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氏学派在曙光儿科

徐氏学派在曙光儿科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当时儿科是徐氏学派掌门。另有徐惠霖,系苏州洞庭山人士,在儿童医院任中医学儿科主任,善治杂病。1961年起程家正兼任儿科实习带教工作。徐小圃临诊多为久病失治或辗转求治之危重患儿,故多见脱闭垂死的危重证候。程家正在儿科学会活动时多次与董廷瑶相遇,也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徐丽洲以治痧痘名盛于沪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痘疹已消灭,痧症尚流行。

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54年8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第一家中医医院,设有内、外、痔、伤、针、推、妇、儿等八个临床科室。院长有吴涵秋、董季康、徐仲才诸人。儿科科主任有徐仲才(兼),后有王玉润。儿科医生有朱瑞群、蔡瑞桐、徐小洲等。1957年程家正由北京大学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分配到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儿科。徐仲才系徐杏圃之孙,徐小圃之仲子,王玉润、朱瑞群、蔡瑞桐均为徐小圃之门生。所以当时儿科是徐氏学派掌门。徐小洲是徐丽洲之子,擅长痧痘儿科,当年上海有“三徐”,除徐小圃、徐丽洲,尚有苏州学派徐少甫,其子徐迪三在儿科医院工作,擅长时病。另有徐惠霖,系苏州洞庭山人士,在儿童医院任中医学儿科主任,善治杂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四明医院)为西医医院,于1960年与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曙光医院。合并时部分中西医师、中药师参与龙华医院建院工作(徐仲才之兄徐伯逸即在龙华医院儿科任职)。“文化大革命”初期,儿科中西两科合并成立中西结合儿科(此在全国首创)。有王惠芬任科主任,朱瑞群为副主任(徐小圃之孙徐治本在上海市第四医院任职)。

程家正来院时任科干事,兼任临床儿科教研工作,为本科班、西学中研究生等班授部分中医儿科。1961年起程家正兼任儿科实习带教工作。1984年任科副主任。1986年晋升儿科教授与主任医师,任儿科主任至1991年退休。之后有潘嘉珍、顾明达、朱盛国、赵鋆先后任职。

徐小圃与祝味菊交好,受其善用附子的影响,深得温附抑阴心法之妙,以擅长用附桂而名扬沪上。徐小圃临诊多为久病失治或辗转求治之危重患儿,故多见脱闭垂死的危重证候。如神疲颧燥,面色灰滞或潮红,或见久泄溏稀,小便清长,或见壮热肢冷,舌质淡而少苔,脉微细或伏。证属正虚邪实之重候,是阳气势微,形将脱厥,故常用辛温疏解、温中逐寒、温肾扶正之法,得心应手而获神效。徐小圃、王玉润、朱瑞群、蔡瑞桐诸位,在惊厥、疳泻等闭脱重症中也多有发挥,尤其常用附子配磁石加入育阴之剂中,收到育阴潜阳之意,使我等后辈得益匪浅。

当年申城尚有董廷瑶,原系宁波中医学世家,儿科名家。避战祸来沪,董廷瑶谙《经》旨,汇通百家,又有创新,在80余年诊治工作中,理法方药自成规律。董廷瑶有独特的学术理论,认为“走马看小儿,病来如奔马,瞬息成万变”,病理以“痰,热,惊,风”为主,热病重在逐邪,病脏以肺脾两经为众,重视胃气,以人为本,以病为标,调和营卫,且强脾自健。如桂枝汤加减应用于解表发汗,又用于调和营卫,多有奇效。提出“轻巧简活廉效”六字诀,又提出“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复”临诊九要,扩大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诊治规则。程家正在儿科学会活动时多次与董廷瑶相遇,也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

程家正是孟河医派丁氏学生,其师丁济万是丁甘仁之长孙,是丁氏第三代传人,继承祖业,开创中医学医院临床业务与教育的新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丁济万深得祖父关爱,得衣钵相传,善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勤求古训,善于发挥,活用伤寒,兼熟温病,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并蓄,擅长诊治湿温,认为湿温不独与伤寒不同,与温病也有差异。根据热象不同,先辨六经,再视湿与温之发展,或从阳化热,或从阴转寒,与伤寒六经传变一致,由此提出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由阳入阴按温病邪入营血治法,把握病机,进退有序,自成心法。儿科多时邪热病,运用更恰当,尤以祖传113方后学,其用药精简,处方轻灵;所谓轻是指药缓而量微;所谓灵是指所选药物祛邪而不伤正,故被当时医家称为轻灵派。选药一般十至十三味即成方。为后辈成方选药立下规矩,医术精湛,病家信仰。每日门诊若市,仁心仁术,义诊给药,造福劳动大众,为我辈树立榜样。

徐丽洲以治痧痘名盛于沪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痘疹已消灭,痧症尚流行。徐家重视痧宜凉的治疗原则,早期以辛凉解表透疹,同时用紫背浮萍、西河柳、芫荽子、麻黄各1.5g,煎沸,加黄酒250ml,煎黄使湿润肌腠,温药擦洗面鼻四肢等皮肤,促使透疹(煎三药用鲜货则药量加倍),皮疹见于鼻准、四末时才齐。中期清热解毒,恢复期清凉养阴,并予紫皮甘蔗、荸荠(地栗)煎汤代茶,每期各约3日,整个病程9日,无变证则已痊愈。变证多是肺闭,当用开肺开闭之剂,如麻杏石甘汤合黄连解毒汤,加牛黄抱龙丸(清热化痰,祛邪镇惊)或琥珀抱龙丸(镇惊息风,化痰开窍)。

徐小洲先生继承其父衣钵,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麻疹流行时,发挥其治痧特长,取得良好效果(吾也参与其间,并总结麻疹肺炎证治万余例,发表在《北京中医杂志》)。

徐氏尚存口疳八味散(玄参、生地、牡丹皮、赤芍、石膏、甘草、大青叶、芦根)治痧症口疳,有良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