密切的关系,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先出现在施术腧穴的肢端而发展到全身;也有先出现在对侧,逐渐波及另一侧,当感应到达全身后,用力按切患者的皮肤,也常有热或凉的感觉。陆瘦燕在示教中对接受针刺的学生,先施行透天凉法,待全身觉凉后,再施行烧山火法,一般都能使发冷的手足很快回暖,说明此两种手法确有祛寒除热的效果。
(三)实验研究,探寻机制
他们认为体温变化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而能量主要来自糖代谢,因而他们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协作,又观察了手法对血糖(糖代谢的起始物质)及柠檬酸(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中间产物)含量的影响。全部实验过程按双盲法原则设计,结果“烧山火”在使体温普遍上升的同时,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增高;“透天凉”在使体温普遍下降的同时,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而“平针”手法对上述三者均无明显影响。
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一系列研究,不仅使古老的技法得以薪传,而且通过实验研究认识到,两种手法的作用不仅有主观的感觉变化,并有实际发生的生化过程和物质基础。
此外,他们在几十年的针灸实践中体会到“气至病所”能提高疗效,因此,创立5种行气手法,在《刺灸法汇论》中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手法,并将其归纳为捻转行气法、提插行气法、呼吸行气法、按压行气法及针芒行气法5种。此5种行气手法是针刺理论和技术的一大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在杂志和专著中发表以后,针灸学术界以其“术得精要,法足可传”,而被载入《针灸学》教材。
为了深入研究针刺作用途径与经络现象的实质问题,他们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作,用多方位经穴肌电测绘的方法,施用行气手法,对感觉产生、循行方向与相应经穴电变化情况做了实验性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1)被针者感觉循行方向与针向符合者达71%,并发现针法向下时的符合率高于针法向上时。而陆瘦燕施针的符合率又高于其他施术者,可达93%。
(2)在足三里穴施行气针法向下时,胃经足三里以下穴位出现电反应达69%,针法向上时,胃经足三里上方穴位出现电反应达62%,而他经腧穴出现电反应者不明显。
(3)行气针法方向与感觉循行方向、经穴电变化出现部位三者全部符合者为53%,部分符合者为37%,完全不符合者为10%,说明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4)用行气针法出现感觉定向循行者为71%,而用一般针法出现感觉定向循行者为43%,两者有显著差别。
陆氏伉俪对“行气针法”(导气针法)的实验研究,初步证实了感觉循行的定向性,随手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别,而且不同的施术者,存在着效果的差别。
他们将古老的针刺手法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开创了针灸实验的先河,这在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居领先地位,为日后的《实验针灸学》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亦为以后经络及手法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