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肌内效贴改善运动能力的临床效果研究

肌内效贴改善运动能力的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有多项试验对肌内效贴在局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肌内效贴在治疗运动损伤疗效方面要好于传统运动贴布。试验者将1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肌内效贴治疗、手法治疗和不给任何治疗,在基线和治疗3天后进行平衡能力和下蹲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发现肌内效贴较手法治疗能更好地激活臀中肌,并提高受试者姿势稳定性和双侧下肢活动度。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功能取决于组成该物体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互相作用,这一点在医学上也同样适用。即使是微小部分的功能缺陷,也可能引起破坏整体复杂功能的链式反应。将这种概念用于人体运动功能评估时,只有当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在相互配合并处于一种平衡工作状态时,人才不会感到不适。因此,许多疼痛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功能出现了紊乱(如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肌力失衡、姿势控制肌群与大动作肌群的失衡等),以及随之而来的平衡稳态被破坏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功能障碍或一系列的损伤。目前人们认为肌内效贴以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和独特的力学效应,可帮助患者快速克服局部功能障碍,促进局部功能恢复。为此,有多项试验对肌内效贴在局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肌内效贴在治疗运动损伤疗效方面要好于传统运动贴布。Seda等学者对15名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男性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功能表现进行了交叉设计研究,以对比肌内效贴与普通运动贴布对运动员的影响。15名受试者依次接受安慰贴布、不接受任何贴扎、运动贴扎和肌内效贴共4种干预方式,每种方式结束后有一星期的洗脱期,然后再进行下一种干预方式。每种贴扎术完成后对受试者立即进行即刻的效果测定,包括功能性表现测试(functional per formance test),如跳跃测试(hopping test)、垂直弹跳测试(vertical jump test)等多方面测试。结果发现相对于运动贴扎来说,肌内效贴对运动员的功能性表现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还促进了运动员单脚障碍测试的表现,普通运动贴扎会因为限制运动员动作而使其运动表现下降(Bicici等,2012)。

Joseph Mil ler等学者对患有单侧髌骨疼痛的受试者进行肌内效贴治疗后,发现受试者的Y—平衡能力和下蹲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提升(Mi l ler等,2013)。试验者将1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肌内效贴治疗、手法治疗和不给任何治疗,在基线和治疗3天后进行平衡能力和下蹲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发现肌内效贴较手法治疗能更好地激活臀中肌,并提高受试者姿势稳定性和双侧下肢活动度。但是这项试验只招募了18名受试者,并且将其分为了3组,每组只有6人,样本量较小。若采取交叉设计或自身对照设计试验,结果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Federica Tamburel la等学者在对脊髓损伤所致踝关节肌张力异常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短期使用肌内效贴能够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步态(Tamburel la等,2014)。

另有大量文献对肌内效贴能否增强或改变受试者的肌肉力量做了研究,然而结果并不统一,阴性结果较多。部分阳性结果试验包括2013年、2012年发表的两项临床试验,Fratocchi与Wong等人分别针对肌内效贴影响屈肘、伸膝运动的峰力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较假贴扎组及未贴扎组,肌内效贴组能显著增加屈肘向心峰力矩,缩短伸膝达到峰力矩的时间。LEE等人在一项交叉试验中,分别在应用肌内效贴进行屈腕肌群贴扎、不贴扎及不贴扎伴头颈转向对侧(引起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以改变相应屈、伸肌群肌力)时对健康成年人的优势手进行握力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肌内效贴后,无论男女平均握力均较不贴扎时増大,认为肌内效贴可用于改善上肢肌肉力量,辅助其他疗法治疗肌肉无力。Vithoulka等人2010年为探讨肌内效贴对健康女性等速运动时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情况,观察采用肌内效贴、假贴扎及不贴扎时膝关节角速度在60°/s(向心、离心训练)与240°/s(向心训练)时伸膝肌肉的峰力矩。结果表明,肌内效贴组各角速度的等速离心峰力矩较假贴扎组及不贴扎组升高,作者认为沿股四头肌各肌腹纵行贴扎有助于提高离心收缩肌力。Slupik等研究肌内效贴在等长运动中调节肌张力的作用,评估肌电图改变情况,结果发现肌内效贴干预24小时后肌肉运动单位募集升高,72小时后仍有肌电信号的显著差异,但比24小时有所降低。作者认为肌内效贴方法的量、时、效关系仍有探讨的必要。Rober t Csapo等学者还专门就肌内效贴对于肌力影响的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他们筛选了19篇肌内效贴影响肌力的文章,对文章中530名健康受试者共计48组配对比较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发现肌内效贴对于肌力的影响甚小,可以忽略不计,且其对不同肌群的影响没有差异。由此作者认为肌内效贴可能有临床疗效,但是对健康受试者的肌力并没有促进作用(Csapo and Alegre, 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