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终关怀就是放弃治疗等死吗

临终关怀就是放弃治疗等死吗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12年8月起,上海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不抢救”这个字眼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拔掉输液管、取掉氧气瓶,等同于剥夺患者生存的权利。这种“只有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才有积极治疗,而舒缓疗护就是消极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舒缓疗护同样是积极治疗,只是它的方式更为缓和。在舒缓疗护病房,所有治疗的宗旨都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2012年8月起,上海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受患者及家属咨询时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什么?不做放疗、化疗?不抢救?那不是来这里等死吗?”

“不抢救”这个字眼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拔掉输液管、取掉氧气瓶,等同于剥夺患者生存的权利。但其实,这种对“不做抢救”的理解是片面的。对于癌症晚期、慢性病终末期的患者来说,死亡已近在眼前,不宜再采用激烈的治疗手段。对饱受疾病折磨、身体虚弱的患者来说,任何抢救措施都非常痛苦。让患者尽量在家属的陪伴下,过好生命最后的宝贵时光,安静而有尊严地离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只有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才有积极治疗,而舒缓疗护就是消极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舒缓疗护同样是积极治疗,只是它的方式更为缓和。

在舒缓疗护病房,所有治疗的宗旨都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癌痛、水肿、呕吐等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案,甚至连睡眠、排便、吞咽康复训练等都在舒缓治疗范围之内。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情况,陪患者聊天、谈心,帮他们解决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对于临终患者,我们不能给予太多输液,这样往往会导致患者全身肿胀,甚至由于支气管水肿而导致呼吸困难。如果家属们知道过度补液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或许愿意重新考虑。

“善始善终”这一传统观念出自《庄子·大宗师》。然而,现阶段来看,大多人做到了“善始”,却很少有人实现“善终”。不得不承认,当生命不可逆转、现代医学已无回天之力时,过度治疗对患者反而是一种伤害。坦然面对生死,尊重生命荣枯的自然规律,让他们安详地离开,何尝不是一种更理智的选择呢?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郁建国)

— 专家简介 —

郁建国

郁建国,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全科副主任医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松江区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