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名称很多,又称为急性中风、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古代医学家把这病称为“中风”。而“卒中”,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也是说这种病的发生较突然的意思。另外,这种病由于它的发生是脑血管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
中风是大脑血液循环系统病变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中风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是严重的血管病,也是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重点防治。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中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大脑及其血液循环有个大致的印象。
脑的形态大体上分为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包括脑桥和小脑)以及延髓五个部分,端脑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其余部分除小脑外通常称为脑干。脑的功能非常复杂,脑干是控制呼吸、循环的生命中枢,因此脑干受损常常会危及生命;小脑主管机体的平衡;覆盖在大脑最外面的一层是大脑皮质,是掌管人体各种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分为多个功能区,如语言、感觉、运动等。
大脑的血液供应由两个系统组成: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中颈内动脉分支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支是大脑中动脉,它供应包括内囊在内的深部脑组织;到大脑表面后分出数条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部分区域,该区域内有躯体运动、感觉和语言中枢。因此,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如果发生阻塞,对机体的功能有严重影响。
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每分钟约有1000毫升富含氧和葡萄糖的循环血液流经脑。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能量储存,需要连续地由血液供应氧和葡萄糖。若阻断脑血流循环6秒钟,神经代谢即受影响;阻断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阻断5分钟则开始发生脑组织损害。当供应脑的血管发生病变,或由于颅内外其他因素的变化致使脑血流减少或中断造成脑缺血或缺氧时,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缺氧、水肿或坏死,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这就是脑血管意外,通常称为中风。中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中风的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的功能及病变严重程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祝墡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