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圣的一些膳药方

医圣的一些膳药方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说了药膳和膳药,这里请您再看看下面几个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它们都是医圣的药方,您说一说它们是药,还是膳?将一剂药煮出来的药汤一次全部服下的方法叫“顿服”。用这样的水煮药,将不会妨碍消除小腹部的水。中医把生活方式与行为的过度造成的人体损害情况归纳为“五劳”。由劳导致的虚损一类的疾病,就称为“虚劳”。这样复杂、这样严重的病症,医圣说只需要用小建中汤治疗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说了药膳和膳药,这里请您再看看下面几个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它们都是医圣的药方,您说一说它们是药,还是膳?

先看一看“甘草干姜汤”。这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一个方子,用于治疗肺脏寒冷的病症,患者口里面有吐不完的涎沫,并且伴有遗尿、尿频、眩晕等症状。它的组成只有两味“药”:

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这个药方怎么用呢?先把甘草炙一下,把干姜炮一下。什么是“炙”,就是把药材放在锅里,与辅料一起炒一炒的制法。最常用的辅料为蜂蜜,此外还有醋、酒、姜、盐、酥、米泔水,以及清水等,这样的加工方法可以增强或转变药物的某些性能,如生甘草是凉性的,能够清热解毒,通过蜜炙或者水炙,它的性质就变温了,转而能够补气。甘草炙过就叫作“炙甘草”。什么是“炮”?炮就是用火炒。炮干姜就是把干姜放到锅里面,用大火急炒,待干姜表面发泡鼓起,颜色变成焦黄色的时候,往上面喷淋少许的清水,取出来晒干,这就是炮。经过这样处理以后的干姜叫“炮干姜”。

把甘草炙过和干姜炮过之后,再把它们碎成小颗粒,加上600毫升的水,上火煮沸,等到剩下大约150毫升药汤的时候下火,过滤,去掉药渣。把药汤分成2份,趁温热不烫口的时候分别服下,上午1次,下午1次。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就能治疗口中和咽喉里面的涎沫很多,不断要把涎沫吐出,并且还伴有遗尿、尿频、眩晕的病症。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肺寒,炙甘草和炮干姜都是温热性质的,它们能温肺散寒。

让我们再看一看“茯苓甘草汤”。这个方剂记载在《伤寒论》里面,用于治疗胃里面水液潴留的病症,患者感觉到胃胀满,而且上腹部里面的肌肉还一阵阵地跳动,就像心脏在跳动一样,其实那是胃壁的肌肉跳动,患者的手和脚都不温暖,凉凉的。这个方子的组成也只有四味“药”: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这个方子怎么用呢?先把桂枝表面的粗皮轻轻刮掉,把甘草给炙一炙,生姜切成片。然后把这4味药物打成像黄豆大小的颗粒,加上大约800毫升的水,上火煮沸,煮到剩下大约400毫升药汤的时候下火,过滤,去掉药渣,分成3份,一份也就大约130毫升,一次服一份,趁温热不烫口的时候服。

第三,让我们看一看“桂枝甘草汤”。这个方子也记载于《伤寒论》里面,它是用来治疗患者因为吃了发汗的药物以后,身体出了太多的汗,这样就导致了胃阳的损伤。胃阳损伤以后,患者胃壁的肌肉出现有节律的跳动,有时跳动得很厉害,连上腹部的肌肉也跟着一起跳动。这时患者会用双手交叉着按压住跳动的那个部位,这样就能使跳动减轻一些。只要患者一松手,跳动又会变得很明显,所以患者总是要用双手按压上腹部。桂枝甘草汤就能治疗这个病症,它也只有两味“药”:

桂枝四两,甘草二两。

怎么用这个方子呢?同样要把桂枝表面的薄薄的粗皮刮掉,甘草要炙一下。然后加上大约600毫升的水,上火煮沸,等煮到剩下大约200毫升药汤的时候下火,过滤,去掉药滓,趁温热不烫口的时候,一次将药汤全部服下。将一剂药煮出来的药汤一次全部服下的方法叫“顿服”。

第四,请您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这个方子也记载在《伤寒论》里面。它是用来治疗服了发汗的药物以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症状,患者小肚子里面出现有节律的跳动,患者感觉到他的小肚子里面像有一头小猪在原地快速踏步,那个势头,仿佛就要向上向心胸冲上去;因此患者感到很恐惧,担心这小猪一冲到上面来,冲到心脏,他的人就会死去。这样奇怪的一种病怎么治疗呢?医圣告诉我们可以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这个药方的组成也只是再也平常不过的四味“药”: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这个方子怎么用呢?桂枝同样要用工具刮去表面的粗皮,甘草同样要炙,大枣不要囫囵放进药罐去,要给它破开了以后再放进去。茯苓、桂枝和甘草分别都要打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然后用大约2000毫升“甘烂水”煮药。什么是甘烂水?甘烂水的制作很容易,用一个较大的盆盛上清水,用一个木勺不断扬水,水在扬起、落下的过程中,水面就形成无数的小水珠。这时赶快用木勺或者水瓢把水珠子舀出来,这舀出来的水就是甘烂水。甘烂水的“甘”是指水的味道是甘甜的;“烂”是指水被搅得稀巴烂了。为什么要采用甘烂水煮药呢?因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要治疗的病症是由于小肚子里面出现了寒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就是要消除小肚子里面的寒水。病症是由水引起的,又要用水煮药来治疗,这煮药的水会不会对除水有妨碍啊?所以古代医生想出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办法,把用来煮药的水反复搅过,目的是让水变得散乱无力,那浮在水面的水珠子是更加轻飘飘的,所以更加散乱无力。用这样的水煮药,将不会妨碍消除小腹部的水。在古代医生看来,甘烂水虽然是水,但是它更有利于消除水邪,而不会助长水邪。

先用甘烂水煮茯苓,待煮到剩下大约1600毫升水的时候,再在把桂枝、甘草、大枣放进药罐里面去一起煮,煮到剩下大约600毫升的时候下火,过滤,去掉药滓,分成3份,每份大约200毫升。趁温热不烫口的时候服1份。每天服3次。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里都有记载,医圣用它治疗的病症比较多。如用它治疗妇女腹痛,治疗男子黄疸,治疗伤寒心悸、烦躁,治疗杂病衄血、虚劳等。所谓虚劳,就是因劳致虚。什么是劳?“劳”并不是指平常我们说的身体劳作、劳动,而是指任何一种超过身体耐受限度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中医把生活方式与行为的过度造成的人体损害情况归纳为“五劳”。五劳主要有两种讲法,一种是《素问·宣明五气篇》说的五劳:“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另一种是五脏劳伤,即肝劳、心劳、脾劳、肺劳和肾劳。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与行为,如果过了度,就有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损害,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疾病。由劳导致的虚损一类的疾病,就称为“虚劳”。在这一类疾病中,有一种脾胃损伤、阴阳失调的类型,表现为腹痛、心悸、鼻子出血、梦与人性交、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读者看看这病情比较复杂、比较严重吧?这样复杂、这样严重的病症,医圣说只需要用小建中汤治疗就可以了。小建中汤的组成如下:

桂枝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您可能注意到了这个方子的最后一味药物“胶饴”,您知道它是什么吗?胶饴就是饴糖,就是用大米熬制的麦芽糖。成语“甘之如饴”的饴,指的就是饴糖,甜甜的。

小建中汤怎么用呢?桂枝同样要刮去表面的粗皮,甘草要炙,大枣要破开,生姜要切,除了最后一味胶饴外,也都要破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然后加上大约1400毫升的水,上火煮沸,待到剩下大约600毫升药汤的时候下火,过滤,把药滓弃去,再把胶饴放进去,重新上火加热,以便让饴糖迅速而且充分地溶解。请注意重新上火溶解饴糖的时候一定要用微火,否则不是沉在罐底的胶饴被烧糊了,就是药汤沸出来了。待到饴糖充分溶解以后,小建中汤就做好了。还是分成3份,每次服1份,大约200毫升,趁温热不烫口的时候服,每天服3次。

上面5个方子,它们都是由兼具药物和食物双重性质的材料组成,所以说它们是药也行,说它们是药膳,或者是膳药也行。这些方子都记载在张仲景的著作里面。由于张仲景著作里面的方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伊尹的《汤液经》,所以这5个方子,或者其中的某个,某几个方子也很有可能来自伊尹的《汤液经》。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问,这些方子用的药物都这么简单,这么平常,它们真的能治病吗?笔者郑重地告诉您,它们都能够治病,而且它们治病的效果都还很好。笔者给大家讲一个病例吧。笔者的老师,准确地讲笔者应该叫他“师父”,但笔者还是觉得喊他“老师”好,虽然老师这个称呼很平常,很一般化,但毕竟过去那么多年,笔者一直都是喊他“老师”。师父的意思是亦师亦父,既是老师,亦如父亲。俗话说“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所以师父这个名称应该不能用来称呼任何一个人。师父不是师傅。师傅是一个很一般的称呼,路上碰到任何一个年长一点的成年人,您都可以喊他师傅:“师傅,请问个路。”“师傅,向您打听一个人。”但您不能随随便便地称呼一个人为“师父”。您称呼师父的人,一定是您拜他为师,他教了您很长时间,教了您很多东西,对您恩重如山,情亲如父的人!

笔者的师父是当代著名中医大师刘渡舟先生。他曾经治愈过这样一个患者。?

名医趣案

有一位姓刘的男青年,18岁,农民,早婚。他平素体弱气怯,结婚后半年,出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等症状,总是感到身体像被冷雨凉风吹着那样的淅淅怕冷,两条腿有冷麻的感觉,在夏伏天还裹着棉衣,即使裹着棉衣还感到肢体冷,一动身体就出汗,食欲差,肚子胀,口里面总是有一种甜甜腻腻的味道,睡眠不好,梦多,一想到男女之事,就有了性欲冲动,身体一天一天地衰弱下来。为此老人就让他的妻子暂时回娘家去住,让患者在家静心疗养,并且用人参、鹿茸来培补他的身体,但是并没有取得效果,于是就去找笔者的老师诊治。

老师见他形体消瘦,说话有气无力,面色萎黄,整个人就没有一点儿精气神。他左右两手的脉象都是沉细无力的,舌的颜色嫩红,舌苔少。于是诊断他的疾病是因为房劳过度,耗气伤精,导致阴阳亏损,就给他用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治疗。因为桂枝汤能调补阴阳。处方是这样的: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

您看这个处方简单吧?用的药物很平常,很普通。不过您不用担心效果。患者只吃了5剂药,他的各种症状就减轻了一多半。复诊的时候,老师在第一次处方的基础上加了怀山药15克,白术12克。之所以加淮山药、白术,目的是为了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增强了,就能够把饮食转化为精气。患者又吃了7剂,他的病就好了百分之七八十。再后来老师让他继续按这个处方吃药,并且配合饮食调理,很快就完全康复了。

人们常常想着只有药物才能治病,而较少想到食物也是能够治病的。食物治病的功能虽然可能没有药物那样强,但食物治病的安全性高,这又不是药物所能够比拟的。有一句人们常常说的老话,叫作“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把药物与食物区分开来。其实补益类的药物具有更多的与食物相类的功能。给身体补充营养,就能够补充气血,让人体的正气强壮起来。正气强壮起来了,就能够把邪气驱逐出去。邪气驱逐出去以后,疾病就容易痊愈了。所以,药物与食物的功能有时也是可以统一的,营养和治疗的效果有时也是可以统一的。

附: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征求意见稿)》

1.丁香       2.八角茴香      3.刀豆       4.小茴香

5.小蓟       6.山药        7.山楂       8.马齿苋

9.乌梅       10.木瓜       11.火麻仁     12.代代花

13.玉竹      14.甘草       15.白芷      16.白果

17.白扁豆     18.白扁豆花     19.龙眼肉(桂圆) 20.决明子

21.百合      22.肉豆蔻      23.肉桂      24.余甘子

25.佛手      26.杏仁(苦、甜)  27.沙棘      28.芡实

29.花椒      30.赤小豆      31.麦芽      32.昆布

33.枣(大枣、黑枣)34.罗汉果      35.郁李仁     36.金银花

37.青果      38.鱼腥草      39.姜(生姜、干姜)40.枳椇子

41.枸杞子     42.栀子       43.砂仁      44.胖大海

45.茯苓      46.香橼       47.香薷      48.桃仁

49.桑叶      50.桑椹       51.橘红      52.桔梗

53.益智仁     54.荷叶       55.莱菔子     56.莲子

57.高良姜     58.淡竹叶      59.淡豆豉     60.菊花

61.菊苣      62.黄芥子      63.黄精      64.紫苏

65.紫苏子(籽)  66.葛根       67.黑芝麻     68.黑胡椒

69.槐花、槐米   70.蒲公英      71.榧子      72.酸枣、酸枣仁

73.鲜白茅根(或干白茅根)        74.鲜芦根(或干芦根)

75.橘皮(或陈皮) 76.薄荷       77.薏苡仁     78.薤白

79.覆盆子     80.藿香       81.乌梢蛇     82.牡蛎

83.阿胶      84.鸡内金      85.蜂蜜      86.蝮蛇(蕲蛇)

新增中药材物质:

1.人参       2.山银花       3.芫荽       4.玫瑰花

5.松花粉      6.油松        7.粉葛       8.布渣叶

9.夏枯草      10.当归       11.山柰      12.西红花

13.草果      14.姜黄       15.荜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