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左中风治疗经验

王左中风治疗经验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风与肾虚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均重视肝肾亏虚病机,中风的整个病变过程,是因虚致邪、因邪伤正的恶性循环。患者家属称因情绪激动诱发。脑髓受损、神机失用是中风发病的根本所在,中风急性期,无论病之轻重,均存在这一根本病机。王左认为,中风病是全身病理变化发展的局部

(一)扶正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运用

中风之病机,历代有主痰、主虚、主瘀、主火之不同,归结为虚、风、火、痰、气、血六端,论治多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出发。在中风急性期除脱证外,多从祛邪入手,或平肝,或化痰,或清热,或活血,或通腑,或开窍,或诸法联用,以冀邪去正复。

然中医药于急性期之疗效,确逊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从临床出发,深入探讨中风急性期的病理变化及发展演变规律,分清病机主次,依证立法,是提高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必由途径。

王左辨治中风急性期尤其强调“治病求本”,善用扶正法。

1.虚是中风根本的病理因素 虚是中风发生的根本病理因素,王左强调虚是中风诸邪之肇端,因虚而生风、生火、生痰、生瘀诸邪。

中风之发生,乃因虚致邪,根本原因在于正虚。气足则瘀血得温运而散,血脉流畅,欲溢之血,得以固摄而循于经;气足则阴津不聚,痰邪不生。阴津得补,则虚火无扰,痰邪难生,亢阳下潜,血脉安宁;阴津足则如水之行舟,瘀血易散易化。故强调以扶正为根本治法。

2.虚分阴阳,关乎气阴 中风病急性期存在本虚的实质一直为古今医家所认可,中风之虚,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即气阴亏虚。中风偏瘫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气血渐衰,阴气日亏,尤以肝肾亏虚为发病基础,再加上相应诱因,损伤五脏真元,此致病之本;或久患消渴或素有头痛、眩晕病史,或本是亏虚之体,不惜慎养,思虑操劳过度复伤正气而为病,西医学也认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是中风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素体阴虚,久病则必致阴病及阳,渐见气阴亏虚。

中风与肾虚密切相关。肾为水火之脏,内藏元阴元阳,实乃肾精所化之元气,分则为二,肾阴肾阳乃一身阴阳之根本。故中风之虚,从脏腑而论主要指肾虚,在中风的病机变化过程中,肾虚包括了气阴两个方面,若以气虚为主方向发展则直接导致气不摄血、血溢脉外或气虚失于温煦推动而致血瘀;若以阴虚为主的基础上发展,则沿着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迫血妄行或阴虚血滞而变化,终致气血逆乱,发为中风。

3.治病求本,强调早期扶正,恰当处理正虚与邪实之关系 中风病急性期虽有邪盛之标急,而正损髓伤,神机受损视为本缓,实属不妥,有道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急性期强调扶正,且宜早不宜迟,意在扶正护脑,促进康复,此其一;扶正祛邪,以防转变为脱证,为其二;治病求本,以绝邪生之源,此其三。或问:论治,素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法则,其病多危急,若见头痛、呕吐如喷,甚则神昏、发热、便秘,舌苔黄腻,其脉滑数,属痰热闭窍之证,邪之既成,当不辨之治之乎?祛邪亦是扶正,反予益气养阴补益之品,其与病有益哉?邪固当祛,窍亦当开,要知邪之所生,邪之所伤,若仅知辨邪之所在,是忽其本,但求其末。就中风而言,何者为本?何者为标?虚为本,邪为标,其理自明;何者为急?何者为缓?神识已昏,脑髓已伤,神机受损,正虚至此,焉有不急之理哉?邪盛急为标,当须祛之,然正虚为本,宗治病必求于本,故当扶之。

就中风病位而言,其病在脑,首伤脑髓神机,病势多凶险;就病性而言,属本虚标实、上实下虚之证,本在于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在于风、火、痰、气、瘀及毒邪诸端,是目前学界的共识。必须注重其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诸邪所致的病机变化与演变。历代医家均重视肝肾亏虚病机,中风的整个病变过程,是因虚致邪、因邪伤正的恶性循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病之根本,急乃标实之证,也是局部和暂时的,虚象在急性期大多因标实而被掩盖,故应据证辨治,时时顾及正虚之本,视邪之多寡,正虚之微甚而治之。中医虽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治疗原则,但就中风之急性期而言,正损邪实之轻重缓急,不可不详加辨析,非待阴脱亡阳之变方予扶正,恐已晚矣。

强调扶正,并不排斥其他方法的具体应用,由于病机的复杂性,每多与他法联合应用。

4.扶正固本,倡用益气养阴,平调阴阳 根据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治中风之虚,当以阴阳为纲,以平为期。倡用益气养阴以补其虚。

养阴益气多选用生地、麦冬、玄参、黄芪、人参叶、西洋参、石斛;养阴益肾多选用山茱萸、何首乌、枸杞子、龟甲、肉苁蓉等。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为指导思想,王左研制以生地、黄芪、牛膝等为主要组成成分的还元注射液(方),运用于中风病急性期。

(二)病案举例

患者,男,76岁。

初诊(2006年5月20日) 因“头痛继发神志不清进行性加重2日”入院。患者家属称因情绪激动诱发。查体: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查体不合作,形体偏瘦,双瞳等大等圆,右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口角歪斜,不能伸舌,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对称,左侧巴宾斯基征(±),头颅CT示左枕叶血肿(4cm×3.5cm)形成,并破入双侧侧脑室。既往有脑梗死后遗症,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体温(T)37.2℃,脉搏(P)90次/min,呼吸(R)23次/min,BP160/90mmHg。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刻下:神昏,呼之不应,二便失禁,无呕吐,偏瘫卧床,不能伸舌,舌质红干无苔,脉沉细。西药基础治疗予甘露醇,β-七叶皂苷钠脱水降颅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脏腑。西医诊断: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辨证:阴虚阳亢,风阳内闭,真元欲脱。治以益气养阴,醒脑固脱。处方:

生脉注射液40ml、生地注射液40ml、醒脑静20ml,每日静脉滴注。

【按】 王左专注研究中风病数十载,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认为当前治疗中风一般注重平肝息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通腑等祛邪诸法的研究和应用,而忽视了本虚这一重要病理因素,尤其在中风急性期,若非气脱亡阳,畏惧扶正,恐助邪伤正。考历代名家所论,无不重视虚在中风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从临床实际出发,认为虚始终贯穿于中风病之始末,虚在急性期有时被邪实所掩盖。脑髓受损、神机失用是中风发病的根本所在,中风急性期,无论病之轻重,均存在这一根本病机。从中风病因病机演变来看,虚主要是气阴两虚,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个体体质和疾病诱因而进一步演化,以气虚为主者形成气虚血瘀或气不摄血,以阴虚为主者则形成阴虚血滞或阴虚阳亢、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从而气血逆乱,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为中风。其他病机要素如风、痰、瘀、火等皆由此而生,故治病求本,强调早期扶正,而不弃众法。该患者神昏,二便失禁,舌不能伸,干红无苔,脉沉细,肝肾阴虚至极,有欲脱之象,汤药缓不济急,急予生脉注射液、生地注射液,以养真阴,益元气,固根本;醒脑静醒脑开窍;生地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兼治标邪。王左认为,中风病是全身病理变化发展的局部表现,局部病变又反过来影响整个机体,中医重视从整体观进行辨证治疗,而西医目前内科急性期治疗主要还是针对脑水肿这一重要的病理变化,各有特点,在急性期适当结合西医脱水疗法,局部与整体兼顾,中药西药并用,实践证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二诊(2006年5月27日) 患者神志转清,精神欠佳,反应迟钝,言语稍有不利,无二便失禁,右侧上下肢活动不利,大便干,3日1次,小便利色微黄,自诉头昏视物不清。查体:T36.5℃,BP130/80mmHg,心率80次/min,偶可闻及期前收缩。右侧同向偏盲,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与0级,双巴宾斯基征(-),已可伸舌,舌质偏红稍暗,少苔而干,脉细。中医辨证: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瘀阻脑髓。处方:

生黄芪15g,太子参30g,麦冬12g,生地12g,枸杞子12g,地龙12g,丹参20g,怀牛膝15g,山茱萸12g,石菖蒲12g,鸡血藤12g,枳壳9g,生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

静脉用药:继予生脉注射液、生地注射液。

【按】 患者反应迟钝是精髓受损,二便失禁改善,已无转脱之虑;见大便干结,3日一次,是阴津亏虚,肠道失于濡润,气虚无力推动之故;舌质红稍暗,少苔而干,脉细是气阴亏虚兼有瘀象,患者伸舌不利,真元未复,宗景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理,予黄芪、太子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山茱萸养阴益气,滋养肝肾以治本,兼以地龙、丹参、怀牛膝、鸡血藤、石菖蒲、枳壳调气和血,引血下行。王左认为,中风病阳明腑实证,以大便干结为主要特征,是中风病重要病理机转之一,若不及时恰当处理,腑气不降,浊气内聚,化毒上攻,损害脑神,每每加重病情,久延不复,其病机总以气阴亏虚为本,即使有痰热之证,治之也应顾及气阴;无奈以攻邪气,也仅作权宜之计,切勿犯“虚虚实实”之弊,实乃经验之谈。

三诊(2006年6月13日) 神清,精神可,语言流利,气息平匀,视物较前清楚,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睡眠欠佳,大便干,每日一行,小便利。查体:T36.8℃,心率83次/min,律齐,血压116/88mmHg,四肢肌张力同前,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与0级,舌质偏红略暗,苔少,脉细。头颅CT:血肿较前吸收。中医辨证:气阴未复,瘀阻脑髓。处方:

生黄芪15g,太子参30g,麦冬12g,生地12g,枸杞子12g,地龙12g,丹参20g,当归15g,制何首乌20g,石斛15g,怀牛膝15g,山茱萸12g,石菖蒲12g,鸡血藤12g,首乌藤30g,枳壳9g,生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

患者住院期间,以上方加减出入,调治周余,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按】 患者服用前药,病情稳定好转,头颅CT示血肿较前吸收。从脉证分析,为气阴未复,瘀阻脑髓,瘀血未清,继用上方药加减出入。王左认为,患者年逾古稀,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脑髓神机受损本已存在,再次中风使脑髓神机更加受损,完全恢复似已无望,故在今后调治中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扶正可杜绝诸邪再生之源,促进受损脑髓之康复,以预防再中为治疗的主要目的。

名医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