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贴扎引导方向

贴扎引导方向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验共招募5名健康年轻女性受试者,以胫骨前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使用肌内效贴前和贴扎后30分钟进行MRI检查,用Demon算法对组织形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贴扎目标组织局部出现了组织被牵伸或缩短的形变,这种形变在贴扎后即刻发生在表层皮肤组织、肌筋膜和胫骨前肌表面及内部。

肌内效贴存在锚和尾的概念。传统机制假说认为将锚放在肌肉止点、尾放在肌肉起点的贴法会对肌肉产生放松作用,而反之则会对肌肉产生促进作用。然而该假说机制引发较多争议,并未被广泛接受。目前已有少量研究对贴布的粘贴方向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Uluc Pamuk等学者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肌内效贴的即刻机械学效应进行观测,并分析受试者的组织形变量(Pamuk等,2015)。试验共招募5名健康年轻女性受试者,以胫骨前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使用肌内效贴前和贴扎后30分钟进行MRI检查,用Demon算法对组织形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贴扎目标组织局部出现了组织被牵伸或缩短的形变,这种形变在贴扎后即刻发生在表层皮肤组织、肌筋膜和胫骨前肌表面及内部。这些形变在程度上存在不均匀性,在方向上也存在不一致性。被贴扎的区域中,有一小部分组织的形变方向同贴扎方向一致,在非贴扎目标区域也观测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均匀形变,但形变幅度较小。该研究为肌内效贴的理论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MRI检查观测使用肌内效贴后的组织变化情况,证明肌内效贴虽然附着于皮肤表面,但由于其产生的机械学效应,可对皮下深层组织也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在力的方向和程度上仍然存在不均衡性,但是已经为我们揭示了肌内效贴对皮下组织的内在影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和全新的研究思路。

2013年Luque-Suarez等学者在一项针对健康受试者的肩峰肱骨距进行的研究中,对不同的受试者使用了不同方向的贴扎,以观察方向对肌内效贴的疗效影响。将49名无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健康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肌内效贴起点到止点的贴法、止点到起点的贴法,以及安慰贴法的干预,比较受试者贴扎前后采用超声检查测试的肩峰肱骨距。结果发现,不论是起点到止点还是止点到起点,使用肌内效贴均可以即刻增加肩峰肱骨距,而安慰贴组则没有发现差异。作者得出结论,相比于安慰贴组使用肌内效贴可以即刻增加健康受试者的肩峰肱骨距,但是贴扎方向的不同并没有产生效果上的差异。作者对不同方向肌内效贴进行的研究,是对肌内效贴机制研究的初步探索,然而研究中仅仅测试了肩峰肱骨距,因此研究的角度过于单一。

Stefano Vercel li等学者的一项单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对健康受试者的最大肌力进行了干预测试(Vercel l i Sar torio等,2012),36名受试者先后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干预方式(洗脱期一星期):肌内效促进贴(肌肉起点到止点)、肌内效抑制贴(肌肉止点到起点)和安慰贴(同样使用肌内效贴,无拉力横贴于大腿上1/3处)。对受试者贴扎前后的等速肌力进行比较。结果并没有发现3组受试者贴扎前后的等速肌力出现差异。因此,作者认为不论是促进还是抑制贴法都不能对正常健康人群的最大肌力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现有的研究,同时结合筋膜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尚不能证实单一的方向变量对贴布的效果会产生明显影响,后续的综合研究有待进行。我们倾向于在淋巴贴扎、肌肉贴扎等技术中考虑引导方向,并建议在贴扎过程中分析患者的损伤原因(如远、近固定,向心、离心收缩损伤等),从而做出尽量合理的分析与干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