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便栓在什么时候用合适

通便栓在什么时候用合适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蜜煎导在什么时候用呢?如果不排便,患者也没有要排便的意思,那说明在直肠里面并没有粪便,这个时候是不必用蜜煎导的,用了也不会排便。用医圣蜜煎导,每隔3天导便1次。用蜜煎导后半小时即排出稀便1次,胀满随之明显减轻,食欲好转,患者感到很满意。在医圣的那个年代,熬汤是不能说熬的。不过即便如此,大乌头煎的药性也很强烈,所以在服药时,仍然需要注意每天的药量。这是1天的最大药量。

第二是应用蜜煎导栓的时机。蜜煎导在什么时候用呢?读者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当然是不排便的时候用蜜煎导。这样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不排便,患者也没有要排便的意思,那说明在直肠里面并没有粪便,这个时候是不必用蜜煎导的,用了也不会排便。只有当患者有了便意,那就说明大便已经到了直肠。不过由于直肠里面的大便是干结的,如果不采取措施润滑直肠,是排不出来的。所以即使患者好几天没有排便,暂时也还需要再等待一些时间,要等到患者有了便意的时候用蜜煎导。医圣说:“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须”是“等待”的意思,等待到患者自己想排大便的时候,用蜜煎润滑肠道,引导大便排出。“导”的意思是引导、疏导、因势利导。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笔者把这个药方解释一下。蜂蜜用七合。汉代的一合约为20毫升,七合约为140毫升。把约140毫升的蜂蜜倒进铜锅里,用很小的火慢慢煎。在这本书里我们说过,在医圣那个时候,把液体加热烧开,如果里面没有固体的物质,叫作“煎”;如果里面有固体的物质,叫作“煮”。蜂蜜里面的水分慢慢挥发而减少,逐渐变得黏稠;这个时候要不断地搅动蜂蜜,否则锅底那一层蜂蜜会烧焦。当煎到蜂蜜基本不黏手的时候,双手并用,把蜂蜜捏成柱状,手指大小,长约4~5厘米,头部捏成尖尖的。一定要在蜜热的时候捏,蜜一冷就会发硬,就捏不动了。蜜煎导做好以后,轻轻插进患者的肛门,并且要用手把肛门紧紧地捏住,等到患者要排便的时候松开。

名医趣案

患者,女,68岁,经常1周仅排1次大便,如果不用泻药,甚至十多天不排便。平素食量少。只要一服泻药,便会感到胃胀、气短、心悸,食物更难消化,所以极不愿意服泻药。脉细弱,尺脉沉涩。中医认为这是由气血两虚、阴津枯竭所致,不可再服泻药,否则会损伤脾胃,损伤津液。用医圣蜜煎导,每隔3天导便1次。用蜜煎导后半小时即排出稀便1次,胀满随之明显减轻,食欲好转,患者感到很满意。以后坚持使用半年,排便遂恢复正常。

2.猪肤汤 这是医圣用来治疗咽喉疼痛的一张药方。它的药物组成及制作方法和服法如下。六服。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

猪肤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猪皮。用1斤猪皮(约220克),加一斗水(约2000毫升),上火煮成五升(约1000毫升),把没有煮化的猪皮渣去掉,再加入200毫升蜂蜜、100毫升炒香的大米粉,搅拌均匀,这猪肤汤就做好了。这是一天的量,分6次温服。

这个药方由猪皮、蜂蜜和米粉组成,三物都是厨房常用的食材。蜂蜜滋阴润燥,清虚热,止咽痛。猪肤甘润微寒,滋阴润肺,退虚热。米粉甘淡,和胃健脾,炒香以后有止泻作用,防止猪皮和白蜜可能的滑肠反应。3味药物合用,可以滋养肺肾,润咽止痛,退热除烦。

名医趣案

笔者的老师刘渡舟先生曾治疗一位男性患者,18岁,起病的时候是拉肚子,拉的都是水,量多,一连拉了几个月。刘老给他用胃苓汤治疗,拉肚子很快就停止了,但是患者老觉得咽喉痒,不时咳嗽,心烦少力,不欲饮食,脉细而数,舌光红无苔。刘老认为那是由于津伤胃燥、虚火上升所致,于是用张仲景的猪肤汤润燥养阴治疗,患者服药2周就完全恢复了。

3.乌头煎 我们讲蜂蜜的时候,也把这个药方拿出来讲一讲,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到,蜂蜜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功效。什么样的重要功效?大家请看这个药方叫作“乌头煎”。乌头是一味有较大毒性的药物,它的性质很热很燥,若使用不得当,有可能引起口鼻流血、咽喉肿痛、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但是,有一种病症,患者腹部很寒,寒气非常严重,像三九寒冷的冬天一样,由于寒气具有收缩、凝结的特点,所以患者腹部的气血,血脉肠道,都出现收缩、凝滞的反应,引起严重的腹痛。如此严重的腹痛,只有乌头这样很热的药物才能对付,所以乌头虽然有毒,又在所必用。其实古人已经找到了一些制约和减轻乌头毒性的有效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使用蜂蜜“杀”乌头的毒。

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乌头的这个“乌”字,不是指颜色乌黑。黄芪、黄连的“黄”,白术、白芍的“白”,红花、椒红的“红”,它们指的都是颜色,乌头的“乌”字指的不是颜色,指的是乌鸦,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乌。乌头与附子都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根,母根为乌头,附着于母根的为附子。形状像乌鸦的头,所以被命名为“乌头”。

在制作大乌头煎的时候,首先要把乌头熬一熬。请注意这里的这个“熬”字,它与我们现在说的“熬”,意思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说熬汤、熬粥,是把固体的物质放进液体里加热煮。在医圣的那个年代,熬汤是不能说熬的。熬是指把固体的物质放到器皿里加热干炒。如果不是干炒,而是加水,那就不叫熬,那叫作煮。

说到“熬”字,那就顺便说说另外两个相关的字:煎和煮。不仅“熬”字的意思与我们如今说“熬”的意思不一样,“煎”和“煮”这两个字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也不相同。在医圣张仲景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说的“煮”,是把固体的物质放到液体里面加热的过程。人们说的“煎”,是把不存在固体物质的液体加热的过程。

把熬过的乌头加上3升水,也就是大约600毫升水,上火煮到剩下1升药液,把药渣去掉,加上2升蜂蜜,再上火加热。现在这个加热的过程,由于药液里面已经没有了固体的物质,加进去的蜂蜜也是液体,所以叫作“煎”。煎到什么程度呢,煎到水分都挥发完了,只剩下2升药液的时候就可以了。用水提取出来的乌头成分全部都溶解在蜂蜜里了。

一般人是不是会认为,这下好了,加了那么大量的蜂蜜,乌头的毒性应该减得差不多了吧。是的,医圣如此处理乌头,大乌头煎使用起来已经是比较安全的了。不过即便如此,大乌头煎的药性也很强烈,所以在服药时,仍然需要注意每天的药量。如果患者的身体很强壮,可以一次服七合,也就是140毫升。如果患者的身体比较弱,那么他1次只能服五合,也就是100毫升。这是1天的最大药量。即使服药以后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当天也不可以再次服药,要等到第二天服药。一天只能吃1次药。

在这个药方里,蜂蜜既能够“杀”乌头的毒性,又有一定补虚的功效,而且还能够延长乌头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医圣像这样用蜂蜜,除了本方以外,还有乌头桂枝汤、甘遂半夏汤、大陷胸丸等。

医圣还有一个大半夏汤也用蜂蜜。大半夏汤用蜂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制约半夏的温燥性质,二是消除半夏可能引起的咽喉黏膜损伤,相当于发挥润喉作用。

说到蜜杀附子毒,那就要说说中药的七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